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

时间:2023-06-08 18:08:42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欢迎参阅。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1

  小学常用修辞句子

  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例:a.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好像渔网上的丝。b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d.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作用: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使抽象化变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印象深刻。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8.夸张句: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如a.班里静悄悄的,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b.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C.他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2.拟人句: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a江面上一闪一闪的,那是萤火虫在寻找它丢失的梦。b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起了歌谣。

  作用:拟人句的好处是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还能强调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3.设问句: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如:a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b难道春天不美吗?不是的,春天是最美的季节。作用: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4.排比句: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叫做排比。如: a这里的山更绿了,这里的水更清了,这里的花更美了。b.信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亮希望之灯;信仰是灯,照亮也行之路。

  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5.反问句: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而且答案是唯一的,肯定的。相当于明知故问。反问句结尾时一般是标问号。另外,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例:1.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意思)2.年纪都这么大了,都成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意思)

  作用: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这句话的思想、语气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6.对偶句: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例: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b.亲贤臣,远小人。c.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作用: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7.对比句: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例:a妹妹很乖巧,不像弟弟那样顽皮。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用: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作用: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9.反复句: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强调语意的修辞手法。一般情况下,反复有两种,一是连续反复,二是间隔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例:连续反复句:a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b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间接反复句,如: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作用: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起到了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

  10.顶针: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有句句顶针、句中顶真和句间顶针: 句句顶针: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如:a“门外有条街,街内有个巷,巷内有个庙”。b公园看花,花开鲜艳,艳美喜人。

  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如:c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作用:前后连贯,语义贯通,读起来朗朗上口 转述句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直述句改转述句顺口溜:说话的“我”改“他”,作者的“你”改“我”,其它的“你”改“第三”

  a如:小红说:“我很累。”改为:小红说,她很累。b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如: 姐姐说:“你说的对,我就这样做。”改为: 姐姐说,我说的对,她就这样做。

  d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如: 小李对小何说:“我今天要看这些文件。”

  改:小李对小何说,他今天要看那些文件。

  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句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2

  常用教学方法

  王振兴

  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四是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 1

  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8)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

  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9)实习法

  实习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方法和实验方法比较起来,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它在让学生获得直接知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却有其特殊的作用。

  瓜傻式”教学法----将数学那种严密的逻辑演绎过程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通过让学生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的产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作欲。使枯燥干涩的数学概念演绎变得生动起来。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 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 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 “ 再创造 ” 有关数学问题口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还对数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 , 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 , 小组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 型等几种类型。目前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 , 真正意义上的合 作一一相互依存地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

“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知识。

  情境激励法

  这种方法是由上海静安一小教师吴森逸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它主要从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以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热情。运用这种教学法应遵循三条原则:(1)以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物;(2)在观察中逐步提出设想,并使之成为指示学生探索研究的方面;(3)不断将设想与具体事物对照修正,经过分析、综合的思考,形成符合客观事物的概念。直观教学法

  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当前,教师在运用此法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形象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直观教学法的运用也要注意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课堂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西欧于17世纪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采用。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法,其中的“议议”就是采用课堂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等。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求学生普遍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简要概括出问题的答案。在小学可与讲授法、谈话法结合运用。

  快乐教学法

  这是陕西省蒲城县苏坊乡中心小学教师赵来香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她认识到刚入学的儿童好动、好跳、好唱、天真活泼,又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采取“快乐教学”,可以较好地开发儿童智力。于是,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文化,接受教育。“快乐教学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作法是:围绕教学大纲,挖掘快乐因素;巧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乐趣;文字画面结合,学生能看能听;开展游戏活动,组织各种竞赛;课堂内外结合,走向自然、社会。赵来香用“快乐教学法”教出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想象想象丰富,有创造性,学习成绩提高显著。比较分析法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小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注意到有相当多的课文段落文字优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他们针对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出可让学生比较的段落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欣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增强对课文的感受,使学生懂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的。比较分析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

  故事创作法

  故事创作法是创造性作文训练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练习方式。目前在国外备受推崇,在国内正在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训练形式包括寓言、童话、想象性故事等。训练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以敏锐的感受性,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独创性,写出具有个性的好文章。独联体(苏

  联)教授拉德任斯卡雅在介绍故事创作法时指出,虚构不是无中生有,它同样以实际生活为依据,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应符全生活的实际。编拟故事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故事创作法训练类型有:

(1)按照某一个情节进行扩写;

(2)按照某一个开头进行续写;

  按照规定的题目虚构全文。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注入式教学法”根本对立。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为其理论基础的,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启发”一词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种方法是上海市长宁区在实验中摸索出来的。它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重视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这种教学法旨在调整学生中 “失败者”的心态,促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使认知和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其重点是让学生自己活动和思索去获得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加学习,兴趣浓厚,情绪激昂,思维积极,感知丰富,乐学易懂。学生对数学材料产生了兴趣、激情,生理上往往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能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活化整个神经系统,能把注意、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它是教师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突破知识难点,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就要老师指导得法。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3

  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实习作业法。常用教学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建模思想、化归思想、归纳推理思想。

  数学课程的地位和性质:

  1、性质:利用抽象化、符号化、公理化、最优化等思考方式的经验构成的数学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作出选择和判断,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经验升华为理论,将复杂还原为基本,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地位和作用: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发展,真正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

  一、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的差异是绝对的,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

  二、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

  三、满足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总体目标: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等)

  分类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教育的目标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人”);在新课程形式下教师拥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获得了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也会焕发出开拓创新的活力;新课程标准中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激励学生,是教师永远的工作。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必须运用课本、手册、挂图、幻灯、直观教具等手段,运用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逐步地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一系列方法。学生要学,也必须运用课本、练习册、学具等手段,采取观察、操作、听讲等方式进行探索、理解。由于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抽象的概念,有带规律性的法则、公式、定律,有丰富的几何图形,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的应用题等等,这些内容,从教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很多因素。有传授知识的因素,也有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从学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已知的因素。为此,决定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广大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把老师们过去和现在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整理介绍,以方便广大教师在教学时选用。

  一、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也讲。

  我们来看一教师在教××比××多(或少)的概念时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问:图上有什么(见图15)?

  生答:图上有一排三角形;一排圆形。

  师问: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

  生答:有3个三角形,5个圆形。

  师问: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生答:要我们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的多少。说一说三角形和圆形谁多,谁少。

  师:应该说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个数的多少。

  师问:谁能说一说?

  生1:圆形比三角形多,三角形比圆形少。

  师纠正:圆形个数比三角形多,三角形个数比圆形少。

  生2: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师问:你怎样知道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而且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而且少2个?

  生1:因为3个三角形对着3个圆形,还有2个圆形没有三角形与它对着,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这时,教师用虚线画出△与○同样多的部份,指着同样多的部份)

  师问:虚线左边的部份,你能用一句什么话说?

  生:圆形与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师问:你能用“同样多”的语言来说一说为什么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或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的道理吗?(教师提示:圆形由那两部分组成)

  生1:因为圆形有一部分与三角形同样多,还有多出的另一部分。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

  师:说得很好,大家跟着说两次。

  生2:因为圆形除了有一部分与三角形同样多,还有多出的2个,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

  师问:谁能说一说,为什么三角形个数比圆形的个数少?

  生1:因为三角形还差一些才与圆形同样多。

  师:说得好,大家都来说一说。

  生2:因为三角形还差2个才与圆形同样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要比较两种东西数量的多少,首先要分清楚谁和谁比,以谁作标准,当被比的东西的数量能直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比较标准同样多,还有多出的另一部分,我们就说,被比的东西的数量比比较标准的数量多,当被比的东西还要补上一些东西才与比较标准同样,这时我们说被比的东西的数量比比较标准的数量少(教师指着教具说)。

  很明显,上面的对话是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或)少的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必须弄清的问题,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向学生提出,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谈话中,学生就获得了要学的知识。

(一)谈话法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因为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认识知识的本质而设计的。

  第二,有利于教学上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如上例,学生说的“圆形比三角形多”。这句话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形是没有多少之分,故教师听后,立刻向学生指出,这句话应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师生谈话,方向性强,故能引起学生自觉思考。教师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话内容是由教师设计的,这样,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把要进行的思想教育渗透在谈话的过程中。

  第六,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学习一种知识,总有一定的方法,运用谈话法教学,教师可按一定的学习方法设计要思考的问题,而学生思考、理解,回答问题的方法往往有所不同,这就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中学到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

  谈话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随教师谈的内容转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谈话时,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激发起学生的记忆表象,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基础或生活经验,则不宜用谈话法。

(二)运用谈话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要分清知识的主次,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和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拟好谈话提纲,把要教的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排列起来。

  第二,讲课时,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清楚明确,易于学生思考。②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③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难易适度。④提问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⑤提问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⑥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好的回答要及时肯定,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要提辅助性问题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谈话法一般与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而且有重点地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叙述、描述事实、说明问题,解析概念和规律,论证原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

  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就有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运用讲解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下面应用题:“某灯泡厂1988年生产灯炮万只,按每年递增25%计算,到1991年可生产灯炮多少万只?”中的“按每年递增25%计算”一句话,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但正确理解这句话就是解答这一道题的关键,一位教师就是运用讲解法使学生理解上面一句话的。讲解前,教师挂出一幅方框图:

  然后解析说,“每年递增25%”即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长25%,就是说,1989年灯炮产量应是1988年万只的基础上再增加“万只的25%”只灯炮,如果1988年的对应分率定为1,那么1989年的对应分率应是1+25%。但是我们要注意1989年的“1+25%”中的1所对应的产量是万只。如此类推,1990年的灯泡产量应是1989年灯泡只数的基础上增加“89年灯泡只数的25%”,其对应分率也是(1+25%),但这里的1所对应的灯泡产量是89年的产量就是×(1+25%)万只。(教师指着挂图中的第一个箭头说)为此,1991年的对应分率也是(1+25%),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1所对应的灯泡产量应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再说:每年递增百分之几中的递增的意义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它的百分之几,因此,尽管对应分率同是(1+几%),但分率中的1所对应的数量是不同的。象上面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不作必要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在数学教学中,讲解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的主要作用

  第一,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教材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教科书篇幅有限,数学知识应用很广,但在教材中不可能一一列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通过讲解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材料,提供一些科学的数学解题方法等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从“讲解法”这个名称来说,容易被人误认为积极作用只属于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教师讲,学生只是听,不用动脑。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使用讲解法教学只能收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结果。

(二)讲解法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有明确的讲解计划,抓住教材内容的中心、关键讲解,抓住学生认识上的难点讲解。

  第二,讲解时,语言要准确、简炼、生动,前后连贯,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起积极的智力活动。

  第三,讲解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与形象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

  讲解法同样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单纯的讲解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运用讲解法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能集中较长的时间,故对小学生来说,不宜多用。

  三、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指教师使用一些直观教具或实物进行演示实验,配合谈话或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观察,使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获得感性认识,以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和算理,验证间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特点是直观性强,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

  一位教师在讲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时,为帮助学生认识相向而行且相遇的问题的特点,运用演示法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先在幻灯片上画一条线段表示两地间的距离。并出示两个小人,通过幻灯机显示在屏幕上。

  师:两个人在这一段距离中行走时,在运动的方向上会有哪些情况?出发时间和地点有哪些情况?

  生:向同一方向行走,同时出发或一个先出发,一个后出发。(此时,教师把两个小人放在同一地点,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移动两个小人,让学生看清楚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和不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的两种情况。)

  生:面对面行走,同时不同地出发或不同时不同地出发。

  生:背对背行走,同时同地向不同方向出发或同地不同时向不同方向出发。(教师也根据学生所说的两种情况,移动两个小人各作了一次演示)

  师:两个人在同一段路上相向而行时,将会产生什么结果?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让学生看相遇和交叉而过的两种情况,向学生介绍“相遇”的含义同时进一步问:两个物体在运动时,在什么条件下会相遇。

  上述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充分感知相遇问题的特点,为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打下一个坚实的感性基础。

  演示法由于有很强的直观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但是由于直观演示所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知识,并非理性的知识,故演示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作出明确的结论。

  使用演示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课前,教师应对演示材料作充分的准备和检查,以保证演示顺利进行。

  第二,演示材料的形象与演示方法及演示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要和学生认识实际相符合,尽量避免产生错觉和错误的理解。

  如,对钟面的认识。钟面上当时针对准8,分针对准12的时候,老师问:这是几小时?生答:8小时,老师问的语言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是把经历了的时间与时针所指的时刻混淆了。

  第三,演示也要突出重点,使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部分,掌握知识的本质。

  第四,演示过程要作必要的说明和讲解。使学生明确先看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

  第五,演示要和言语密切配合。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条件。

  言语和演示相结合有下面三种形式:①先演示,后讲解;②边演示边讲解;③先讲解后演示。

  认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演示,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作业,通过独立作业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方法叫指导练习法。

  指导练习法有两种:

(一)传授新知识的指导练习

  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新学习知识的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过程设计一些练习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知识。

  如,在讲一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时,学生已有的知识是:知道先乘个位数,再乘十位数,并会用竖式计算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做如下练习:

  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概括出计算法则。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法则再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

(二)以巩固、应用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指导练习

  它是教师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出发,设计一些练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或系统地掌握知识或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乘法和除法三类简单应用题后,教师有意识地把三类应用题集中一起组织学生练习,如:

(1)长征小学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

(2)长征小学32人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3)长征小组32人参加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共组织了多少个组?

  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三类题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等分除”、“包含除”应用题的理解。

  运用指导练习法教学,促使全体学生动脑动手,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但指导练习法是以学生练习、探索为主。

(三)用这种教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正确处理好练与导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要放手让学生练习,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在学生认识上的疑点要给予诱导,在学生练习结束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知识。

  第二,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练习目的设计练习内容。

  第三,练习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的顺序。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于学生联想且能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一定的组合后独立地找出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第四,选择练习题要注意典型性和启发性,使学生通过练习少量的题目就能掌握些规律性的东西。或在解决原题目的基础上构思出新的题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对于巩固知识的练习要注意针对性,内容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练习后要做好讲评。

  五、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按自己的能力去学习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例如,学习8+5时,教师让学生先取出8个红色的小正方体学具,并把它们连在一起,又取出5个黄色的小正方体学具,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放在桌面上,如图16。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使学生领悟凑十方法,从5块黄色方块里分出2块与8块红色方块拼成10,再用10与3合并得到13。在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边做边说,就这样,学生很快地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活动去学习,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手脑并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辅导工作,调控教学过程。

  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有差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亦有所不同,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教学进度不容易,这样,运用活动教学法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课前必须让每个学生准备好学习中所用的学具。

  第二,学习过程中,如何使用学具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活动必须有明确目的。

  第五,要注意处理好个别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六、指导阅读法

  指导阅读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如,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认识时,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好一个长方体,首先出示第一组阅读提纲:

(1)指出哪些是长方体的面?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

(2)什么叫长方体的棱?长方体有几条棱?

(3)什么叫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课本,边阅读,边指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同时回答提纲中的问题。接着教师又出示第二组阅读提纲:

(1)哪些是长方体相对的面?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哪些是长方体相对的棱?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棱?相对的棱其长度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上述问题后,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然后填写教师设计的一张长方体的特征表(见表1)。表1

  学生填写上表后,教师让一个学生说出填写结果,集体订正,最后,让一些学生说一说怎样理解题纲中的问题,教师小结,使学生对长方体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上述的教法很显然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

  指导阅读法是以学生自己阅读以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力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方法靠从文字间接地获得知识,缺乏形象,对于实践经验和知识都较贫乏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是不大容易的,学习时花的时间多。所以数学教学中指导阅读法不宜孤立地使用。

  运用指导阅读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向学生介绍阅读的顺序和方法。

  第二,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重点设计好指导性的阅读提纲。

  第三,对较难理解的问题可向学生提问题,借助学具等让学生思考或讨论回答。

  第四,指导学生用阅读获得的知识进行练习。

  第五,进行阅读小结。

  七、愉快教学法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乘法分配律做简便计算的知识可以说是较枯燥的,一位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采取谈话、游戏形式指导学生掌握“运用乘法分配律做简算”的条件。下面是这一教学的片断。

  师:16×38+16×62,从乘法意义看,式中的两个积各表示什么?

  生:16×38表示38个16连加,16×62表示62个16连加。

  师:合起来一共是几个16连加?这样我们找到了什么?

  生:合起来是100个16连加,我找到简便运算的“好朋友”了。

  师:算式怎样写?

  生:16×38+16×62=16×(38+62)=16×100=1600

  师:49×280与49×720是一对能简便运算的好朋友吗?试算算。

  生算:49×280+49×720

=49×(280+720)

=49×1000

=

  师:下面我们来做找简便计算的好朋友游戏。游戏形式是:我们利用上面所学的知识互相出题,你出一道乘法算式,我出一道乘法算式,使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能简便计算。

  生:我出18×26

  师:我出加上18×7

  4 师:我先出:55×43

  生:我出加上55×57

  师:我先出:42×660

  生:我出加上42×340

  师:你先出。

  生:我出51×85

  师:我出49×15

  生:老师错了,应把15改为85才对。

  师:为什么?

  生:两道乘法算式里,有一个因数应是相同的。另外两个因数能凑成整百才对。

  师:好,我改为49×85。现在请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对出题。

  在学生充分练习对出题后,教师出示一些简便计算的题目让学生计算。上面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边玩,边练习,不知不觉的就掌握了“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条件。

  运用愉快教学法教学,学生学得主动,减轻学习负担,学生乐学。

  应用“愉快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教学都要保证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过关,不能出现表面上兴高采烈,实际上学不到知识的现象。

  第二,在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时,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做好学习小结工作。

  八、提问式教学法

  提问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实际,把要学习的课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作业,也可以小组研究,直至发现新的性质,并提出自己全部的推理根据。最后,把解答的全部问题归纳得出主要结论。

  例: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一条几何定理。这定理的含义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定值,而且此定值是180°。要使学生理解这一定理,必须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

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的形状、位置有关?

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什么?

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否正确?

⑤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运用提问式教学法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精确地确定课堂上学习的教材内容和范围。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科学性、逻辑系统性,有利于学生逐步探索发现问题。

  第三,在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作必要的辅导。

  第四,要给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小结所学习的知识的要点。

  九、个别教学法

  学生学习的教材是编成一个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用活页装订,让学生借助视听教具(主要指数学模型、仪器、直观教具和学具、录音机、电视放映机等)按照指定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和知识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学习。教师负责准备教学工具和材料,提示问题,提示并考查学习进度,解答个别学习中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学生学完某一单元,做完该单元指定作业后,就接受测验,如果测验及格,就可以进一步接到一份新的指定作业,继续下去,教师给学生评定学习成绩,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独特的兴趣和才能。

(一)个别教学法是近代兴起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可取之处是:

  第一,教学中实行区别对待,布置练习因人而异,使学生学有所得。

  第二,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进行实际操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

(二)使用这种教法要注意

  个别教学内容的编排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使学生易于阅读、理解教学内容。

  十、发现法

  教师根据学习的课题,给学生创设一个研究问题的情境,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实验、检验、补充或修正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直至掌握科学结论。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运用发现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学到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培养科学的态度,有助于知识的储存和记忆。

  运用发现法对教与学的要求较高,花的时间较多。运用发现法同时运用其他方法教学,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一、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提供的方式、演算方法、作业程序来掌握,而且,学生只有掌握了前一部分才能掌握紧接着的每个接续部分,这种做法叫做“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可以有采用机器程序和非机器程序。如,在检查知识的时候使用机器尤其合适。按程序提出几种回答的方案,并在机器中显示答案的正确性和合乎逻辑的信号,学生利用这些信号进行探索。

  程序教学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力和学习兴趣。

  第二,学生能按自己的学习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适应个别差异,便于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用机器程序教学法,则切断了学生与社会环境的联系,缺乏生动的师生共同学习所带来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也不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教学内容重复,程序单调,不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上面介绍了十一种基本的常用的教法,前七种是过去或现在教师都在使用的,后四种是近代新兴起的教法。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法改革上不断有所创新,如尝试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应用题分段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等。然而,创新的教学方法都有一种共同思想指导,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教法都离不开启发式,故此,不少新的教法虽有一定模式,但在这个模式里亦含有某些基本教法的有机组合,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积极的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上面介绍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教法。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语文读孟子有感范文3篇(读孟子片段有感作文)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3篇(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篇(年春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老师年度工作计划最新范文3篇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3篇 圆明园的毁灭第五自然段教案

小学A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2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a卷答案)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3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军训心得体会小学作文3篇 小军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