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9-27 08:33:03 心得体会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榜样

  何为“榜样”?不少人心中首先想到的榜样是名人、科学家或偶像等“遥不可及”的大人物,与自己无关。但是,近日来,央视播出了微视频《榜样》,里面的讲述的人物,有扎根乡村的医生,有坚守岗位的民警,有服务群众的社区干部......一个个身影全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看到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噢,原来榜样就在身边!”,是的,成为榜样并不难,你也可以!

  让自己成为榜样,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着他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同一个事物或问题,以不同的态度对待,最终结果也全然不同。比如当困难到来的时候,有的人会选择逃避,有的人在困难中被打败一蹶不振,而积极向上的人则会把它当作是一种磨练,迎难而上,最后在困难中不断前进和成长。在生活中,有的人会觉得生活不易,得过且过,无追求、没目标,而积极向上的人会觉得生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树立有自己的人生梦想、人生信念,并且为之不懈努力。而你就要成为那个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坚守岗位,不畏困难和挑战的人,让自己成为榜样。

  让自己成为榜样,要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社会上传递的所有积极的、健康的、给人力量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称之为“正能量”。在平凡的生活中,榜样并不都是一样,但是他们都有最闪光的特点和最突出的品质,你可以做诚实守信、善良正义的榜样,你可以做敬老孝亲、无私奉献的榜样,或者追逐梦想、坚守岗位的榜样。让自己成为榜样,成为一盏灯、一面旗,要做好自己,更要影响他人。

  榜样,是最好的引导,也是最好的说服。这是一个需要榜样的时代,也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榜样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更多的是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干着普通的工作,做着普通的事,却努力发挥着大大的作用和能量,展现出无形的感染力,引导着身边人见贤思齐、向善向上,他们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可能是你的父母,或是朋友,也可能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努力成为榜样,明媚自己,感动他人,让生命绽放光彩。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理想照耀中国》紧扣“念青春故事、书家国情怀”的创作理念,以“美好理想、青春奋斗”为核心主题,广泛挖掘不同历史阶段各行各业中生动的青春故事、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旨在以当下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方式讲述呈现,激发年轻人的青春共鸣。

  举个列子吧,像我们刚学过的《木兰诗》,诗中的花木兰。可汗点兵,卷书十二,卷卷爷名。父亲体弱多病,老态龙钟,再说父亲没大儿子,木兰没哥哥。无奈之下,木兰只能自愿男扮女装,替父从征。木兰在沙场上有着"黄金百战千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奋勇杀敌,一心想着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报忠。经过九死一生,木兰才凯旋归来。当然,木兰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是不慕名利,只是求回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闪烁着木兰的英雄豪气。

  木兰对国尽忠,对家尽孝,真正做到了女子的巾帼本色。到最后,木兰又担起了普通女子的责任。这是不是彰显出木兰的家国情怀呢?古往今来,许许多多为国报效的任人物有很多,像岳飞,文天祥……他们身上都有数不胜数的优秀品质,我们都应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现在,抗疫期间,多少人立下请战书,奔向“战场”?有刚结婚的,也有刚生完孩子的青年人,还有过七旬的老人。他们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荣华,奋身奔向医护一线担当起医生的责任。他们也期望能平安的待在家里与家人团圆,但他们没有,也许他们会累倒在病房中。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小家,只是他们懂得保住大家,才能使小家幸福安康。这难道不是高尚的家国情怀吗?

  在学校里,我们认真学习是爱国;在家里,尽孝听话,是爱国;在生活中,热爱生活,是爱国。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在学校里汲取知识的乳汁,长大长成大树守护国家。

  飘扬的红旗下,是无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看完《榜样7》这个专题节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被称为”菌草之父”的林占禧教授。他用”以草代木”的方式解决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开辟了菌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创建了菌草食药用菌和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

  在他夜以继日的研究下,这些菌草的价值已经不单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是要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角色,让沙漠变成广袤的绿洲,尽管即将步入耄耋之年,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依然奔波忙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林占禧教授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深深感染着我,他一次次的尝试,思考,推翻,坚持只为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美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一定要学习他的工作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青春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们志愿军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其中情节所展现出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无畏和英勇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教育着我。战争的确是特别的惨烈,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可能能体会到那种残酷,它就像是黑洞一样,强大的引力只会将你拖进无情黑暗的漩涡,没有任何的片刻思考和犹豫寡断。事实上,当你被卷入其中时,已经不可能逃脱了,你能选择的早已在出征前就已经做出了抉择,既然走上了抗敌卫国的道路,那就无悔于青春和生命。

  悲伤总是和美好联系起来的,战争同样如此,与之对应的是爱情。看过电影后,我想为什么战争总是伴随着爱情呢?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战争是残酷的,爱情是美好的,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情节,这也是一个很平常的电影情节的处理手法。

  2、战争带给人是绝望,无限的死循环,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结果和即将到头的悲哀,而爱情给人以希望,憧憬,未来和美好,无限的生机活力,望眼欲穿都看不到头,看不到的结果。事实上,这一点对比在最终的结果上是一致的,结果都是没有结果。

  3、事物本身是多面的,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一面,有善良的一面,就有残忍的一面,有幸福的一面,就有悲惨的一面,而战争和爱情就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两面。事物本身也是残酷的,在当时的背景下,爱情就像是佛说的尘一样,本来就是没有的,一切都内心都是不存在的,唯有生死之念。

  4、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每个选择对应的下一个选择又是千差万别的,当我们自己真正站在生死的十字路口时,我们会想些什么呢?即使是想了好的,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尘归尘,土归土!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莫在“后浪”的赞美里丢了自己】

  在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发布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里,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以青年宣言《后浪》为词,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视频只有三分钟,但里面有自信、有自由、有激情、有无所畏惧,有不同的年轻人不同的鲜活模样。这种官方频道和年轻流行元素的结合打破了次元壁,让被戳中的z世代们有内心世界被主流逐渐认同的感觉,纷纷刷起“奔涌吧,后浪”。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演讲抒发了对青年数不清的期许和祝福,但在哔哩哔哩这个小型社区里能看到的问题说明,视频里光鲜亮丽的年轻人并不能代表全部年轻人,普通青年的生活和“后浪”是不能匹配上的。

  青年满怀热血与激情,但缺乏能够坚持到底的毅力。在哔哩哔哩学习有这样一件怪事,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来到同一个教学视频,往往视频第一P的弹幕很密集,很多打卡的、立誓的,但是随着P数的推进,弹幕数量越来越少。而“雄心壮志”又可能会狠逼自己陷入一种自我欺骗的状态,就算不为了学习知识而看视频,也要为了刷完视频、完成学习任务而看视频,为了给别人看也为了麻痹自己而看视频。青年人激情澎湃,同时躁动不安,缺乏古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耐心和意志力。

  青年手握不竭的知识,但缺乏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哔哩哔哩作为二次元年轻人的聚集地,许多出圈的视频后面,总有一些评论不合时宜。他们不思考消息的真假,而直接凭借消息的内容发表言论,陈述自己的观点,丝毫不考虑视频背后的背景、人物以及所处的利益关系,在自己的世界里指点江山;又或许并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一味地按博主或者视频的套路来陈述,看似队形统一,实则是一群乌合之众。

  而年轻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青年人有最光明的前途。就算所处的环境暂时无法像视频里一样自由地过热爱的生活,也不必心急。毕竟拥有年轻、有热情、有毅力、想学习、会思考这些闪闪发光的特性,想要的、想做到的都会一一实现,今日长缨在手,不日缚住苍龙。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在2021年12月9日,我们班全体同学在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组航天员瞿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早在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就曾在“天宫一号”开展过基础物理实验。

  虽然我们现在对于那些高深的航天技术,深邃的宇宙知识理解不了多少,但是这却激发了我探索知识宇宙的强烈兴趣。我们每天只能迎来一次日出,可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却可以一天中迎来十六个日出,因为他们在神舟十三号飞船里,每九十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在这次“天宫课堂”,我们看到了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等。让我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

  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王亚平老师的太空授课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所有青少年。谢谢宇航员,也同样谢谢大自然和宇宙馈赠的一切。

  我想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梦想有一天月球上能插满中国的旗帜,我憧憬高科技能传遍全宇宙,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宇航员,搭乘宇宙飞船去探索深邃的太空,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时代里,不仅有《榜样6》用鲜活的事迹诠释党员特质的优秀党员,而且也有在我们身边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普通党员,他们用生命和汗水谱写着一曲曲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赞歌。正是有了这些榜样,积极主动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我们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蒸蒸日上,我们的祖国才会有了今天的强大;正是有了这样具有先进头脑又不忘初心,爱岗敬业的榜样在,在党的领导下,在榜样的引领下,时代的步伐才那么铿锵有力;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既展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这些榜样正是新时代继续前进“风向标”,引领着新时代广大党员干群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9篇)

抗疫题材剧《在一起》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党课开讲啦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高考少年》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返校抗疫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精品10篇)

观看贵州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平安行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必备10篇

春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15篇】

榜样5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