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心得体会3篇(论语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3-03-27 11:49: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论语》读书心得体会3篇(论语的读书心得),欢迎参阅。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3篇(论语的读书心得)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1

  在中学学过《论语》的几个篇章,在高中学过,大学没学过,日常生活中也知道《论语》虽短,但博大精深。这个学期认真详细学习了《论语》后才感觉到以前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皮毛而已。当然,通过学习研读,也感觉到《论语》的精神,真的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甚至于一生去解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阳货篇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过《论语》后,我个人最大感受的还是《论语》中关于诚信的重视及其论述,《论语》共20篇,有13篇出现“信”字。其中,《学而》6次,《子张》5次,《公冶长》、《颜渊》各4次,《泰伯》、《宪问》、《卫灵公》、《阳货》各3次,《述而》、《子路》各2次,《为政》、《子罕》、《尧日》各1次。可见《论语》中“信”字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论语》共出现“信”字38次,属“子曰”的“信”字25次,其含义极少虚词的成分,主要是诚信、信誉、信用、信实、信赖、信任、相信、忠信的意思。子曰:“信,德之厚也。”(《孔子家语〃弟子行》)信,是德行厚积而成的。信者,必是诚的典范,是诚的归宿。信,在孔子建立的道德体系中有很高的地位。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诚信更是必不可少的。子曰:“人而无

  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圣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道理应该是相同的。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社会”从哪做起?尤其是面对今日生活中的一些不诚信现象,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学习《论语》,感悟论语,主要有以下感想和知识所得。

  首先,我学到:诚信为一切道德之基石。

  中国是一个诚信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诚实信用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品质。孟子认为,客观真实是自然的法则,努力使自己做到客观真实是做人的法则。没有极端真诚而不能感动别人的事情,也没有虚伪欺诈而能感动别人的事情。《中庸》对诚做了全面而完整的论述,建立了一个以诚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了“君子诚之为贵”的命题,认为有诚方有德,无诚则无德。一切道德行为莫不以诚为本,离开了诚,所谓道德就沦为空伪。北宋初年的周敦颐不仅把诚作为万物的本体,与天等同起来,认为万物从天那里获得“诚之源”,而且赋予作为天道的诚以道德意义,赋予作为人道的诚以宇宙本体的意义,为儒家伦理提供了一个本体论或形上学的基础。他从“乾元”是“诚之源”出发,导出“诚”是人所受于天的本然之性,进而推出“诚”是一切道德的本原。这样,背离了“诚”,不仅意味着违背了人性,而且意

  味着悖逆了天道。“诚”不仅是构成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本,而且也是孝悌忠顺等“百行之源”。“五常百行”假若离开了“诚”,就要走入邪路;只有坚持“诚”,才能使各种道德相应地发挥作用,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与天下太平。可见,在我们的先哲看来,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信”与“诚”是相联的。孔子贵信,把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把信当作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信为贵,认为人际关系缺少了信任势必导致其紧张和冲突,结果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如果人人都能讲求诚信,则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使社会稳定而有秩序,而且还可以使人内心世界充实,拥有最健康的心态和精神生活,获得人生的幸福。

  从当今时代和社会需要来说,我认为诚信也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品质和规范,集聚了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精华,是一切道德所赖以维系的基石。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弘扬还是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与遵循,无论是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规范的落实还是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都需要以诚实信用为基础和前提,都应当以诚心诚意的道德精神作为内在的基质。舍弃了诚信的德性和规范,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弘扬就会流于形式,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就会演变为假公济私,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也很难落到实处。综观今日世界,许多企业或组织的挫败和个人的悲剧都是导因于诚信美德的缺乏。一个没有诚信美德的企业或组织是注定要垮台或自行倒闭的,一个没有诚信美德的人也不可能获得并拥有真正的成功。

  道德建设重在培养真诚的品德,遵奉信用的规范,只有真诚品德的挺立和形成才能够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只有信用规范的形成和推广才能真正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

  作为一个教师,我想跟大学生说几句:当代大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就应当懂得人无诚信而不立,社会无诚信而人人自危,道德无诚信而势必流于空伪的道理,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万善诚为先、众德信为基的观念,并以讲求诚信为光荣、不讲诚信为可耻,自觉地按诚信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诚信的品质和精神贯彻到对其他道德原则规范的信守中去,为纠正和改变社会的假冒虚伪风气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前,在大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首先就是要使广大学生明了诚信与道德的关系,通过诚信教育,使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

  其次、我学到:诚信为个人自我实现之要方。

  一个不诚的人怎么会有身心统一的自我?只有讲求诚信并不断地修养诚信,才能够形成统一健全的自我,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达到自我完善。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至诚不但能知性尽性,使人们很好地实现自身的进德修业,而且还能赞天地之化育并与天地参,得出了“至诚如神”的断语。朱熹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在朱熹看来,只有自我修养的人在动机和意念上诚心诚意,“使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才能真正使自身的修养有所进步和成就,也才能真正实现和完善自我。如果在动机和意念上不能做到诚心诚意,就有可能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朱熹又说:“致知、诚意,是学者两个关。致知乃梦与觉之关,诚意乃恶与善之关。透得致知之关

  则觉,不然则梦;透得诚意之关则善,不然则恶。……过此一关,方是人,不是贼。”朱熹虽然讲两个关,但他将诚意视为善与恶、人与贼的分水岭,显然在他心目中诚意比致知更为根本。这是因为,只有诚意修养才能真诚向善而成为人。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2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对于我,就像是人生中的良师益友。于丹教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亲切而温暖的孔夫子,让本以为莫测高深的《论语》变得通俗易懂。每读一遍,总会有不同的感触。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受益匪浅。

“仁恕”是孔子儒家理论中最精髓的东西。于丹教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恕,就是宽容的力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对于教师,就是要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关爱学生,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业上的进步,知识的积累,身体的健康,更要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关心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爱学生就要本着平等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他们足够的宽容与理解,体谅他们的烦恼与苦闷,肯定他们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尊重,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爱心,尊重他人的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天接触各种性格鲜明的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过分的苛责或训斥,只会让学生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它远不及宽恕的力量那么恒久伟大。学会了宽恕,我们才能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同时,宽恕别人才能让我们享受心灵的安宁。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训斥,多一些赞扬和鼓励;少一些歧视和误解,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于丹教授写到,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能力的。一个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心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孔夫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于内心相连,对此我深有同感。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人们都在拼命为了丰厚的物质生活而努力打拼。作为教师,我们能否抵抗各种物质的诱惑、安贫乐道,严峻地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我也向往富裕的生活,但我更享受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的成长让我充分地体验到当一名教师的幸福和快乐!每当看到学生脸上那豁然开朗的表情,每当看到学生变得越来越懂事,每当听到学生金榜题名的消息,那就是我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在学生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自己能起到引导、扶持的作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为此感到自豪,并甘愿为此终生努力。虽然在物质上我不富有,但精神上我是一个富翁。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如果能用内心的富足与饱满,能用一种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倡导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在《心灵之道》中于丹教授说,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不下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就永远活在阴影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不能避免人生的苦难,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作为教师,我们生活、工作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烦恼、苦闷和压力每天都伴随着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烦心事和缺憾,心态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我教两个毕业班的英语课,课时多,要求高,班里学生基础差,每天备课批作业头昏眼花,身体疲惫不堪。但我告诉自己:备课既是为了教好学生,又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进步;批作业工作量虽然大,但能保证课堂上的高效率。遇到学生出问题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有耐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阴霾不散,否则会影响你的工作,甚至是你的生活质量。

  再比如,每次考试结束成绩出来后,学校都会做成绩分析,老师们对此倍感压力和烦恼。有的老师会因为成绩不佳而寝食难安,有的老师对学生良莠不齐而抱怨,有的会为成绩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而郁郁不乐。总之,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们内心苦闷又无处诉说。其实,我们应该像《论语》教给我们的那样,放开心态,正确看待成绩。有些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不要埋怨学生懒惰,不要抱怨领导不近人情。而是应以积极地心态去思考,总结经验与不足,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同时更应看到,班级有很多学生在我们的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说明我们的教学并非完全失败。只要我们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找寻更好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相信曙光就在前面。于丹教授说,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人生缺憾的态度。也正如人们常说的: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每次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我都会产生很多的共鸣,也总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它已植根于我的心中,成我流淌在我血液中的精髓。感谢于丹教授,感谢我们伟大的圣人—孔子!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3

《论语》是议论言语的文字汇编。全书二十篇,以每篇第一句的开头二字做篇名。没有相当智慧、功夫的人看《论语》,就是前言不搭后语、杂乱无章、没有逻辑、没有主题,完全没有现代人所规定的作文规则,也可说称不上文章。然而她却流传千古,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何也?果真如某些人所说得那样浅薄、无聊吗?显然不可能!南怀瑾先生在其名著《论语别裁》中明确肯定,《论语》有其内在逻辑,但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结构可惜没讲。青年学者,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周埕安先生的处女作《园满的论语和自在的人生论语妙义疏解》,按《论语》原来编排顺序,每三句或三段话为一品,三品为一章,六十品为五季。每一品以一字作主题,共一百六十九品,即一百六十九个主题,为《论语》理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为人人正确理解《论语》,背诵《论语》,应用《论语》,造福自己和社会大众,提供了极为善巧的方便。前无古人,真实不虚。

  一个人是否合格、圆满?成就大小,其标志是什么?最直接、显明的标志是朋友,即看一个人有无朋友,其朋友的人品、水平如何。看看您周围哪些功成名就的人,必定高朋如云。而当他众叛亲离、成孤家寡人时,又必定垮台无疑。因此周埕安先生将开篇三句话概括为一“朋”字,真可谓一字千金,抓住了《论语》的做人核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自然+2,人心齐、泰山移,大事成矣!这就是人需要朋友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是否有朋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己是否有特长、优势,能帮助别人;第二别人是否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显然自己的能力越大,帮助的对象越多,自然朋友越多;自己层次越高,必然也就得到品位越高的朋友帮助。那么能帮助别人的本事从何而来呢?靠“学”,靠“习”,“学而时习之”。“学”,首先得到大智,即明确了光明的方向,不会南辕北辙走错路,其次是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充足的干劲、高涨的热情;最后是获得具体的操作技巧、方法。“习”得到大慧,即身心强健、经济富裕。

“学”是“习”的前提。因为行动从思想来,思路决定出路;“习”是“学”的深化,“学”是否得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辛辛苦苦学习,头悬梁、锥刺骨,却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弱不禁风,家徒四壁又孤家寡人,肯定没有得道。“学”和“习”紧密相连、一体两面,绝不可能截然分成孤立的两块,故后人将学和习连起来用,就是今天常用的“学习”。“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循环、螺旋上升,得大智慧,到达辉煌的彼岸。而“学”和“习”的无限循环、不至于中断,且能成加速度递进,关键在于是否能“不亦悦乎”。而不亦悦乎的前提是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没有用,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回报,首先是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越来越开朗;其次是与同学、家人相处越来越融洽。如果没有这两条最基本的获得,说什么长大了如何辉煌、发达,统统是骗人的鬼语,学生必然厌学、逃学、出走、轻生。只要“学而时习之”能不断“不亦乐乎”。智慧自然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当然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朋友的切磋、明辨,必定又大大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上升到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至此做人圆满“成仁”。由此可知,学,是任何人进步、发展、强大的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更是活到老,学到老,须臾不可离的终生课题。“习”即实践,与“学”如影随形,只有实践才能知道“学”是否有效,方向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实践是调整“学”的唯一标杆和尺度。所以周先生书中这样解释:“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人要常学习,以此得学向,又要常实践,以此修能力。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为了自由和幸福,学习和实践是人生的两大主题。”

  学习和实践是人生的两大主题,但它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亦悦乎”才是目的。也就是说学习和实践的唯一目的是生活幸福快乐。幸福快乐是衡量学习和实践是否有效的内在标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衡量学习和实践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为什么有朋自远方来呢?周先生说“远方并不单指与朋友距离远。而是说过去物质上没有来往,思想上没有交流,事业上没有合作,彼此关系不通,距离很远”。当您通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积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保护众人;或有雄厚的财力,富裕众人;或有高明的智慧,指引众人;或有崇高的道德,觉悟众人,这时您就像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众人趋之若骛,以前所有的冷漠、隔阂、障碍自然冰化水解、烟消云散,原来人人都是那么可爱,处处竟都是净土。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3篇(论语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5篇(寒假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夏洛的网》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夏洛的网,阅读心得

教师读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4篇(小学教师读爱的教育读后感)

年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篇 我们仨心得体会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心得体会6篇 读《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心得体会

精品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师读书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7篇 教师读书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6篇(教师 读书 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篇(教师读书心得感悟体会)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3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