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减负心得体会12篇

时间:2023-12-01 12:48:19 心得体会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1

  为进一步解决广大教师作业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11月23日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邀请到二七区教研室赵也茗副主任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关于作业建设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赵主任从如何理解作业与作业系统;如何分析评价作业现状;如何提升单元作业设计质量;如何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等四个方面对老师们进行了阐述,在讲座中赵主任通过大量实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老师们易于明白、理解,语言幽默、诙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赞誉,赢得了阵阵掌声。我从赵主任的报告讲座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对作业的设计与质量评价进一步的感受和认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

  1、什么是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有什么价值。

  2、如何分析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问题是什么。

  3、如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4、如何实施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和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学习我还了解到目前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中问题比经验多作业功能单一、目标指向单一、类型单一、批改单一内容、难度、结构、管理等都存在着不足,造成学生作业时间长增加学业的负担。而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依据,一定的单元目的选择重组、改变、完善或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形成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赵主任提出要以“单元”为设计的基本单位,改变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目标点状化、内容碎片化、过程经验化、评价单一化、前后割裂化等诸多弊病,强调从中间层面入手基于标准、体现规格、聚焦核心素养、突显操作性、分组面批。

  基于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知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可能,能将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现实生活之中,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把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与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强调学生“学”和“习”的过程,重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并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辅导相结合,我打算今后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改进。

  一是在数量上“控”。不留重复作业,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能力高低、预计时间等要素,科学化设置作业,达到真正减负。

  二是在质量上“提”。作业设计要针对教学目标、要从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兴趣、巩固知识点等方面去考虑,在注重统筹设计的基础上,更需注意微调、要立足实际,以作业时间“量”的评价、作业设计“质”的评价、作业完成“质”的评价为要素来推动课程改革。

  三是在评价上“全”。判作业不是单纯的确定对错,更要分析研判错误原因,并找出引导孩子们改进的方法,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同时每天保证一些孩子可以达到面批作业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提高孩子对作业的兴趣。

  四是在设计上“新”。作业设计要突显学习的主体,尽量做到老师提出要求,指向引导孩子自主创编作业,真正实现“我的作业我做主”的理想目标,从而达到学生先学优学效果。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2

  "减负提质,其实是相互冲突的。正如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不吃草。这是行不通的。要想马儿跑得快,要吃好草,而好草来源于老师。

  减负提质是为全面推动前进素养训练,解决前些年训练界普遍存在的同学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条具体途径。其具体含义是:减轻同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同学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削减作业,削减同学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觉,同学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育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同学个体学习力气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

  老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同学死记硬背,老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让同学经受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同学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

  我们站在训练进展、人才培育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认为"减负不仅是全面实施素养训练的关键,而且是培育共性化人才的需要。为此,当务之急如何以科学的进展观和现代训练观为指引,全面深刻地理解"减负的含义,落实"减负举措。

  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训练留下的"毒瘤,严峻影响了同学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同学力气的进展。使同学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力气、创新力气、竞争力气的健康的全面进展的高素养人才,我认为老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缔造成长空间

  我认为,缔造同学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共性化地进展同学的特长,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熟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迅速而灵敏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同学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同学把握学习策略,即能依据自己的学习共性、风格和力气,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迅速而灵敏选择或再缔造,提倡适者为上。

  "四个针对是指导原则,指的是:针对与"减负关系特别亲热的.几种学习方法指导;针对不同同学进行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力指导;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年龄同学,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针对学习动机的主次作用不同,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六个让给是自主学习原则;学法让同学自己感悟;问题让同学自己提出;学问让同学自己发觉;学习内容让同学自己开掘;学习领域让同学自己拓宽;同学力气让同学自己进展。事实上,同学从同学和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上学到的多。对同学的学习方法,不必要求整齐划一,要迅速而灵敏多样。老师应鼓舞同学依据自己宠爱的方式方法去学习,促进同学富有共性、生动活泼地学习,自主地学习,这样学习就不再成为负担。同学有了自由进展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就要创设进展同学共性化进展的舞台,挖掘训练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文化活动。这样做才达到"减负的目的。

  二、提高老师素养。

  众所周知,老师的教学力气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同学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只有高素养的老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同学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行视的重要环节。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减负不等于学生什么都不要做;减负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相反,在减轻学生过多课业负担的同时,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减负”又要“增效”,唯一的办法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实施减负增效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原因。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开始就要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创设情境激趣,利用媒体激趣,讨论交流激趣,动手操作激趣,启发诱导激趣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课开始到课结束都带有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二、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加强常态课的研讨与检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随意调整课时计划,不依赖加课、补课,不搞题海战术,执行教学规范,提高课堂质量的观念,倡导每个教师上好每节课,向课堂的每一分钟要效益、要质量。

  三、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振作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

  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状态的。到后半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逐步低落,出现低谷。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适时地进行调节。调节情绪的方法很多,诸如做一个练习(形式不同),互讲等。调节情绪的目的在于及时消除学习疲劳,振作精神,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谋求最优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化教学反馈是改革和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实践证明“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是最优教学反馈。我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

  1、及时反馈。教师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批改,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让他们立即订正。

  2、多向反馈。一是学生自我校对;二是学生互批自纠。总之,“减负提质”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这样,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就轻了。但是,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我们用耐心,责任心和时间去认识去探索。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地做,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可不少地方学生负担过重却依然存在。过重的负担不仅使学生体力难支,更是给他们心理压上了学生的思想包袱,严重影响学生的心智正常发展和身体健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给学生“减负”必须落在实处,才能实现“提质”的目的,才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进行。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一些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

  “减负”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提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减负”和“提质”同等重要,必须统筹考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评价一堂课好与坏,这堂课的知识容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这堂课的知识层次是否体现出来是另一个重要的标准。其实这就是一节课的质量体现与否,效率体现与否。笔者以为,这样的一堂好课其实就是“减负提质”的一个表现方面。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多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的,相反,乐在其中。

  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实现了真正的“双赢”,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减负提质”。而这样的前提是,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在课中要展现充分的个人魅力,拥有充分的教学机智,在课后要有充分的反思的空间。的确,这显然是个艰苦的过程,减了学生的“负”,却似乎无形之中加了教师的“重”。实则不然。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们能够持之以恒地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每一堂课的准备只会随着自己的成熟,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随着自己知识的充盈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游刃有余。所以,只有先加上了这样的“重”,才有后来减掉了的“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线积累的经验又告诉我,当美好的汉字变成了听写的符号,当优美的修辞变成了选择的项目,当动人的段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当内心的倾诉变成了填充一个个格子的`换分器,多少孩子对语文的热爱被磨灭了,抹杀了,又有多少孩子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得高分的巨人,课外知识的矮子!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重在阅读,大量的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兴趣的源泉,是知识的沃野。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充实,这绝不是课内寥寥几篇文字可以达到的。而兴趣的培养,更不是几篇精心删减精雕细琢的豆腐块所能办到的。因为真正的兴趣是自由的,随心而发,随性而行,在兴趣的驱使下,语文学习自然不是负担。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中真正要做的是,学生阅读世界里的指路人,阅读旅程中的同路人,阅读领悟中的点金者。

  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健康的状态,才能免除各种精神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更好地生活,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人生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础,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可能德才兼备。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把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动机,然后才有可能来谈成才。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小学生减负增效这一计划的实施,我感受颇深,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给小学生“减负增效”,要实现“减负增效”我得到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减负增效”,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xx,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给自己加压,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是不断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xx。所以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高效的教学创造条件。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此,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

  三、上好每一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充分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综合利用。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创新。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内,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的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xx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教学上的xx,或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给人于鱼,不如授人渔”,教学生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3、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一批勤奋学习的学生骨干和优秀生,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好好学习。相反一个学风不正,教师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只顾尖子学生,放弃对所谓”差生”的教育和f辅导,结果班级秩序混乱,即使是好学生也学不下去,怎能读好书!所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每秒钟内人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的10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xx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或展示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xx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xx。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营建理想课堂,课改的方向就是们的教育主体--学生,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xx发展。卢梭曾经说过:“上帝在造了一个我之后,就把这个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各具特点人,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教学关系就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置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于不顾,“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xxxx、xx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一节课下来,你可能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xx,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为中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要打造理想课堂,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科学的、xx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可不少地方学生负担过重却依然存在。过重的负担不仅使学生体力难支,更是给他们心理压上了学生的思想包袱,严重影响学生的心智正常发展和身体健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给学生“减负”必须落在实处,才能实现“提质”的目的,才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进行。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一些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

  “减负”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提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减负”和“提质”同等重要,必须统筹考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评价一堂课好与坏,这堂课的知识容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这堂课的知识层次是否体现出来是另一个重要的标准。其实这就是一节课的质量体现与否,效率体现与否。笔者以为,这样的一堂好课其实就是“减负提质”的一个表现方面。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多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的,相反,乐在其中。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实现了真正的“双赢”,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减负提质”。而这样的前提是,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在课中要展现充分的个人魅力,拥有充分的教学机智,在课后要有充分的反思的空间。的确,这显然是个艰苦的过程,减了学生的“负”,却似乎无形之中加了教师的“重”。实则不然。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们能够持之以恒地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每一堂课的准备只会随着自己的成熟,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随着自己知识的充盈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游刃有余。所以,只有先加上了这样的“重”,才有后来减掉了的“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线积累的经验又告诉我,当美好的汉字变成了听写的符号,当优美的修辞变成了选择的项目,当动人的段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当内心的倾诉变成了填充一个个格子的换分器,多少孩子对语文的热爱被磨灭了,抹杀了,又有多少孩子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得高分的巨人,课外知识的矮子!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重在阅读,大量的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兴趣的源泉,是知识的沃野。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充实,这绝不是课内寥寥几篇文字可以达到的。而兴趣的培养,更不是几篇精心删减精雕细琢的豆腐块所能办到的。因为真正的兴趣是自由的,随心而发,随性而行,在兴趣的驱使下,语文学习自然不是负担。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中真正要做的是,学生阅读世界里的指路人,阅读旅程中的同路人,阅读领悟中的点金者。

  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健康的状态,才能免除各种精神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更好地生活,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人生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础,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可能德才兼备。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把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动机,然后才有可能来谈成才。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7

  通过小学生减负增效这一计划的实施,我感受颇深,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给小学生“减负增效”,要实现“减负增效”我得到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减负增效”,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给自己加压,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是不断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所以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高效的教学创造条件。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此,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

  三、上好每一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充分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综合利用。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创新。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内,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的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教学上的,或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给人于鱼,不如授人渔”,教学生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3、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一批勤奋学习的学生骨干和优秀生,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好好学习。相反一个学风不正,教师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只顾尖子学生,放弃对所谓”差生”的教育和f辅导,结果班级秩序混乱,即使是好学生也学不下去,怎能读好书!所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每秒钟内人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的10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或展示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营建理想课堂,课改的方向就是们的教育主体——学生,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发展。卢梭曾经说过:“上帝在造了一个我之后,就把这个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各具特点人,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教学关系就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置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于不顾,“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一节课下来,你可能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为中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要打造理想课堂,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科学的、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8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 。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 。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

  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

  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 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9

  通过小学生减负增效这一计划的实施,我感受颇深,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给小学生“减负增效”,要实现“减负增效”我得到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减负增效”,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给自己加压,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是不断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高效的教学创造条件。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此,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

  三、上好每一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充分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

  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综合利用。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创新。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内,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的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教学上的娱乐,或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给人于鱼,不如授人渔”,教学生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3、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一批勤奋学习的学生骨干和优秀生,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好好学习。相反一个学风不正,教师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只顾尖子学生,放弃对所谓”差生”的教育和f辅导,结果班级秩序混乱,即使是好学生也学不下去,怎能读好书!所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每秒钟内人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的10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或展示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营建理想课堂,课改的方向就是们的教育主体--学生,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卢梭曾经说过:“上帝在造了一个我之后,就把这个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各具特点人,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教学关系就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置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于不顾, “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一节课下来,你可能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为中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要打造理想课堂,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科学的、和谐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10

  开学初,我们特制定以下措施,以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

  1、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控制在4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各教师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形式惩罚学生。

  2、各班一律不安排早自习,确保学生早晨的睡眠时间。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任何学科教师不得随意占用讲课。

  3、各科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不得拖堂。“减负”不是不要质量而意味着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有效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学校通过开展“领导上引路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教研组长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的四课活动;对课堂教学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广大教师通过行动研究认识到优质高效课堂是落实“减负”的关键。教导处还对科学备课,有效上课,精选作业,试卷分析等重要环节做到日检查,月评价。我们把作业设计作为每学期期末展示的一个亮点,学校设计了具有积累性的书海漫游,教师们留机械抄写作业少了,取代的是积累运用的自主性作业多了,每日一词句,每周一首诗,每月一篇美文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还定期组织知识质量检测及时调控教学评价。

  4、各年级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任何学科不得给学生排名次。学生考试成绩应作为学生隐私不得在家长会和其他集体场合公布等等。

  5、音、体、美学科教师的课时不得自行转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否则按空堂处理。

  6、各科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7、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取消期中考试。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

  8、教导处不定期地对学生减负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负担情况,反馈于教师,以便改进。

  9、学生“减负”与教师“加负”并举。一名称职的教师就意味一个成功的课堂。为了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把“帮助教师成功是校长的成功,帮助学生的成功是教师的成功”的“双成功教育”做为办学目标,大力开展名教师评选活动。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可不少地方学生负担过重却依然存在。过重的负担不仅使学生体力难支,更是给他们心理压上了学生的思想包袱,严重影响学生的心智正常发展和身体健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给学生“减负”必须落在实处,才能实现“提质”的目的,才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进行。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一些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

  “减负”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提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减负”和“提质”同等重要,必须统筹考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评价一堂课好与坏,这堂课的知识容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这堂课的知识层次是否体现出来是另一个重要的标准。其实这就是一节课的质量体现与否,效率体现与否。笔者以为,这样的一堂好课其实就是“减负提质”的一个表现方面。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多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的,相反,乐在其中。

  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实现了真正的“双赢”,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减负提质”。而这样的前提是,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在课中要展现充分的个人魅力,拥有充分的教学机智,在课后要有充分的反思的空间。的确,这显然是个艰苦的过程,减了学生的“负”,却似乎无形之中加了教师的“重”。实则不然。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们能够持之以恒地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每一堂课的准备只会随着自己的成熟,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随着自己知识的充盈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游刃有余。所以,只有先加上了这样的“重”,才有后来减掉了的“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线积累的经验又告诉我,当美好的汉字变成了听写的符号,当优美的修辞变成了选择的项目,当动人的段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当内心的倾诉变成了填充一个个格子的换分器,多少孩子对语文的热爱被磨灭了,抹杀了,又有多少孩子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得高分的巨人,课外知识的矮子!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重在阅读,大量的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兴趣的源泉,是知识的沃野。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充实,这绝不是课内寥寥几篇文字可以达到的。而兴趣的培养,更不是几篇精心删减精雕细琢的豆腐块所能办到的。因为真正的兴趣是自由的,随心而发,随性而行,在兴趣的驱使下,语文学习自然不是负担。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中真正要做的是,学生阅读世界里的指路人,阅读旅程中的同路人,阅读领悟中的点金者。

  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健康的状态,才能免除各种精神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更好地生活,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人生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础,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可能德才兼备。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把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动机,然后才有可能来谈成才。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 篇12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假设我们想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阅读的东西,比要求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多四至五倍,假设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中醒来成为青少年时代的挚友吧!”为此,作为老师的我首先在思想上有了较深化的认识,然后在实际中加以表达,如:布置作业的时候从学生的角度衡量,作业量是不是太多了、有没有必要进展重复性的操练、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安排等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又进步了学习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假设要真正做到“减负”又“增效”,关键是老师的素质要进步。

  尤其是新课程教材同旧教材相比,知识点有增无减。例如,新课程数学讲究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势必使数学课多了探究少了练习时间,有时一节课下来,连课后的练一练也无法完成,且一、二年级不准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请问时候做数学才能训练和课堂作业本?假设学生缺少了练习时间,老师又不能根据教学目的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学生能学好吗?这就要求老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向45分钟要质量,进步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要面向大多数,课下通过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问题,老师要整体安排教学进程,分散难点,分解压力,从而到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教学中还可以实行3个方面的根本转变:

  1、老师要把单一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为促进学生个性开展、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的过程。

  2、要把教学中对前人知识的复制、灌输过程,转化为学生乐于承受,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

  3、把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化为讨论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才能。渐渐地就能使“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感到轻松、愉快。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母亲节”的我为妈妈干活,每天讲故事,争苹果,说自己身边的趣事等。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我想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很乐意的。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生就会说:学习是快乐的!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12篇相关文章:

教师减负心得体会3篇 关于减轻教师负担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