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银行的实习报告3篇,欢迎参阅。
关于银行的实习报告1
通过在银行的实习,能够加深对银行行业其中一部分业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熟悉程度,学以致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状况,进一步熟悉理论和实践不可分割的关系,并认知当前银行业客房部的发展现状何发展趋势。
一、 银行介绍
xx银行是由香港中昌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以五星级标准兴建的集客房、餐饮、娱乐、商贸、办公、会议于一体的商务度假型银行,于20xx年6月27日试营业,9月29日正式开业,总投资1.6亿人民币。
银行依山傍水而建,它由八层半月形主楼及四层塔式裙楼组成,外形仿弥勒佛。银行坐落于常平丽城开发区内,远离闹市,空气清新,环境幽雅,且毗邻湖光山色秀美、汇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被誉为东莞四大名景之一的隐贤山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了以房地产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房地产发展的良好格局,是目前东莞地区特色独具,魅力无限的五星级标准银行。
银行餐饮设施较多,环球各地美食,殷勤优雅之服务,满足不同宾客饮食休闲之需要。丽晶殿中餐厅,各地风味时令小吃及传统精美中式菜肴任君选择。“梦之夜”拥有49间豪华箱包,超大表演舞台,每晚精美歌舞呈现出不穷服务体贴,超值享受;其他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精品屋,室外游泳池,网球场,大型停车场,车队服务,多功能会议室,商务中心,桑拿等,能充分满足宾客各方面的要求。
二、 岗位介绍
总机是银行对客的第一个窗口,客人对银行的第一印象往往通过电话产生。总机话务员的职责就相当重要了。丽城对接线生要求严格:熟悉本组范围内的所有业务和知识;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按工作程序迅速、准确地转接每一个电话;对客人的询问要热情、有礼、迅速地应答;主动帮助宾客查找电话号码或为住客保密电话;准确地为客人提供叫醒服务;掌握店内组织机构,熟悉店内主要负责人和各部经理的姓名、声音;熟悉市内常用电话号码;熟悉有关问讯的知识;掌握总机房各项设备的功能,操作时懂得充分利用各功能键及注意事项;特别是严格保密客情资料。
商务中心是银行的一个营业场所,商务中心文员主要是对客进行服务。为客人提供收发传真、复印、翻译和上网发送E-mail等服务,并为客人保密;为客人办理飞机票、火车票、旅游票的代订服务;迅速、准确地回答客人有关商务和旅游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常用办公小文具,供客人随时借用;提供最新商务信息和商务服务咨询业务及国际国内长途电话。文员每班次认真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定期做好商务中心内各种设备设施的清洁和保养工作;发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搞好同事间的团结和协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实习总结
1. 初到丽城的复杂心情
20xx年7月1日,我们25个同学在学校的带领下踏上了南下的路,一路上我们都很兴奋,一路的新鲜感包围着我们每一个人.中午从学校出发直到下午三点多火车才缓缓开动,从中午开始,我们都是忙碌,从学校到火车站的路上,我们没有一丝悲伤,可能是因为太多的行李让我们无暇去悲伤。送我们的同学在火车窗外对着我们微笑挥手告别,那时,我真的很感动,原来同窗情到了分别时也是可以掉眼泪的。
坐一夜的火车真的很辛苦,车厢内挤满了人,又有点热,根本就睡不了觉。过了很多站,在7月2日的早上5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走出火车站,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天空,觉得那云朵离我们很近,让我们看的太清晰,因此东莞在我的第一印象中留下了很假的天空。从火车站去银行的路上,我们就开始感受银行对我们的关怀,人力资源部经理帮我们搬行李,回到宿舍,后勤人员带我们去买生活用品。但是在我们看来,这里的环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东西都让我们感到失望。到了这里大半天都没有一个地可以打电话向家里报平安,当时真的很凄凉。下午我开通了武汉的号,假装很坚强的告诉家里我在这里感觉很好。当我拨通朋友的电话时,眼泪就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人生地不熟,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心里没了亲人的依靠,我的内心很害怕,很想打道回府。直觉告诉我这个地方不是那么适合我,但是我还是要毫无选择的留下来,留下来经受考验。
培训,接下来的是两天半的入职培训。这两天让我渐渐接受了这里不如我愿的东西,但是内心那个痛时常会刺痛我。分岗了,因为眼睛的问题我被分到了总机房,最轻松最无聊的工作,在这里根本找不到我的人生追求,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为这点事,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我又只能别无选择的接受,心里默默规划,一定要让自己坚持一个月。就这样,我的实习工作生活开始了,没有一点兴奋的开始了。
2、体验商务总机生活
人力资源部就我们正式交给了各部门,见到了和蔼可亲的.前厅经理。正式上岗前,部门又对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刚开始是大窜的分机表和银行的应知应会开始,一天的八个小时,我们都坐在那里看那些东西,过的很无聊。两天后,我们开始试着接电话,因为对银行业务不熟,很多情况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老是转错电话而导致有人投诉。心里开始有了压力,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令我骄傲的是:因为我的声线一直都很好,总机应答语很快就被我找到了感觉。后来有一次在接客人电话时,客人赞扬说我的声音很甜美,我想银行在那时通过我的声音给客人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因为商务中心和总机房只有一个领班在负责管理,所以总机房的接线生就必须要学一点商务文员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商务总机成为了一体,老员工也在陆续的辞职,也有新的接线生来到总机房,我们也逐渐的变成了老员工。熟知总机房业务后,领班对我们进行了商务中心知识的培训,如何熟练的试用复印机,传真机;如何为客人提供订票服务;都是培训的重点。在商务中心的工作,让我看到了希望,从总机房用电话与人交流到了在商务中心与客人面对面的交流,这对我是一个挑战,对服务一直都是我的弱项,与客人交流时,我一般都会找不到重点话题,有时候也会胆怯,遇上外国人,我常常会紧张的连一句英文也说不出来。随着对工作的熟知度加深,我的对客服务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让我这么久以来找到的心里的慰藉。
3、工作态度的转变
在总机房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无聊空虚的,上一分钟电话响个不停,几乎同时来了四五个电话,把我们的同事忙得恨不得三头六臂,下一分钟一片寂静,有时一连半个小时都没有一个电话,这就是总机房,一个多么枯燥无味的地方。每天面对着一部电话和千百人交流,听着来电者有礼貌没礼貌的语气,耐烦不耐烦的声音。整天做的都是一些重复简单的事情,一天看到只是话务台的红灯在闪,满眼都是电话的影子,整个人也变得容易烦躁。就是这样一个闲忙分布不均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枯燥无味的地方,日复一日。在商务中心也是如此,好一点是可以时不时的看到人从大堂走过,不至于觉得自己被遗忘在角落。
因为是刚从学校出来,对社会充满美好的期待,因此,我向人事部提出了换岗的要求。人事部一拖再拖,让我觉得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随着时间的位移,在总机房那么久,工作环境,工作内容都很熟悉了,很多工作都可以得心应手,心中以前的很多恐慌和不安也排解了不少。再加上我们商务总机是一家,时不时的会去商务中心替班,也学到了一些商务文秘服务的知识,这些东西也很适合我,因而觉得工作并没有那么无聊了。对总机接线生的工作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每一个接线生都是总机的灵魂。在接每一个电话之前我都会调整好心态,饱满精神,让客人听到清晰,甜美的声音,在电话里感觉到我发自内心的微笑,更让客人感受到在这里你是受欢迎的。在工作中,我都会用自己良好的记忆熟练的操作,准确流畅的转接每一个电话。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业务技巧,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有一些经验可以大化到人生中。后来在工作中我不会感到很枯燥了,用心去做那些简单的工作原来也是很幸福的。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
1、认识主动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对银行服务员的职责、义务、规范、标准、要求的认识,要求服务员时刻保持客人在我心中的真诚感。主动服务意识在服务意识中是尤为重要的,主动的发现客人的潜在要求并为客人提供及时的服务会让客人产生归属感。
商务文员的对客工作都是很细节的服务,善于发现客人的需要是作一个优秀员工很重要的服务技能。客人在商务中心等待时,可以为客人送上一份报纸或者让水吧人员送来一杯免费的柠檬水,以便客人排解在等待中的空挡时间。这时候客人都会投以微笑以示感谢,这样自己的心情也会因此而欣慰。
2、感受银行培训
在丽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银行的培训体制。从入职培训到部门的岗前培训,一直到每个月有的岗位知识培训,都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空间。
现代银行业的竞争其本质就是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的竞争。培训一支高素质的银行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是银行人事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现在不少银行经营者自己认识到:“培训是饭店成功的必由之路”,“培训是饭店发展的后劲之所在”,“没有培训就没有服务质量”。银行员工培训既有利于员工自身知识技能的发展,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同时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对于员工,很乐意接受银行安排的培训,这样可以加快自身端正职业态度,入职培训尤为重要,在这个培训过程中,员工可以了解整个银行的情况,银行的制度文化以及福利待遇是不是会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往往就在这期间。这个期间的培训对我们实习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刚踏出校园,找不到工作的起点,入职培训是上岗前的方向指导,让我们这些盲目的实习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好的规划。部门的岗位技能培训可以让员工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职业习惯。尤其对新员工来讲,系统的培训比他们自己去摸索学习,速度要快的多,对自己相对独立的做好本职工作和自由做出正确决定就有了信心,因而也提高了自信心。
对于银行,加大培训力度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新员工通过培训可以迅速的掌握相关技能开展工作。老员工也可以学到更好的工作方法,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损耗。员工队伍中往往会有比较出色的人员,他们经过培训扩大了知识面和扩展了工作领域,并接受新的管理理论的熏陶会激发出他们的管理潜能。为银行储备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3、体味基层管理
在银行做基层岗位,基层领导者既是上司又是朋友。
基层管理者直接在一线与顾客和员工接触,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掌握顾客反馈的信息,发现服务过程中影响传递质量的系统性和执行性问题,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方法。这对于基层员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可以透过领班查找自己的不足来提高自己,并可以学习一些管理技巧。
但是,基层管理也有很大的缺陷。由于我国银行基层管理者能力和意识的缺陷,使他们难以发现真正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问题,尤其是服务系统存在的缺陷,从而使相同的质量问题重复出现,不但降低了顾客的感知价值,而且在处理顾客不满时产生的故障成本,会导致银行竞争力的降低。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愿将重要的信息向上级进行沟通。一是自身能力的不足。不能准确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顾客信息,哪些服务问题需要向上级沟通。二是自身的惰性。如果向上沟通,也不一定会被采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本位主义思想。认为将服务问题向上级反映,担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基层管理者的上级不能有效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就难以实现。
基层管理的缺陷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毕竟是基层,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是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基层管理应该做到最起码的以身作则。身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在工作中时刻作好榜样作用,从执行饭店的规章制度到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应率先垂范,作好员工的带头人。应该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少用语言多用行动和自身形象来影响员工、带动员工、引导员工和教育员工。“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员工工作的好坏,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直接反射出一个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时间短暂180天,是我在这项工作上的阶段性的结束也是刚刚的开始。后面的路是那样的漫长我是否会在这个行业上走下去?我无法预测。可我相信我将会用我的平生所学做好每件小事。事在人为。只要有心就会有成功。
关于银行的实习报告2
转眼离工行实习结束好几个月了,曾写过一篇文章总结。今天贴出来,也算是个回忆吧~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成立于1984年,承接原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职能。根据本次工商银行上市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工行总资产目前约为7万亿人民币,38万员工,18000余个分支机构。是国内最大的银行。
背景介绍
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考虑混业经营)可以简单地分为两部分(以不同的客户群体为划分标准):
批发银行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
在学术上对这两种业务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我这里选取的标准是:
批发银行业务面对的客户主要是大中型公司,业务类型以商业贷款(间接融资)和结算业务为主;
零售银行业务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个人客户和小型公司,业务类型是消费信贷,按揭贷款、小额贷款、理财服务(收取佣金)和结算业务等;
综述
我的实习是从XX年7月26日至XX年9月26日。为期2个月(8周)。在这段时间中,我有如下收获:
对商业银行业务有直观了解;
积累了销售金融产品的相关经验;
扩大了知识面;
在这2个月中,我分别在以下业务部门实习:
会计结算部(对公业务);(1周)
个人理财部;(5周)
公司业务部;(2周)
很幸运地,我能在这段有限的时间中在批发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各实习一段时间,在此也要感谢工行的各位“老姜”对我的无私帮助。谢谢。
如果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最后2周,因为和上课时间有冲突,在公司业务部的实习相对就比较匆忙,错过了很多学习的好机会。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弥补。
体会
商业银行业务的特点——基层视角
因为我们国家金融体制的特殊性,造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兼具部分(或许是很大一部分)中央银行和财政部职能(政府职能),这导致了我国银行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个基本要求——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企业。随着我国逐步推进的金融改革,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或者是缓解。
但是,从总行层面来说,商业银行能具备某些非企业的属性(仍旧要肩负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责任),但是,在基层,银行就具备有更多的企业属性了。通过我这两个月在中国工商银行xm分行的实习,我认为,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了(至少是在工银xm),体现在:
某些企业属性相关的细节
对利润的追求 工银xm有细化的利润指标(可测量)从而带来了一定的业绩压力;
控制成本 将要实行的机关裁员计划(虽然人员分流后仍留在工行的大系统内);
风险管理 敢于拒绝政府部门的某些项目;申请贷款手续“复杂”;
建立新的激励措施 将工资与相关部门和个人表现挂钩
改善管理流程 组织扁平化,收编裁撤网点
同时,我还发现,工商银行的it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和产品开发体系在国内银行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我去年创业计划大赛做的项目是“在线个人金融服务”,所以,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我是建设银行网上银行的客户,通过对比,我发现工行静悄悄地发展了很多国内领先的业务。
例如,工行在几年前就完成了数据大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个数据中心(互相备份),分行的任何一笔贷款都能在总行的系统上查到——这是提高风险管理的必要步骤。据说建设银行也完成了数据集中,但是,过去分行和总行的系统要完全衔接起来需要时间,所以目前建设银行的it系统还是有不少问题,在处理交易的时候容易出错(我在办一笔业务的时候经历过),而中国银行的系统仍旧在整合。
而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也让我印象深刻,同时,工行产品开发也有很好的表现,“珠联璧合”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虽然我对它的风险性是否适合个人客户有所保留)和“利添利”帐户(一个现金管理工具)的开发让我见识到了工行的产品开发水平。
但是,工行当然还有某些不足,例如服务态度,激励制度和管理等等,前不久我阅读了两本描写关香港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书,确实,工行(和国内的其它银行)和香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完全做到香港的水准是不现实的,毕竟香港的竞争太过激烈(弹丸之地有数百家银行),同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有现在的水平。总之,工行确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需要时间和过程,现阶段不能苛求太多。
工行作为国内最大的银行,有数量巨大的网点和巨大的结算网落,所以,客户必须找工行来做业务,不然会面临比较高的交易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行的服务态度相对就会有所欠缺,有一种“生意可做可不做”的心态,这也形成了工行的一种隐形的企业文化——至少我是有这样的感觉。同时,工行目前的激励措施也没有让员工有足够的动力尽可能的多做生意。
20xx年1月1日外资银行将可以在中国全面开展业务,前一阶段媒体也有很多相关报道,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后,中资银行将被外资银行打得满地找牙云云。通过在工银xm这段的实习,我不认为这一情况会发生。
网点优势、文化上的差别(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国家和西方世界的理财观念是完全不同的)都是外资银行难以跨过的差距,同时,还有政策的隐形保护等等都决定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道路将是艰难的。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工行为首的国内银行,每天都在进步。
关于银行的实习报告3
大一的时候就对实习有所耳闻了,当时就憧憬着实习的感受和给人带来的收获.大一到大三,学了很多理论的东西,不过大多感觉都很肤浅,即只是对其有所闻而已,并无切身的感受.当系里宣布我们这一级重新恢复有组织的实习制度时,我便暗暗的确定了这次实习的目标及应有的态度:不怕冷脸(后来证明,这些事发生的概率极小),态度谦和.(说实话,我真的不相信几天短短的实习能真正学到什么石破天惊的知识)后来得知我被分在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前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只识其名,具体了解并不是太多,大概就是缺少这么一个机缘吧。第一次听到被分在了浦悦支行,地处河东区,心中颇有些兴奋加紧张。第一次怕坐公车过了头,我们三个不惜血本打车去的。到了支行,行长待我们相当热情,让我们尽管提出自己的要求,他会尽量满足。当时脑海中自然是想到了一般实习生都会提的基本要求:熟悉下业务。这样上午就在柜台了坐了一上午,却是看多问少,见谁脸上都是堆着笑。时间挺快,到了中午行长就放我们回来了。当然是带着我们的任务:开个网上银行业务,再熟悉下浦发的基本的理财产品。回来后,看几个分在了浦发天津分行的兄弟已经回来了,原来分行的人稍多,他们分两波隔天去一次就OK了,当时不以为意。下午的的确确没有看电影,只是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已。晚上回来,和在农行、建行、兴业的同学互相交换了感想,感觉还相当不错。第二天照旧早早的去了银行,带着昨天下午学习时遇到的一些疑问。到了那儿,负责我们实习的李行长不在,三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竟是手足无措了。坐了半个小时左右,感觉李行是不会来了。这样柜台是进不了了,看看大厅里来来往往的客户和两位相当忙碌的保安,我们实在是坐不住了,三个人分了下工,一个去做门童,一个专门给人取号,一个则负责引导客户去相应的柜台。两个保安看我们这架势,估计是见得多了,自动的到一旁歇着去了。这样一上午就忙忙碌碌地过去了。因为是第一次作,难免会出错,一些熟客陡然看到多出来的门童难免会诧异地询问两句;有时无需取号的客户我们也给他们取了号,让他们多等了几分钟,不免有些人会骂骂咧咧;而领人到错误的柜台则更是常事,这时我们作的只能是一直陪着个笑脸,这时候连自己也暗暗佩服自己的敬业精神。更常见的问题则是客户常常会询问一些业务的办理问题和大厅里贴的一些理财产品的通告,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扮演鹦鹉的角色,往往是先去问保安师傅或者是柜员哥哥姐姐们,然后再去学给客户听。可以说这一上午遇到的“麻烦”最多,而收获也是最大。到下午的时候我们就熟练多了,一个人就能把活给包揽下了,能空两个人先去休息。晚上回去后感觉相当的好,特别是听到其他组抱怨没有事情做时,那种劳动是快乐之源的感觉更是强烈。周三再去时,情况好了很多,上午由专门的客户经理对我们就行里的理财产品进行了介绍,下午跟行长聊天,解决了不少业务上的问题,而对银行本身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再稍后些时候,我们还是作着同样的工作,不过已经甚少遇到麻烦了。
后来,原来分在分行的两个同学也过来到浦悦了,而工作还是那么多,这样我们每个人平均休息的时间多了起来。
现在,回头想想,感觉实习期间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实习于7月3号开始,这时世界杯四强争夺赛刚刚开始,可是大家晚上十一点钟基本上就上床睡觉了,别忘了,前两周期末考试与世界杯小组赛撞车,大家基本上都是凌晨一点多才睡为的是看世界杯;除睡觉休息外,大家吃饭是绝对有规律了,以前是极少有人能赶上吃早餐,很少有人会按时吃晚饭(常常会拖到晚上十点多钟),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倍有规律。此外,大家对银行的认识总算多了一层,虽说是学金融的,不过以前每次进银行总是感到相当陌生。可是前几天去农行取钱,进去后陡然有种崭新的感觉,似乎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虽然每天在银行作的基本上同一件事,不过每天总能接触到新的人,解决新的问题,学到新的东西。后来,渐渐和银行里的员工熟了起来,能够很自然和随意的问些问题,因此也总能不知不觉间学到不少东西。现在想想实习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基本业务的简答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工作经历(对很多人是第一次)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收益。通过这次实习,大概不少人对自己的工作态度、能力及一些需要改正的不足都有了新的认识;对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安排也多少有了些适应;更重要的我们认识到好的工作业绩不是靠一时的工作激情来达到的,它靠的是认真的工作态度,大概这才是工作能持久作好的动力所在。
当然,必须得承认,这次实习也有不少不足之处,这其中既有自身的不足,也有银行的不不足。首先,在银行的日子只有两周,所以银行无法给我们具体安排什么工作,我们所做的只是“打杂”而已,一天两天还有兴奋感,日子长了难免有所失望,想作些别的来挑战下自己;其次,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支行对于我们这些实习生并不是太感冒,回顾这两周,自我感觉我们并没有给支行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收益,难怪银行不愿意对我们进行培训,也不想带我们去熟悉新业务,毕竟他们知道我们只是过客而已,我们只在这儿呆两周,很少有人是打算毕业后留此工作,为了浦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所以支行为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往往是迫于分行的压力,遇到问题给带队老师打招呼往往比直接找支行领导要有效的多。
此外,在这次实习过程中,能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与4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是资产规模比前者小得多,而业务品种、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同前者基本相同,缺少自己应有的特色。在市场开拓方面,一些行没有及时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基本客户,不能围绕着基本客户的需求来扩大业务。面临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为了上规模、出效益,一些行的分支机构趋向于利用高息揽存、违规放贷、违规承兑票据等方式来吸引客户,扩大业务量最。为了实现高息揽存的目的,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各式样换汤不换药的金融理财产品。实习的这两周就看到不少来浦悦比较产品的个人储户,他们有的刚从农行来,有的则刚刚去过光大银行。来到营业厅他们往往兴奋地瞟一眼大厅,希望能看到新出台的金融产品公告栏;而对金融产品的询问听起来颇具专业性,即询问风险和收益,而实际上,他们关心的往往仅是达不到最高收益的可能性,而银行工作人员往往回答得很模糊,他们很难得到真正的信息。由于缺乏专业基础,他们自己搞不清是什么因素真正影响收益率的波动,最后注重的往往是最高收益率了。一个周期下来,最高收益率往往很难实现,储户往往有种受骗的感觉,而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决定了他们很难投资于直接金融市场,追求收益的天性又使得他们不安于银行定期存款,于是不得不奔波于一个又一个的银行金融产品;时间长了,不少人会对中国银行业的金融产品业务丧失信心,随着外国银行业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这部分客户会投向提供更好服务的外国银行业。这种“转向”的影响不可小视,因为将钱存到外资银行一旦成为一种时尚,对中国银行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中国银行业要做的是从储户的利益出发,本着信息公开化的原则,努力找出自身足以吸引储户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不见得非是高收益不可。就浦发而言,一个重大的软肋便是营业网点太少。举个例子,我自从办了张东方卡后便一直想着在里面存点钱,可是在南大附近转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一家营业网点,最后只得搭乘公交车到我实习的河东区浦悦支行去存钱,很难想象还会有人会这么有耐心。这样看来,浦发银行要真正成长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银行还有不少路要走。虽然银行业的网络化一定程度上牵制了这种瓶颈式的制约,却并没有消除它。
最后,想综合谈一下个人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问题的一些看法。两周的时间的确不算太长,使我根本无法全面了解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不过它却足够充分到使我对其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各种渠道加以验证。在我看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明确、科学的战略管理。从10多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看,可以发现,这些商业银行大都以在短期内通过自我扩张迅速“做大做强”作为主要的经营指导思想,同时却缺乏明确的银行定位及长期战略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这些商业银行这些年来,不是像国外一些大银行那样通过兼并,而是仅仅通过自我扩张,快的平均增长70%以上,慢的也近50%,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跻身于世界前500家大银行的行列,规模扩张速度惊人。与此同时,在经营方针、产业定位、业务定位、功能定位及与之相应的信贷政策,在收益与风险、近期与远期平衡机制的建设,在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架构的建设,在构建系统竞争力的整体营销机制的建设等长期战略规划的诸多方面,却十分粗疏甚至模糊不清,乃至于造成商业银行之间在市场、客户、业务功能、产品服务等方面同构化倾向严重,竞争异常残酷,风险隐患巨大且难以有效监管和调控。
2.缺乏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一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每年“策划”几个“创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于整个银行系统能够在整体上提供一种高效能、高质量的服务。从这一点看,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构建系统竞争力的能力大都十分薄弱,往往主要依赖于对业务的所谓目标考核机制,通过层层分解,对各项业务进行推动。结果催生了一种以客户资源“个人化”为特征、急功近利、单兵作战的营销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银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现金管理、综合服务等有利于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争取客户,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为银行带来的“资源”来扩大业务;不是强调通过整个银行专业化的团队提供高效、高质的专业化组合服务来赢得市场,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复合型”的服务技能来争取客户。在这种营销模式下,银行经营上的竞争,逐步“简化”成了通过不断加大的所谓“激励”,对拥有“客户资源”的员工个人争夺的竞争,从而形成了一种系统竞争力不断“淡化”、银行员工个体“竞争力”不断“强化”的经营模式。
关于银行的实习报告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