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3篇(教育教学案例撰写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16 12:33:39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3篇(教育教学案例撰写培训心得体会),以供参考。

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3篇(教育教学案例撰写培训心得体会)

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1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读喻伯军老师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作为一个即将迈入教师岗位的毕业生,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选择小学科学中若干典型案例,具体详细地描述案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用不同层次的评析对案例进行理论透视,然后提出总结论述,拓展性思考,还讲了教学策略,补充说明,各派观点等,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引用的案例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教学故事,有情境,有情节,是我们平时课堂的再现。喻老师提出的都是富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思考题,只提问题,不做结论,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从反思中学到了更多。

  本书有20个专题,分别有“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让学生的主题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保证科学教学的质量”“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定位”“农村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教学”“如何有效的实现小学科学课单位目标的整合”等等,我将就几个专题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专题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无论哪门学科,都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能动的事。科学课也不例外。在课标中就把它作为六条基本理念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到现在,几乎谁都能脱口而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的豪言壮语,可是真正能做到的究竟又有多少人呢?反思自己,没有能达到要求。

  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如果绝对化了,那么老师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了。我们说的主体地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站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来看待学习的任务,来完成学习的任务。而之所以有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就是因为老师强行把学生拉到老师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罢了。

  学习了《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的第二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我们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也需要让孩子在自己能做到主的时候,发挥自己最大的学习的潜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学习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效。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老师们为了追求片面的“学生的主体性”而放大了主体性概念的外延,使课堂呈现出一种近乎失控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在本专题中的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上,往往听到这样的话:“你们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对于这种话,我也经常听到。我想,这种教学语言的出现,应该有个语言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语言的情境可以对这句话定不同的“罪名”。比如,老师和学生已经讨论出了材料选择的范围,或者是研究主题的范围和方向,那么老师的这句话顶多算是用词不当。老师也就没有“按律问斩”的大罪了。要是老师和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没有明确的材料选择的准备,那么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就是“其罪当诛”了。说明这位老师是为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漫无目的地说了这些足以导致课堂失控的话的。他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没有清楚的认识。教学中的热闹也只能是表面上的吵闹,而没有更加深刻的价值。

  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应该体现在什么时候,是学生操作活动的时候,还是思考、讨论、汇报的时候,还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瞬间?

  我觉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出现在老师的潜意识里。老师设计教案,如果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挂在心头的话,那么他设计出的教案应该是一份帮助学生学习、探究的帮助性的指导材料。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自己表演的一份完美的剧本。

  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该体现在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从进入课堂之前,学生就是一个主体。在学习中还是主体,在学习结束后,还是主体。而老师的存在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 1 一个帮助者,指导者。当然这些话,都是每本书上都有的套话。不过我想,要是老师在设计教案前都能想想这节课要使学生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老师要给予哪些方面的帮助的话,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想不体现也“难”了。

  比如,在学生思考的时候,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学生都需要调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合理的假设和判断。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时间。在很多精彩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一气呵成,让听课老师也感到很舒服。可是我就怀疑,难道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步调的?对于每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是用了相同的时间解决的?我敢武断地说,在那流畅的背后是牺牲了半数学生的主动思考时间为代价的。那些学生就被拉着跟着大部队朝前赶,累得苦不堪言,跑得信心全无,兴趣索然!

  主体性、差异性,又扯远了。不过我很坚持地认为,目前我们的课上学生的主体性还没有真正地体现,或许在某一课中能实现,但是在大多数课上还是个美好的愿望。

  专题四: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定位 教师地位的转变一直成为课改的一个突破口。新课标也明确给教师的定位做了提醒:“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书中说,教师作为促进者,应该积极地旁观,及时掌握课堂中的种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应该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应该把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成综合的信息交流。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领者,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拒绝滔滔不绝地讲授,拒绝不厌其烦地灌输,新课程倡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那么在学生亲历的过程中,老师都应该做些什么呢?又有哪些是不该做的呢?

  教师不该把书上的知识直接递给学生,让学生得来毫不费工夫。

  教师不该把书上的材料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毫无新意,吸引不起孩子的兴趣。 教师不该一步一步教孩子如何完成每一个实验的全过程。 教师不该把实验材料摆了一桌而不做任何提示和要求。

  教师不该在学生实验时,完全袖手旁观而不做任何必要的指导。 教师不该在学生有创意时而不及时表扬。

  教师不该在学生吵翻天时,还以为他们真在认真交流。

  教师不该在设计教案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教师不该在孩子有问题时,不做任何的提示。 教师不该在孩子解决问题时,完全放任自流。

  教师不该在学生完成课外任务时,不及时提醒和检查。

  教师不该在上公开课时,为了自己而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孩子的单独交流中。 教师不该把孩子精心设计制作的作品轻易扔进废纸篓。 ??

  教师一定要搞清楚过程和结论孰重孰轻;教师一定要搞清楚一节课的目标所在;教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什么时候介入孩子的探究活动中去。当孩子出现错误时要纠正,当孩子出现偏差时要指引,当孩子出现火花时要激励,当孩子需要帮助时要及时出现。

  有句话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我们科学老师来说,只要心里装着孩子,装着孩子的主体地位,就一定会摆正自己的地位。

  总结:作为一个新的科学教师,我们知道,科学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它从自然课发展而来,但又不同于自然课。我们有自己在大学中所学习的各类理论知识,不管是否全面,是否正确,但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实践经历很缺乏,在《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老师结合各类经典案例,站在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让我既能学习到一线教师对于课堂中科学知识 2 点、课堂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理,又能结合各种理论去分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对科学的认识,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将理论应用于课堂事例中,是我们所真正倡导的一种科学教学方式。阅读这本书,更大的意义是能应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有了更大的目标。

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2

  研修日志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的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把孩子当成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学会包容、原谅孩子,孩子在不断跌撞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意味,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师看不起差生,从语言、行为上,贬低嘲笑差生,首先这种行为和表现,就违背作为老师道德标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体会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思想道德模范,以思想唤醒思想,以生命影响生命,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撰写教学案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学案例研究心得体会

  读语文教学与研究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案例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写作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3

  “读案例、明法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局党支部的安排,我局党员干部集中开展为期两月的“读案例、明法纪”警示教育活动。首先,从5月15日至今我认真阅读了《陕西省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多维度全方位的了解了系统内的典型案例,我深受教育和启示。认识到在我们局组织开展“读案例、明法纪”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通过阅读《陕西省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选编》活动中的实际案例,对我内心产生了深层次的触动。从他们的犯罪轨迹,可以发现案件中所涉及的腐败者原来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称职的干部,然而工作中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的事件,失去了为官为政的法律、道德底线,从而丧失了党员干部应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脱变成为危害社会的腐败分子。这些身边的案例警示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格尽职守,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最后,通过这些反面的案例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一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应当时刻牢记为入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廉洁自律、明哲保身。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廉洁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明纪,受警示、明底线、知敬畏。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学习,坚定信念。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四个意识”,认真地走好反腐倡廉的每步,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刻维护“铁志守纪、廉洁奉公”的国土铁军形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二要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大力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王立教

  2018年6月22日

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共3篇(教育教学案例撰写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读教学案例写作与研究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