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3篇(小学数学老师观摩课堂心得),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1
5月22日---23日,我有幸在婺源参加了教育新视野第一届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这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余颖、江苏的周卫东老师、江西南昌的叶青老师、江西省万年县第三中学李国瑛老师等6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周卫东教授,华应龙教授、专家报告,及有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游戏公平》利用学生喜欢的操作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与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时理解图意。这次听课找到了这样的.佐证,且效果很好。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这一点从周玉仁教授的报告中体会到。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从外省老师的讲课中体会较深。
华应龙教授、周卫东教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师者若水和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可谓高屋建瓴,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专家的精彩报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2
9月26日,我有幸与同事赴长沙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9月27日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执教的《周长》,田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运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数学中的知识,课堂学生表现活跃,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第三节课是有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钱老师一步一步让学生掉入陷阱的方式,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
9月28日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执教的《逆序推理》,柏老师注重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以方位判断为引,让学生理解“相逆”,又以算式让学生利用“逆
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第二节课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徐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课堂以“节约”二字开始,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倡节约。在突破重难点上,又以快乐的游戏进行,老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课堂显得轻松而又紧凑,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蔡宏圣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田立莉老师精炼的讲座,田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田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
步加深我们对课标的认识,促进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的提高。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也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反思,逐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3篇(小学数学老师观摩课堂心得)相关文章:
★ 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0篇(小学生谈数学微课心得体会)
★ 小学班主任的培训心得体会10篇(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与收获)
★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10篇 养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