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会员“xv6295”整理的故宫纪录片观后感(共6篇),供大家参阅。
参观故宫心得体会故宫观后感 篇1
我们到达故宫的后门,买好票,请了一个导游,就进了雄伟的故宫后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棵大槐树。导游说:“当年崇桢皇帝就是吊死在这棵树上的”。我们随着导游继续走,到了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妃住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有许多枝繁叶茂的树木。这些房子大约有三米高,皇后就住在靠南方向的屋子里。对面是嫔妃住的西六宫,那里的屋子很暗,也很小。穿过书斋,就到了乾清宫,这是皇上上早朝的地方,乾清宫的正前方摆着一张镀金做的精美的龙椅。龙椅上刻有许多龙,有的龙双龙戏珠,有的龙互相缠绕,真是维妙维肖。我抬头往上一看,墙上有一块大大的匾,匾上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每当上朝时,“正大光明”这块匾就面对着各位大臣,仿佛告诫这些大臣们:“凡是做事,都要正大光明的做。”我站在乾清宫中间,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皇上和众位大臣商议朝政时的气势。随后,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后,就到达了故宫的正门。
走出正门,我再一次回首遥望着这座古老的宫殿,心里默默的祝愿着: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一代更比一代强。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2
中国梦,是奋斗的梦;中国梦,是向上的梦;中国梦,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梦。我们的祖国母亲历经艰难与磨难,从泥泞中走向复兴,中华民族挺起了腰杆,从废墟中站起来了,更加自信的迎接新的挑战。
昔日的中国,由于清政府固步自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导致政府腐败无能,而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半个世纪以来多少英雄儿女,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当耳边响起这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的心像烈火在燃烧,做为一名中国人我自豪!我骄傲!
中国的发展让世人瞩目,中国正在稳步向前发展,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从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落后到富强,中国一次次突破自己,挑战自己,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但,这还不够,离强国梦还很远。国富民强是我们的愿望,更是我们亿万中国人的梦想,我们要承前启后携手共圆这个“梦”。
“中国梦”是富民梦,人民没有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人民没有感受到幸福,这也不算成功;人民不够团结,政策就不算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建立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强盛。
“中国梦”是强国梦,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负;民族不和睦,就会被别人笑话;人民不向上,社会前进就没有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只有坚持不懈,勇于攀登,胜利才属于我们,梦才会成为现实。
实现民族复兴,不可能一蹴而成,复兴路上必定有风雨坎坷相伴。然而,在不灭的中国梦照耀下,古老的中华民族犹如一棵顽强的苍树,历经劫难、苍翠依旧。处处显示出威严、挺拔、那雄浑的气魄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振奋,试问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中国梦离我们还有多远”来吧!抬起你的脚!甩开你的腕膀行动起来!去追赶梦想,追赶属于我们的明天,“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望则民族兴旺昌盛”。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入我们手中,做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心怀理想,奋进学习,勇于担当,聚集能量,蓄势待发,冲向梦的尽头,筑我复兴之路,圆我中华雄起之梦。
纪录片观后感 篇3
唐朝应该是中国最幸福的年代,不仅仅是疆域的辽阔,财富的聚集,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包容感,李氏家族本来就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不受教条的束缚,有包容一切的度量,也有勇敢彪悍的作风,这样领导下,中国历史上出现一批的独树一帜的臣子文人,他们在上朝能运筹帷幄,上马能决胜千里。在欧洲正为宗教不同派别血染大地的时候,这里能做到各种宗教自由发展,各个民族竞技而生。即便是打过架的日本和棒子也能很好的包容,还能毫不保留的手把手的教狼,这是一个怎样自信的民族。有这样的保障,国民素质达到巅峰,真正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盛唐时期的中国,更像是一个桃花仙境,世界的乌托邦。
天朝只属于哪个时代,没有包容的度量做不到,像是明朝的尔虞我诈。没有交流做不到,像是元,清的固步自封。没有自信更做不到。
对于经历一系列的殖民,战乱,思想禁锢,病痛折磨的国家,我们有包容一切的度量吗?有海纳百川的自信吗?只不过GDP涨的快点,就天朝天朝的YY起来,天朝不是靠楼推起来的,比起天朝差远了。
微观世界纪录片观后感 篇4
第一遍看《微观世界》,真的觉得很无聊,看着看着想睡觉,并且在快进的速度中,也没法有深刻的感受,唯独看到那些小镜头下的动植物们,感觉这个世界还是很神奇的。
回头想想雅克贝汉这位法国大电影家,不可能只是这么简单地给我们一些视觉冲击。带着要每一秒都看完的决心再次欣赏了这部影片。果然影片的开头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要安静的看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看影片时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看待这个社会也不要急于求成,而是慢慢来。
电影展示给我们自然界的质朴和奋斗,以及感情,所有存在的一切即合理。电影没有选择那些奇特的动物,而是一些平常我们能看见的,蚂蚁、蜜蜂、毛毛虫、蜗牛……这些质朴的动植物,带着它们质朴的品性,为我们展示着平凡而又有点神秘的自然。
屎壳郎奋不顾身的推屎和蚂蚁运食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微小世界中一些让你不可思议的奋斗和坚持不懈。蜗牛的相遇就是一场视觉以及听觉上的享受,触角的挪动接触,身体的蠕动,音乐的配合,让我们瞬间觉得感情这么的完美……我们也该放慢脚步,安静的去看待这个世界,发现完美。
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篇5
长征精神代代传“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饮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想必大家也听过这首歌吧!但大家知道这首歌背后一个个感人的吗?
今天让我们重温长征中的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并传承长征精神吧!在艰难的长征路上,有许多和我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小红军,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他们穿的是破旧的军装和草鞋,爬雪山过草地。吃的是野菜、树皮!而我们呢?我们平常挑三选四的,什么菜不合胃口就不吃,什么衣服穿不舒服就不要。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不喜欢这不喜欢那时,红军可是想都没有想过,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挑三选四的呢?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6
大国的崛起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通过近现代史课,我有机会观看《圆明园》的纪录片,以前的我也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一些了解,但是观看时内心还是五味陈杂,多的是对那段屈辱历史不甘,也有对如今国家崛起的自豪。真是应验了那句斯大林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真实可感且震撼人心的历史,让我穿越了历史,亲眼见证了大清帝国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我为大清的兴盛而自豪骄傲,又一起为其逐渐衰亡悲哀感叹。
圆明园曾是一座珍宝馆,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从幼时懵懂那天起,重复在我耳畔的,便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道德逻辑,而正视如钉在板上的历史,更多的却是与长年所习教义不甚一致的悲剧。为了到哪都说不清白的毒品走私,竟明火执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恶之最,可居第一;把图财害命的强盗拒之国门之外,应是最天经地义的正当之举,可结果总是邪恶者揣着占地索款的条约凯旋,正义者屈辱地舔怃着流血的创伤。这与正义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逻辑依旧没有显示灵光。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帝在畅园春见到了自己孙子弘历,弘历伴着飘落下来的红色花瓣舞剑,那场景之美丽用任何华丽的辞藻都不能将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将此时的美景与大火过后圆明园内大片的废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涌上心头。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虽然,在近代,我们的祖国忍受了太多的蹂躏、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们的国民被列强所歧视、侮辱,但,我依然深爱着他们。这种爱,包含着辉煌、包含着屈辱;包含着惜弱、包含着图强。这种爱,没有什么原因,却有千万个理由。这种爱,已经深深的植根于我的心中。这种爱,给了我无形的强大动力,使我们每个有良知、有责任的华夏儿女,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为了洗却积压于胸的愤怒,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再有我们的尴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应努力的奉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没有一个繁荣的民族,作为个人,不论怎样,都逃不掉先辈的遭遇。
那段屈辱的历史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大清帝国如此轻易地从兴盛转瞬间步入衰亡?是英法联军的惨绝人性?不,那只是我们欺骗自己的借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才是大型帝国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认为自己的万里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毁灭的,却没有发现这个偌大的帝国早已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而西方国家已经后来居上,危机早就到来了。
历史不需惋惜,只需要铭记,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过去已成历史,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憧憬未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需要我们对国情的深入了解,要求我们掌握各个领域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流。历史不会重演,我们将牢记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屈辱和苦难,在我们手中,繁荣强大的中国不再是梦想,在我们脚下,中华大地将重现辉煌。我们将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已永远过去!
历史的车轮伴着礼炮的呜响把中国载入了新的纪元。我们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药,腾飞的火箭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载上了环宇;我们不再只有古老的长城,横截大江,“高峡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也不再只有贫穷落后,已告别温饱,实现小康……于是,在我思维的轨迹上,在我浩瀚的脑海里,始终深深地铭刻着一条信念: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960万,该有多大多大;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五千年,该有多长多长……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纪录片观后感3篇 奋进新时代礼赞奋斗者观后感
★ 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3篇 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读后感
★ 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3篇(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 《摆脱贫困》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观看《摆脱贫困》纪录片心得体会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篇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