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4篇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

时间:2022-06-04 16:54:47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4篇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供大家参考。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4篇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1

  “教学评一致性”研讨课的反思

  本节课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一节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归纳第二章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设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章知识,建立章知识结构图。

  2、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能正确解答与之相关的类比教材难度的题目

  一、建立章知识结构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解决复杂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心中有知识,对于解决问题,启发解题思路的展开有作用。

  议课时候有不同的看法:有老师说:刚开始复习,没有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显得有些沉闷,可以调整一下:以题目为凭借,来贯穿知识,这也是一个方法,可以尝试;但是我自认为,没有上述表现,只是课堂没有热闹的氛围,但是课堂进程很顺利,我想,数学课堂不一定就是热闹的,数学是严密的思维,是眉头紧锁的思考,不一定要出现积极地场面!也有老师说:建立章知识结构图这一个环节太高深,学生可能接受不了?我想一个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基本都是从小学生都开始了总结归纳,七年级应该没有问题,还是值得研究。

  二、教学环节安排,本节课只有二个,先复习知识结构,后运用,简单明了,议课时候,有老师说,看不懂这节课的思路,我想那是没有看学案,不过本节课设计也有亮点,运用数学到实际生活中的某汽车标志“W”,其中涉及到补角、互为余角;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同时在教学中我又加入了自编试题这一环节。这个题综合较好!是个难得的题目。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每一个环节,我加入了“要求、提示、评价”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有老师评价说:分不清那是评价,我想这是被评价所迷惑,所限制造成的,我认为其实评价就是提示,就是要求,卢臻老师说,以促进学生的避免错误学习为主,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们要看课堂效率是不是提高了?要不然,做这项活动的初衷就偏了。

  总之来说,通过上这一节课,我还是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要改正的地方,继续努力吧!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2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研修心得体会

  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

  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1 / 4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教育思想。忽略了这一点,学习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

  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预习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不弄清这些,学习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

  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也降低了讲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习目标落实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有效途径向学习目标靠拢。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做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第一、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也不等于学会了,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这个知识“人与人之间转移”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二次转化”,即学生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

  第二、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

  2 / 4

  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技巧的选择必须与特定的学习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三、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是我们始终应该关注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设计教学

  评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设计教学评价其实也是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审视所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否可测、可评,是否存在“虚假目标”,是否指向学科“课程标准”对该项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对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重构,以确保学习目标的精准性。

  第二、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指向学习目标。“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就要看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是否能够达成,因此,只有评价任务的设计指向学习目标,我们才能检测出学生的达成情况,才能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经过学习是否发生了所期待的变化,这是教师教学是否有效以及下一步教学策略如何开展的重要参照。

  第三、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习目标。首先,教学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才发生的,而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其次,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梯子,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而非一蹴而就。

  四、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

  3 / 4

  总之,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惑,遇到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教育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4 / 4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研修心得体会

  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教育思想。忽略了这一点,学习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

  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预习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 。不弄清这些,学习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也降低了讲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习目标落实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有效途径向学习目标靠拢。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做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第一、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也不等于学会了,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这个知识“人与人之间转移”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二次转化”,即学生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 第二、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技巧的选择必须与特定的学习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三、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是我们始终应该关注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设计教学评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设计教学评价其实也是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审视所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否可测、可评,是否存在“虚假目标”,是否指向学科“课程标准”对该项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对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重构,以确保学习目标的精准性。

  第二、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指向学习目标。“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就要看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是否能够达成,因此,只有评价任务的设计指向学习目标,我们才能检测出学生的达成情况,才能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经过学习是否发生了所期待的变化,这是教师教学是否有效以及下一步教学策略如何开展的重要参照。

  第三、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习目标。首先,教学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才发生的,而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其次,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梯子,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而非一蹴而就。

  四、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

  总之,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惑,遇到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教育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4

  学习“教-学-评一致性”小结

  陕西省神木县矿区第一小学 王春艳

  课堂教学作为单位时间内的活动,它的有效性非常重要,而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非常希望我们的教学活不光有效,而且要做到高效。所以,作为教者的老师,我们在教学活动前,就要根据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教学活动前贯穿在教学三维目标中,让教学活动从头到尾都将“为了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的理念贯穿整堂课。

  在学习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根据学习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的实现。平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因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等内容而偏离了最初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效果与学习目标时不时的就不对等了。读了“教-学-评一致性”后,收获颇丰。

  教:

  崔允漷教授说,真正的教育永远伴随着灵动的生命、不确定的情境、复杂的关系的因素。我作为教书二十多年的老师,我知道,同一课内容,不同的老师授课,相同的学生都会感知到不同的知识、情感、能力等。教的环节会因老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的随机生成而更具生机。所以,老师如何利用文本、学生、教学环境进行灵活、生动的教,就非常关键。

  学: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完成这个主要任务的方法不同,孩子们所接收的知识、能力等的多寡就非常不同。如我们过去的“满堂灌”,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是现在课堂教学改革所摒弃的方法,我们在努力割除这种教学模式。换之于小组学习法,再加上我们正在积极融合的真爱梦想的体验式学习法,孩子们以学习的主人感受着求知的乐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分享展示,将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分享给他人,同时去倾听他人的收获,使得不同观点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碰撞,搜寻精华吸收,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死板的知识在这样的求知中变得生动有趣。

  评: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老师教完教材,学生听好课就算完成任务。而当今社会要求,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评价者。教、学、评三者互为一体。这对于我来说可是一个新理念:

  文中说:教学、学习、评价逐渐被看做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 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学、学习应当是数据驱动的,而数据就来自于评价;评价 持续地镶嵌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教学、学 习终结之后实施;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共享目标。所以,教者就应该负责任地、清楚地知道或监控学生真的学习学会了什么。加上形成性评价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想实现可以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的愿望也就有了可能。

  “教-学-评 一致性”的含义。

  第一,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教-学-评一致性,以表明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

  第二,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 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前者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 致性。

  第三,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有效教 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 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第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课 程素养与评价素养。课程素养表现为坚持博雅教育(素 质教育)的理念、确定和叙写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 合适的素材或活动、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实施基 于目标的评价。评价素养则表现为坚持育人理念、确定 清晰的目标、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获取与目 标达成相关的学习信息、解释这些信息并做出反馈或 进行指导。

  学习了“教-学-评一致性”,一下子茅塞顿开,要想让老师授课高效、学生学习有效,教师必须时刻将教、学、评各个环节有效地融合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中,使教学真正达到有效且高效。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共4篇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