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热心会员“yuanranshanan”整理的教师教学工作述职报告,以供参阅。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为喀什培养大量明白双语,特别是汉语的人才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大力开展双语教研活动
为了提升师生的汉语水准,提升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和能力,促进我校双语教学的推进,本学期大家开展了双语教学研讨课,希望通过各科用汉语授课,营造浓厚的校园汉语学习气氛。在教学中,体现汉语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情感表现的功效,以引导学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学技能和思想能力。
最先,教师需精心选择授课内容,并提前一天完成备课。在备课环节中,教师之间会探讨授课阶段、过程、步骤和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协助授课教师准备教具。示范课结束后,及时组织上课教师开展评课,给予授课教师等级评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协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此次活动显著提高了教师,尤其是民族教师的汉语表述能力和授课水准。
二、加强师资培训
实践表明,双语教学的效果与师资队伍息息相关。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还需浓厚的学科知识。因为我校的双语师资水平尚需提升,民族教师在汉语语音、语气、口语层面相对较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而汉族教师尽管了解教材,但对主要内容不够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大家融合民族教师与汉族教师的能量,一同备课,互帮互学,互利共赢,进而组建一支强有力教师团队,并制定以下方法对教师开展培训:
1. 邀约返聘的高级教师为全体教师开展示范课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过程与授课程序,并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课堂。规定教师在听完课后效仿其教学方法开展授课,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组织双语班教师出门上课学习,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进修学校的教材培训班,并要求教师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争取获得级别合格证。
3. 我校每周二开展汉语日常用词和新儿歌的教学检查,规定教师每周为学生教授一句汉语日常用词和一首新儿歌,并把检验结果列入教师的量化考核,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及日常沟通中常用汉语(语文科除外)。
4. 加强教师的双语培训。每周一下午,民族教师学习汉语,汉族教师学习维语,培训工作由学校的汉族教师与民族教师共同承担。
5. 加强教师的新课改培训。运用每周四的业务学习时间来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使民族教师掌握新课改的观念,升级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三、积极营造双语环境
要有效开展双语教学,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气氛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乐于说汉语的环境。从早晨学生进校逐渐,师生便以汉语问好。校内布局汉语的句子、图片和板报,每班的班牌会用汉语展现。同时,各班级设定汉语宣传海报和管理制度,并引导学生自办汉语黑板报,教唱汉语音乐、儿歌等,尽量在环境里常用汉语,创造一个自然、轻松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双语教学的载体。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活动
为了在校园内促进双语教学的大力开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与热情,大家积极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1. 组织汉语朗读比赛。
2. 开展各类教育讲座。
3. 举行汉语歌咏比赛。
4. 进行铅笔字和钢笔字赛事。
教师教学工作述职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