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6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1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有多个年头了,但是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两点体会。
一、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二、从改善师生关系如手,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的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只见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便接受为探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理解和运用语言来实现,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坚守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让我们一起共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2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高中的语文知识复杂而多变,从事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心得体会,下面是由出guo为大家的“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那么我们 * 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 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机地联系课文的相关知识,得心应手地穿插背诵有关的诗词、警句、启发学生课后去多读书,或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过去背诵的篇目、启发生学生去记忆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被教师广闻博记的学识所“粘住”就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了。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一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比。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课。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 *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 *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微型机勃勃;
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
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大弦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声暂歇。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当心面,四弦一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美感认知。让学生中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可由物生景,由景生情,也可以是由物直接到情。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拾起头望前面。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 * 受难的农民的象征,他忍辱负重、忠厚善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单是本义上的老马,更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那抽下的鞭子,是抽在穷苦农民身上的,抽在我们祖辈父辈们身上的,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抽的痛苦,最终达到“移情”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愤怒和诅咒。再一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 | |
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3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二)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追求。同时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文化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一点也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且语言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难以理解,因而产生厌恶文言文的情绪,甚至会谈“古”色变。为改变这一现状,实践新课标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加强预习
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每次讲课前,可以要求他们书面翻译出所要学习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了学情,讲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熟读成诵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宋朝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课堂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堂讨论解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几个步骤去读。首先,让学生对照着注释把文章从头到尾边读边译,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圈出来,同时整理到笔记本上,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直到真正弄懂为止。其次,让学生试着不看注释诵读文章,在还不能记住意义的地方作出标记,然后将这些难记的知识反复地记忆。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进入学习。同时要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明白诵读对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谓根基扎得深,果实才芬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激活知识
文言文学习不是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而是以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为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先前知识,建立文言文材料之间的联系。这一联系体现在对词义的理解、语法使用方面,也体现在对情感的感悟上。比如文言文中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还有常见的固定格式,在新课文中可先激活先前相关知识再联系新课,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理解和保持。通过这种方式,使已有的知识在多次重复中得到逐步的强化。
四、重视积累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也加大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因此,背诵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既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品位,适应高考的需要。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三)
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有多个年头了,但是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两点体会。
一、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二、从改善师生关系如手,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的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只见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便接受为探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理解和运用语言来实现,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坚守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让我们一起共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4
篇一:高中语文名师示范课心得体会
听清新县第一中学名师示范课心得体会
清新县禾云中学 黄杰玲
昨天上午我在清新县第一中学听了两节由教育局组织的名师示范课,一节是作文指导课,一节是文言文教学课,听完这两节课,我感觉收获很多。结合这次活动的主题“语文课堂有效性”,下面我就个人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来谈下我对现在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次活动中陈文新老师在上《郑伯克段于鄢》这一课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整节课由始至终,陈老师通过由学生的感悟去出发,去引导学生探讨文本的内容,而且无论讲到文本的哪部分内容,陈老师都可以娓娓道来,而不用去翻阅教科书,可见他对教材有多么的熟悉及对学生学情了解的有多么的透彻,这一点是我尤为钦佩的。正是陈老师对学生和教材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是讲文言文,我总是要在课堂上发很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字词,翻译,才能进一步探究文本,所以课堂气氛就相对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抄译文,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之前我一直
六、语文课要上的有语文味
在这次活动中,教研室王延龄老师提出“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语文老师上课要上的有语文味”,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语文味”的问题,是针对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等现象而提出的。虽然语文课与政治、德育、审美、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有关,但是,语文课决不是政治课、德育课、审美课、天文地理课和其他自然学科的课,而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课。我理解的所谓的语文味,就是围绕“语文”二字进行教学,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就是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然而,有人把语文味等同于语文课的味。事实上,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不见得“有味”。语文课堂不能缺少“语文味”,因为这是语文课的本色要求;但语文课堂又要力求“有味”,因为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手段。如何让语文味“出味”?这里想就最具语文味的品词赏句方面做些探讨。出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创设情境,循循善诱理解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做到既不失语文本色,又让学生兴趣盎然。
总之,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二:高中语文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十天的新课改培训,收获很大,我深刻地认识到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
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门学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要善于交流合作,借鉴别人长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对于新教材我们也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借鉴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应是对语文新课标最恰当的评价。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因为创新而丢掉传统,割断历史,也不因为继承而放不开手脚,固步自封。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这规律就包含着数千年来语文教育的丰富积淀。比如,阅读教学的口诵心记、学思结合、温故知新、躬亲实践,写作教学的读写结合、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等等,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弘扬。又如,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的大家,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是科学化、现代化、
民族化的理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高山,值得我们继承。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继承的厚实土壤,创新就失掉了根基。
五、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同位次的交流和沟通,学员之间的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培训只是我们教师个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但培训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学习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敖汉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篇三:高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
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辩论,让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课程可能会变的更丰富多采。学生也不会觉得语文课就是书本上那些知道,课外的东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课堂中,这样的话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与他们交流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同时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
验。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素养。
例如,高中语文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语言上,材料真实、题材多样、语言真实、鲜活、地道、现代、自然、标准,所用语言反映了当前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发展趋势;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在教材设置上,系统性较强,教材的篇目名家作品较多;重视学生阅读技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等;在表达交流方面有梯
度,过程清晰,针对性强,材料比较具体、形象,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坚持不断地进行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彻底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健康成长和教学成果的提高。 篇四:高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辩论,让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课程可能会变的更丰富多采。学生也不会觉得语文课就是书本上那些知道,课外的东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课堂中,这样的话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与他们交流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同时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
、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素养。
例如,高中语文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语言上,材料真实、题材多样、语言真实、鲜活、地道、现代、自然、标准,所用语言反映了当前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发展趋势;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汇教学采用单词框,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词汇学习的过程;重视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在写作方面有梯度,过程清晰,会在写作之前均有形式多样的铺垫。除了情景,还有开放式作文,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当新一轮课改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把语文推到了课改的最前沿,似乎语文是最简单、最可以为所欲为的学科。这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偏见与错误。语文教学大环境的异化和恶化,已经使不少人(甚至包括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中学的教学生态环境让语文处于异常尴尬的境地。常说“语、数、外”,好似语文理所当然的居于最重要的位置,而实际上,占据学生时间最多的是数学、外语,其次是物理、化学,再其次是政治、历史,而拥有150分的语文在中学校园里是“失宠了的正宫娘娘”,勉强维持正常的上课时间,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其次,社会的审美变异也使语文课本缺少了吸引力。光怪陆离的社会,催生出大量“快餐文学”,学生们崇尚的是愤世嫉俗的少年写手,却对深刻犀利的鲁迅文风嗤之以鼻;学生们会为忧郁阴冷的幻想落泪,却视冰心的纯净、朱自清的真情为浅薄;老师眼里坚守真善美的语文课本,在学生们的眼里远不如《少男少女》之类的时尚杂志。
而当今的孩子自小养尊处优,即使课改后的新课堂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要么缺乏“自主”意识,以被动的思维为主;要么不会倾听、交流与合作,“霸占”课堂。这些缺陷使课堂上不能形成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最后,教育同仁对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不足,导致对语文课改缺乏正确的估计,评价过于苛刻,期望过高。
在这种背景下,让语文承担“课改先锋”的重任,无疑是把语文推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作为语文老师,消极的抱怨无济于事,职业道德容不得我们“怠工”。李镇西博士曾说:“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我是一个绝望的理想主义者”。吴平安老师的文字更是振聋发聩:“深受儒家经世致用濡染的杏坛传人,还是要有一点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要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信,要存有几分知识分子犬儒化而磨蚀殆尽的书生意气!”在这一点上,夏敏老师,董明实老师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出于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出于对中国语文的责任,我们应该放弃的是无谓的牢骚,迎接这个时代向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师发起的挑战。 我们无法改变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搭课改的“顺风船”,通过自己脚踏实地而富于诗意的努力,改变自身的语文教学的小环境,影响自己班级的语文学习,进而为社会语文学习大气候的扭转有所贡献。
那么语文的课改究竟应从何入手呢?
一是改变教学内容。我并不是说要舍弃我们的语文课本,而去迎合社会上媚俗甚至庸俗的文化风气,而是在如何使经典艺术作品离我们近些下功夫。例如鲁迅作品,因时过境迁,学生对大师的作品产生隔膜在所难免,但其作品中映射出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的责任感,却永不过时,更何况,其针砭时弊的艺术手法于当今又有几人能超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改变语文教学“技术化”的问题,找回曾经精神失落的真正的人文性阅读。
我们曾经以课文代作品,用习题代阅读,拿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从根本上动摇了阅读的本质,造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场的缺失。没了灵魂的阅读,只剩下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思想是把火,阅读就是传承的火把;思想是声雷,阅读让雷荡涤灵魂;思想是把剑,阅读就是把血脉切开”。当我们与学生共同走进鲁迅的那个时代,共同追溯大师的思想历程,我们就不得不因大师的个性而热血喷张,我们的灵魂也将在碰撞中被荡涤、被洗刷。
改“技术”为“艺术”,改“知识”为“文化”,重精神底蕴,在阅读中寻找“心灵世界”,从中体验自己的人生,获得的不仅是“共鸣”,也是一份人生的“传奇”。
二是改变教学方式。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度过9年或者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指望他能够爱上学习,并通过学习获得快乐?我们怎么指望他能成为一个有修养的高素质的人才?学生的生命灵动与新奇天性被不断销蚀,主动性、被动性的学习方式最终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傀儡”,好的作品也会因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而变得让人生厌。
改变理念,转变角色,认清身份,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常态,让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教师应退下讲坛,协助学生思索、烦恼、迷惘、激奋、恍悟,成为他们成长的陪伴者。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我们的改变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变得快乐,学生的生命变得滋润、丰盈、健康和俊朗,何愁语文课不成学生的最爱?
但要谨防我们成为“牧羊人”,我们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与保持,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与有效,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我总认为,课改的基础就在这两个“改变”,有了这两个改变,语文将“杀出重围”,就如砖块下的小草,亦如石缝间的杜鹃,迎来生命的春天。
挑战意味着机遇。当我们走上课改的道路,当我们困惑在路上,当我们挣扎在路上,我们就将课改变成生活,我们就将语文溶于生命,我们必将笑在路上当新课改的一切沉淀为我们语文课的信仰与信念时,我们,语文老师,将幸福在我们的语文中如泉水般自然展现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我们认识到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来说,我最初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往往我们的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有这样的一些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细讲精练;一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却将之分化,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一些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往往因为老师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的听专家们的引导和指点,认真和专家们做心灵上的交流。苏教社的老师说的好,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分析运用独到的处理方法,把教学思考中的特点、优点、亮点通过情景表达出来。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的去做: 第
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
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参加这次培训之后,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所以,培训结束后,我们个人的学习并没有结束。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具体的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弊病。
2、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研究实验教科书和相应的教辅书,弄清它们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点和着力点。
4、研究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生活氛围,争取能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切感中增添新的体验。
当然了,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高中语文新课改学习心得
通过这段时间的新课改学习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反思,我有些看法和体会。
一、要变“用一本教科书教”为“用多本教科书教”。
我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上语文课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是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做到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但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没有兴趣。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你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所以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本,其实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二、要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
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这话一点不错。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
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我想也不是什么好事。第一,它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跟着你的思路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前认真备课,翻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对上课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了如指掌,甚至语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参考答案的特色。结果是上课时虽然展示了老师的风采,自我感觉不错,可学生总是一脸的茫然。我当时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现在,我认为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师的文学知识要丰富,语文素养要丰厚——这就要靠终身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教师的终身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教师无需作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三、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四、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
唐代散文家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我认为应该作为参与新课改实践的老师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思维。 “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果不信,那就请不信的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一幅对联的上句,要求师生一起对出下句。我想,对得最快、最好的不一定就是老师。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5
高中语文教学总结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心得一: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 *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心得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有多个年头了,但是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 * 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两点体会。
一、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二、从改善师生关系如手,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的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只见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便接受为探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理解和运用语言来实现,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坚守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让我们一起共勉。
心得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从xx年秋季开学至今,我们学校的高一级语文科备课组把课外读写当作学生的一项常规作业来开展。各班语文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每周定量的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开展多阅读佳作经典、勤练笔、人人争当“读写之星”的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每周完成课外阅读2000字以上,摘抄、写读书笔记800字以上。每周教师要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给活动定个主题:多读书,读好书,让生命溢满书香。目的是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写作水平。上学期,高一级已经开展了两次“读写之星”的评比活动。从学生写的读书笔记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做好,而且越来越认真、重视,取得的效果还不错。
关于这项常规作业的安排,我们是考虑到一些现实情况,如下。第一,高中三年的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要有一个总规划、统筹,从高一起就抓好阅读写作,强化阅读写作训练,一直持续到高三。第二,金中的学生一贯重理不重文,平时,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理化学习中去,无暇光顾经典名作,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面狭窄,缺乏积累,思维较简单,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起文章来,语言干巴,内容空洞。阅读的贫乏,带来了明显的后劲不足。第三,高考能上130分以上的极少,一些语文尖子生的高考成绩就集中在125到129分之间,这是一个瓶颈,从阅读写作入手,也许能突破这个瓶颈。
基于上述的情况,我们规划好三年的阅读教学,在抓好课内阅读写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注重素材、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是我们阅读写作教学的一些策略和做法。
第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举一反三,迁移和延伸到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在抓好课内阅读写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作,多作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提倡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更加个性化的相对宽松自由的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多写读书笔记(读写应结合才是高效)。持之以恒,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夕,因为,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其结构不是逻辑性、阶梯性的递增,而是潜移默化、循环滚动的,有如水中养鱼,积以时日,方见成效。若能长期保持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有了良好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加上得当的做题训练,高考拿到好成绩不是难事。而语文尖子生的高考成绩的突破也在此举。
第四,引导学生贴近文本阅读,强调文本细读,在反复的阅读、揣摩、涵泳、体味、理解中提高阅读能力。
心得四: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那么我们 * 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 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凭借教师的语言魅力,牢牢吸引住学生。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机地联系课文的相关知识,得心应手地穿插背诵有关的诗词、警句、启发学生课后去多读书,或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过去背诵的篇目、启发生学生去记忆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被教师广闻博记的学识所“粘住”就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了。 二、体验成功,实施激励评价,激活课堂。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一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比。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课。
心得五:高中语文新教材诗歌教学心得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一)借助物像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微型机勃勃; 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
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二)借助绘画
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 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 。 随意春芳 ,王孙自可 留 。”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 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三)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 (四)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 大弦 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 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 声暂歇。别有 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 当心面,四弦一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五)借助习作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六)借助移情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 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 ,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 ,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 ,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美感认知。让学生中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可由物生景,由景生情,也可以是由物直接到情。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拾起头 望前面。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 * 受难的农民的象征,他忍辱负重、忠厚善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单是本义上的老马,更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那抽下的鞭子,是抽在穷苦农民身上的,抽在我们祖辈父辈们身上的,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抽的痛苦,最终达到“移情”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愤怒和诅咒。再一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
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6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
;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
;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
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
;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
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
?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
讲“赋”时,在解释了“赋”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
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追求。同时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文化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一点也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
且语言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难以理解,因而产生厌恶文言文的情绪,甚至会谈“古”色变。为改变这一现状,实践新课标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加强预习
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每次讲课前,可以要求他们书面翻译出所要学习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了学情,讲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熟读成诵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宋朝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课堂的诵读,
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堂讨论解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几个步骤去读。首先,让学生对照着注释把文章从头到尾边读边译,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圈出来,同时整理到笔记本上,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直到真正弄懂为止。其次,让学生试着不看注释诵读文章,在还不能记住意义的地方作出标记,然后将这些难记的知识反复地记忆。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进入学习。同时要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明白诵读对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谓根基扎得深,果实才芬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激活知识
文言文学习不是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而是以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为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先前知识,建立文言文材料之间的联系。这一联系体现在对词义的理解、语法使用方面,也体现在对情感的感悟上。比如文言文中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还有常见的固定格式,在新课文中可先激活先前相关知识再联系新课,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理解和保持。通过这种方式,使已有的知识在多次重复中得到逐步的强化。
四、重视积累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也加大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因此,背诵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既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品位,适应高考的需要。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
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有多个年头了,但是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
\"真是不知
\",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两点体会。
一、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二、从改善师生关系如手,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
\"的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
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只见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便接受为探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理解和运用语言来实现,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坚守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让我们一起共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6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