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最新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肖邦自传一曲难忘观后感),欢迎参阅。
最新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范文1
小时候,肖邦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坛上的人物,但仅仅是因为学他的曲子,至于什么爱国主义音乐这种洗脑教育都是后来才有的事情,对于他的音乐本身,我没法体会到那么直接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什么的,我所感受到的,只是一颗纤弱敏感但又满怀激情的心。
至于这部电影,我总是体会到一种国产爱国主义教育片的味道,很难相信这是好莱坞拍的,不过饰演肖邦和李斯特的演员们的钢琴功底看上去还是相当不错的。影片中乔治桑的形象似乎被黑化了,而且许多情节和音乐根本违背史实,比如那首幻想即兴曲明明是肖邦到了巴黎以后创作的,可片中硬是让他在波兰和帕格尼尼一起演出时弹给沙俄贵族,英雄波兰舞曲算是肖邦较晚期的作品了,可片中居然让肖邦刚来到巴黎时就把它送给出版商。整部片子完全违背肖邦的真实性格,恶意拔高,塑造了一个假的高大全的肖邦形象,如果给学琴的孩纸看了,搞不好会是一种误导。
最新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范文2
《肖邦传》作为一部关于音乐家的传记电影,除了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之外,还含有大量的音乐元素,成为音乐电影也不为过。本片中导演在大量的情节设置方面巧妙地运用到了肖邦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对电影情节和故事发展起到了铺垫、加强故事的叙事性的作用。再穿插的音乐作品中,并没有使人觉得不足、多余,而是非常连贯地衔接了故事的发展,稍许遗憾的就是音乐的插入未免显得头重脚轻。电影前半部分是讲肖邦的“奋斗史”,自然是没多少音乐作品的插入。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很少地介绍了肖邦音乐天赋是受到哪位大师的启发,记得他是有弹奏过莫扎特的作品,但电影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神童,他的创作就感觉是突被雷劈中了瞬间爆发出涌流般的作品。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一个人的创作是离不开前人的脚印的。
电影的后半部分,不断出现与李斯特的合奏,一个人的独奏,音乐会,各种音乐会、、、出现频率最高的曲子自然是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了。电影貌似在给我们透露一个信息,“人到了那个岁数就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这些作品”。音乐的插入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引申出来的。音乐引用的头重脚轻自然也说明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脱节,并没有具备讲述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值得费解的是,在听了乔治桑的一番劝导之后,肖邦干吗去了?故事里好像就没他这个人了,知道他这个人也是在其他人物角色的口中得知的。然后,突然他就怎么病了呢?临近尾声,肖邦有突如其来的爱国热情,天啦!爱国热情不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吗?为什么我没看到?不断地开音乐会,不断地向我们展示他的爱国热情。导演本想借他在各国的音乐会的表现(病情逐渐加重的表现)以此来将他的爱国热情推至高潮。不过殊不知,这一分多钟的波兰舞曲的剪辑,让人觉得稍显累赘。不过这也是当时电影的一个审美取向,注重表现主义,好像就只有他在音乐会上不断憔悴的脸才能证明他是爱国一样、、、
说到人物设计方面,很明显男一号是肖邦,(没有女一号,因为如果把乔治桑说成女一号的话,那么埃尔斯纳教授就是男一号了)女二号乔治桑,男二号埃尔斯纳教授,还有一个男三号不要忘了,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大人、、、人物的戏份也就这样分配好了。然后现在回忆一下,看电影的时候需要自己不时地提醒下这是《肖邦传》!尤其是到后半段的时期,我只知道乔治桑不停地跟教授“争风吃醋”,在争夺对肖邦的统治权,可就在这时,肖邦去哪儿了?肖邦说:“我还是一边儿凉快去吧......"悄悄滴躲起来在创作呢......埃尔斯纳教授取得主动权时,肖邦就出现了,在卖力地展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呢......其实整部电影最大的卖点不是肖邦,你或许会说:“这是肖邦传呢,肖邦不是卖点难道是埃尔斯纳教授啊?”是的,你答对了,最大的卖点是埃尔斯纳教授,埃尔斯纳教授可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人物。肖邦小的时候他在,成名了他在,死了他还在。整部影片的笑点、哭点全在埃尔斯纳教授。当他得意洋洋的时候你会笑,当他被肖邦避而不见的时候你会沮丧。乔治桑的出现本来是件好事,后来转变为一场“财产争夺战”。我也不知在他们的爱情里发生了些什么?发生过什么?只知道他们在一起是因为乔治桑的胜诉,然后他们就一直同居着。后来埃尔斯纳教授胜诉,乔治桑认为自己被打败了,因此与肖邦“老死不相往来”。这样说来最有意思的是乔治桑与埃尔斯纳教授的撕逼大战......
最后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曾几何时我在音乐书上看到肖邦死后受到万人景仰,并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场面之宏大。可是看到电影的最后是以肖邦“无奈”地躺在病榻上含泪而去,此时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我仿佛看到埃尔斯纳教授在那里说:“看,最后还是我赢了,肖邦照我的意愿完成了最后一件事!”确定这部电影是讲的肖邦吗?肖邦就情感而言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然而本片没有讲述他的心脏运回波兰此等大事就算是电影的主题跑偏了。不过也只能理解为当时的拍摄条件相对较差,资金短缺,不能让我们观看那么高专业水准的音乐家传记片吧......
最新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范文3
一个人总会有被人记住的特质,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历史掩埋多深,那些必然的闪发着天然光芒的人或事,始终会被社会留住和传颂!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天生的音乐天才,波兰精神的最好诠释者。被世人记住,或许只因为他那些美妙的钢琴曲,以及浪漫的“钢琴诗人”称谓。音乐给了他生命,而波兰给了他灵魂,过早的离开波兰却再也没又踏上故土,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大的遗憾。他的音乐透着波兰的精神,寄托着这个远离故土的孤儿所有的情感,音乐成就了世界的肖邦,却抹不去他内心的那一丝落魄的孤寂。从华沙到巴黎,从巴黎再到西方诸国,从沙龙到大型音乐舞台,他留下了太多惊艳的音乐。个性、独创、精致是他音乐独有的标志,优美、文雅、细腻是他作品的精髓,从波兰舞曲到玛祖卡,从练习曲再到夜曲,音乐的创作支撑着他对波兰的思念。
电影《 A Song to Remember》虽然只简短的诉说了肖邦的一生,却完完全全呈现出肖邦的性格、思想及情感。不去探究电影中诸多的细说成分。只需要大家静静欣赏剧中的每一首钢琴曲,美妙动听的同时感悟大师传奇般的人生。与李斯特的友情,与乔治·桑的爱情,与波兰的故土之情......没有完美的人生,却无法否认生命的精彩原本就存在于你每一天的生活之中。或许逃避,却始终保留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或许懦弱,却始终明白人需要活下去的勇气,既是远离了故乡泥土的芬芳,却永远难忘内心波兰的烙印!
舞台终会落幕,音乐总会结束,一曲难忘。肖邦就像是波兰国徽上的白鹰,纯洁而不屈,用音乐寄情与祖国,用生命诠释着波兰的精神,用一生的创作留给了世人太多的精神财富。
最新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肖邦自传一曲难忘观后感)相关文章:
★ 春节档电影《唐人街探案3》观后感最新范文3篇 《唐人街探案3》观后感作文
★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5篇(《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