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6篇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怎么写

时间:2023-06-10 17:57:47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6篇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怎么写,以供参考。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6篇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怎么写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

  高考政治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单位:蓝田县焦岱中学 学科:政治 姓名: 白兵洋

  2016年3月20日,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很荣幸参加2016年高考政治研讨会,我们有幸聆听了政治科目高考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

  主讲老师就高中必修版块中几个部分别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以及一些考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加以分析说明。重点放在了《经济与生活》部分,用了一个早上的时间来谈这个版块的知识。下午讲了《政治与生活》和《哲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学习的。1、聚焦课堂,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好时间。在高考复习中还是要进一步抓牢抓实基础知识。在本次活动中,三门峡市第一高中高宏群老师,在高考政治的复习中,首先还是出示主干基础知识。他们对自己这样的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在高考复习中依然如此重视基础,那么对我们的学生是更应该强调和抓紧基础知识的落实。听了高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也觉得自己学生的基础薄弱,也深深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如何重视抓好基础知识。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和出题方向,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但是其难度和深度并不太大。进一步说,即使要解决有难度的问题,也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扩展知识才能行得通。同时,在二轮复习中还应该做到引导学生提升整合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学生仅有零碎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把握知识的结构。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构建、小组讨论构建等,原则: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具体来说,就是由一课到一单元再到一个模块,最后要善于扩展到各个模块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强化学科能力。

  政治学科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应用历史的、辨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加以培养、训练和巩固。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复习中学生还要学会选题、学会改题、学会编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3、关注热点,重视理论的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增强责任感。高考政治命题有很强的时政性,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学生在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经常关心党和国家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意义。

  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基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4、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

  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政性,不回避热点、重点,各地高考题分别涉及到了涉及经济、科技、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考生审材料时要做到快、精、准。快,就是要求考生快速浏览材料全貌,切忌纠缠于个别生字僻词而止步不前,延误答题时间;精,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的鉴别和筛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自己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促使自己增强问题分析与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而对于学科备考教学,更是受益直接,获益颇多。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心得3篇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理性的深层次文化对人类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心得范文1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记得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 以内的加 1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减法甚至20 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遇到有些家长他们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他的孩子学数学应该没问题的,因为孩子算题目很快。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那些以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出现错误,考试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的。家长觉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他们误解了数学。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通过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优为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以准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三、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说容易做做 2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时还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记得我在初讲两位数计算这节课的时候,看完参考我觉得这个内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没啥区别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改成了情景,由学生看完情景自己说条件然后根据条件提问题列式解答。于是我就按照原来教学的那套方式来进行,结果班级我发现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说条件问题,效果不灵,下课后我就反思了,怎么回事?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改变方式,不再提条件和问题了,每道题都让学生看文字闭着眼睛想情景然后根据眼前想象的情景来提问题,忽然我就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举手的学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节课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是主人。

  3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四、从练习谈有效

  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尽量做到:1、少而精。

  2、具备典型性。3、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4、题量适当、恰到好处。5、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有收获也有缺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进步的。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心得范文2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成都西南交大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吴正宪,张齐华,杨皎,许卫兵,朱国荣,陈亚明,沈洋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 4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齐华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1.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皎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4.许卫兵《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

  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5.吴正宪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 5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心得范文3 小学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6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3、各课都展示了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 7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4、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5、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8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9 / 9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3

  2007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

  思想政治

  教学设计参考

  2007年7月

  说

  明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参考是为200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和新课程实验提供的资源,为便于广大教师使用,说明如下:

  1.本教学设计参考的内容范围,包括高一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和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两个模块的其中部分教学内容。

  2.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按照单元、课、框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对每一框题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类”和“拓展类”两种方案进行设计,以供老师们依据教学实际选用。

  3.本教学设计重在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学思路的介绍,课堂教学具体的教案老师们还应结合自己的实际重新设计。

  4.思想政治必修1和必修2的其他各课教学设计将发布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上。

  目录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方案一/方案二)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方案一/方案二)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方案一/方案二)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方案一/方案二)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 生产、经营和投资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 公司的经营(方案一/方案二)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方案一/方案二)第二单元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三框 崇尚民主与法制(方案一/方案二)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方案一/方案二)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单元内容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范围

  本单元教学内容由三课书和一个综合探究构成。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主要内容有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货币的职能,介绍常用的信用工具以及外汇和汇率的知识。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主要内容有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商品价格变化的意义,即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主要内容有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不同消费心理对消费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本单元综合探究的课题是正确对待金钱,探究什么是金钱,金钱有什么用,如何获得金钱,金钱如何使用等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逐步认同正确的金钱观。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生活》这门课程是以生产为主线,按照为什么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逻辑顺序建构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本课程设计的突出特点。那么,最贴近学生的经济现象又是什么呢?当然是消费,一个高中生可能没有多少参加其他经济活动的经历,但肯定经常接触消费,“消费者”是学生在经济生活中获得的第一个身份。本单元就是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消费现象出发,引领学生走入经济生活。本单元围绕着消费这个主题,实际上回答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人民群众需要的各种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于整个课程来说,本单元起着导入和引领的作用。

  本单元的逻辑思路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消费走进市场,因为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消费品都是从市场中获得的。要从市场中获得消费品,就离不开货币这个交换媒介,因此需要了解什么是货币,货币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这就是第一课的内容。作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消费品时,必然要考虑商品的价格,价格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因此需要了解什么是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价格为什么会变动,价格变动又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相关知识。这就是第二课的内容。作为消费者,有了货币,了解了商品价格,就可以通过市场上的商品交换进入生活消费领域,然而如何消费才更合理、更健康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认识消费,懂得什么是合理的、健康的消费。这就是第三课的内容。在学习第一单元过程中,强调了一个思想教育的重点,4 即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这就是本课综合探究的课题。

  3.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

  在本单元中,学生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的。学生以自己的生活消费体验为基础,观察与消费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发现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学习就能到以下基本的目标:

  知识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价格价值理论以及消费理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能力目标:能够对日常生活中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作简要分析,辨别人们的消费行为,合理安排个人的消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学会理性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合乎时代要求的理性的消费观念。

  具体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参见《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8页、第27页、第42页。

  4.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教学把握的重点和难点有以下内容。

  第一课的教学重点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教学难点有:货币的本质、汇率、正确对待货币。

  第二课的教学重点有: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有: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第三课的教学重点有: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消费心理对消费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难点有: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于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参考《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11页、第30页、第46页。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概述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都应该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做为指导,将教学方法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注意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教材的每一个节题教学内容在设计上都有适当的探究性问题,一般都是先呈现教学情景,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展开学科知识。教材每一节题探究活动的数量不等,但教学的展开是以探究的方式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教材内容的这样

  5 一种安排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来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其次,本单元第一课有关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外汇和汇率等知识;第二课价值决定价格、社会主义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等知识;第三课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水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上述这些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有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讲授,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

  再有,由于消费现象是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熟悉的经济现象,因此,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开展一些简单的调查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开展物价的调查,消费的调查等等,并组织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乃至提高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最后,要发挥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作用,特别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教学资源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表形式,特别是音像资料的使用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本单元教学资源主要涉及两类,一类是有关学科理论的问题,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参考《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教学资料,以及适合高中教学要求的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书籍。另一类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即可以做为课堂教学资料的现实问题,这些资料往往是生动的、鲜活的、感性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可以发掘出其背后蕴藏的相关学科知识。这类资源可以从网上寻找,如人民网中的经济栏目,可以下载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后成为教学资源。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每天的电视新闻进行积累。同时注意相关杂志刊载的有用信息。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

  建议本单元安排9个课时。第一课共安排3个课时。第1节题涉及商品货币知识内容比较多,也很重要,安排2课时。第2节题1课时。第二课共安排3课时,第1节题教学内容涉及价值规律,内容不仅重要,而且有一定理论难度,可以安排2个课时。第2框节题安排1课时。第三课共安排2个课时。综合探究安排1个课时。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感悟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职能及相关知识,明确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经济原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商品货币观念,尊重人民币,拒绝假币。

  二、重点难点

  货币的本质问题是本框题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等价物”的是货币的本质,也是货币基本职能的根本依据。此问题讲清了,货币的职能问题就简单多了。同时这一问题比较抽象,作为货币的产生和历史演变,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尚未真正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很少想到它作为“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往往会混淆价值和其表现形式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安排

  透过商品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现象,从解决商品交换中的不便入手,揭示一般等价物产生和形态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概括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从货币和纸币的现实作用中提炼货币的各种职能,讲清相关知识;通过比较使学生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体味国家对市场进行的宏观调控活动。

  四、教学资源建议

  联系学生经济生活中的众多与货币有关的现象,这类现象较多,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素材进行理论分析,要鼓励学生关注经济现象,关注货币的各种功能,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货币本质的探究:除教师用书(P17)上提出的提问设疑-角色扮演-解决方案-对照比较,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角度,得出结论外,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从某一种具体商品交换的实例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如:由教师或学生任

  7 意提出两种商品,确定其交换的比例关系,针对交换的目的、相互之间的可比因素、交换中具体的类型、价值表现形式及交换中的弊端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初步感受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得出在物物交换过程中价值的表现方式和交换中的弊端,促使“一般等价物”出场,至此货币的产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有关货币职能的探究:突出强调基本职能的内容,可以采用分组探究活动,主题为“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列举出日常经济生活中“钱”的实际用途,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货币在充当相应职能时的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和经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讲清一系列区别(教师用书P18)。

  有关纸币问题的探究:从比较分析纸币同金属铸币的区别于联系中发现纸币产生的必然性,揭示纸币的含义,其中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某一时期我国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的材料,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加以分析说明,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通过列表比较把握主要特征。

  六、课堂评价建议

  1.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和效果,将这一因素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2.课下由学生针对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某一方面问题撰写小论文。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感悟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职能及相关知识,明确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经济原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商品货币观念,尊重人民币,拒绝假币。

  二、重点难点

  货币的本质问题是本框题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等价物”的是货币的本质,也是货币基本职能的根本依据。此问题讲清了,货币的职能问题就简单多了。同时这一问题比较抽象,作为货币的产生和历史演变,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尚未真正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很少想到它作为“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往往会混淆价值和其表现形式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安排

  透过商品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现象,从解决商品交换中的不便入手,揭示一般等价物产生和形态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概括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从货币和纸币的现实作用中提炼货币的各种职能,讲清相关知识;通过比较使学生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体味国家对市场进行的宏观调控活动。

  四、教学资源建议

  联系学生经济生活中的众多与货币有关的现象,这类现象较多,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素材进行理论分析,要鼓励学生关注经济现象,关注货币的各种功能,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货币本质的探究:除教师用书(P17)上提出的提问设疑-角色扮演-解决方案-对照比较,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角度,得出结论外,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从某一种具体商品交换的实例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如:由教师或学生任

  9 意提出两种商品,确定其交换的比例关系,针对交换的目的、相互之间的可比因素、交换中具体的类型、价值表现形式及交换中的弊端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初步感受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得出在物物交换过程中价值的表现方式和交换中的弊端,促使“一般等价物”出场,至此货币的产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有关货币职能的探究:突出强调基本职能的内容,可以采用分组探究活动,主题为“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列举出日常经济生活中“钱”的实际用途,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货币在充当相应职能时的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和经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讲清一系列区别(教师用书P18)。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展开有关货币其他职能的内容。

  有关纸币问题的探究:从比较分析纸币同金属铸币的区别于联系中发现纸币产生的必然性,揭示纸币的含义,其中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某一时期我国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的材料,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加以分析说明,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通过列表比较把握主要特征。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经济实例,引发学生对原因的分析。

  六、课堂评价建议

  1.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和效果,将这一因素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2.课下由学生针对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某一方面问题撰写小论文。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用和结算的含义,明确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的含义、优点、分类;理解外汇、汇率的含义以及汇率的表示方法,充分认识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信用卡和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汇率表示法的变化中辨别出汇率的变化状况,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信用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的便利和好处,确立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此部分理论难度不大,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等现象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是问题的关键,应当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接触社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第一手材料,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其中特别是外汇问题,难度更大,要使用相对较多的教学时间来进行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安排

  从商品交易的结算方式角度入手,分别介绍有关信用卡和支票等信用工具的基本知识,概括确认信用的概念;探究外汇和汇率的含义,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主要可以查找各个银行关于信用卡的设置和相关规定。各种信用卡发放部门的相关信息,国家关于外汇的管理的相关知识(教师补充)和外汇管理局的政府网站(从中可以参考到相关政策和外汇牌价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信用卡问题的教学:学生上网查找或向银行咨询,获得有关信用卡的种类、功能和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在课上以小组汇报的方式阐发本组的收获和体会,解决生活中因为信用卡出现的一些问题。

  11 有关支票问题的教学:通过展示某银行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相关图片,介绍各个栏目相应内容,使学生在拥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两者的区别,了解一些关于支票使用的一般性常识。

  有关外汇问题的教学:由教师或学生列举一系列常见的外国货币,通过比较,明确外汇与外币的区别与联系,由此得出外汇的概念;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上搜集当日和近期(某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要有所差异),分析其汇率表示方式的类型及汇率的变化。主要由教师介绍最近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政策,确立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六、课堂评价建议

  根据学生参与资料查询和分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成果进行评价。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用和结算的含义,明确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的含义、优点、分类;理解外汇、汇率的含义以及汇率的表示方法,充分认识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信用卡和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汇率表示法的变化中辨别出汇率的变化状况,分析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信用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好处,确立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此部分理论难度不大,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等现象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是问题的关键,应当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接触社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第一手材料,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其中特别是外汇问题,难度更大,要使用相对较多的教学时间来进行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安排

  从商品交易的结算方式角度入手,分别介绍有关信用卡和支票等信用工具的基本知识,概括确认信用的概念;探究外汇和汇率的含义,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主要可以查找各个银行关于信用卡的设置和相关规定。各种信用卡发放部门的相关信息,国家关于外汇的管理的相关知识(教师补充)和外汇管理局的政府网站(从中可以参考到相关政策和外汇牌价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信用卡问题的教学:学生上网查找或向银行咨询,获得有关信用卡的种类、功能和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在课上以小组汇报的方式阐发本组的收获和体会,解决生活中因为信用

  13 卡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关支票问题的教学:通过展示某银行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相关图片,介绍各个栏目相应内容,使学生在拥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两者的区别,了解一些关于支票使用的一般性常识,可以由此拓展,进行有关票据法相关知识的学习,扩充商业票据的内容,培养法制观念。

  有关外汇问题的教学:由教师或学生列举一系列常见的外国货币,通过比较,明确外汇与外币的区别与联系,由此得出外汇的概念;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上搜集当日和近期(某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要有所差异),分析其汇率表示方式的类型及汇率的变化。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中体味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

  六、课堂评价建议

  1.根据学生参与资料查询和分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成果进行评价。2.学生撰写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小论文进行探讨。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理解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价值量的决定和变动,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处理矛盾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市场供求观念,树立竞争、平等、公平等意识。

  二、重点难点

  商品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以及价值规律的要求、表现形式。

  这一问题理论性较强,必须进入商品的生产领域去思考,学生对此较为陌生,对商品价值的问题入门环节难度较大,同时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原则同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现象的矛盾,对于尚未真正形成辩证思维观点和方法的高一学生有难度。

  三、教学内容安排

  从市场上价格的变化实际情况入手,引出价格上下波动的现象;通过对市场上各种影响价格因素的分析比较,总结出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生产者的角度探讨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揭示等价交换的实质是等价值交换,分析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和变化规律;从价值和供求的协同作用中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和表现形式。

  四、教学资源建议

  市场价格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对于市场价格情况的调查这一第一手资料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由学生分组调查不同种类商品价格的变化,制成调查表(其中要有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论),作为课堂上进行分析、形成结论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影响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四个镜头”分析,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分组或以个人的方式调查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市场价格及其变化,制成调查及分析表,并分析原因,在课上进行交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讲清它们是如何影响供求

  15 的,最终形成因果关系链条:一系列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价格变化。

  有关价值决定价格问题:问题主要涉及价值量的确定和变化,蕴含着商品生产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问题,在价值量确定问题上,可以让“北京的菜价”(较为简明的内容)为题,由学生分组扮演生产同种商品但技术不同的多个经营者和消费者角色,从不同角度(经营者主要考虑经济核算,消费者主要考虑合算购买)来参与商品定价的活动,通过厂商之间和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在合理的作用下,最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成为价格的基础;在价值量的变化问题上,可以运用教材P16铝产品社会价值量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师生互助完成围绕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价值量的关系问题进行辨析,以巩固知识。

  有关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问题(等价交换与价格背离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采取答疑解惑式教学方法,注意从较长时间的角度,价格影响供求的角度进行指导,最后总结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六、课堂评价建议

  1.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和所起作用进行评价。2.学生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和课堂上所形成的观念,完善调查报告。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理解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价值量的决定和变动,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处理矛盾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市场供求观念,树立竞争、平等、公平等意识。

  二、重点难点

  商品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以及价值规律的要求、表现形式。

  这一问题理论性较强,必须进入商品的生产领域去思考,学生对此较为陌生,对商品价值的问题入门环节难度较大,同时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原则同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现象的矛盾,对于尚未真正形成辩证思维观点和方法的高一学生有难度。

  三、教学内容安排

  从市场上价格的变化实际情况入手,引出价格上下波动的现象;通过对市场上各种影响价格因素的分析比较,总结出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生产者的角度探讨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揭示等价交换的实质是等价值交换,分析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和变化规律;从价值和供求的协同作用中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和表现形式。

  四、教学资源建议

  市场价格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对于市场价格情况的调查这一第一手资料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由学生分组调查不同种类商品价格的变化,制成调查表(其中要有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论),作为课堂上进行分析、形成结论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影响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四个镜头”分析,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分组或以个人的方式调查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市场价格及其变化,制成调查及分析表,并分析原因,在课上进行交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讲清它们是如何影响供求

  17 的,最终形成因果关系链条:一系列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价格和国家政策等)——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价格变化,这里分析的要比普通校教学中更为宽泛一些。

  有关价值决定价格问题:问题主要涉及价值量的确定和变化,蕴含着商品生产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问题,在价值量确定问题上,可以让“北京的房价”(较为复杂的内容)为题,由学生分组扮演生产同种商品但技术不同的多个经营者和消费者角色,从不同角度(经营者主要考虑经济核算,消费者主要考虑合算购买)来参与商品定价的活动,通过厂商之间和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在合理的作用下,最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成为价格的基础;在价值量的变化问题上,可以运用教材P16铝产品社会价值量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围绕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价值量的关系问题进行辨析,以巩固知识。

  有关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问题(等价交换与价格背离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辩论题为“价格背离价值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学生分成正方(从某一时点的角度,供求影响价格)和反方(从较长时间的角度,价格影响供求)两组进行辩论,教师进行指导。最后总结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六、课堂评价建议

  1.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和所起作用进行评价。2.学生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和课堂上所形成的观念,完善调查报告。

  3.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价格决定和影响因素的文章。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并且可以举例和区分,理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生活必需品和高档消费品,替代品和互补品)需求量的影响,以及对于生产活动的影响,对价值规律的作用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预测其本身和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购买性行为选择,同时根据生产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生产活动的正确决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合作竞争、改革创新、市场导向、消费者至上等现代意识。

  二、重点难点

  本框题主要介绍价格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其中,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重点和难点,学生接触较少是重要原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从实例分析入手,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解读价格变动对生活中各种类型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最终初步形成理性消费的观念;接下来,学生再以生产者的身份出现,解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中诸如定价战略、投资方向、生产规模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最终概括总结价值规律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建议

  充分利用学生实践中已经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如:学生先期调查市场价格变化的调查报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关于优秀企业经营战略作为榜样实力,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价格对生活的影响问题:确定一定的教学情境,由教师示范或学生列举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从中归纳其类型、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程度、对需求量的影响。从中应当注意体现以下几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反向关系;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不同

  19 所产生差异;相关商品的影响。教师在引导中应当注意所列举实例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用归类的方法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有关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确定任务,使之进行角色扮演,即在了解一定的价格信息之后,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应当如何做出怎样的决策,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这些策略措施的利与弊,使学生初步领悟到这种作用的两面性。在学生进行模拟之前,教师要适度地应用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作为榜样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

  六、课堂评价建议

  1.进一步完善调查报告,加入对消费需求影响和对生产决策影响的内容。

  2.强调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状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指标。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并且可以举例和区分,理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生活必需品和高档消费品,替代品和互补品)需求量的影响,以及对于生产活动的影响,全面归纳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预测其本身和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购买性行为选择,同时根据生产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生产活动的正确决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合作竞争、改革创新、市场导向、消费者至上等现代意识。

  二、重点难点

  本框题主要介绍价格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其中,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重点和难点,学生接触较少是重要原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从实例分析入手,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解读价格变动对生活中各种类型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最终初步形成理性消费的观念;接下来,学生再以生产者和国家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解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中诸如定价战略、投资方向、生产规模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最终概括总结价值规律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建议

  充分利用学生实践中已经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如:学生先期调查市场价格变化的调查报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关于优秀企业经营战略作为榜样实力,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还可以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相关数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首先可以选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分享成果-教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除此而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照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建议部分设计。

  有关价格对生活的影响问题:确定一定的教学情境,由教师示范或学生列举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从中归纳其类型、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程度、对需求量的影响。从中应当注意

  21 体现以下几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反向关系;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所产生差异;相关商品的影响。教师在引导中应当注意所列举实例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用归类的方法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将此内容作为影响消费中的物价因素予以展开,还可以加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和有关经济学中需求问题的内容(见教师用书P

  39、40、41相关内容)。

  有关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确定任务,使之进行角色扮演,即在了解一定的价格信息之后,根据学生情况,分别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国家价格政策的制定者提出相应的决策,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这些策略措施的利与弊,使学生初步领悟到这种作用的两面性,为全面认识这种影响和将来进行“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问题的讲解奠定基础。在学生进行模拟之前,教师要适度地应用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作为榜样并列举出国家宏观价格政策,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价值规律的作用。

  六、课堂评价建议

  1.进一步完善调查报告,加入对消费需求影响和对生产决策影响的内容。

  2.强调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状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指标,进行学生自评、同伴评议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评价作为进一步完成和完善工作任务的有效指导和帮助。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

  一、探究活动的目标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课题是正确对待金钱。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又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的探究有重要意义。

  围绕正确对待金钱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要实现四个目,即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的成果。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本课题探究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设计要安排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安排学生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一过程实际有两个要点,一是对资料的收集,二是对资料的筛选。通过这一环节,实现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的目标要求。二是要安排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不同金钱观(也可以是反映不同金钱观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比较、分析、鉴别。这一环节非常重要,通过这一环节,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辨析能力的目标要求。三是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同正确的金钱观,这是本探究活动的根本目标要求,是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所在。四是通过交流活动,实现展示和分享合作探究成果的目标。以上四个基本环节体现本课题探究活动的目标要求,因此,探究活动设计应以这四个基本环节为重点构建整个探究活动方案。

  二、探究活动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探究的问题是以确立正确的金钱观为根本目标,通过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金钱应该如何利用,这样四个问题展开的。这四个问题也就构成本课题探究活动的主要内容。

  学生探究并回答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而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可以为本课题的探究活动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如: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回答了金钱是什么的问题。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涉及金钱如何使用的问题,等等。这些基础理论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具有引导作用和支撑作用,而探究活动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教材知识理解的过程。所以,探究活动过程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运用于探究活动过程,要把探究活动作为第一单元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第一单元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理论向生活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探究和回答本课题的问题,证

  23 明自己的观点,还需要现实生活中典型事例的证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典型事例,以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说明问题。

  三、探究活动的策略

  根据课题探究内容活动和探究活动目标要求,可以考虑实施以下活动策略。

(1)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按四个问题分工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每个小组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即从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主要观点和论据。小组内要安排交流活动,小组每位成员都可以对不同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小组对四个问题的基本态度,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2)开展社会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收集资料是一个重要环节。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可以通过上网进行查询;也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利用问卷或访谈的形式收集信息。如同龄人——中学生是如何看待金钱的;成年人是如何看待金钱的,在社会调查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即对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结果,并将其运用在探究活动中。采用社会调查法需要进行问卷设计或访谈提纲的设计,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3)榜样示范。对于金钱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认识往往会通过不同渠道影响学生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正面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突出体现在探究方向的引导上。教师可以适时恰当地展示先进人物的事迹或言论,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这种引导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区别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正面的教育,而是利用提问、质疑等手段,通过对材料或观点的辨析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始终让探究的意味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实现课题目标。

  四、探究活动的展开

  课题探究活动的展开可以有多种设计,但根据课题探究目标要求,应将我们前面讲到的四个主要环节安排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以实现课题探究的目标。探究活动的展开可以考虑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课前准确。

  1.明确探究课题,组成探究小组。

  2.研究探究思路,形成探究方案。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探究活动的思路,设计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制定出探究活动的计划。如:收集材料的方式,信息统计分析办法,主要活动安排等。

  3.收集信息资料,筛选整理信息。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网上收集

  24 信息。二是进访谈调查。访谈前,小组成员要根据探究的问题研究制定出访谈的提纲,确定访谈对象。访谈的目的要明确,要突出重点,问题的设计要恰当,题量适中。然后,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访谈对象进行访谈活动。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探究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制定问卷提纲。然后对确定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4.小组讨论探究,形成基本共识。这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达成一定的共识。如:关于金钱的作用人们有什么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说明理由。这一环节应该形成文字的东西,为正面的交流做必要准备。

  第二阶段,课堂交流研讨。

  各小组将自己探究活动和主要结论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探讨中出现观点不一致,甚至不同观点的对立,这是完全可能的。教师不一定急于要求学生取得一致意见,可以给学生留下继续探究的时间。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探究的过程往往必探究的结果更重要。

  第三阶段,活动的小结。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活动进行总结,以学生交流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课题探究活动的总结报告。

  五、探究活动的评价

  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探究活动质量提高,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使探究活动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对探究活动的评价采取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量化评价等等。教师可以以评价为基础,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六、补充教学资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避也。[《论语·里仁》]

  3.我们手中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卢梭]

  4.我做事时总是专心致志的,要所做的事做得如何好,决不想如何可以借此赚什么钱。我们如果把金钱的观念夹入实验室里去,则真正创造的实验便不可能。[爱迪生]

  25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经营和投资

  一、单元内容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范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三课书和一个综合探究活动组成,其中三课书共包括六框、十三目。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主要内容有: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改革。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作用,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主要内容有:“企业”、“公司”、“法人”等基本概念,公司的类型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劳动的涵义、作用以及正确的就业观。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主要内容有:储蓄存款、利息等基本概念目前我国储蓄的类型、特点等。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股票的涵义、股票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各种债券的含义特点;保险的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将学生关注的目光从消费领域引导到生产领域。引导学生思考生产在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生产的主体、场所,以及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投资现象。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企业经营、劳动、就业、金融投资等知识,也是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看,第一单元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现象切入,本单元先把镜头推向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学生审视经济现象提供制度背景。然后再把镜头逐渐拉向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产主体、生产场所——企业和劳动者,最后再进一步把镜头拉近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就能感受的得储蓄存款、商业保险等投资行为。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见《教师用书》第65页

  26 3.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单元的教育教学目标分述如下:

(1)知识目标: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释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集中就业的途径和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方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2)能力目标:本单元要帮助学生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如何创办公司、经营公司;如何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合理选择投资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大有裨益,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与决定性作用,认识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树立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帮助学生准确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会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必定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树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的基本情感;

  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观念,树立劳动者地位平等的观念,以及为将来参与社会财富的生产创造准备有关企业经营、择业、投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起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观念。4.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分析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如何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什么是公司、公司的主要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劳动与就业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及基本特征;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股票、债券的主要特征;商业

  27 保险的基本特征。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概述

  为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应着力探索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本单元可开发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除教材资源可以利用外,教师充分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如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学生资源如学生家长、学生自身资源等:当地经济资源如经济管理部门、知名企业或企业家等。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

  本单元共三课六个框和一个综合实践探究,每框安排一个课时,总共7-8个课时。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 公司的经营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确企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的含义,了解企业所有制类型、公司的基本形式、共同特征和组织机构。认识到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建立公司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能力目标: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使学生深切认识依法设立公司、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这部分内容既对学生进行现代经济理论的教育,又对学生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既增强学生改革意识,又为他们将来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知法、用法、守法打下基础。因而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公司的经营

  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公司的经营至关重要。如何才能经营得法以维持公司生存、使公司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框内容承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自然引出,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的。各项内容相继推出,环环相扣,逻辑清晰、结构简明、易于把握。

  第一目“公司的类型”。此目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引起学生对公司的兴趣,了解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国企公司制改造会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探究活动2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公司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

  探究活动3让学生了解股份有限公司的好处,进而理解公司的特征。

  29 第二目“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此目设训了4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经营公司。

  探究活动2引导学生认识到锐意进取,注重技术、管理、品牌等因素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3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探究活动4引导学生思考兼并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发挥其作用。

  四、教学资源建议

  有关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的资源是非常多的,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涉及了一些相关资料,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有关资料更是丰富多彩。教师选择进入课堂的材料首先要典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其次要有感召力,使学生由衷的信服;再有教师对材料要有独特的视角与见解,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引发思考并有所感悟。

  资源可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表格,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资料,公司的组织机构示意图,全球最具价值十大品牌、十佳跨国公司、最具投资潜力的十大企业的经营之道,中国国产名牌、十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小企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基石等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教学可采取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表格归纳总结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公司的经营教学可设置典型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本框共两目七个探究活动,教师在运用时可有选择的灵活使用。建议第一目可通过相关实例运用表格及图示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内容。

  第二目教师可列举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进行阐述,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总结相关内容,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六、课堂评价建议

  1.对公司类型及依法注册的基本条件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可侧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2.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中,学生讨论并发表对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的理解,对这一环节采取同学互评与教师以鼓励为主相结合的他人评价。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 公司的经营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学习目标(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二、重点难点(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三、教学内容安排(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四、教学资源建议(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资源建议可增加:具有标新立异、争议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教学可采取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表格归纳总结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公司的经营教学可设置相应的小组调查(生活或网络)并写明调查报告形式的合作探究教学。

  本框共两目七个探究活动,教师在运用时可有选择的灵活使用。建议第一目可通过相关实例运用表格及图示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内容。

  第二目教师可列举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进行阐述,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总结相关内容,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六、课堂评价建议

  1.对公司类型及依法注册的基本条件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可侧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2.通过相应的小组调查(生活或网络)并写明调查报告形式展开的对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的探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可采取同学互评与教师引导性评价相结合的他人评价方式。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与意义,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维权的途径,懂得作为劳动者应该如何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就业、择业观和维权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从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二、重点难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这是今天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每—个劳动者和未来的劳动者都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够指导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考虑到各种因素,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该怎么迎接挑战并脱颖而出。这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而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劳动者与企业一样,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劳动者从事着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从上一框可以很自然地进入本框。本框文字内容简单,结构简明,层次分明,易于把握。

  第一目“劳动和就业”。此目设计了4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作用,并且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平等观。

  探究活动

  3、4,引导学生思考,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才是合理的。 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此目设计了1个探究活动:

  本目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起劳动者的权利意识,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具体权利,关注劳动者依法维护权益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建议

  32 本框两目教学内容的设置对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选择就业的方式、工作的态度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学生在媒体、网络及现实生活中听到、见到的相关实例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可选用典型并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资源包括:我国就业状况统计,各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与事,青年人自我充电、推销自己、不断拼搏、积极就业的相关事迹,劳动者依法维权的事例(如农民工依法讨回拖欠工资)等相关图表、图片、新闻、视频的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对我国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客观分析可采用数据展示、创设问题启发思考式教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学习可采取小组辩论的方式;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的教学,可采取调查研究等合作探究。

  第一目进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创业者的素质要求,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方式就业等观念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

  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然后引入劳动法,介绍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六、课堂评价建议

  对学生进行的就本地区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的小组活动,主要运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运用表格进行他评和自评相结合,自评分为小组成员评、个人自我评,他评分为教师评、学生评。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学习目标(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二、重点难点(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三、教学内容安排(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四、教学资源建议(参见本框题教学设计第一方案)

  资源建议可增加:国际、国内就业领域共同的问题——高级技工严重匮乏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对我国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客观分析可采用数据展示、创设问题启发思考式教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学习可采取小组辩论的方式;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的教学,可采取调查研究等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素质的探讨可采用演讲活动的形式展开。

  第一目进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创业者的素质要求,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方式就业等观念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

  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然后引入劳动法,介绍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六、课堂评价建议

  1.对学生进行的就本地区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的小组活动,主要运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运用表格进行他评和自评相结合,自评分为小组成员评、个人自我评,他评分为教师评、学生评。

  2.对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素质教学中采用的演讲活动可运用全体师生量化的评价形式。

  第二单元

  综合探究 《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一、设计意图

  见《教师用书》第120页

  二、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职业改变命运,挑战成就人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许多人的愿望,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适应自主选择职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新形势,就要转变就业观念,学会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善于展示自己的风采,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了解了劳动者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本次综合探究在承接正确的择业观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设计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对学生了解求职技巧、培养创业素质、创业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三、探究活动的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就业前景、掌握就业知识、了解就业自主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只是提高就业、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积极创业、锐意进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初步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四、探究活动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提高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五、探究活动开展建议

  本次探究活动的开展除了《教师用书》第120页提出的七点建议外,教师还应注意以下

  35 几点:

  1.活动的开展应该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来进行,特别是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就业形势和劳动力资源状况来进行。

  2.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进行缜密的布置、安排和准备。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活动开展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除“模拟招聘会”外,讨论、辩论、演讲会、访谈等形式均可采用。

  六、补充资源

  除《教师用书》补充的三点资源外,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资源: 1.当地经济资源,可以组织学生访问本区县的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本区县的创业就业再就业明星、走访本区县的劳务市场等。

  2.学生自身资源,如学生家长的典型创业历程、学生对当前我国就业状况就业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就业观等。

  3.社会资源,如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的部门联合下发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社会上的“啃老族”“傍老族”、近几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等。

  4.网络资源,可以组织学生网上搜索西方国家的失业状况、就业政策等。

  36 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内容的范围

  本单元由两课书和一个综合探究活动组成。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主要内容有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具体说明公民应当如何进行政治参与。主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主观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为准则和主要方式等。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我国必须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决定我国的对外活动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本单元有关国家性质的内容是全书的统领。

  从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看,公民的生活不能回避政治的主题,本部分教材立足于公民个体的政治生活,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感可知并能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究我国公民生活在怎样的政治背景、政治环境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享有哪些政治权利与义务?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和途径参与政治生活。因此本单元立足学生生活,是贯彻“德育回归生活”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德育针对性、时代性的措施。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的学习和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37 3.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单元的教育教学目标分述如下:

(1)知识目标:明确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新型专政。认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了解政治生活的内容以及怎样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知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了解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民主与专政、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从对社会政治生活以及亲自参与政治生活的体验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力。学会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学习,提高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的认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通过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以及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分析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教材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主要是强调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材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一是从四项基本原则的角度,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从国家政权本身来讲的,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38 国家政权。

  二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政治保证。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两个方面,教材也分别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充分发扬民主和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

  三是从人民民主专政被赋予的时代新内容角度讲,包括四个方面,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环境;重视法制建设;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教材阐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精神,另外在理解和把握这一原则时,还需要明确这样几点: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只能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否则法律就不能成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证改革开放的有力武器。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平等≠一样)。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法律赋予公民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平均主义则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这种主张是不切实际的。如宪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官官相护、徇私枉法者最终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如,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男女之间、民族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

(4)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点与局限性

  这是本课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首先要对选举方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选举方式就是指选举的形式或方法。相对于选举结果而言,选举方式是选举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决定选民或选举人个体选举意志表达的方式和质量。选举方式包括公开选举与秘密选举、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方法和形式。在这里,我们只谈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其次,我39 们要认识到,从总体上说,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各有利弊。

  直接选举的优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等等。

  直接选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等等。

  间接选举的优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选举的成本较低;便于组织;等等。

  间接选举最重要的局限性在于,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5)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把握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与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选举方式的选择亦不例外。

  其次,在这里,我们强调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举,主要是人大代表的选举,这是我国选举方式的一大特色。这种选举方式源于民主革命时期的苏维埃红色政权。1931年11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及后来颁布的《苏维埃暂时选举法》等,都明确规定:乡、市苏维埃由全体乡、市选民召开选举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区以上各级苏维埃由下级苏维埃代表大会和红军所选出的代表组成。

  最后,我们为什么要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一次将国家政权机关的构建置于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人民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由于建国初期国家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交通也不便利,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还不强,实行较大范围的直接选举还不现实。从这样的国情出发,在民主选举人民代表大会时仍承袭了民主革命时期创立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我们逐步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状况没有根本改善。从这个国情出发,我们仍然要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6)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

  这是本课的难点。听证(hearing)一词,本意为诉讼上应听取他方当事人意见的制度。也就是说,法院在审查事实或法律问题时,要以公开举行的方式听取证人和当事人的意见,40 以保证审判的公平。后来,听证制度被移植到决策方面,形成了“决策听证制度”。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及其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有科学根据的、有制度保证的过程。突破难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对于政府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政府做出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是决策利民。通过听证制度,政府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呼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及时将反映公众利益的意见,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以便政府及时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的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的体现。

  其二,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听证于民,就是让公众知情参政。通过听证,公众获得了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机会,可以发表意见、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说,听证制度搭建了一座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开辟了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崭新渠道。这表明,公民有了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权利,有了更畅通的发表意见的渠道。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概述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倡导的主导教学活动方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时,多样的基础上,要着力体现主导的活动形式。

  网络教学的方式,它相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又前进了一大步,比如将一个主题内容做成网页,网站上有文字、图像、音像资料,有练习、有反馈,有方便学生讨论的聊天室和BBS,有拓展和延伸学习内容的相关网站链接,这样,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主体地位,实现更强的交互功能,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文本式的线性顺序结构,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从网页上的任意一点进入学习,还可以方便地到达其他相关站点,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观点和文章,学生的视野因此而大大开阔,教学也因此而打破了教室、围墙、课堂的限制,学习容量大大增强,学生在眼、耳、口、手、脑的开动中,提高了能力。

  讲授式教学方式要加以辩证地分析和应用,它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采用说明其具有独特的价值,比如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经济、系统;可控性强等,但同时也有学生主动性欠缺、不能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差异、侵占学生活动的时间等弱点,若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其启发性、精致性、直观性、感染性,并有机地与其他活动形式结合,也会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41 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中提出的许多活动性建议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内容中,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寻找答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学生的能力不是我们教会的、讲会的,也不是他们自己听会的、看会的,而是在这些种种实践活动的设计、参与、总结中生长起来的。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文字与音像资源:涉及公民政治生活的书籍、报刊、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原著、经典文章,在教材中都有引导性的出现,应成为重要的文字资源;除此古今中外思想家、革命家的传记、名篇和美文也应该进入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和思想政治课相关的电视节目以其短平快、生动的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焦点访谈、社会调查、对话、实话实说、时事大讲堂等。

  实践活动资源:广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的讨论、辩论、演示、模拟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还包括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集会、报告、演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科技活动等,因此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中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情景创意、活动成果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信息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网络课件等。因其独有的共享性、互动性、智能化、容量大等特点,在拓宽视野、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

  本单元本两课七个框和综合实践探究,每框安排一个课时,总共8-9个课时。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三框 崇尚民主与法制

  第一方案:基础类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地位:从知识的角度看: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的内容,前面分别是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从生活的角度看,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政治地图),才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所以第一单元首先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这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再了解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自己享有哪些政治权利,需要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了解近些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些新变化、新做法,并通过学习、实践、参与体验的过程,认识到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的重要性。

  从学习的全过程看,本框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为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生活,学习这本课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开始涉及是从本框开始的,所以讲好这个框,有助于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构:本框内容从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4个镜头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感受政治现象,后剖析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再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以及做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引导。

  具体由3个目来呈现:

  第一目:置身于政治生活---情景导入---感受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现象 第二目: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情景分析----剖析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第三目: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与------情景回归----践行性的引导

  内容分析: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本框题实际上是讲2个问题,一是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怎么样)。

  2.学生情况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现在实验省区大部分选择模块的顺序基本上是一样的,高一完成2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基本是按照思想政治

  1、思想政治2的顺序安排的,但是其实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选择性,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实验省区的实践看:政治生活放在高一下半学期学习对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说有一些难度,学生政

  43 治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政治生活的关注还没有形成主动与自觉。

  从知识结构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看,学生对政治学的知识刚刚开始接触,肯定有个比较大的坡度,生活中也缺少或者几乎没有政治生活参与的体验。

  3.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是顺应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框题中教材设计了2个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课堂的容量不一定都搞,但是其中涉及的辩点、探究点要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来实现,而不能简单地给出结论,剥夺学生探究、思考、经历结论得出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还思考与学生、还课堂时间、空间与学生、还选择给学生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

  4.教学手段及技术准备:多媒体计算机。5.教学资源

  政治生活的资源网上有很多,教材上就有许多。什么样的材料进入课堂,需要选择,要体现新颖性(内容时代特点和形式上),教师要有新的视角(体现教师的个性)----学生感兴趣;要有典型性----能说明问题;要有方向性----符合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要求;近距离----触动。包括学生调查表、姚超博的情况、相关的图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认识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及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开始全面地思考、认识社会生活,开始学习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增强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和重大的社会政治现象;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能力。

  2.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政治生活的认识和态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你想参政议政吗?”有一个社会调查数据显示:43名中学生(53.8%)回答“想”。对于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孩子们显得非常自信,一个同学在回答“你会用什

  44 么方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意见”的时候说到,我想用电话或者匿名信。因为这样可以隐藏我的真实年龄,“大人们”就不会以为我是一个小孩了!回答之中透出了对“大人们”不理解、不信任自己感到无奈,也反映出这个孩子在这个方面的机智与智慧。

  那么你们想参政议政吗?我们班对政治生活了解多少?态度如何呢?教材P13调查表:(现场调查,现场电脑表格显示)[新课学习]

  一、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理论依据:宪法的赋予与规定。政治现象:

  案例: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温总理答记者问时讲到的小学生的一封信:有一个网民写道,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其实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3月16日上午11时,在万众瞩目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中外媒体,温家宝在开场白中饱含深情地提起了给一所小学学生回信的事情(出示小学生信和温总理回信的图片)

  敬爱的温家宝爷爷: 我们是赣州市滨江二校的学生,在2007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到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位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爱在人间,我们真诚地请出席十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同学们可亲的刘艳琼校长带去全校师生对总理的敬意,带去全校师生对政府加大助学投入的感激之情,1000颗师生感恩的心将化做具体行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全体师生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理论的提升与归纳:复习旧知,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与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案例:政坛小明星:姚超博(出示姚超博的图片)

  由省委组织的全省“献计献策”座谈会上,一个身穿校服的孩子侃侃而谈,针对教育,一口气就提了3条建议。他表达了对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建议,强烈呼吁为学生“减负”,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就在他的对面,坐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及代省长周强等省领导。这个孩子今年才15岁,是长沙市一中高一年级学生。

  45 这个孩子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以及自身良好的素养,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张春贤及周强更是不吝赞美之辞,并给予亲切勉励和殷切期望。这个场景,经过媒体的聚焦,进入千家万户,无数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姚超博。一些人认为,当代中学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有人说“献计献策,参政议政是大人的事,不关小孩的事”。你怎么看的?

  姚超博:小孩?张伯伯(张春贤)、周伯伯(周强)他们还当场鼓励我呢,他们都不认为我是小孩。我喜欢关心周围的社会问题,觉得很有意思。“小孩”也可参政议政。之前,你在网上向省委“献计献策”办公室提交建议书的时候,你想过会到省里的大会上去发言吗?

  姚超博:根本没想过,当时,只是想反映一些情况,提个建议,尽一点自己的责任。推荐人:省委某机关干部吴巨培

  推荐理由:人小胆大献良策。

  感动事迹:省党代会前,长沙市一中高一学生姚超博参与了"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并提交了《对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建议》,强烈呼吁为学生"减负",建议对全省农村中小学进行一次普查,再根据人口分布情况,重新对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整、整合,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此举受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的高度称赞。

  姚超博能对当前应试教育中的问题发表建议,真正的意义在于从这件事情上折射出的内容。姚超博的勇敢举动,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关心社会,参与国事的积极态度。我们应该为之欣喜,姚超博那让人们看到了新一代的希望,看到了一些亮点已经在当今学校教育环境中闪烁。

  本学校本班级参与民主管理的情况:学生对农业发展问题给农业部门的建议。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三者的关系是难点,建议先提出名称,从了解和说准几个会议的名称接触起: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法律制定的程序等,将三者关系贯穿于全书的学习过程中。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姚超博:“叔叔,萨达姆会不会死?”没想到,一见面,记者还来不及发问,姚超博倒抢先问起问题来了。“萨达姆如果死了,反美力量会不会报复?”

  开展教学活动解决:08年奥运北京: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最现实的还是我给世界现在的北京,现在的我。

  活动:2008年的我;我眼中的一周国际大事

  二、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与

  1、政治生活的作用---总要 社会生活:

  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公民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有人以热情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有人以冷漠的甚至厌弃的态度拒绝政治生活,事实上,不管愿意不愿意,任何人都离不开政治生活。

  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确我国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途径和方式,提升参与政治生活所应有的正确态度和理性思考外,还可以从树立和培养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的角度,拓宽学生在此问题上的认识思路,利用相关的名言提升学生在此问题上的认识高度。

  公民精神是建立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是一种持续动力。我国是一个缺乏公民精神传统的国家。在专制主义统治的几千年间,无所谓“公民”一词,也不存在所谓公民社会,只有从属和依附于国家的臣民、庶民、子民、顺民等等。

  公民精神首先是一种权利意识。公民是宪法确认的公民权主体,其本质是享有公民权的法律资格。在公民权利中首要的是民主权利。公民精神还需要责任意识,需要社会关怀,需要公德修养,它是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义务意识的统一。从公民精神首先是一种权利意识而言,公民精神的落实有赖于公民权利的落实,使之既得到保护又能够有序行使。而作为一种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而言,公民精神的落实需要每一个人显示其超越自我的精神。相关的名人名言摘要:

  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曾在一篇题为《为权利而斗争》的演讲中提出公民为权利而斗争就是对自己的义务。在耶林看来,人并非像野兽一样来计算得失,更重要的是珍视自己的人格,珍视权利,懦弱妥协完全放弃权利就是精神上的自杀。

  19世纪政治思想大师约翰·密尔指出:“一个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不能称为公民。”

  当代美国政治科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关于政治文化的著名研究中指出,公民文化是民主社会的基础,它是一种参与型文化,在其中,人们显示出较高的政治能力(人们知道如何以政治方式达成自己的意愿)和政治功效(人们感到他们拥有政治权力)。而在臣民型政治文化中,人们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卷入政治的,他们关于政治能力和政治功效的感觉是低层次的。

  47 法学家西塞罗说:“共和国是人民的财产。”“共和国的政治,必须是公民们的政治。”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案例:

  尊敬的温总理您好: 非常抱歉耽搁了您宝贵的时间,但是由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又想起您前几年亲自为民工讨工资的事情。觉得这事找您最好。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不应该麻烦总理,但是仔细想想,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我,准确的说是“我们”,是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中高一的学生。自我们进入高中以来,学校就一直违反教育局的规定

  答复:抱歉,我这里只是北京市教委,不是国务院,您反映的问题我这里解决不了,请向您当地的教育部门反映。

  启示:能够参与政治生活,要学习政治知识,增长参与参政议政的能力。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情景:

(1)选举和投票活动。参加选举和投票活动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政治参与形式,很多人甚至把投票率当作是衡量政治参与水平的主要指标。

(2)向政府提出建议、批评、申诉或者求情、游说,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它既可以以个人为主体,也可以以集体作为主体;既可以是为了个人、部分人的利益,也可以是为了一定的团体、社会大众和国家的利益;既可以是非正式的、私下的活动,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机构进行的正式活动。

(3)投诉活动。投诉活动主要是公民通过向报刊、电视、电台的投诉,借助这些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政府、影响决策。这种参与形式的特点是,虽然它的目标主要是指向各级党政部门,但是它的直接对象却是各种新闻媒体,因此它是一种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

(4)抗议和暴力活动。它既包括和平方式的游行示威、静坐请愿等,也包括诉诸武力而进行的暴力冲突、骚乱、叛乱以及革命等。

  四、教学资源建议

  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建议学生了解两会期间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途径,浏览相关网站内容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向相关部门积极谏言、献策。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学生实际生活内容较多,建议教学内容以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为主,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

  48 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明白有关道理。

  2.教材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音像资料,从四个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政治生活与中学生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角度认识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4.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途径和方式,提升参与政治生活所应有的正确态度和理性思考。

  六、课堂评价建议

  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其中“他评”又可分为“教师评”、“学生评”。

  2.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评价可侧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三框 崇尚民主与法制

  第二方案:拓展类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地位:从知识的角度看: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的内容,前面分别是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从生活的角度看,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政治地图),才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所以第一单元首先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这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再了解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自己享有哪些政治权利,需要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了解近些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些新变化、新做法,并通过学习、实践、参与体验的过程,认识到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的重要性。

  从学习的全过程看,本框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为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生活,学习这本课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开始涉及是从本框开始的,所以讲好这个框,有助于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构:本框内容从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4个镜头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感受政治现象,后剖析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再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以及做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引导。

  内容分析: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本框题实际上是讲2个问题,一是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怎么样)。

  2、学生情况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现在实验省区大部分选择模块的顺序基本上是一样的,高一完成2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基本是按照思想政治

  1、思想政治2的顺序安排的,但是其实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选择性,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实验省区的实践看:政治生活放在高一下半学期学习对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说有一些难度,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政治生活的关注还没有形成主动与自觉。

  从知识结构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看,学生对政治学的知识刚刚开始接触,肯定有个比较大的坡度,生活中也缺少或者几乎没有政治生活参与的体验。

  3、教学方法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

  高考政治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单位:蓝田县焦岱中学 学科:政治 姓名: 白兵洋

  2016年3月20日,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很荣幸参加2016年高考政治研讨会,我们有幸聆听了政治科目高考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

  主讲老师就高中必修版块中几个部分别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以及一些考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加以分析说明。重点放在了《经济与生活》部分,用了一个早上的时间来谈这个版块的知识。下午讲了《政治与生活》和《哲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学习的。

  1、聚焦课堂,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好时间。在高考复习中还是要进一步抓牢抓实基础知识。在本次活动中,三门峡市第一高中高宏群老师,在高考政治的复习中,首先还是出示主干基础知识。他们对自己这样的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在高考复习中依然如此重视基础,那么对我们的学生是更应该强调和抓紧基础知识的落实。听了高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也觉得自己学生的基础薄弱,也深深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如何重视抓好基础知识。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和出题方向,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但是其难度和深度并不太大。进一步说,即使要解决有难度的问题,也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扩展知识才能行得通。同时,在二轮复习中还应该做到引导学生提升整合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学生仅有零碎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把握知识的结构。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构建、小组讨论构建等,原则: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具体来说,就是由一课到一单元再到一个模块,最后要善于扩展到各个模块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强化学科能力。

  政治学科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应用历史的、辨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加以培养、训练和巩固。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复习中学生还要学会选题、学会改题、学会编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3、关注热点,重视理论的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增强责任感。高考政治命题有很强的时政性,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学生在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经常关心党和国家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意义。

  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基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

  4、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

  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政性,不回避热点、重点,各地高考题分别涉及到了涉及经济、科技、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考生审材料时要做到快、精、准。快,就是要求考生快速浏览材料全貌,切忌纠缠于个别生字僻词而止步不前,延误答题时间;精,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的鉴别和筛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自己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促使自己增强问题分析与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而对于学科备考教学,更是受益直接,获益颇多。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5

  为期十一天的暑假学科培训终于落下了帷幕,冒大雨、斗酷暑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感觉时间溜走的特别快,甚至来不及让你有多少的回味,就匆匆告别。

  回顾十多天来所进行的每一次知识的洗礼,总感觉受益匪浅,它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与优秀老师的差距,同时作为文综教研组的组长也让我深感肩上担子的重大,新课改形势下,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自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合作的时代,作为教研组长有责任创建、培育每个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下面就本次培训简单谈谈我们教研组的体会:

  一、交流展示 奋勇争先

  实验中学培训的第一天,店子镇中学的老师们就让我们一下子认识到了什么是团队,简直就是车轮大战,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学校的每个老师都抓住机会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展示,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心得呈现给大家,无一不竭尽全力,没有保守、没有保留。作为一个乡镇中学,有着这么庞大的团队,有着这么多拿得出手的老师,想想我们派出的代表只有两位,不得不让我这个县直一流学校的老师羡慕不已。接着来自纯化中学的四位老师更不甘示弱,纷纷对他们的几年来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了展示,我们都有感而发,一个优秀的团结奋进的团队的形成,刘培台老师功不可没。还有湖滨镇教研室、兴福镇中学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受到他们的感染和带动,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的二人也在会场当众“秀”了一把。刘老师展示了自己听省级优质课的心得体会,以及自己连续两次获得省教研室的论文一等奖的写作技巧。我主持了八年级教材的解析,并与吴家庆、杨轶萍一起主持并解答了了全县思品老师对教材的质疑。

  二、教材梳理 分工合作

  假期培训的重要一环就是培训团队结合自己日常教学的细节对初一到初三的五本思想品德教材进行细致梳理。我们组根据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工,刘老师侧重初一,我侧重初二,董会侧重初三,既分别自主学习、自我研讨,又注重共同探讨。为了学校的荣誉、也为了自己的表现,我们作了精心准备。

  十几天来,从教材的重点、难点突破到知识点的详细点拨,再到教材的疑问,对于我们这个整日忙碌在教学第一线,承担那么多班教学任务的一线的老教师,又是一次知识的洗礼。

  期间,我们发现了自己在处理教材方面的许多不足之处,工作的忙碌,让自己对学科教学缺少了激情,多了些功利。而寨郝中学的年轻的穆老师的两次主动登台“献艺”,教材解析让我汗颜,他身上的对工作的热情、认真、执着不是在自己作为一个老教师身上渐渐消逝的吗?不知从几何起,认真的研读教材、备课、上课已慢慢的远离,生活的忙碌也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浮躁、喧哗。而年轻教师的激情敬业让我们重新找回了我们自己。

  三、协同作战 资源共享

  全县的思品老师的终于有了自己的资源共享平台,也有了自己的讨论交流空间。培训之后,由教研室的鲍老师牵头,纯化中学张志浩老师具体负责,筹建了专属于博兴县思品老师的QQ群,群号,进一步充实了博兴中教育星教研平台和博兴县思想品德优秀教学资源库,资源库采取了共建齐管的方式,只有主动为该资源库的建设服务者方可得到资源共享。

  最后用几句话来结束我们组的培训收获: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6

  高考政治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张爱玲 时间:2014年4月 在麦积区教体局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清华伟新高考政治专题培训讲座,我们有幸聆听了北京主讲教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

  老师就高中必修版块中几个部分分别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以及一些考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加以分析说明。重点放在了《经济与 生活》部分,用了一个早上的时间来谈这个版块的知识下午讲了《政治与生活》、《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学习的。

  1、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高考前必须狠抓基础的落实,把注意的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知识点复习的要求:一要准。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及其规定性,如:《政治与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必须要准确把握;更为重要的是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点放在整体结构中去把握。二要全。全面掌握,不能挑挑拣拣,不要留下知识“死角”,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点的掌握,而要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位置,与其他知识是怎样的关系;心中要有主干知识,要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三要活。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换,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强化学科能力。政治学科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应用历史的、辨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加以培养、训练和巩固。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复习中学生还要学会选题、学会改题、学会编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3、关注热点,重视理论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增强责任感。高考政治命题有很强的时政性,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学生在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经常关心党和国家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意义。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

  4、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政性不回避热点、重点,各地高考题分别涉及到了涉及经济、科技、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考生材料时要做到快、精、准。快,就是要求考生快速浏览材料全貌,切忌纠缠于个别生字僻词

  而止步不前,延误答题时间;精,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的鉴别和筛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自己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促使自己增强问题分析与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而对于学科备考教学,更是受益直接,获益颇多。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6篇 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怎么写相关文章:

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心得体会3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设计撰写培训心得体会3篇 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培训心得

英语教学设计心得体会8篇 《英语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培训班心得体会15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小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表格4篇(小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表格怎么写)

初中音乐学科教学总结范文3篇 年初中音乐教学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人教版)

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安排最新3篇 学科教师教学工作

暑假政治学习心得体会4篇(年暑假政治心得体会)

老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模板3篇(教师学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