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必备13篇】

时间:2023-11-17 12:54:37 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1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奥运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成为奥运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同时中国也将成为一个举办过五次各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

  2008年中国北京申办到了奥运会,对于我以及所有国人来说都是既激动又骄傲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

  眼下,北京已经申办成功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我想这又是一次展现中国的辉煌和进步的.时刻。中国人绝不能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这也是一次千万人心中“中国梦”的实现。

  在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与兴奋。当我看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看到活字印刷,看到一卷卷画轴,看到漂亮的烟花脚印,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尤其是看到点燃奥运火炬的那一幕,我禁不住想哭。

  国运兴衰,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勤奋拼搏,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建设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祖国拉开新的篇章,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2

  昨夜,中国又惊艳了世界。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下终于呈现了。这次的开幕式与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了锣鼓喧天的红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洁的白色;没有整齐划一的千人团体操,只有天真烂漫的几百少年。经过时间沉淀的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历史韵味,内涵更加丰富。

  当立春与冬奥会相碰,中国人便使这场盛会更加浪漫。因此,这次的倒计时别出心裁地以二十四节气开始,当每一帧唯美的画面从我眼前闪过,我更加坚定了中华的文化自信。当画面定格在立春时,我知道新的希望永远存在,它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

  各国代表团按笔画顺序依次入场。引导员手举雪花形状的引导牌带领世界各国依次入场,蓝白相间的礼服,古典云纹的配饰,清新而又不失优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后雪花形状的引导牌被聚拢成一个更大的雪花,以橄榄枝围拱,这让“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奥运火炬的点燃方式,当两名火炬手将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间时,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熊熊圣火,仍是只有那束来自希腊的小小火焰在燃烧,这是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的真正体现。这次的点燃方式简约却不简单,它燃烧着全世界的激情、热爱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冬奥会充分体现了这一里面。在奥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类定能携手前进,走向未来。

“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3

  环旗下,青春是永恒的旋律。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00后”冬奥健儿们书写着奥运的新传奇。截至8日,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斩获3金2银,其中,“00后”运动员贡献了1金2银。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冰雪盛会上,众多充满青春朝气的“00后”主动扛起了为国争光的时代重任,“小小年纪”书写了“大大担当”,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可敬可爱可信的卓越风采。

“千禧一代”,用非凡的实力焕发出青春光彩。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北京冬奥会上,“00后”一代大放异彩,在奥运舞台上开创他们的时代。无论是18岁的谷爱凌“一飞冲天”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还是17岁的苏翊鸣“一鸣惊人”为中国队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抑或是21岁的李文龙“龙腾虎跃”获得短道速滑宝贵银牌……这些被誉为“千禧一代”的青年运动健儿挑战自我、不畏强敌,在冬奥会上摘金夺银、赢得荣光。在他们身上,我们强烈感受到了“00后”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非凡实力和爱国情怀显示出“一浪更比一浪强”的青春魅力。

“青春无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之美。拼搏与奋斗是青年最美的姿态,也是青春最实的内容。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2003年出生的中国选手谷爱凌尝试用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转体1620”成功挑战第三跳,这是目前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女选手能做出的最高难度动作,也正是这次“绝地反击”,最终谷爱凌上演了超级大逆转,以令人惊艳的表现摘得桂冠。在冬奥赛场上,像谷爱凌这样的“00后”还有很多,他们脚踩冰刀雪板,驰骋冰雪赛场,以“青春无敌”的姿态不仅绽放出冰天雪地里炙热的“中国力量”,更向人们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之美、拼搏之美和奋斗之美。

“强国有我”,共同奏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凯歌”。人生能有几回搏。从赛场到人生,无不需要这样的执着勇毅和拼搏奋斗。“00后”的冬奥故事,无疑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励志故事,由此也点燃了亿万中华儿女矢志奋斗,再创伟业的豪情与力量。我们要像冬奥健儿那样,做“强国有我”的一代新人,永不言弃、勇攀高峰,以一颗“爱拼才会赢”的进取之心奋斗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当中,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努力以“为了祖国,冲”和“不负人民,拼”的昂扬姿态在实际工作的“赛场”上赛出好业绩、赛出高水平,共同奏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凯歌”。

  青春最迷人,拼搏最美丽。我们期待,包括“00后”在内的广大中国运动健儿在接下来的北京冬奥会上有更出色、更精彩的表现。由此也更加坚信,青春之中国必定和世界“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4

  比赛一波三折,悬念迭起。

  冬奥赛场上,青春正当时,在北京冬奥会上,许许多多中国青年熠熠生辉。17岁的苏翊鸣,18岁的谷爱凌,24岁的金博洋……2月7日八点整,我坐在电视机前,翘首企盼着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的比赛,心中有激动,更有不安……预赛,半决赛……比赛的进程很快,转眼就来到了决赛,经过一次次比赛,三位中国选手在决赛相见了。决赛的枪声响后,选手们迅速冲了出去,速度很快,这就是短道速滑的魅力所在吧!赛程过半的时候,有两位选手在弯道变线时出现了踢刀的现象,裁判紧急叫了暂停,进行重赛。1000米决赛召回后的第二赛,我看到武大靖体力不支,帮任子威卡住了位置,在武大靖和任子威并列时,我感觉他们进行了无声的交流,随后任子威加速前行,超过了武大靖和他身后的匈牙利选手,我仿佛还看到武大靖用手指碰了碰任子威的手,完成了一个鼓励的动作。“加油!”我都快跳起来了,只有两个字在脑中闪现。在期待中,任子威率先冲线,夺得了金牌!

  比赛的一波三折,心情的跌宕起伏,金牌的闪闪发光。我知道,这就是中国人的坚持,中国人的舍己为人,中国人的体育精神!短道速滑赛事过后,网友评论“你滑,我挡。只要金牌是中国的,我就不算输!”,歌词中写到“兄弟齐心协力拿奖杯!”,解说员也评价任子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好样的任子威!”……武大靖说:“只要我滑得够快,就可以不给裁判和对手任何机会,让裁判挑不出任何毛病!”这句话的背后,是日日夜夜训练时的汗水,是运动员的奉献精神,是大国的风度大国的尊严,武大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面对黑暗的方式,不是变坏,而是让自己变的更强!

  当走投无路,甚至那公平的天平也失衡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先人一步远远甩掉对手,赢得干干净净!这次,武大靖没有夺金,但小将任子威夺下第一,因此“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优秀的人都要靠勤奋自律才能成为非凡的人士。”于风雨之后生彩虹,于挫折之中绽芬芳,于逆境之下出佳绩,这正是现代奥运会赢得越来越多人支持的原因所在,魅力所在。

  鲜艳的中国红,飘扬到了最高处,这是中国儿女拼搏的结果。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5

  环旗下,青春是永恒的旋律。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00后”冬奥健儿们书写着奥运的新传奇。截至8日,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斩获3金2银,其中,“00后”运动员贡献了1金2银。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冰雪盛会上,众多充满青春朝气的“00后”主动扛起了为国争光的时代重任,“小小年纪”书写了“大大担当”,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可敬可爱可信的卓越风采。

  “千禧一代”,用非凡的实力焕发出青春光彩。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北京冬奥会上,“00后”一代大放异彩,在奥运舞台上开创他们的时代。 无论是18岁的谷爱凌“一飞冲天”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还是17岁的苏翊鸣“一鸣惊人”为中国队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抑或是21岁的李文龙“龙腾虎跃”获得短道速滑宝贵银牌 ……这些被誉为“千禧一代”的青年运动健儿挑战自我、不畏强敌,在冬奥会上摘金夺银、赢得荣光。 在他们身上,我们强烈感受到了“00后” 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非凡实力和爱国情怀显示出“一浪更比一浪强”的青春魅力。

  “青春无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之美。拼搏与奋斗是青年最美的姿态,也是青春最实的内容。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2003年出生的中国选手谷爱凌尝试用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转体1620”成功挑战第三跳,这是目前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女选手能做出的最高难度动作,也正是这次“绝地反击”,最终谷爱凌上演了超级大逆转,以令人惊艳的表现摘得桂冠。 在冬奥赛场上,像谷爱凌这样的“00后”还有很多,他们脚踩冰刀雪板,驰骋冰雪赛场,以“青春无敌”的姿态不仅绽放出冰天雪地里炙热的“中国力量”,更向人们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之美、拼搏之美和奋斗之美。

  “强国有我”,共同奏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凯歌”。人生能有几回搏。从赛场到人生,无不需要这样的执着勇毅和拼搏奋斗。“00后”的冬奥故事,无疑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励志故事,由此也点燃了亿万中华儿女矢志奋斗,再创伟业的豪情与力量。 我们要像冬奥健儿那样,做“强国有我”的一代新人,永不言弃、勇攀高峰,以一颗“爱拼才会赢”的进取之心奋斗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当中,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努力以“为了祖国,冲”和“不负人民,拼”的昂扬姿态在实际工作的“赛场”上赛出好业绩、赛出高水平,共同奏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凯歌”。

  青春最迷人,拼搏最美丽。我们期待,包括“00后”在内的广大中国运动健儿在接下来的北京冬奥会上有更出色、更精彩的表现。由此也更加坚信,青春之中国必定和世界“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6

  这届冬奥会,也让世界认识了张家口这座中国北方城市。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说:“15年前我住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开车去张家口,路上需要花六七个小时,那里就是一个非常小的村庄。”他不无感慨地说,“那里所发生的巨变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

  今天,参加闭幕式的`运动员从崇礼出发,通过京张高铁抵达北京城区,只需不到1个小时。三大赛区间的高效转运,再次诠释“中国速度”,也为昔日的贫困山区带来生机与活力。这些年的冬天,每逢周末,从北京到崇礼滑雪的游客越来越多,这给当地带来商机,也促成更多改变。

  崇礼展现的勃勃生机,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实现的缩影。如今冰雪运动已“走进山海关”,除了东北冰雪大本营越来越火,南方省份的居民到就近场馆体验冰雪激情,也已经不稀奇。短短十几天,全国人民更是学习冰雪知识,热议冬奥赛事,冰雪运动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普及。

  国际奥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迄今收视率的一届冬奥会,这是陶冶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大课堂。在冬奥会期间,团结、友谊、和平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中国观众不仅关心本国运动员的成绩,也欣赏外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俄罗斯套娃三人组”在中国社交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这都说明体育精神跨越国界,“更团结”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7

  光阴似箭,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日子,晚上做完作业就早早坐在电视前期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开播,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节目,今年的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我看完有了很多感触和启发,让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影响。以下是我观看节目的心得体会。

  自由滑雪奥运冠军徐梦桃20年期间做了406张战术表,测算每一次跳跃,钻研每一个问题,分析赛场上出现的每一种状况,制订应对不同情况的计划。金牌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梦想的实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成功的跳跃,是一日复一日的积累;是一次又一次地实践和总结;是数年的坚持和拼搏,实现梦想要时刻准备着。

  ”立志人人有一碗饭吃“的82岁中国科学院谢院士,50年来不停奔走在田间,只为让无数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提高育种水平,让老百姓吃饱吃好。他鼓励年轻人要吃苦耐劳,培养奋斗和创新的精神。谢院士和种子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想要做成一件事,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要好好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梦想要付出时间。

  通过看节目,我深受鼓舞,人人都要有梦想,梦想使人充满动力,实现梦想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要通过奋斗努力实现梦想,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8

  秋风爽朗,今年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丰收年。9月1日是开学日,开学第一课也准时在9月1日晚上8点开播。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邀请了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气象服务志愿者苏峻以及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等等。

  我对谢爷爷一粒种子的故事记忆尤为深刻。当听到谢爷爷介绍他们培育的种子能够在被收割后1小时内,就可以长出1厘米高的新芽,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并且他们所培育的种子可以在经过第一次收割完成后的30天,进行第二季收割的时候,我感觉很震惊!在谢爷爷问我们是否懂得饥饿,并讲述他挨着饥饿成长,连他外婆想吃一碗稀饭都很难吃到的故事时,我为自己经常剩饭,不珍惜粮食感到羞愧,当谢爷爷的手清晰的展现在镜头前,我能清楚的看到谢爷爷厚重的茧子,还有无数的大的小的伤痕,此时泪水不禁从我脸上滑落!

  在从前物资不足的情况下,谢爷爷他们一步一步努力,不停地奋斗,追逐着他们的梦想,直到现在他们成功培育出众多的生命力强大的种子,因此我们现在能够吃上饱饭,不用挨饿。正是因为有了谢淮安爷爷他们这样的相关科研人员努力奋斗,为我们美好的生活不断创造条件,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学会珍惜粮食,并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勇于拼搏,敢于追求着梦想。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9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在九月一日晚上播出了,我早早的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完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播出,我是真的特别期待这个节目的播出,因为请来的嘉宾我都特别感兴趣,这个节目拉近了我们与他们的距离,让我们明白只要努力学习,也能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随着时针到达晚上八点,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播出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在主持人触动人心的开场白后,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也依次出场了,嘉宾们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讲述着自己身上的故事,这些个人故事的`精彩讲述,也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表达。嘉宾们所做的事情有的是为了一部分人,有的是为了全中国人。归根结底是嘉宾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促使他们甘于奉献,也是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推动了中国前进的脚步。我想,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其中,让我们最有感触的是,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位努力拼搏的人。中国梦是拼搏出来的,新时代是脚踏实地建设出来的。行百里路半九十,只有坚持不懈,勇毅前行,才能常怀初心,最后到达前人未曾触及的顶点。纵使一己之力很微小,但千万个我们都能这样做,我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开学第一课》就是这样,在中国故事的讲述之中,在平凡言语的叙述之中,不知不觉将我们的思想升华,让我们明白只有强大的祖国才能有每一位公民的小民幸福。也让我们知道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都始于足下,来源于平凡岁月中的不懈努力。愿同学们都能积极向上,怀揣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10

  九月一日晚观看完中央一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我深深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折服,为传播中华民族的中外人士而感动。

  我看到北京师范学院的王宁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国汉字,王教授说:“我们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走到今天没有间断过,非常值得我们骄傲。”靠的就是传承。更有来自美国的汉字爱好者理查德。西尔斯,人称“汉字叔叔”,他痴迷于中国汉字,他从一个门外汉,二十二岁开始学汉字,做了一万五千个卡片,把汉字写在上面,散步时学,吃饭时学,连上厕所也在学,后来他建立自己的`汉字数据库,四十五年专注做这件事,他有严重的心脏病,每天还工作到凌晨三点,他在用生命和时间赛跑,花了八年时间作文编写了《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甲骨文编》,一个字一个字放到数据库中,他花完自己全部的金钱,还有一名叫迪新的严重残疾者,他半身瘫痪,为研究和传承中国汉字文化不懈奋斗,这是一种什么力量?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这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就是对中国汉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我为他们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为了研究中国的汉字,一边与病痛抗争,一边彻夜研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知道自己是谁,到哪里去,追根溯源,鉴古知今,认识过去,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从现在做起,发奋读书,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11

  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收看中央一套的《开学第一课》,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信息中心,但是由于学校在有线电视改造时,已没有再连接有线电视,而学校的无线网在教室还不能稳定的在线看电视,于是为了保证每个班都能看到《开学第一课》,学校要求信息中心把电视台的节目翻录下来,然后让各班拷贝去播放。

  思考到电脑速度和录制软件的问题,昨日下午就把这个任务分配给两位老师,但是这天早上还是出现了意外,两位老师都没能按要求录下节目,一个录下了,但是卡的要命,一个根本就没录下来。于是这天上午一向在和他们两人商量怎样录,换了若干个录屏软件总是不行,下午时,问了另一个老师,他平时对电脑的研究比较多,于是请他帮忙,结果他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帮我搞定了,我问他用了什么办法,他说我是直接从电视台的节目中下载的,可我们上午也一向找一个完整版下载的啊,但是没有啊,他说我是查了百度,看如何从电视节目中下载的,然后按照他们说的,就下载下来了,这让我突然想起了今年假期信息技术培训时郑馆长的一句话:此刻你没有什么不会的,只要有问题,就上网上查,网上必须有你要的答案。而一上午,我们几个人只想到了录屏、想到了下载一个人家下好的,而没有想到这种直接从节目中下载的办法。

  从这次录节目中,我对网络又一次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说此刻做了这个信息中心的.主任,但是总觉得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潜力还是有很多欠缺,而连最基本的“不会就查百度”都一时间没想起来,看来,要学习的真是太多了。再一个就是变向思维,其实我们已试了很多种录屏的方法,都是不行的,查了很多网站,也没有下载到现成的完整版,但是就是没想到直接从节目中直接下载,甚至没有去想第三种办法。而在百度中输入:如何从电视中直接下载节目,能够查到很多种办法,可我们都没有这样想。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知识面还是不足的,如果明白有这种方法,不管会不会,也必须会去查找的,找到了方法就必须能在学习中使用。

  第四是我们对网络给我们的世界认识不足,从这件事中,我们再次认识到,只要不会的,就要去网张上查找,而且在查找中要换不一样的角度去查找,从不一样的表达上,查找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深入认识网络的强大功能,我们的学习就会更快,我们的知识就会更丰富。

  顺利的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同时这件事也使我对信息技术应用潜力的强大产生了更高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使自我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12

  《开学第一课》是央视每年九月开学季必播的一档重要节目,不仅每年的主题不同,还会邀请很多嘉宾来给我们做出现场示范与演讲。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因此在观看《开学第一课》的同时,我们可以能感受到在抗疫期间,各位抗疫英雄为祖国所做出的种.种贡献,通过观看这些感人的事迹节目,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抗疫过程中,所出现的?种植灰住?

  世界发展飞快,不仅我们学生在努力学习奋进,祖国也在这时间的流逝中,不断的发展壮大,给我们带来和平安乐的和谐生活。

  特别是对于20年来说,更是极为特殊,在春节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严重的健康危机,武汉作为疫情的爆发时的最为严重的地区,更是经历了封城这一变故,使我们不断为武汉人民感到担忧与祈福。

  但时势造英雄,每当国家面临危机之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登场挽回局势,钟南山爷爷一边让我们不要到处乱跑,自己却孤身连夜前往武汉,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前往武汉进行支援。而其他地区为了抗击疫情,更是展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精神,不仅自主封锁道路,人们也都呆在家中不出门,可以说为祖国抗击疫情胜利,打下了一个坚定的基础。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13

  很多人在赛场上都会关注英姿飒爽的运动员,却很少关注那些平凡的普通人。而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在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许多志愿者在零下十多度的寒冷环境中测试奥运服装,尽心尽力的为运动员和观众服务。一些冬奥会的运动员也是出身平凡的人,他们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用平凡人的勇气出现在赛场上,以运动员的身份为国争光,他们就是赛场上的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法参加运动会的人在默默的关注着运动会的情况。

  有这么一位放羊娃,名叫韩同元。在新中国举办的首次滑雪运动会上,18岁的韩同元夺得男子2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的冠军。而他滑雪的最初目的,竟然是为了放羊。当时,家住吉林市北山脚下的他,在冬天放羊,羊群在跑的过程中,他追不上,圈不住,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滑雪板。每天经过十几公里的追羊撵羊,这位普通的“放羊娃”最终成了体育健将。在同同伴们的滑雪比赛中,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痴迷于滑雪运动的他,不仅在冬天训练刻苦,在夏天也常常挥汗如雨。只可惜上天给了他生命中一个遗憾,韩同元未能走向国际赛场。他自己也表示,如果能进入国际赛场,极有可能拿到名次。伴随着20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同元觉得,自己这一生能赶上冬奥会,已经十分幸运了。同时,他也希望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可以取得好成绩,给中国争点光、争点气。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必备13篇】相关文章: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优秀11篇

央视开学第一课之理想照亮未来心得体会精彩12篇

北京冬奥会直播观后感3篇(观看冬奥会观后感)

开学军训的心得体会范文4篇(军训开学典礼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个人心得10篇(冬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初中生开学军训心得体会10篇 初中学生军训心得体会5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文【锦集3篇】

北京冬奥会作文9篇

北京冬残奥会完整版心得体会【优秀8篇】

观看《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最新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