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读后感共3篇 阅读中国简史一书读后感

时间:2022-06-13 14:43:53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国简史读后感共3篇 阅读中国简史一书读后感,以供借鉴。

中国简史读后感共3篇 阅读中国简史一书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共1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选取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爱哲学,尤其是喜爱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正因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说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用心好处。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简单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发奋。能够说,中国文化在必须程度上到达了高峰。我们此刻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个性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礼貌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样。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正因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

  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到达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到达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代替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就应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应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能够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就应不关心哲学,正因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就应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以前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须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正因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带给了各种各样可供选取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

  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联上,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这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时一向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坚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但是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期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选取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爱哲学,尤其是喜爱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正因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说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用心好处。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简单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发奋。能够说,中国文化在必须程度上到达了高峰。我们此刻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个性是儒家伦

  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礼貌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样。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正因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

  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到达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到达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代替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就应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应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能够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就应不关心哲学,正因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就应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以前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须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正因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带给了各种各样可供选取的可能方式。摘自copyright8转载请保留此,谢谢。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联上,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

  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这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时一向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坚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但是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期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正因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务必脱离尘罗世网,务必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好处,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正因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但是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一样,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联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这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

  但透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样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能够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能够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个性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一样,因此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礼貌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到达抛砖引玉的效果!期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冯友兰,字芝生,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向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五十多年来,该书一向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论者认为,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个性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兴丰厚的议论经典。

  引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语研究中心教授德克-布德的一句话:“我们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真实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如果请他们列举中国的主要哲学家,除非是汉学专家,大概能举出的中国哲学家只有孔子,或可能再加一个老子,这个看法,甚至对一般哲学教师来说,恐怕也不为过。”德克-布德向我们反映了关于西方对中国哲学的了解状况。其实,仔细想想,就是许多中国人对自己的哲学的掌握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精深,关于孔子的“仁爱”,老子的“无为”,墨子的“兼爱”懂得的也只是皮毛而已。

  我不知道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但我觉得现代的中国人过于现实,即使是思想的东西也要求为现实的功利服务。哲学不一样于其它理工科、经济类、医学等学科专业,它不能给人带给现实的物质的东西,不能帮忙人长生不老,也不能帮忙人发财致富,在物质面前,哲

  学是无用的;哲学只能给我们一种观点,一种有用的观点,人们从这些观点能够寻找那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因此,哲学起的是无用之用。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陈染说过一句话:“想想把自己的大好时光泡在看不见摸不着无本无质的哲学思考中,整个人就像一根泡菜,散发着文化的醇香,却失去了原有生命的新鲜,这是多么可笑。”其实我也觉得这话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全然,作为一名作家,陈染是太感性了。读哲固然粗糙乏味,但哲学能够使人聪明,一样能够让人散发理性光芒的知识,它本身就没有造成生命青春的毁灭,反而更能彰显它给生命带来的万古长青。

  那么,以下将结合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粗略说墨子的思想,印象中墨子是许多人乐意理解的,他的核心思想“兼爱”,事到如今人们仍然受用不浅。看看他的哲学怎样的,起的又是怎样的作用?

  墨子,姓墨名藋,是孔子之后的一个重要哲学家,约生活在公元前479——381年间,墨家便是其创始的流派,他的思想资料主要集中在《墨子》一书中。

  在哲学思想上,现代人常常视墨子为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崇尚伦理道德建设的儒学人士被称为“儒”,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多来自游侠,喜好武士精神,被称为“俠”或“游侠”。需要强调的是,墨家的“俠”又不一样于一般的游俠,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研究,墨家与当时的其他游侠有两点不一样:首先,其他游侠只是雇用兵,谁雇用,便为谁卖命。墨子和他的追随者们则反对任何侵略战争,他们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其次,通常的“俠”只是墨家武士的职业道德,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则对武士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化的解释。

  作为中国古代两大著名学派,墨家和儒家在一些文化观念、民间仪礼上有截然不一样的观点。在文化观念上,孔子对古代礼貌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对孔子则持对立的态度(这一观点在下方的“美学”角度将作简单的说)。墨子认为,它们都不具备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认为他自己的看法更为适用。在民间仪礼上,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不信有鬼神,墨家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祭祀所采取的繁文缛节。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岭南一带客家人的一些民风民俗,客家人个性注重丧葬和祭祀,不仅仅在死者安葬之前需要举办几天的丧礼,还要为死者守夜、洗浴、更衣等等活动,丧礼完毕之后,死者的子女及其后裔还要守孝,准备来年举行的二次葬等(这似乎与中国人一向坚持的入土为安有点出入,据一些专家论断,二次葬是古代南方蛮夷族人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他们之因此重视丧葬礼仪,不是正因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这与墨家的观点并无多大出入,也是一种兼爱的表现。

  在美学上,墨子又是孔子的反对者,真是冤家路窄,相逢狭路,分外眼红。孔子看来,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的修养,要从《诗》开始,要用乐来完成,孔子又认为,政治风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而墨子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于他提出的“非乐”的主张,主要是反对统治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是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从理性的角度看,墨子是偏激的,他有深邃的洞察潜质,但是他把审美和艺术活动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娱乐,盲目否定文采美饰,说明墨子他还不了解审美和艺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产生用心的作用。

  我们前面说过了,墨子的核心思想乃是“兼爱”,也是游侠们的职业道德的一种自然延伸。研究中国先秦哲学的人都一致认为,儒生来自社会上层或中层阶级,俠则更多来自下层阶级,本人认为这使墨家思想难免包内含朴素的农民思想色彩和游侠义气风度。墨子提倡“兼爱”,主张“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主张天下所有的人不分高下,彼此相爱。爱就要淋漓尽致地去爱,在爱自己时,要延伸到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时,要延伸到爱他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以致爱所有的人,构建一个充满爱的完美的人世间。

  当我们被墨子“兼爱”的博大胸怀所感动时,实质上墨子也是在为后人带给一个处世为人的道理。墨子说,仁人以利世除害为宗旨,实行兼爱是济世利人的唯一道路,人唯有实行兼

  爱才是一个仁人。而照以我们的现代社会,爱变得遥远,许多东西都被异化成为一种工具,或者是人宣泄的对象。正如周国平所说的:“我们刚刚告别一切领域都缩减为政治的年代,一个新的缩减漩涡又更加有力地罩住了我们。在这个漩涡中,感情缩减为性,友谊缩减为交际和公共关联……一切精神价值都缩减成了实用价值,永恒的怀念和追求缩减成了当下的官能感受。”爱似乎变得更功利狭小了,不再单纯,我们生活在这个需要单纯单纯却很少的时代,或许回归单纯才是兼爱的最佳归宿。

  现实中,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认真思量。正如鲁迅先生所透析的中国人的本性,中国人喜爱凑热闹胜过热闹本身。记得几年前一报刊刊登的一则新闻:湖南某市有一男子站在楼顶欲寻极端,楼下聚集着一群围观“看好戏”的人们,围观群众中时不时有人向那男子喊话:“喂!跳啊,快跳啊,怎样不跳!”“兄弟,要解决就爽快一点,我在这等的不耐烦了”……那男子在气急败坏之下往楼下的人群抛砖头,然后耸身一跃,骤然遍地红花。还有一个例子是,2000年美国惨遭恐怖分子劫机袭击,伤亡惨重,在我身边感受最深的是人们打着“V”型手势沸腾叫好,人们沉浸在幸灾乐祸的狂欢中。像这样的例子能够拿出很多。我不禁要问,一个社会到了连大学教授极力要求制定“见死不救罪”时,作为一个人,对他身边这个充满畸形意识的社会里,是否有过一点点人性关怀的色彩呢?在我们每个鲜活的人眼中,所谓的“兼爱”,就是这样的吗?

  构建和谐社会在必须好处上也是提倡兼爱,只有大众都有这么一种意识,爱他人如爱自己,怜悯他人如怜悯自己。那么,这个社会才算是和谐的、兼爱的!

中国简史读后感共2

  《中国简史》读后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吕思勉著)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是颇有研究的史学家,更不是文笔辛辣的评论家,相对于《中国简史》这本宏大的书,我显得太多于稚嫩,读不出它的缺失与不足,仅仅是读出了个皮毛,更加领会了—“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经典。读《中国简史》我收获颇多。

  原始时期人猿一步步进化发展,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其间的神奇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秘密。由元谋人到智人,他们的生理结构在发生变化,心理与行为上亦是如此。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采集果实,打渔狩猎,群居洞穴,一切都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再后来,生产资料渐渐丰富,他们也有了美的意识,粗糙的泥陶制品上开始有了最简朴的印记。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令我眼界大开,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令我不禁啧啧称奇,这是具有真实触感的人类进步。还有那些在我们记忆中根深蒂固的传说,蚩尤貔貅,仓颉造文字,伶伦作乐器,嫘祖养蚕纺织,大挠作天干地支,大禹治水,尧禅让……这些神秘的传说为一切都带上了迷幻色彩,使历史不至于枯燥无味。看着这些传说,我觉得无比自豪,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 启建立了夏朝,“天下为公”的原始氏族社会瓦解了,子承父位的天下私有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自此,宿命般的朝代更替开始了。吕思勉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各个朝代的兴衰。名说典故,文化发展,历史名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商汤灭夏桀,武王伐纣,春秋战国,秦的一统天下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民风随和的魏晋南北朝,雍容华贵的隋唐……,政治斗争,时代更迭,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旌旗摇摆,士兵坚毅的脸庞,王者睥睨天下的气魄,自然还

  有成王败寇的残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是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那斑驳的青铜器,端庄厚重,纹饰华美,反映的不仅仅是青铜文化特有的华贵稳重,那背后的高超技术更是值得我们后人赞叹不已。百家争鸣体现的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天下的统一更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统一。统一简化文字的出现为交流和记载开拓了更广大的空间。佛教的盛行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信仰,石窟艺术的流传为我们提供膜拜的可能,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那是令我们赞叹不已的美丽。唐诗宋词楚国离骚,明清小说元散曲,怎能忘记了景德镇的青白瓷?这些都是艺术的结晶,文化的瑰宝!还有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明灭灭的脸。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勾践卧薪尝胆,名医扁鹊,项羽大摆鸿门宴,昭君出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房谋杜谏,武则天称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成吉思汗铁木真,朱棣靖难之变,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智擒鳌拜……这些我们数不清的名字,道不明的典故,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在,每每想起总是能勾起我们或敬佩景仰或不屑鄙夷或厌恶唾弃的情感。

  最后的是野史和秘史。这是最有趣的部分却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分。野史里大多数讲述了皇家的趣闻或骇事,道出在正史中很难看到的秘密,有趣之余又令我长了见识,各种有违常理甚至于有违伦理的事情在皇宫内闱里似乎成了见怪不怪,这些不登得大雅之堂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对历史的认识,使历史在我的眼中变得更为立体可感,不再那么严肃遥远,而是显得真实和俗世烟火。而秘史中那一连串的问号令我惊叹不已,甚至于颠覆了我的传统认知!商纣王真的是暴君吗?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吗?《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吗?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

  吗?……种种关于在我们心中早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探讨,体现了历史研究的严谨。种种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思考与论断更是体现了历史研究的灵活性!原来拓展思维不仅仅是数学的专利!而这些超越了我记忆中传统认知的探讨无形中向我传达一个信息:敢于质疑,忠于现实,还原真实!

  《中国简史》全书简洁易懂,增强了可读性。故事性的叙述使阅读不至于枯燥无味。野史和秘史的加入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知识面,更是大大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其中还穿插中西方的比较突出我国特点更加鲜明。例如“火的使用”那一节通过我国和欧洲开始使用火的时间不同,突出我国人开始使用火何其早!便于读者记忆。全文语言幽默,结合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涵。全文更是大量引用了各种数据和历史材料,体现了作者的严谨,使本书的可信性大大增强! 正如作者所说“史书使我们对那个时期人的一生轨迹有了一种生动的想象”。读一本史书,细细品味,就仿佛在看一部宏伟庞大的电影。滚滚红尘中一幕幕进化演变,时代兴衰在眼前缓缓放映。古人简单的一举一动在我们的眼里却有了不平凡的意义,或惊叹,或感慨,或疑惑,那是一个我们熟悉却又不熟悉的世界。不知不觉中我们慢慢重叠上历史的步伐,不经意间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沉醉之间却已经经历了几个人生,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才恍然惊醒,细细回想,竟仿如南柯一梦,那其间的千回百转潜移默化之间已经赋予了我们太多的智慧。而《中国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

中国简史读后感共3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起错了,它应该叫做《中国文化史》。因为一、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精髓所在,这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的发展过程时也是在讲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绍的‘周朝前期官、师不分的制度解体后’,各门学术原来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们就以私人身份靠他们的专门材能或技艺为生,这样各种文化和艺术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此类例证在文章后面还有很多。三、此书全面介绍了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重大的哲人和各家思想,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史的人很有帮助。所以笔者大胆地认为此书的名字还可以换成《中国文化史》。

  以下是笔者在读此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是智者。他们固然有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但是他们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学层面上超道德价值。

  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时,我同时想到了高中时语文老师总是提到的中国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含蓄。中国人在说话时讲究含蓄,你问一个人“吃饭了没?”,他宁愿饿着肚子也会回答“吃了”;中国人在做事时讲究含蓄,当一个小伙子喜欢一个姑娘时,他宁愿天天饱受相思之苦,也不会对人家姑娘表白,最后当这个小伙子追到这个姑娘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姑娘也喜欢他,也暗恋了他很久;同样,中国人在进行艺术创作和写作时也讲究含蓄,我们在欣赏诗歌和一切文学作品时,总是觉得一览无余的东西不值得驻足,但是赋予含蓄意味,耐人寻味的东西总想停下来细细体会一番。这里面有一丝中庸之道,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奥妙。

  从学中国近现代史一开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但是我也和文中作者一样承认侵略带给我们的进步,甚至感谢他们的侵略,早一点的侵略就早一点的进步。若是侵略再晚几十年,中国现在会成为另一个非洲么?中国在现代化中迈出的第一步是在外国侵略者的鞭策中进行的,我们若想逃离鞭策就要跑的快些,再快些??中国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们现在跑在世界的前列,进行着自主的现代化。

  老子所说的‘知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的世界存在的必然性是同出一辙的。我们有的命运不能改变,例如:出身、相貌、生存的文化环境??但是很多命运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在电视剧《奋斗》当中,那群年轻人的起跑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应该知命和学会“不知命”。

  儒家和道家关于圣王到底该不该为的争论,笔者斗胆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为的多不多,而是人的本性所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社会混乱,出现偷盗,是因为人的私欲。战乱,大多数是人有占有欲。但社会的主流还是宣扬人性善的方面,社会道德的约束让人的善压制了人的恶。所以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才有人数百万千万的捐款,让人们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善。这些人已经从自我上升到了大我的境界。

  文中在提到农业这个话题是,我再一次的感到气愤,请细想一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农民真的有翻身吗?古代提出的“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是利用,利用农民的体力创造财富和战斗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今天国家实行各种改革,提出“三农”政策,只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农民住着洋房,开着轿车?有多少农民不会为了看病发愁?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农民,而不是做商人?我觉得中国的农民数千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哀怨,但是害怕失去更多,他们只好默默劳作。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在读到神秀对禅宗教义的偈时,我们这些凡人只能暂且的心领神会,若让我们把其中含义描述出来,确实是困难。但是我们为人处世就应该善用这个道理。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不要总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你考试不及格,一定是你学习分外的事;你同学丢了某样东西总是喋喋不休,以至于你会产生一种愧疚感,反正我经常会如此,但是那是他(她)的原因,不要与自己牵连在一起;当感觉自己大学四年白白浪费时,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

  读完全书,虽然已令人筋疲力尽,无力亦无胆去研读下一本有关哲学的著作,但一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文化史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假期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学校号召下,有幸拜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感触颇深,受益非浅。这之前,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用英文撰写并由其弟子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哲学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领略到中国哲学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或许能够说明该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对我们教师来说,学点哲学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所以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有很多问题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来对待,其实就会容易很多。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这里想重点谈谈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被历代的读书人称为“圣人”,而且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们一直想了解:孔子本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接近历史上本来的孔子,但同时,我们的认识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永远值得人们重新研究的缘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经在鲁国当过管理粮草和牛羊的官吏。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当他管理仓库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很认真很仔细;他在做牛羊官的时候,牛羊很肥壮。这就说明孔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认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这就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奋地学习,从未间断,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没有间断过。他的学习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以学习作为实现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学习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讲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一种乐趣。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以说是对其一生的一种总结。孔子一生无所不学,但学无常师。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曾向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的人学习请教过历史文化问题,还曾专门跑到东周(今洛阳)问礼,据说还向老子问过礼。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一、我们要随时保持学习的心态,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业”的世纪, 在21世纪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学习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学习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二、我们要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它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那我们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样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已读过一遍,已是两年前,只是通读,第一次读这本书立刻感觉中国思想文化博大精深,非常人所能领悟,尤其是儒家与道家思想。所以当年读完即决定这本书必须多读几遍。这段时间再拿起这本书,没有了当年发自内心的敬仰与崇拜,反而多了一些问题。

  比如关于思想家的生活问题,根据书上所说,当时的早期思想家很多原是名门贵族人士,后衰败成为庶民,以传道教人为生。早期时有的思想家周游列国,到处传播个人思想,甚至还有很多弟子跟随,经济问题或者物质需求不知是如何解决的,特别是集体行动时。后期思想家几乎全是达官贵人或出身名门,处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已经能够解决,说明人若要有思想须先解决物质问题。

  还有思想家的立场问题,毕竟大多思想家为上层人士,没有感受过平民百姓的生活,更不晓得劳动人民的辛苦。尽管这些思想家从个人的修为一直谈到国家甚至宇宙并进行系统的论述,但与现实多数相差甚远,尤其是儒家思想,读起来感觉有理想国还是乌托邦的味道。有时感觉这些思想家似乎是在告诉大家其个人的精神幻想,或他脑中构建的生活模式。呼吁大家按他说的做,以实现他的愿望,但并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普通百姓大多整日都在为生存奔波,吃饭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哪有闲功夫听这些高级思想,物质问题不解决直接跨越到精神领域,谈何容易?天方夜谭!

  第三问题是关于思想的影响,在当时所谓的封建环境中,思想家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做,国家也推崇这些思想。读过书中这些思想后,感觉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就告诉人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听话守规矩,要学会去接受和忍受。再加上这些思想有自圆其说的成分,那就是告诉人们要学会自己骗自己,物质上得不到就从精神上满足,小孩子都懂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不对的,成人却被告知应当如此?!难道一个国家的上层社会必须要完全统一甚至限制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如果这样做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从中国思想的影响不得不回顾它的发展,个人感觉萌芽和高峰阶段似乎都在比较靠近前期如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思想领域较为开放,百家争鸣,各秀其才,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后期思想的发展高潮就相对较少,好像间隔的时间也相对越来越长。好比从印度到中国,一下先上了喜马拉雅山,再往东走,就没原来的气势了,山峰越来越少了,路也越来越平坦了。中国的思想后来逐渐失去了当时的辉煌,只有偶尔微弱的一点光芒,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如此,今天引以为豪人人皆知的就是当年的四大发明,后来的研究发明就少的可怜,没有了积极活跃的思想与科学研究环境,人们也就缺少了动力,整个社会也就毫无生气,落后也成为必然。

  以上仅是我读后的一些个人感觉,总的来说,中国哲学思想能被人们继承并发展到今天还是尤其优点的,但又感觉年轻人好像不是很适合读这些,年轻人正处在积极拼搏,不断奋斗的时期,很多中国思想却好像在告知一些消极的想法,在打消年轻人奋斗的念头,好比一个年轻人愿意为他的理想奋斗终身,而一个长辈这时却告诉他奋斗终身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小孩子很多东西都没见过没学过没用过,而你却从小不告诉他这些,不让他学这些,不让他碰这些。一个井底之蛙能有什么见识,没有见识能有什么想法,没有想法如何能有所发展?所以还是先放下某些想法与观念,年轻时还是需要不断的奋斗与磨炼,待有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到了不惑知天命的时候再来学习,我想用人生经历结合思想应该更有所感悟。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 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 冯友兰 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 冯友兰 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 于 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史纲读后感

  中国党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共3篇 阅读中国简史一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简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