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 篇1
我想,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童年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有的人的童年是快乐的;有的人的童年是幸福的;或许还有些人的`童年并不是很美好就比如《童年》的作者——高尔基。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三部曲第一部——《童年》。
在高尔基还在童年时代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高尔基便跟着母亲和外祖母到了外祖父的家里生活。外祖父很疼爱高尔基。后来,作者在外祖父家里,曾亲眼目睹了作者的两个舅舅为了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从中看到了他们的自私,贪婪。不久后,可怜的母亲也因生病而死,母亲去世时作者才11岁,要知道,失去父母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更何况作者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后来,外祖父只好把作者扫出家门,让作者自己去闯荡世界,独立生活……
高尔基的童年正如前面所说的,并不是很美好,可以说是非常苦难的,但是就是因为高尔基生活在这样黑暗的社会中,才使他有了一身与其他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作者坚强的意志。
我看了《童年》这一本书,从中受到不少启发,书中告诉我们不论自己的处境有多困难,也要学会坚强,积极的去克服困难,不能退缩。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和高尔基生活的那个时代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要知道,现在的幸福可是来之不易!
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 篇2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本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手头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先睹为快。在《伊索寓言》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有它的意思。在许多寓言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是《狮子和狐狸》。这则寓言的内容是:狐狸讥笑母狮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子回答说:“然而是狮子!”
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它带给我的启示却不小。它让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说,美好的事物在质而不在量。现在,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则寓言里的狐狸与母狮子一样,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个,可见着一头狮子,还不照样得都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盲目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心不在焉地学习,学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以后,无论学哪一门课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学,而不仅仅是学一些肤浅的东西。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当然,那本《伊索寓言》我一定会好好地珍藏,它将使我终生受益。
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 篇3
夕阳洒下一片余晖,光穿过透明的窗子,带着“丁达尔效应”钻进摊在桌面的书页上,照得一行字格外耀眼——“父亲是一本书,做子女的也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读懂。”这一句话轻轻地却又重重地触动了我的心弦,轻得像泛起圈圈水纹的鱼塘,重的像卷起波涛的大海。
我觉得我的父亲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作得一首好“诗”的诗人。
上个月母亲让我收拾屋子,我在父母房间的书桌上看到一本摊开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表面是红褐色的,纸张有些黄旧,本页之间放着一只未盖帽的钢笔,是前年父亲生日我送他的生日礼物。我好奇地拿起本子,想看看父亲写的是什么。
“日期:8月3日,工时:12,日结:200元”;“8月4日,12时,200元”……我一字一句地接着读下去,内容都是一连串的日期和数目,到了第二页则是各种支出账单,“8 月2 日煤气一罐100元,8月3日新空调1500元,8月12日……”我读完了一整页,有好几笔账单还没记录完,我顿了顿,心想:应该是父亲昨晚突然加班,匆匆离去而来不及补充吧。我坐在那本账本旁,打开台灯,橙黄色的灯光打照在哪原已发黄的书页上,将一个又一个数字烙印在我心底。此刻,窗外的夕阳已拉下帷幕,不见最后一丝余晖,万家灯火通明,我的父亲还未归家,他会在哪呢?他正在做什么呢?他今天顺意吗?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我不知道答案也无处寻找答案,转眼间只觉得那一串串生硬的数字就似一句句扣人心弦的委婉的“诗”,它在那里什么也没说,却又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一位真实的父亲,体现出父亲的尽责,体现了父亲深沉的爱,体现了父亲的伟大;一句句动人的“诗”,也替父亲手上的老茧说了话,替父亲肩上的担子称了重。
秋风吹动父亲载在阳台上的勒杜鹃,带来丝丝凉意,窗外的万家灯火逐渐暗淡,车水马龙逐渐安静……
父亲回家了,我看到门外的他坐在餐桌上静静地吃着饭,吃得很香,很满足。平日里少和父亲沟通的我,通过他用青春写下的一首首“散文诗”认识了他,原来不善于流露感情的他,会有这般细腻的心,他就像一本深奥的书,字里行间难易读懂,同时作为“诗人” 的他,字里行间让人动容、泪流。
我爱这位“诗人”,也爱他“诗”中描绘的家人,爱他笔下真实的生活,爱他真实的样子……
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 篇4
今天,我读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籍华人陈舜臣先生的作品《曹操》,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人们想起曹操,就会想起白脸奸臣,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读了《曹操》后我明白了,这只是对曹操的片面评价个很有本事的人,在政绩上,有过一定的贡献。比如:经过战争的冲洗,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农业生产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是曹操采用屯田方针,才使中原农业得以恢复。
还有,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用官吏的标准,宣布重用那些出生微贱、门第低下,虽有偏短但有专长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是生活有些小缺点的人,都可以量才任用。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
曹操不仅爱惜人才,而且在战斗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被动改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如:公元199年袁绍想以10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一举消灭曹操。曹操那时才两万兵力,当他得知敌人要发动总攻时,同谋士分析形势,利用了袁绍的弱点,平定了北方。
通过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知道了怎样看一个人。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千万别轻易说曹操是一个大奸臣了,在我心目中,他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最后,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凡事不能只看片面,一定得看全面。
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 篇5
今天,我读了曹文轩写的—《大王书》。这本书讲的是出逃地狱的熄,夺取了人间的光明,欢笑,灵魂,语言。熄被巫师团拥立为王,他担心文字会让人们觉醒,烧了说有的书。可他没有想到在万丈火焰中,飞出了一本书中之书—大王书!大王书落在了茫的手里,他不再是个放养的少年,而是带领军队去战胜巫师团的少年王了。
作者想象生动,大胆。写出了一个想象大胆的世界。这本书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妖魔鬼怪,打打杀杀。我读完这本书,告诉了我小时候一直找的答案。小时候的我都以为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和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但现在我知道了,当我们走完一段路,有人是饱经沧桑,知道了许多东西;有人是百感交集,有了许多感受。作者描绘了一个风烟秘密的陌生世界。写出了千军万马攻城,迎战的宏大场面;刻画了茫从牧羊娃到少年王博比欺负的成长经历。
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年王—茫。他从一个无忧无虑,在天地之灵气而长大的孩子,拿到大王书之后,便是大家最终的少年王。当王时他身上的天真,活泼依然还在。在路途中,不管生命危险,固执的救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瑶。;回到营地,带着瑶一起去放羊。但在抲的监督下,他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他终放下了自己的羊群,自己的爱好。他变成了一个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的少年!
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合集5篇相关文章:
★ 2023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水浒传7篇 读一本好书征文水浒传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后感6篇(小学生作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后感作文)
★ 推荐一本书《简爱》读后感_《简爱》读书心得7篇 简爱书的读后感
★ 推荐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读后感5篇(我推荐的一本好书《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