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3篇(读《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2-06-17 10:49: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3篇(读《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品鉴。

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3篇(读《论语》读后感)

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了《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2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一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之后记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

  其实,无言也是1种教育。

  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潜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严、理性和敦厚之美。

  《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理想的化身。

  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

  这是1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十分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1种力量――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1个个性讲信念的人。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以前说过自我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

  子曰: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态度,是1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大家明白,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

  孔子的学生樊迟以前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

  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

  了解别人,就是智。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3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论语教育思想读后感3篇(读《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初中《威尼斯商人》读后感4篇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左右

朝花夕拾的最新读后感3篇(《朝花夕拾》1~读后感)

观看伊索寓言个人观后感范文4篇 伊索寓言读后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篇 有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4篇(论语前读后感)

断舍离读后感共12篇 《断舍离》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高中读后感大全3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草船借箭作品读后感范文3篇(关于写草船借箭的读后感)

小学生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5篇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作文

初中读《西游记》有感3篇(西游记读后感,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的读后感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   读后感   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