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梅子青时》读后感2篇(梅子青时的读后感),供大家赏析。
《梅子青时》读后感1
试问:
你有没有想过外婆年轻时的模样
你有没有听过外婆讲以前的故事
你有没有耐心坐下来陪外婆聊天
曾在书架上偶遇了一本书——《梅子青时》,想读这书其实也是出于一时好奇,好奇外婆的青春纪念册里会写些什么呢,讲的又是什么样的故事?在浩如烟海的书目之中,这本布面精装、雅白封面、清新书名的小册子,看起来是那么地独具匠心,那么地从容、淡然,仿佛有股可以穿透时光的魔力。
鲜花总要枯萎的,而回忆却一直鲜艳。故事开始于一个冬日的夜晚。“我”那位虚岁九十二岁的外婆因为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手术过后的外婆十分虚弱,“我”在替她寻找电话本的时候,偶然在她的抽屉里看到了一本写满不同人题字的'毕业纪念册,于是开始和外婆一起回忆抗战求学的日子。
在外婆带有独特韵味的吴语方言里,身为读者的我仿佛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浙江乡村。和那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刘梅香一起求学,一起经历杭州沦陷,一起踏上颠沛流离的旅程。湘湖师范这个从未听过的名字,在作者的笔下也慢慢被勾勒成一幅生动形象的三十年代青春画卷。湘湖师范平等朴素、热情上劲的学风;俞子夷先生、金海观校长、桑送青老师的种种风采;陶爱凤、楼庭芬、潘仙华这些好友之间的故事;还有师生们一路辗转至义乌、松阳、庆元、景宁等地的过程,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因为生于战争年代,长于战乱时代,她们的一次分别可能就是永别,今天还坐在一起上课的同学,明天可能就被日军突然偷袭投下来的一枚炸弹炸得血肉横飞。唯有一本留言册,和陆续整理出来的物品,可以回忆往昔,纪念青春岁月。
“我”运用了文字来谱写那段不朽的传奇,而书中的一张张老照片、一页页离别箴言,是另一种无声的佐证。照片里的少年们笑容开朗,眼里炯炯有神,期待未来,少女们穿着旗袍,嫣然而笑,70年过去了,他们成了毕业册上那些或许已经被外婆梅香画上黑框的名字,或许早就湮没在回忆中。可那个年代里,一起劳动、一起念书、一起逃难的情谊依然清晰如昨日,在外婆心里历历在目。那些用毛笔书写于纸面的字迹各不相同,但每一幅都是用心之作,所以至今读来令人回味深长。
于我而言,四岁之前都生长于外婆家,现在想想,从我出生的时候外婆已经踏入老年的世界了,跟张哲的感觉一样,就觉得外婆是一个老太太而已。我的外婆她总是很关心我的衣食住行,时不时嘘寒问暖。记得当时调皮的我总是时不时钻去厨房偷尝外婆熬制的中药,苦倒自己,却从不曾听外婆提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仅知道外婆年轻时是一位重点高中的教师,所以,脑海当中,总是“固执的”认为并觉得他们老人就是墨守成规,只会按部就班的长大成家、结婚生子,毫无新鲜感。如今年岁渐渐增大,我也能够渐渐看清人情冷暖,然而因为上学的缘故便慢慢离开了家,更无从谈起外婆的青春了。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震撼视听的话语。现实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外孙张哲算是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倾听外婆的故事。因为他也意识到,或许没多久以后,我们就没有可以陪伴变老的亲人了。
所以,我对记录这段历史的外孙投以极大的致意。人美在独一无二。梅香外婆的梅子青了脆,熟了甜,四处流溢着香气。鄙人有幸参与进这样一段时光,回忆自此又重新有了温度。
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去关心家中长辈,让他们不再只是行道树,挖掘出更多的青春故事,写出更多的《梅子青时》!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
时生读后感
梅子作文400字三篇
褚时健读后感
家乡的梅子作文3篇
《梅子青时》读后感2
梅子青时,那春光正好,燕子的呢喃像风一样蓝,一池芦苇如烟波般飘渺,栀子花开到天边……
两个月前,在一书堆中第一眼看中的就是《梅子青时》,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装帧,好似粗糙的白色幕布上推出黑白电影的片头,大小不一的几行字,黑色的,如此简洁,在这个过度丰腴的时代,倒给人一种清瘦的气息。不咸不淡地,正符了我伪文艺的口味——梅子青时,那春光正好呀!
起初,只是随意地翻看,两条线索,两个时空,交叉在这大小不一的两种字迹中。80后外孙的文笔,叙述舒缓平淡,直接与40后外婆的日记无缝对接,仿佛隔代亲在一块喝绍兴黄酒,但喝法不同,40后用把壶作中介,一壶一壶地喝,80后是饮啤酒的法儿,碰瓶,对口抬瓶灌,反正喝的灌的,都是黄酒。
书本记录的是"外婆"和她的亲人、好友、同学,这些历史的宏观底下,微小个体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意思的是,不经意总能看到一些插页,或许是毕业留言,处处只有认真二字,尚在战火风云之中,蕴藏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令人感慨而羡慕。或许是几张照片,稚嫩的,活泼的,严谨的,让我忍不住要去找找"外婆",又想细瞧她的那些同学,那些她生命中过不去的"客"。后来又看到那些熟悉的方言,仿佛在耳边响起,自己跟着默念,好不趣味。只是慢慢地,被什么纠缠住了,是外婆的湘湖师范?是字里行间的青梅岁月?还是因为它正好清瘦至淡泊,而夜阑灯灭,我恰好愿意听一段绝无传奇的往事?不管如何,我毕竟还是对这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产生了兴趣。
回到一个远去的时代,看看我们已经无法触碰的社会,来一场时空的奇遇。
我总觉得经历过接近三朝代的人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有苦难,有欢乐,在自由与独裁的制度间游走,在战争与和平间逃窜。外婆的青春在抗日战争中度过,这是很多那个年代的人共同的回忆。死亡带给他们的生命另一种色彩,或许这也是让很多人在经历更苦难的时候能够挺过去。
外婆毕业之后作为教师的阶段更是一种近乎传奇。她继承了湘师的传统,作为师者,她有点不谙新社会的规则,在火热的时候也坚持讲课。即便她参加教师退休宴会之类不被待见,她依然郑重看待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这是一名师者的荣耀。这份郑重的确让我的心微颤了。
曾经"教师"于我而言,是隔壁邻居的"有寒暑假,真好",是亲戚的"女孩子做老师好,稳定",是路人寒暄的"你是做老师的呀"……
对"教师",曾经我把它看作的是职业,此刻,是一个身份,一个让我觉得荣耀的身份,即使在这个备受争议的年代。像外婆一样,我觉得"荣耀"。
昨天家长微信我,了解孩子情况。谈起她儿子,说实话,我总会觉得开心。一个时时刻刻都微笑,受到委屈撇撇嘴,瞪大眼睛,过会儿又嘻嘻哈哈的男孩子,估计没人会开心不起来吧。
和家长闲聊时,家长的两句话让我一直很"暖":"张老师,你真了解我儿子,你一定把他们都当成自己孩子了,我觉得挺放心的。""张老师,我儿子每天回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你。"我当时就想,这孩子是不是每天回家说我怎么欺负他呢?可是,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我,内心说不出的愉悦,即使这一天因为和家长聊天,备课到很晚,也丝毫不觉得倦意。
我想,让孩子喜欢,何尝不是这个身份给我创造的机会,带给我的荣耀。我仍然只是教育事业中平凡的一粒种子,或许开不出鲜艳的花朵,长不成参天的大树,却能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这很平凡,却是我的荣耀。
一个农村女孩因为某种机缘,得以穿越烽火,接受当时观念最进步的教育,那种朴素的民主和平等的理念以及对知识的尊重植根于她的心底,使她在之后数十年的生涯里一以贯之,将这样的价值撒播出去。即便在最艰危的岁月中,她也始终记得金海观校长的教诲:无论环境如何扭曲,第一不可以整人。
我不知道"外婆"在校长的这句话中得到了怎样的洪荒之力,但是她对世界上的一切是"尊重"的。在我看来,"尊重"和"整人"有些许微妙。想起金海观校长和刘梅香走在校园的那一幕场景,忍不住要笑出声之余有些许敬佩,"充实自己"不就是对知识的尊重吗?对知识的尊重不也是"不整人"的表现吗?
一次范读课文,遇到"扎",我把翘舌音念成了平舌音,念的时候就觉得很别扭,但是又不确定。于是就想等课后查字典。但没想到时候把这茬给忘记了。
学生在作业时遇到这个字,也就选择了平舌音。批改时发现这个字的错误率吓人,才记起翻查字典这件事。讲评作业时,我反复强调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使用区别。但就是因为错误的示范,导致学生作业时经常出错。可能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现在备课,我总会把字典带在身边;课堂上,我也把字典放在讲台上。因为我深刻意识到那样的错误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不"尊重"的,这就是在"整人"啊。也许我们总把"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等挂在嘴边,并也切实地落实到了教学中去。但"尊重知识",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因为我们尊重的是他们的"认真、勤奋和信任"。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现实和历史各自独立,却又相互纠缠,彼此照见。如果不能尊重知识,尊重学生,过去一定会阻碍现在,现在又会影响未来。三条线并成一股的那一刻,个中交集的百感会成为解不开的线团,闹心的是教师,伤害的是孩子,谁也不知道这种伤害是否还能够抹去痕迹,恢复如初。所以,作为教育者,最不能"整"的就是学生。
"外婆"和她的同学,是那场民族救亡中的被救赎者,而那压迫的敌人不光有外族的飞机与炸弹,我还看见有本族中那令命运多舛的劣根。可几年下来,在老师们的培育下,他们如愿成长开花有梅香了,他们毕业时彼此的留言,笔迹工整,思想与情感,对应的凝结在墨与纸里,是如此的显然,无异于一张张永久的考卷,经得起日后时光里,令所有观赏读到的人,即使变身为苛刻的评判者,也能有被挑逗者能随和挑逗者的自信。
我本不是严师,我深知出不了高徒,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根正苗红",并且积极乐观,每天都能愉快地度过。我知道我的学生其实并不怕我,在别人看来也许有些没大没小的,或者也有人认为他们"不懂事,没礼貌",我也常笑笑"唉,我就是放羊的"。但是看到他们嘻嘻哈哈的,内心满足的却是我。
"老师,我比你高唉。"一学生伸出手在两脑袋之间比划比划。
我向她投去委屈的目光:"老师这样看你脖子有点酸。"
"那我蹲下点儿。"
"老师,今天你的鞋子有多高?"
我穿着高跟鞋走在边上,笑笑说:"不能变瘦,就只能‘长高’了呗!"
学生比划了下:"是长高了很多。"
走在通往食堂的过道上,我脑海中思索着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两个人影快速地向我跑来,刚听清楚她们嘴里喊着的"张老师",就被她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当时我想着两妞儿怎么力气那么大呀,差点没把我撞飞啊。
随后我故意摸乱了她们的发型,说说每次路她们班,怎么都看见她们这么能吃。她们嘻嘻哈哈地回答"好吃",然后道个别,回自己班去了。
走到食堂门口时,一个同事笑道:"真羡慕你啊,看得我好感动。"我喜上眉梢……
无论是现在的学生,还是曾经教过的孩子,最开心的,莫过于此。实话说,我挺享受这样的瞬间,学生满脸笑意,兴冲冲地跑过来,和我诉说昨晚的趣事,或是好奇我的一切,亦或是无事闲聊几句,都让我满心欢喜。若几年下来,他们在老师们的培育下,也能如愿成长,开花有梅香,我也不介意偶尔被他们"嘲笑",亦或被撞个满怀,来成全这一桩桩我们的"乐事"。毕竟鲜花总是要枯萎的,只有回忆却一直鲜艳,作为师者,能被幸福地想起,也是一种幸福呢!
以前我常想,是做太阳一样的老师,将无尽的光明和温暖送给需要抚慰的人,还是像月亮,细腻、缜密而忠诚?现在想来,像"外婆"一样,做那颗永远固守在天边的一角,不够火热,不够耀眼,但是宇宙如果少了它,就不是我们的宇宙了的星星,也未尝不可。
"外婆"的青春纪念册纸张已然发黄,但作为经历过动荡大时代的个体,它所体现的时代价值却不会轻易褪色,那种贴己的经历感受也不会轻易被取替。作者用记录对抗遗忘,恰好合了我的口味,荡涤了我的思维,让我重新思考"教师"这个身份,也跟随"外婆"一起回忆了我执教的点点滴滴。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外婆"实在是个有故事也会讲故事的人,旧日往事并不如烟,反而令人深深着迷。突然有点期待,30年后,作为"教师"的我会有些怎样的被湮没在遥远光阴里的故事呢?
《梅子青时》读后感2篇(梅子青时的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