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6篇

时间:2023-03-10 18:59: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6篇,供大家阅读。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6篇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

  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个男生,因为没有生活费而几次提出退学。可只有4个月就毕业了,眼看孩子中途辍学,张桂梅心痛不已,每周拿出30元,帮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有一段时间,班里的许多男生夜不归宿,沉迷网络游戏。张桂梅得知后心急如焚,直接将行李搬到了男生宿舍,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通过言传身教,终于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此那以后,不少学生有趣地称她为“校园妈妈"”。

  2001年,张桂梅远在东北年近古稀的姐姐病危,很想见一见她这位已经20多年没见过面的妹妹,并给她寄来了路费。可这时,正赶上一个学生住院交不起住院费,她又把姐姐寄来的路费给学生交了住院费,并打电话请求姐姐谅解。

  有一次,张桂梅在乡下看到一个衣衫破旧的农村妇女心事重重。一问之下,才知道因为山体滑坡,原来的房子被冲走,各级政府凑钱给她盖了新房,但自己也借了些钱。眼看孩子就要上学,自己又身带残疾,正为孩子上学的费用发愁。张桂梅听后没有多想,对那位妇女说:“孩子我背走,你自己找点活干,什么时候有能力抚养孩子,就什么时候去接回来。"就这样,她将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孩子背出大山,供他吃住和上学读书。

  2001年3月,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义务担任院长。从那时起,她又把母爱给了失去父母的孩子们。

  2007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位全国部分教师和教育专家到北戴河休假,并允许每人带一位亲人陪同。张桂梅作为云南省唯一被邀请的教师,她的第一个念头是要带多年没有见面的姐姐同去,但这个念头一闪过后,她又想到了自己收养的孩子们。于是,张桂梅带上了“儿童之家”年纪最小的“小萝卜头”。

  现在,“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已经有20多人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17人分布在全省各地读书。另有50人还在“儿童之家”,在张桂梅妈妈的呵护下幸福成长。张桂梅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但她却把自己的工资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收入都用在了别人身上。2000年国务院给她颁发了5000元奖金,她作为党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2003年,“三八”妇女节,昆明市总工会捐给她2万元用于治病。2005年,华坪县委、县政府奖给她1万元奖金。这些钱经过她的手以后,她又转手用到了学生和贫困群众身上。2006年,张桂梅获得云南省届“兴滇人才”奖。刚刚从昆明领奖归来,她就把3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民族小学,用于新建教学楼。同时,把“儿童之家”的一辆微型车和别人捐献的一车衣服也捐给了这个学校。几年间,张桂梅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接近50万元,而自己却没有留下一分存款。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2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 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3

  看过不同栏目的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每一次都很感动,12月11日又看了中央一台的“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发布云南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委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根据省委、市委要求,中心全体老师、党员、妇女都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

  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

  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

  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

  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张桂梅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体现了教育扶贫,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学生,心系职业教育,根据现在生源质量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改变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4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xx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5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新闻让人们认识了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认识了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在学校最风雨飘摇无以为继的时候,6名党员教师的坚守点亮了至暗时刻,张桂梅带领在连党旗都买不起的困难中建立起来的党支部,硬是把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带出了令人咋舌的本科上线率。

  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建强基层党组织,硬件基础和资源是保障,组织凝聚力是动力源泉,将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同声同气”,才能形成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

  唱响指引方向的“最强声”。放下优秀人民教师的尊严街头筹款建女子高中,百病缠身仍坚守教学一线,打造“速度与激情”,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的张桂梅始终身先士卒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领导党支部把华坪女子高中带上正轨,逐年超越。为此,他们付出的“几乎是生命”。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头雁”“引路人”,肩负着带领队伍和党员群众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的重任,尤其是目前逐步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个一肩挑”,对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将班子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党员群众理解和支持,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党组织书记不仅要有打得了胜仗的过硬“真本领”,还要有聚得了人心的厚实“宽肩膀”,用扎实的领导能力为党员群众增强信心,用高尚的品格德行为党员群众树立标杆,用无畏的担当作为为党员群众注入动力,唱出最响亮的“声音”才能牵引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奔赴美好生活。

  弹奏初心使命的“和弦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每个党员都经历过入党宣誓时的激情燃烧,经历过入党时的踌躇满志,但并不是每个都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华坪女子高中在办学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一半教职员工辞职离开,而作为党员的6名教师选择了坚守。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党员教师怀揣用教书育人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信念,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最终成就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读上大学的梦想。坚强的党组织需要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时刻冲锋在前,在历经挫折失败时仍能坚定信念,不改为民初心,牢记党员使命,这样才能汇聚起最强大的战斗力,向着同一个目标,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协奏出最气吞山河的交响乐。

  掀起党员教育的“课堂声”。华坪女子高中十多年来每周开展“五个一”的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坚持不懈的党员教育让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托着女高的“本科上线率”常年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做合格党员。”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党组织需把党员教育工作真真切切开展起来,不打折扣,不搞形式主义,及时宣传党的政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织常响起党员教育的“课堂声”,党员能跟上党组织的步伐,走在正确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党组织自会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堡垒。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6

  3月29日,我参加了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和国家机关工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上,杨善洲同志生前在保山地委工作时的同事、退休后在林场期间并肩作战的战友、杨善洲同志的二女儿、家乡所在地的干部代表和采访过杨善洲同志的新闻媒体记者等5位同志,从不一样的'侧面、不一样的视角,反映了杨善洲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整个报告会朴实无华、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心灵的一次激荡和灵魂的一次洗礼,很受教育。

  杨善洲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后,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近20年。60年期间,始终持续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退休后,主动放下进省会城市安享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扎根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办林场,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植树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的荒山改造成生机勃勃、价值近3亿元的林场,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做出巨大贡献,用生命履行了对家乡人民的庄严承诺、用生命书写了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的光荣一生。

  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要学习他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一辈子”精神。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反响,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职责帮群众办实事。”“实在干不动了,就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之后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这种生命不竭、干事不止的“一辈子”精神是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闪光点,是我们此刻许多党员干部所缺少的一种精神、一种对党的事业执着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当着重加强的党性修养和优秀品质。透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要进一步找差距、识不足,加强党性修养,尤其在应对困难、经历挫折时,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辈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要学习他执政为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杨善洲同志先后担任县委、地委领导,为官几任、主政一方,但从不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家人谋取任何私利,为家乡办事也秉公办理、不徇私情,甚至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杨善洲同志工作一辈子,没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按照有关政策,他的家属能够“农转非”,但是他却想着其他同志的家属都在农村、把申请表锁进了抽屉。他担任地委领导期间,对待家乡一视同仁、坚持原则。退休时,组织上安排他到条件好的省城,他婉言谢绝,毅然回到养育自我的大亮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钱捐献给公益事业。但是,在杨善洲同志看似不尽人情的背后,隐藏着他舍小家、为大家,执政为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隐藏着他对群众的大情大爱和坚定的承诺。

  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忘我工作,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应对家人,杨善洲同志用无声的言行影响着、爱护着女儿们,他虽然没有弯下腰把妻子儿女保护在怀抱里,却被女儿深情的比喻成顶天立地、为老百姓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对于养育自我的家乡父老,杨善洲同志坚守为家乡人干些实事的承诺,退休后20多年如一日,让荒山变绿洲,带领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杨善洲同志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含义,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三是要学习他扑下身子干事业的实干精神。

  杨善洲同志以前在工作笔记中写道:“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的指挥。”“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我流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貌”。在职期间,他带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退休后,老骥伏枥,植树造林,开始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新征程。林场建设初期没有地方住,他们搭建简易毡棚,一住就是10年;缺少树苗,杨善洲同志不怕丢脸面、不“光彩”,带头捡果核,硬是用捡回的果核育出苗木、植出一大片繁茂的果林;山上不通路,就带领大家修路,不通电,就带领大家架电。这种自力更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扑下身子干事业的实干精神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机关党员干部有差距的地方,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地方。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更要查找自身不足,学习他带好头、做表率的领头羊精神,学习他放下身子、丢下脸面,一心一意干事业的劲头,学习他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排除困难、勇往直前的无畏勇气。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他所反映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还有很多。其他同志也都谈了很好的体会和感受,很受启发。这次座谈会后,按照部党组和机关党委的安排部署,组织防办的党员干部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把对杨善洲同志的崇敬和学习感受化为做好防汛抗旱中心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努力保障防汛抗旱两个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质6篇相关文章: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3篇 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先进个人张小娟

时代楷模刘永坦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6篇 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事迹精神心得体会最新范文3篇

关于袁隆平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 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最新范文3篇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学习滕启刚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3篇(腾启刚心得体会)

学习王红旭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王红旭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心得体会3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事迹)

榜样6孙金娣事迹心得体会感悟3篇 孙金娣事迹学习感悟

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