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1500,以供参考。
关于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范文1
一、树立自信心
我们做家长的大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这一愿望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前进的节奏,这一愿望如何才能实践?我认为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孩子,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社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因为在我的朋友中,有一部分总是因孩子成绩不如别的孩子得了XX奖而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而责备孩子。有一些诸如“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人家XX多棒,你怎么就这么差劲呢?”一类的话,这就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一种:我就是比不上别人,别人是永远比我好的错误观点。使孩子总处于自卑当中,以致学习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鼓励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难免会出现缺点与错误。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尺度,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二、确立学习目标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就是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要相结合。有的孩子虽然确立了一个目标,但过于长远,短期内无法实现。而孩子往往心比较急,对于任何目标希望尽快实现,如果短期内自己看不到成效便会灰心丧气,这个确立的目标也就失败了。因此,要在远期目标的基础上加入若干个短期内就可实现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远期目标,又可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获得自信。这样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三、让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作业
从小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学习上不欠债,发挥自身的特点,总是对新知识感兴趣,使爱学习的劲头十足。这对于孩子以后踏上社会与工作岗位很很需要。
四、以身作则,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经常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从小到大,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一天两天不算什么,但家长几年,十几年的习惯行为动作便会变成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如果家长有不良的习惯,便会在这一天天中给孩子以影响。有些家长明知自己的某些习惯不对,但又管不住,总对孩子说“别学我”但这已经给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恶果,并不是自己几句“不许学”就可以抹杀掉的。所以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来说起着非常的作用。
五、还孩子自尊心
平时家长与孩子要相互尊敬,遇到困难时,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我一直觉得家长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主体对待,家长不能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六、培养孩子竞争意识与兴趣
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本领,因而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珍惜并鼓励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孩子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肯定与信心刺激相结合,进行“自我感觉良好”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当今孩子最需要培养的性格是:(1)自信心(2)热情(3)富有同情心(4)灵活性(5)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除了要求孩子认真完成课本作业外,还应该着重培养兴趣爱好的知识面,如上兴趣班,或教他学习各种球类、棋类等,对其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七、家庭成员要有分工
做父亲的要多承担一些
八、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小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和同学,老师是全社会都尊敬的人,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外国有一句谚语“能力在孤独中培养,品格在社会中形成。”在培养孩子独立学习思考能力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融入集体,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处处有爱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使孩子终生收益。
九、交流沟通
沟通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做父母的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经常问孩子想一些什么问题,遇到困难和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多给孩子一些激励话语,这样就不气馁。每次考试后让孩子多
十、要做到正确配合
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现代化人才。
关于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范文2
转眼间,孩子已经从蹒跚学步长到与父比肩,期间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相伴成长的疑惑。这疑惑随着孩子的一年年长大俱增,也随着孩子学业的加码俱增。突然就上高中了,马上就面临人生的第一场抉择,回想起自己仿佛才刚刚从高考的硝烟中走出来,顿时紧张万分,迫切的想做点什么,为孩子。
看看孩子,仿佛对眼前或三年后所面临的一无所知,仿佛对父母的焦虑视而不见,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演绎着。唠叨对烦躁、压迫对抵抗、希望对失望,家庭的气氛一天天凝重起来,在这种氛围中,优点、缺点、进步、退步、优秀、平庸无可分辨,都被情绪抹平。孩子的成绩甚至不能保持一贯的良好,而是滑到了平庸。我们的问题一直是:如何从良好到达优秀和卓越。而这一次,高中的第一月,问题变成了从良好到了平庸。
感谢八十三中的贺老师雪中送炭!在最为迫切的时候开设了《家长课堂》,虽然只参加了五期,但是,已经发挥了作用。从期中考试成绩看,已经从平庸的底部脱离,回到了老问题。另一个进步是,家庭的气氛变得和气欢快起来。
“育儿即育己。怎么样的父母,就有怎么样的孩子。”这是五期课下来最通俗的总结。我想,这与财富、地位、文化并无直接的紧密关系,其核心是父母的精神、情绪、示范。身处贫困,但父母吃苦奋斗的精神,以一种具体可见的方式时时呈现在孩子眼前,一部分孩子会脱颖而出。这可能就是无为而治,“无”是潜在的“有”,无财富无刻意的教育,有精神有可见的压力。
富人子弟我们无法猜测,问题最大的是看起来衣食无忧的最大多数的家庭。没有贫家子弟的环境,自然没有被环境逼出来的自强自省,所以,这样家庭的父母,需要反思的更多,需要付出更多,究竟如何做?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比孩子的成长经历,是截然不同的。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眼见过父母在贫困中的坚持和努力,明白的当然更早一点,虽不成功,但也还能自食其力。对孩子,总体希望他能有自尊、有自信,快乐地过好一生,具体到现阶段的学习,希望他能够优秀甚至卓越,然而眼前暂时看起来为什么不够呢?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优秀不能自然生长出来,需要人为的环境和塑造,总结自己为孩子的作为,付出远远不够,用心远远不够。正如老师所讲的“没有一种能力,仅仅是天赋使然。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是细心观察、精心栽培、用心引导的结果”。而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刻意”的做过什么呢?仅仅是做了为了生存的努力,仅仅做了天然的父母该做的,孩子仅仅是耳濡目染的继承了父母的善良、正直和一般的努力,所以孩子只能达到一般或良好的状态。我们期望优秀,却没有具体深入地去做塑造优秀品质的工作,没有认真反思问题的根源,没有学习该下怎样的细节上的功夫,难怪愿望始终是愿望。
虽然通过这短短的十几小时的学习,难以教会我全部的育儿方略,但是至少让我明白了大概的思路和基本的规律。想要从良好到优秀以至卓越,不但需要孩子的潜心努力,更需要父母的坚持不懈:情绪的抚慰和化解;信心的补充和激发;遇到障碍的协助和清除;关键时刻具体的帮助与指导;润物细无声的目标指向和暗示导引;尊重、激励和理性的约束。父母的学习是如此之重要,父母的付出是如此之必要。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没有百倍的付出就没有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法无定法,一家一法,无为无法,永无可法,努力中,行动中,法自现,法自臻。
我儿生性尚灵,继承了父母的善良与正直,然尚且年幼,未能明白当下的担当与行动,暂时缺乏一种持久的勤奋,这是需要我耐心启迪和协助解决的问题。儿子目标高远,三年内的目标是复旦大学,七年内的目标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我不觉得是好高骛远,有这样的明灯指引,即使不能到达,也会更远。所以,暑假我们去了上海看了复旦大学,我们约定:这十年内父子俩比赛,我负责挣部分留美的学费,儿子负责拿到复旦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拿到通知书,则先去美国或欧洲旅游一次,作为奖励。
长路漫漫,与子同行,共担共当,直至彼岸。从此岸到彼岸,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相伴相助,更需要老师们的苦心解惑。选择了八十三中,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充满信心,除了不尽的感激,还有乐观的期待。
关于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范文3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懂得真正教育孩子吗?有许多人的回答是,当然懂,可其实你们错了,你们没有真正懂得,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解说吧。
教育孩子,不是只给她(他)教育,不仅仅要给她(他)教育,还要懂得一些其他的,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她(他)灌输暴力的种子,她(他)的爱好,如果没有坏处不要强求她(他)改掉,也可称之为“杀趣”,她(他)不喜欢的爱好,不要因为你喜欢而强迫她(他)也喜欢。
下面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孩子是必须要受教育的,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都是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如果在您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他)若不听,也不可以打,骂,最好也不要当着小孩子看暴力片,比如:打仗的,战争的,不然,孩子遇事喜欢用暴力去解决,一些小错无可避免,若小错酿成大错,甚至违法犯罪,可是不好的。
“杀趣”,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比如:您的孩子喜欢舞蹈,而您喜欢唱歌,而对您的孩子说:“咱们不学舞蹈了,学唱歌吧。”假如您的孩子答应并且爱好,就不能称之为“杀趣”,当然,假如您的孩子,并不爱好而为了让您高兴而答应,也可称之为“杀趣”,如果,您的孩子不爱好也不答应,您还是强求,那么就是真正的“杀趣”。
假如,您喜欢弹钢琴,您的孩子并不喜欢,而您强迫她(他)去学,可称之为“增趣”,强加给孩子她(他)不喜欢的爱好,只能说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所以,各位家长教育孩子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以上是我作为一个姐姐、一个女儿的个人看法。
关于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1500相关文章:
★ 教育孩子心得9篇
★ 家长教育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4篇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