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1
九月十日教师节,南开大学举办《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叶嘉莹先生是国际儒联荣誉顾问,我衔命陪同王念宁副会长专程赴南开致贺,有幸在南开礼堂聆听九十六岁高龄的迦陵先生与白岩松共话诗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轮椅上娓娓道来,鬓发皤然,声如洪钟,风华绝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个词体美学的概念。叶嘉莹先生将此种美感定义为:“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状态的一种美”。词体美学的“弱德之美”,是一种敬畏、节制、内敛、隐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仅是词体美学的意蕴,更有人格风骨的美感,是一种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理想、坚韧不拔、外圆内方、一以贯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气象的美。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
进而,追问“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为词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笔叙说“难言之处”。面对压力,词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却选择了用折笔言之——苏轼、辛弃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为他们皆受内心生发的理想情怀、美好情感所驱使。从这个意义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瑶台这样的诗意胜境,是陈寅恪先生笔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读《迦陵诗词稿》,我发现叶先生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五种意象: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皆能体现“弱德之美”的意蕴。
叶嘉莹先生是在农历六月出生的,六月又称为荷月,叶先生的小名就叫小荷。也正因此,荷花在迦陵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叶先生十六岁时初学作诗,就写了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自此,荷花的意象伴随叶先生的诗词人生。“花开莲现莲落成,莲月新荷是小名”“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柔蚕的意象出现在两首迦陵诗词当中。二〇〇〇年,叶先生作《鹧鸪天》一阕:“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二〇〇七年,叶先生用此阕词韵作七言绝句:“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从“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到“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相隔七年光景,迦陵诗词同样的意象,风格一变,由戚婉到豪健,由忧思惆怅到雄心万丈,仿佛杜甫笔下“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迦陵心态可见一斑。
二〇〇〇年,叶先生读到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作《鲸背月色》(The Moon by WhaleLight),说远古时期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受此意象感发,创作一阕《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时隔十七年后,叶先生又受此意象感发,创作绝句:“来日难知更几多,剩将余力付吟哦。遥天如有蓝鲸在,好送余音入远波。”
鲲鹏是《庄子·逍遥游》中出现的意象。叶先生年少时即熟读《庄子》,生平所作第一首诗作《秋蝶》,就有“三秋一觉庄生梦”之语。鲲鹏的`意象在迦陵诗词中多有显现:“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叶先生少年时从伯父习诗词,始知清代词人陈维崧别号“迦陵”、郭麐别号“频迦”,迦陵与频迦合起来,迦陵频迦就是一种鸟的名字。后来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从顾随先生学诗,选择与“嘉莹”发音相似的“迦陵”作为别号。迦陵频迦是佛经中描绘的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人首鸟身的神鸟,向人间传递美妙声音,又被称为妙音鸟,在梵文中称为Kalavinka。迦陵频迦经常作为乐舞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讲经说法盛会上。在敦煌莫高窟的多幅唐代壁画上,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柱头斗拱上,在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观音基座上,甚至在法门寺地宫金银器和日本正仓院漆器上,都能看到迦陵频迦的婀娜身姿。妙音鸟的意象在迦陵诗词稿中也出现了两处:“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偶往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性未依僧。”“迦陵从此得所栖,读书讲学两相宜。学舍主人心感激,喜题短歌乐无极。”
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是迦陵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五种意象。柔蚕虽然纤小,但却是坚韧不拔、九死不悔的精魂。小荷与妙音鸟,一为先生乳名,一为先生别号,此二者身形小巧,甚至不失柔弱,却亭亭玉立、卓尔不群。蓝鲸与鲲鹏,身形不复娇弱,但却遗世高蹈,雍容华瞻,是天国人间美妙高洁的象征。此五种意象在某种意义上皆为迦陵自况,具有不折不扣的“弱德之美”。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2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xx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3
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学生出入教学楼、去食堂、回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
张桂梅比学生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点亮;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已经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
为什么要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原来,女高的作息时间与其他高中都一样,学生下了课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们的话题总绕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和那个被大山圈起来的小小世界。
必须用一个更大的世界,一种更广阔的精神,将女孩们的心灵充实起来。
华坪女高学生普遍入学基础差,高中不仅要学新知识,还要补之前落下的课;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她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先进,什么又是现代化。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严厉一些能行吗?
于是,张桂梅不得不化身“爱骂人的张校长”。10分钟早读到位,5分钟打扫校园,她用一个个严苛到分秒的要求,改变着这些女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但华坪女高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得再紧张,也从不占用音乐课,与一般高中相比,学生唱歌、跳舞的时间还要多很多。
每天上午10点,是女高雷打不动的红色课间操时间。20分钟里,孩子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编成的健身舞。20xx年,张桂梅听说城里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让女高的学生学着跳:“‘鬼步舞’有一个好处就是快,‘快’对她们有帮助,可以提精神”。
回忆起在女高唱过的`歌,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黄付燕说:“那时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满的。”
女高的学生不留长发,不打扮,她们却总能让张桂梅感到美,感到骄傲。“这个社会里,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娆来过日子的,我们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和本领过生活。我不希望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们能在庄严中透露出一种美,一种精气神。”张桂梅说。
20xx届女高毕业生又取得了好成绩。张桂梅却并不满意:“今年高考成绩比往年好一点,一些指标无论在华坪县还是丽江市都排在前列,但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
有人劝她知足,张桂梅却回答说:“我不能知足,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有潜力。”
山里的女孩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华坪女高已经把上千名毕业生送进大学。她们之中有曾因厌学、贫困、偏远而造成的辍学生和落榜生;她们之中有人只因为是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从没与她说过一句话。但如今,她们考入了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她们读研、读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
她每年都在鼓励女孩们考上更好的学校,她对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4
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惊起一层漫漫绿色。
五月,在这春天的季节,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她在丛中笑”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挥汗荷锄,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蛙鸣虫叫,鱼跃雀散,初春的旷野已是喧声鼎沸了。扶摇而上的风筝拥入碧空的怀抱,地上的人们舒展着筋骨攒足了劲。不知不觉中,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向我们走来——在春意盎然的五月。
五月是孩子们的天堂,抛掉厚重的棉衣棉帽,跑到田野里尽情的撒欢儿,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涌动的时节,执子之手,与子同行,撷下春天里的玫瑰点缀爱的天空;五月是老年人的节日,踏着一路路春光,和着一串串鸟鸣,到刚刚解冻的湖面垂钓人生……五月,全体人民的日子——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水一样流走的是日子,记忆被时间流逝得日益斑驳,人们却没有遗忘这一幕,“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他们英勇壮举的特别纪念。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在充满真情的五月,紧握你因劳动而开满茧花的手,送上我最真心的祝福,聆听你劳动的赞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一种人生;“凭栏处,潇潇雨歇”是一种人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人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也是一种人生。种种人生,劳动如咖啡里的方糖,把我们的人生调得有滋有味;劳动如路旁的一帧风景,把我们的人生装扮得亮丽多彩。
五月,真情五月。在楼外高楼,在亭外长亭,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豪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唱一首大江东去,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5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每当我听到“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时,我就非常感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没有了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在我国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上,以勤恳劳动而被人敬仰的人物不计其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劳动的人就如同这“春蚕”和“蜡炬”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身边还有无数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都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学生们的辛勤园丁—老师,白天他们给我们上课,晚上很晚回家,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有一年四季不怕风吹雨打,不怕严寒酷暑的人民卫士—警察,他们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有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早晨,天刚蒙蒙亮,就会看到清洁工在马路上打扫,天亮了,一条干净的马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救死扶伤、不知疲倦的医生,还有守卫在祖国边疆的解放军等等。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愿做一粒小小的石子,甘愿做一棵小草,任凭风吹雨打,傲然挺立在祖国苍茫的大地上。
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人们的职业类型各异,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打字员、清洁工、服务员……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者,每一种职业就像一架大的机器上一个个的零件,每一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每一位劳动者就像一个个音符,都很悦耳,都很值得尊重。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让我们齐唱赞歌:“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6
大家知道什么叫美吗?和谐为美、善良为美、勤劳为美。然而勤劳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我们拥有的财富。像我们城市里的清洁工,如果没有了他们也没有现在我们生活的良好环境。
在炎热夏季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从巷子里出去散步。正在谈笑风生的时候,突然我的眼睛被吸引在一位清洁工阿姨的身上。一个叔叔把自己刚喝完的牛奶盒随手扔到马路旁,骑着自行车飞奔而去了。清洁工阿姨看见了,没有半句怨言,只是一笑而过,把牛奶盒捡了起来。又去认真打扫其他的地方了。
不光是这样,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不管是严寒酷暑,他们都挥动着手上的扫把打扫着我们的城市,拿起铲子铲着地上的烟头、口香糖。还有我们每天上课的教室、上班的办公室、大马路、小区、公园……这些地方都被他们打扫得非常干净、整洁。在这干净、整洁的背后,他们常常是被豆大汗珠渗透着衣襟。尽管是这样,但他们并不在意,仍默默地辛苦的劳动着,创造了干净的城市,整洁的环境,让我们赏心悦目,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创造了美。
清洁工这个职业在许多人们的眼里是卑微的,但他们的心灵却是美的。他们从不计较苦累脏,365天,天天为我们打扫着城市,勤勤恳恳的,奉献出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所以在他们的身上奉献是美的。这些都来自他们美好、高尚的“心”,心灵才能创造美。只有心灵美,才有爱心、才有奉献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美。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7
世界上有很多劳动者。他们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辛勤的劳动者——清洁工。
清洁工们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出去打扫卫生,晚上八点多才下班,回家之后还得给家人做饭。年纪大点儿的清洁工累得甚至在工作的时候还能靠住垃圾车睡着。他们工作时看到地上的任何一片废纸,都不肯放过。赶到人们早上去上班时,大马路上已经一尘不染了,而清洁工却已累得满头大汗。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牵着一条狗来散步,那条狗在大马路上拉了一堆便便,只见那个小女孩用卫生巾擦了擦鼻涕,直接扔到了大马路上,就走远了。清洁工毫无怨言地过去用铲子处理粪便,投进垃圾车里。正准备去捡那张卫生纸,突然刮起一阵风,把卫生纸吹走了,清洁工愁眉苦脸地去追赶,终于追上了。他累得汗流浃背,赶紧用钳子捏着那张卫生纸,丢进垃圾车。虽然很辛苦,但是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突然又来了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他儿子从大马路上走过,他儿子把清洁工扫到路边的落叶堆踩成一大片。清洁工看到后,心里很不好受。他们走后,清洁工走上前去,不胜其烦地把马路上的落叶再扫到路边。清洁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他保护了环境。
清洁工们在烈日炎炎的时候,照样工作,他们的皮肤个个被晒得黝黑黝黑的,可是他们从无怨言,一直坚守工作。他们每天比谁都工作的时间都长,可是他们的工资却比谁都少,他们却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意思。天天都累得趴在大马路上都能睡着,中午在大马路上蹲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啃着馒头,晚上8点多回到家,照样还得给家人们做饭。年纪稍微大一点儿的,要么做饭,要么照顾孙子孙女儿,总之他们回家之后也不能好好休息一下,差不多11点才能睡着可是,他们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凌晨两三点他们就起床了,起来先给家人做饭,做好之后在锅里温着,以免饭菜变凉,然后自己再悄悄的出去工作。凌晨两三点出去,晚上八点多回来,你说他们辛苦吗?谁能比他们的工作时间还长呢?谁又会比他们的工资少呢?谁又能比他们任劳任怨呢?
他们就是世界上最辛勤的劳动者,更是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他们就是清洁工,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就想问问:“谁比他们更辛苦?谁能比他们更美呢?”
清洁工,我赞美您们!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 篇8
19岁孤身来厦,无怨无悔把最美的花样年华献给教育事业,学校“外来娃”真实地感受到这位“外来姐”校长沉甸甸的大爱。学生家长为生计早出晚归,她把“所有能代替家长做的,都尽可能代劳”,她放弃假期,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以行动教会家长“陪伴,是的教育”;她带着学生走出出租屋来到厦大校园,告诉他们生活不可能是永远的蜗居,还有梦想和远方;她在学生罹患重病、家长几乎想放弃治疗的时候募集善款近30万元,用深沉的爱挽回了孩子的生命。在一所学生全部为外来娃的民办学校里,她用“爱”诠释“什么是最美教师,什么是的教育”。她就是厦门华悦学校校长刘志红。
刘,福建10大最美教师中两个厦门老师中的一位。任教于湖里区华锐学校。华锐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娃”。3年前只有28岁的刘志红被任命为华锐学校校长,成为厦门市湖里区最年轻的校长。她虽然在民办学校工作,但都比公办学校的同行们付出的更多。单说家访一事,她都做了不下200次,刚开始时刘志红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以为只要和家长用手机沟通就可以了,后来还是觉得到他们家里走走看看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为了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刘志红那着学生的花名册一家一家地家访。学生家长都是进城务工员,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家访刘志红成为了家长的知心朋友学生的结实靠山。对于学生她还经常“管”到家,有一阵子她租的房子比较大,每逢周末她都请附近的学生到她家写作业买菜炒菜。有人劝她:“你身为校长亲自家访,还做饭给孩子们吃是不是太认真了?”她说:“他们都是跟着父母来到城市,蜗居在城市的角落里,只有在学校才能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5月11日5年级的一个学生血癌复发,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对于外来的家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无奈的家长只能放弃治疗,刘志红说:“绝对不能放弃”。刘志红向全校师生家长社区发起募捐。现在孩子已经度过难关。她为了让“外来娃”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每年她都组织6年级的学生到厦门大学,瞻仰伟人雕像,参观厦大校史馆,过一天准大学生的日子,感受大学的文化气息。
刘志红她不仅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更是当成了一种一生的事业。
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或学习收获(精品8篇)相关文章:
★ 热门外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1篇 外出参观学校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