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教师实习体会5篇(工地实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教师实习体会1
“老师,我不会”,“老师,我听不懂”,“老师,我们没学过”……
刚开始实习的几天,虽然认为自己有心理准备,但学生们的上状态还是让我感到措手不及。睡觉的、说笑的、看漫画的甚至打闹的……就是没有几个认真听讲的。我问几个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听,得到的就是这些回答。
那时我总想到一句话,“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独立存在。”他们和我想象中的学生有巨大的差异。他们是一百多个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独立个体,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经历。与他们相处了几天,我才意识到自己此前所有准备,都是针对“完美学生”而做的。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有学生是我讲什么就会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每天状态满格一点都不淘气的呢?
后,我一边反思自己一边想办法。此前是我做的准备不够充分,没能在接手班级以前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不断地找机会和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又找时间和两个班的班主任询问有关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方面,我有意降低了整体教学难度。替换了一些对他们说难度过高的活动,以鼓励学生们参与堂。比如此前是由学生自己编写对话,我将其改为了分角色朗读已有对话。虽然有的同学还是读不流畅,但是总不至于像之前那样无法进行。由于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学习自信,我便不断地想方法鼓励他们。有一次让他们背诵对话,几天也背不下,我便说有一半同学背过就可以看电影片段。当天晚上只有零星几个人过关,让我非常担心,这样的奖品都不能激励他们背诵,还能怎样?好在第二天早读超额完成了任务,让我放下心。最后如约奖励了他们,还添了几句心灵鸡汤,也是鼓励自己,只要不断找方法终会收到成效。
此外,我想到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在两个班都开始尝试。我发现自己如果讲整整一节,不管有多少活动填充到最后学生们都会注意力不集中,显得很疲惫。所以我试着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大部分的同学需要完成上挑选的习题,另外一小部分基础过于薄弱的同学只做短语的英汉互译。
在堂管理方面,也尝试了各种方法。在这当中,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发现。有一次晚自习秩序不好,我就点了其中几个人的名字。他们很惊讶,说老师这么快就记住名字了,并且在那之后也有所收敛。这使我意识到,名字这事情虽小,却有着不小的作用。当老师不熟悉学生名字时,学生一方面会感觉到不受尊重、跟老师有距离感;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老师又不知道我是谁,捣个乱也没事。”因此,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也是很重要的一事情。
总的说还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自然也有相应的小缺点。我想作为老师的工作不是把“不完美学生”都变得完美,而是扬长避短,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如《学记》中所说,“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师实习体会2
上个月伊始,xx三中让我们四个实习生利用晚自习带七年级三个班的语、数学和历史,每节控制在20分钟左右,将这样的堂美其名曰“翻转堂”。
在翻转堂上,我们主要是放微视频,以微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达到学新前心中有数的效果。有时候放完微视频还会给他们放些《朗读者》之类的节目,想要尽可能去开拓他们的视野,尽可能去让他们感受美的事物和瞬间。
但是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们总觉得程应按照老师自己的计划,却没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本上了一天的他们筋疲力尽,晚上却还需要学习,恰好前两天他们第二次月考的成绩出了,他们不进反退,有时候反思是不是我们自己打扰他们晚上上自习,还是说他们看微以为是娱乐,不做作业也不听他们退步肯定是有原因的,前天便得知翻转堂暂停的消息。
听到翻转堂暂停的消息,我的心情是愉悦的,这样每天晚上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备,有更多的时间看外书但心情愉快后的一瞬间,我又是失落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有点不大好。
有些事,不管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需要反思,也必须反思,反思自己的上态度、教学进度、备情况以及反思自己是否还尚存最初的热情。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最好,我需要强迫自己改变,战胜自己,战胜困难。
★教师实习体会3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学校比较注重阅读教学,于是我针对经典阅读进行一点实验。
学生刚上初中,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近些日子我让学生进行表演,并取得了很高的功效,希望以后会更好!
★教师实习体会4
这一周很有幸去听了本校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的。听完她的,我真是受益匪浅。
这一次听就是本着学习他人,改进自我的目标而去的。这位老师讲授的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短短的一节,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也给我上了意义非凡的一节。尽管每天上完以后基本上也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但是因为没有对比的对象,所以反思得也不是很深刻,很到位。而今天的听,犹如一面镜子,把自己所存在的缺点一一显露出,从而让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更大的一步。
首先,在这节上我认为这位老师最为出色的地方就在于这位老师上的思路十分地清晰,能紧扣主题设置上的环节,并且一环紧扣一环,环节与环节之间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能带领学生在松紧有驰的气氛中高效地学习。相比之下,对于堂内容的处理,我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其次,便是对内容解读的把握。这位老师以问题的方式带领学生们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并且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而我在上的时候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我的堂知识点之间是分开割裂的,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上这位老师的,犹如喝了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抚平了我这一颗躁乱的心灵。
紧接着便是这位老师教态。恰当的手势配合着洪亮的声音,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音乐指挥家一样引导着学生们探讨,一步接着一步深入探究的主题。这位老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设置难易适中,富有探究性,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我一直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便是这位老师对和内容的处理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老师的制作简单明了,没有太多繁杂的.东西,但是包含的内容却是十分的丰富。而我们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是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的制作上,有点本末倒置了。尽管制作精美,吸引学生的精力,是我们必备的一个能力,但是选取并设置好的内容是是备的基本,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学习,从未止步!其行且珍惜,且行且进步!
★教师实习体会5
转眼和学生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以,对学生们的关心和了解也日益增加,从刚刚开始看到他们成绩所产生的担心忧虑,也变成对他们如今的对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确,他们从开始的对英语的畏惧懈怠,转变为如今作业率完成越越高,听效果越越好,甚至是学习习惯都有所转变,令我惊喜万分。上坡路总令人疲惫,同样,在教学的前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挑战。
我带班级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大多数人都是、40分的英水平,再加上之前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他们对于英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在英语堂参与度不高,跟不上班级节奏的问题。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第一步无非是提高他们对于英语本身和对英语堂的积极性,恰好在英中有一篇是饮食主题的,还包括一些人物剧情。我突发奇想,何不大胆尝试一下新方法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呢?于是我在简单讲解之后安排了一次英情景剧,为他们提供了简单交际用语的资料。原本是尝试甚至有些担心的心态,没想到学生听到后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一直在认真聆听我的讲解,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在做出安排之后的几天里,班里同学开始积极分组,组长起好带头作用,每组学生编写自己小组的剧本,英语成绩好的大显身手,平时基础差的学生里也纷纷开始背起简单的交际用语和饮食常用词汇,为他们组的剧本作出自己的贡献。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些基础几乎为零的孩子也参与进,他们生怕自己表现不好,甚至用拼音标注自己的台词,看着他们认真准备的神情,我的内心甚是触动,“孩子的心如同是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些学生并非真正懒散麻木,而是极需要用真心和合理的方式对待和感化他们,令他们产生真正在英语堂中的参与感。
面对不够积极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不想努力也不是不愿意上进,而是需要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而我们,正是担当着用爱心和真诚去感化他们的角色,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启迪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兴趣之上,使其之不如使乐之,这是我们最应该对学生做的,而他们所回馈给我们的,绝非一个意料之内的结果,我期待着。
★教师实习体会5篇(工地实习体会)相关文章:
★ 教师自我介绍4篇
★ 教师承诺书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