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会员“dv94”收集的高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随笔,供大家参阅。
浑浑噩噩时,我举起一卷《三国演义》,在阅览的过程中,被那些了解的桥段再次吸引,决定再度品位这段脍炙人口的风云往事。几天后,感慨良多,便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也算是一种获得。
《三国演义》讲的是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这段历史经历过五个重要阶段: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大战)、三分天下及其天下归晋。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观点。
我在《三国演义》中最为敬佩的角色是曹操。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忠义,他在书中被描绘为狡诈形象,但他的军事才能仍然不可否认。在数年的东征西战中,他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量土地,就连少数民族也跟他顺从。他是三位公主中最有才华的人,魏国也是三国中最为强盛的,其为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后来的晋国得到统一天下,因此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曹操求贤若渴的精神也是值得称赞的。其为选拔大量人才,打破了只以封建品行和门第高低来任用官员传统,给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在公元210年、214年与217年,他先后发布了三道《求贤令》,不断强调“唯才是举”的必要性。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员在选拔人才时,不能苛求完美,只要有才能就应给予器重。
我尤其欣赏他的宽广胸怀和豁达心态。在赤壁遭受大败后,曹操并没泄气,反倒淡定自若的说:“今北方仍我来所据”,而且三次大笑,展现了他对挫折的乐观态度。此外,曹操还是个极具文学乐趣的人,喜爱写诗写词,即便在即将宣战之时也毫不减退,他的很多诗作在乐府中都是名作。
高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随笔相关文章:
★ 高中生周末随笔
★ 三国演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