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感6篇

时间:2024-04-06 12:42: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江城》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江城》读后感6篇

《江城》读后感1

  丰富温暖的记录。

  如果把书形容成一种吃的,这本《江城》于我而言就像是糯米饭,有点甜,越咀嚼越香。

  讲的是九十年代末一个美国人在涪陵生活两年的记录。

  作者受过很好的教育,再加上中美友好交流的政策,他完全可以选择去四川更好的地方,比方说成都。但他却选择了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的涪陵。书的`最后给了答案,正是这样的地方,更能呈现出最地道的中国特色。

  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作者何伟在涪陵师专的英语系任教,他写过学校里组织的篮球比赛,由于几个美国人的加入,变成了中美篮球赛,学校里的人都不想中国队输,整个比赛被形容得十分可爱。

  他还描写了学校里形形色色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当地的人又是怎么看待他这个老外的,其实过得并不容易,但是作者总是能理解他的被特殊对待,总能理解涪陵人的友好的或者让人不舒服的行为。

  尤其记得作者曾经跟一个小商贩起了冲突,那个商贩很不友好,但事后作者还是表示理解,因为他觉得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商贩饱受生活压力,又何必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呢?

  再说一次内容很丰富,作者记录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那个年代中国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他的记录从来不是夸或者是贬,他是在真实的体验,江城的山啊水啊人啊事啊。最打动我的,是作者以一种美好的包容理解心态来看待他在江城的生活。那些烦恼的小细节都被他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他习惯了当地农民问起他的工资,美国的生育政策等等,甚至会等着他们来问,真是十分可爱。他善意地理解这座小城,江城有美好也有很多瑕疵。正是如此,显得十分动人。

《江城》读后感2

  在读完这篇宋词后,感慨万千,眼泪竟从心里流了出来。这人世间多少生离死别在不同地方上演,古人用悲怆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千古哀思。

  本人最爱苏轼诗词,还幻想过若能穿越古今去一睹真容,但这种念头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后的我整日把胡思乱想当作每日必修课,却恍惚的在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曾留下自己满意的作品跟别人分享。我连自己把什么目标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别谈怎样让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价值。古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纠缠,回头已不见深爱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从此化作一缕星光,只能远远观望。我们都有不甘心的时候,那纠结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来。我们会在最失意的时候想起那些曾给过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许是给自己的伤痛用的一剂良药。苏东坡和爱妻离别时的痛楚世人都可体会,那是永别,而十年中那空荡荡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处,吟一曲千古离歌,饮一壶愁绪任往事纷飞。谁没有此生最难割舍的相思,也枉在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总能给世人留下千古绝句,让后人去体会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余生的.难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是否会觉得狂躁不安,或是满腹情愁却不能倾倒在这虚伪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们在挣扎着,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后不得不平静下来坦然接受这可恶的一切。人类存在于这世界有多久悲欢离愁就有多长,鬓如霜又怎样,梦里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泪眼朦胧中是那么清晰。有时会想放任自己尽管让脑子一片空白,糊涂度日算了,却又没法控制思想仍旧挂念他,想必会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样感觉。

  苏轼纵然才华盖世为官清廉也难逃奸臣迫害,两度被贬饱受离乡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中淘洗着灵魂,仍然以苦为乐坦然面对一切。很难想象这位以豪放著称而感情细腻的大才子是怎样承受的,而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却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抵抗灾难的本能的退化。我们在坠入低谷时会想去做什么,任命运的摆布还是顽强的对抗,不畏惧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风一样,就随它去吧,没什么放不下的。

  我很欣赏古代那些英雄豪杰如钢一般的气节,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严寒中还能从容绽放的梅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中,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层层覆盖……

《江城》读后感3

  涪陵是我从未生活过的故乡,我在重庆求学四年,这是我情感最丰富也最充盈的时光。涪陵离重庆很近,但是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去过涪陵。

  初读江城是在大四的寒假,离开重庆一个多月,久居家中,返渝心切,终于找到了一本关于重庆的高分书来解渴。初读一遍,我似乎并没有理解其中文字的珍贵,只是觉得写的很细致,算是九十年代西部地区的众生相。再读江城便是在两个月之后,在一条破旧的三峡游轮上。在整个旅途中,我丝毫感受不到所谓“高峡出平湖”的豪迈,只觉得长江很可怜,像是一条被束缚住的、身材日趋臃肿的巨龙。黄昏时分,阳光洒在似湖而非峡的江面上,我拿出电子书又读了《大坝》那一章,陷入到了和彼得海斯勒同样的伤感。我伤感于已逝的过去,他伤感于无可避免的未来。在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彼得海斯勒写道:

  我细细地看了周围人的面孔,看到的是惊叹和决然——惊叹于大坝的宏大,决然地忍受着寒冷,决然地要把工程的每一丝进展尽收眼底。即便在那些婴儿眼中,我似乎也看到了这样的神情。

  那些婴儿和我大概是同龄人,二十年后,面对已经完工的大坝,我依然会惊叹,惊叹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错误。我觉得,无论三峡大坝的象征意义或实用意义多么强,长江不该变成这个样子。“高峡出平湖”并不值得夸耀,人类应当为自己的自私向其他生灵表示愧疚,即便这种自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

  距离离开重庆还有三个月,我似乎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彼得海斯勒的生活。我尽可能地在重庆多走一些地方,多见一些人,多拍一些照片,多吃一顿火锅,就像一个在沙漠中的旅人,在离开绿洲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地补给。我终于还是去了涪陵。

  我几乎去了书上写的所有地点,涪陵县城、涪陵师专、乌江、长江、白鹤梁,也隔江眺望了白山坪和插旗山。每到一个地点,都会拿出《江城》读一段相应的章节。彼得海斯勒说:

  我渴望着弄明白,这座城市是怎样运转的,那里的人们在想些什么问题。

  而我想知道的却是,二十七岁的彼得海斯勒当时在想些什么问题。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异乡人身处一座在中国数以千计的普通县城里,那些书中为中国人都津津乐道的生活细节是怎么被他发现的。可一路走下来,我的收获并不大,除了书中已经写明的,我很难用作者的视角和去观察到新的细节。诚然,我是一个生长于平原之上的北方人,但终究也是一个县城青年,这种家长里短充盈着整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于我非常熟悉。重庆四年的生活,也已经让我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坡坎、方言、棒棒、山川与河流,也早就融进了我的.生活。我变得当局者迷了。

  离开涪陵时的心情,倒是和彼得海斯勒一样:

  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这块地方了。那是我在涪陵的最后一个春天。

  这也是我毕业前,最后一次去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

  回到北方后,对重庆的思念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从未想过每年都会按捺不住回去一趟,更没有想过会带着一个同样读过《江城》的姑娘再次来到了涪陵。但我从未奢望能再回到过去的日子,那个做什么事都不遗余力、不计代价也不想后果的年纪已经过去。重庆这座山城中埋藏着我曾经最放肆的笑,最心痛的哭,每当踏上这片土地,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我躯体深处的某个东西产生了共振。就像两个正在转动的齿轮,咔哒一声啮合在了一起。

《江城》读后感4

  我是在一个阴晦的下午看完这本书的,看完的时候,夕阳从云层里出来,何伟坐上江船和涪陵告别,他的学生们在江岸上,忍住眼泪。

  曾经有想过写点什么来记住我终将变成回忆的故乡。读完《江城》,忽然觉得,也许我对于小镇人民——区别于乡村,也区别于大城市——了解与解读得甚至不如何伟透彻。

  也许从一个彻头彻尾接受“全球化”教育的人的视角,能够拥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之心去看待某一个人群,以完全局外人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美丽和丑陋。

  不过可以欣喜的'是,在书的后半段何伟时不时提起他之前的并不完全正确的观点。从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慢慢有了喜好和厌恶。他开始会在除夕的夜晚尽力叙述感受到的幸福,记录和与一个擦鞋工的摩擦。

  初到涪陵的时候,彼得海斯勒和亚当最感到不适之处都外化在政治环境上。除此之外,还有人民的眼光,这种眼光,至他们离开涪陵也没有变化。

  阅读的周期太长了,就只能从目录中回忆一些内容。第二年,何伟的记录从景色变化成人,他也开始在不变化的环境下观察变化。这种中国人的视角,能给人以兼稳定和改变的结果。

  对于何伟书里的中国人,“这就好像看一个空白无意义的笑容,突然间发现,一生的苦难背上都堆积在那笑容四角。”

  而对于何伟本身,则“不论在这城市生活的某些时候多么舒服,生活依然并非正常,永远也不会。”

  江城江城。

《江城》读后感5

  亭午时分,窗外蝉鸣嘈杂,习题作业未有一字入心,隧无奈搁笔,揉了揉眉心。正在思考是否要等待噪声过去再提笔时,余光瞥见那本《宋词三百首》,于是欣然起身。

  浅读深品,蓝字摘录。一翻页却看到了放假前自己阅读的痕迹:那是苏轼的《江城子》,一条红线,画出的是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被后人评为“千古悼亡之音”,苏子瞻悼的是发妻王弗。王弗出身书香门第,16岁嫁于子瞻,26岁亡故,期间正好十年。这是苏轼最顺心如意的十年,名满天下,层层提拔,“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在王弗去世几年间,苏轼卷进了变法风波,新党得势时,他由于政见不合,上书谈论新法弊端,被新党压迫。在他43岁调任湖州刺史后,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抓了辫子,爆发了宋史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锒铛入狱,几次濒临砍头之刑。后来旧党得势,他强调王安石新法也有可取之处,又被旧党排挤,自请外调。

  他把人生苦楚写进诗词,写纵使相逢应不识,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十年间历经宦海浮沉,尘满面,鬓如霜。

  可苏轼是旷达的,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而一个人胸中有天地丘壑,自然不会在意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他的乐观不是乐观,因为他的磨难不是磨难。

  可是,只有读过诗词的人才会知道苏轼历典八州,“眼前天下午一个不好人”的豁达,知道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节气,懂得李清照“却把青梅嗅”的婉约。水域边缘,藕花深处,浅浅涟漪层层晕开,却是绿罗裙的采莲女“芙蓉向脸两边开”,白雪纷飞,是天人“剪水作飞花”,飘絮之间,新酿米酒,红泥火炉,是友人“能饮一杯无。”更有东坡居士淡烟疏柳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至今犹存我心。

  殊不知这一字一句,皆是文人的.苦心推敲,一意一蕴,藏着多少墨客的匠心独运。

  若有一日,诗词的文化彻底泯灭,“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的情怀还能在人们心中自然产生吗?

  何处清欢?

  不禁想起小时候母亲教导我背诗,那时只觉得朗朗上口,跟玩儿似的就背下去了。慢慢长大之后,看到春日桃花,知道了什么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到夏季盛荷,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分别方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不懂的东西记下来,便是在心理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人间清欢,诗词处。

《江城》读后感6

  我读书参照的书单,起初多是通过豆瓣读书的榜单而来:按书籍评分由高到低,挨个看看书的简介,若是感觉可以读读看,便网上下单买回来。目前榜单上靠前的,多是些名著或耳熟能详的书目,排到第36位的是《傲慢与偏见》,第37位的便是今天要分享的《江城》。

  单看介绍,《江城》算是一本非虚构文学,记录的是长江流域的一座小城涪陵的风土人情。涪,念“福”,我之前一直念“陪”。关键是本书的作者是个美国人,彼得·海斯勒。那我就很疑惑,为何评分最高的讲中国的纪实文学居然是个美国人写的?相比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美国人理解中国的乡土,才能到第几层,能挖掘到多真多厚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这本书。

  彼得·海斯勒,在1996年初次来到中国,作为中美友好交流活动的一员,成为了涪陵一所师专学校的外教老师。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江城》便是他在中国这两年点滴生活的汇总。

  那些我们中国人眼中的寻常事,被他以老外的视角一一拆解。然后我们发现,确实,原来这事儿还可以这样看,便会有种新奇的体验。但这又绝不是简单的“旁观者清”。他并不是一个冷漠的或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深入参与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常之中。很多老外笔下的中国,在中国读者看来,往往理解浅显或驴唇不对马嘴。而本书的作者不同,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被中国人自己所接受。

  正是因为往往能击中国人的点,当他吐槽了一些我们难以发现的点,或者能发现却不好说出口的点,好比“瞎说啥大实话”,便会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比如作者讲他看电视节目,看到少数民族在长城上载歌载舞唱《爱我中华》,想到的竟是:“你们古代的中国修筑这道城墙,就是想把你们挡在外面啊。”真是个好段子。但是先别急着感觉受到了冒犯,因为他接着又吐槽了自己的国家:“我在美国的电视荧屏上看见印第安人跳舞的次数比这还要多得多。”

  像这种吐槽和尝试理解的内容,贯穿了《江城》整本书。他的想法和观点,有的我可以完全接受,有的我却不置可否。二十年过去,书中的很多现象如今也已大不相同,而有些却一直没有改变。

  我所接受的,或感同身受的,多是作者教授学生时的那些故事。

  作者当老师时,“如果某个学生做错了,会把他做对了的事指出来,并把他所付出的努力表扬一番。”这就和中国的教学方式很不相同。在中国,师生关系是很严肃的关系,如果学生做错了,老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就行。我曾经也上过外教课,便发现我的外教不管学生做的怎么样,都喜欢说一个词“well done”。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把我的这个困惑提给了外教:“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哪里well done,请告诉我”。

  作为一名老师,他也常常有对自己的中国学生发自肺腑的赞美和欣赏。尽管这些学生很多都来自四川当地偏远贫苦的农村。

  作者常常会用让学生们排演英文话剧的方式进行练习,不同的学生在其中往往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比如一个演哈姆雷特的男生,平日里便在学生中有些威信,在舞台上更是气势非凡。此后,当作者再看到这个男生,看到他那“傲然的眼神”,尽管他拥有“农民般黝黑的肤色”,但作者打心里认为,在四川乡下,那就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真正该有的样子。作者被自己学生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劲儿所感染而动容。在那一刻,我也认可作者是一名真正的老师。

  书中有的内容和观点,我也不置可否。

  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势必天然带一些强势文化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但好在他并不讳言因此而来的文化冲突。

  比如对于环保或文化保护的话题。书中说,涪陵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可“像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各朝各代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迹,城市的目的“仅仅是容纳人口”。我个人认为,这话说的有些绝对了。我甚至觉得,是不是因为美国的历史太过短暂,才如此在意历史痕迹的保留,乃至有点忽视了今人的需求,毕竟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他们。

  但他也顶多是发个牢骚,而不像北欧环保少女那样痛心疾首的怒吼:how dare you!对待哪怕在国内也有争议的三峡工程,作者在遗憾很多古迹会沉入江底时,偶尔也会想通:“白鹤梁题刻”的确会沉入江底,但白鹤梁原本也是破坏的艺术,以“人为”破坏的是另一种“人为”。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之后当地专门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今人可以下到江底参观。中国人有时不是不懂文物保护,只是今人想过得更好点罢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书中作者的一些遭遇现如今已大不相同,比如我们大多数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

  作者在涪陵的.两年间,做为外国面孔,一上街便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最初比较困扰,后来也便习惯了。以前的中国人很少见到外国人,所以对待外国人总是特别好奇。我上小学是在90年代中前期,我清楚记得那时候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一条,专门教该如何面对外国人:“不围观、不尾随、不卑不亢……”。那时的我,感觉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挺不容易的,要承担被一群小孩子当奇珍异兽骚扰的风险。后来的新版已经没有这一条了,因为显然已不合时宜。

  作者曾经还在假期去陕西旅游,结果就在住旅店的时候被警察夜间突击查房,想是被当成了可疑分子。那时的外国人,尤其是在官方那有截然相反的两面,一面是要尽量满足其要求的外宾,一面是可能带来危险思想的危险人物。如今的国人见得多了,对待老外也多能变得“不卑不亢”了。

  可也有些东西,一直没有改变。

  比如有一次,作者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改编英格兰侠盗罗宾汉的故事,要把他安排到当代中国的背景下。不少学生写的故事里,罗宾汉虽然做的依旧是劫富济贫的仗义之事,但最后“总会被捕入狱”,甚至掉脑袋,有的还让他在狱中接受改造重新做人,出来成为一名侦探...... 这不禁让我想到咱国家的一些电影,主人公在影片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随意发挥,但只要是违法了,最终还是要接受制裁的,哪怕结局转的多么多么生硬也要接受制裁。前阵子著名影片《搏击俱乐部》引入到国内,也难免结局强行被改,极标准的加一段字幕:某某最后投案自首云云... 这事儿传到外网,引得国外网友一顿嘲弄,搞得后来又不得不改回去了。

  书中的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作者与另一名外教和学生们一起编排了另一部话剧《堂·吉诃德》。剧本被学生们改编得很有创意,很欢乐,也挺闹腾,观众看得特别开心。但这种敢去释放天性的剧,却没有在比赛中最终“过审”。和我们平日里网上发言一样,也不知道怎么就触发了他人敏感的神经。我想,“敏感”这事儿美国应当也有,每个国家或文化都有,只是我们的点是不是过多了?作者直言:“在中国,讽刺与娱乐这两样都是具有风险的东西。”“别的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丧失。”别的事情上,我可以说作者的姿态有问题,但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作者。如今,仍有不少人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揣度别人“是何居心?!” 可Why so serious?有时也不怪国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不知怎的,我竟联想到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优秀作品“笑吧,皮奥莱维奇”。

  最后,尽管阅读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体验,待读完全本,看到作者最终乘船离开这座江边小城,与岸上送行的学生们不舍的告别,我还是颇受触动。这份真挚而绵延悠长的,是不管美国人中国人都能共通的情感。便随手给了此书五星好评。

  豆瓣的这个榜单上紧随《江城》,位列第38名的书,竟也是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这两本书与他写的另一本《甲骨文》,被称为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然而最后这一本由于种种可猜到的原因,并未能在国内出版。只是,看过了《江城》,我觉得能让它出版,已然是进步了。最接再厉吧。

《江城》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猜灯谜风平浪静打一浙江城市名的答案3篇 风平浪静打一城市名是哪个城市

江城子宋苏轼全文、赏析共9篇 宋词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花子杉诗歌9篇(赏析《江城子》)

《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十年教案

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江景阅读答案及解析6篇 江城子阅读答案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