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500字),供大家赏析。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有不错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因此,整个社会不错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们认真学习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模范们的事迹对照自身的行为,我发现了我自身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平时我的自我感觉是蛮好的,因为我是老师,我的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一发现让我深深感到“日三省吾身”是多么重要,更让我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是多么的有道理!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上好晨会课、班会课、以及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渗透思想教育,把道德教育的弦时刻绷紧。在这次全国性的学模范的过程中,让我们学生学得更多,更透。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最近,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联合举办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表彰了助人为乐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等五个方面53名模范人物。此举动既符合社会现实实际,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引领作用,同时,还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了人们常说的“重在建设”中的道德建设,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赞同和认可。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实践社会注意荣辱观,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社会风气、文明风尚是一个社会导向的反映,社会风气、文明风尚需要强力引领。中华民族从来就有重视道德建设的光荣传统和文明传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也。提倡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提倡诚信,处处以诚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残扶弱救困济危;提倡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以及提倡敬老奉亲感恩孝敬,从来是有作为的家、思想家们大声疾呼的事情,也从来都是全社会人心向往的`目标。现在正强力建设和谐社会。在群众心目中,“做个好人”即具备起码的做人道德,从来就和丰衣足食的物质追求相辅相成的。国人世代尊崇的汉唐社会,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指国力强盛,还十分垂青“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豪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本分……一句话,道行与德行,是一个人一个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
东西。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文明道德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幸福的重要精神力量。“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果每位市民都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文明道德力量,对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是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明确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身明确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倡导社会文明、弘扬优良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已成为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十条禁令》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现在,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的行为,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不能正确对待优胜劣汰的竞争气氛和机制,不能正确对待同事,不能合作共处;有些由于种种原因,不具备不错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教师形象去吸引、感染、教育学生。端正行风,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
学习也使我更认识到了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新10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但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学生刻苦学习,自身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身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身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身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对自身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身成为一个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2002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2013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18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在学习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边,照顾着他,希望他能早点康复,不离不弃。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的心地善良、称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妻子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十几年的不离不弃照顾生病的丈夫,一直坚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来,从不失去信心。人间真情无处不在,十几年来她一如既往,无怨无悔,无微不至,不离不弃,给了丈夫一个妻子能够给予的一切。我曾经试想过,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样扮演好这个妻子的角色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证明我在试想的时候就已经不确定。但她能纹丝不动的那样坚强守着自己的丈夫,这就是我们该向她学习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们无不为之感动,真情无处不在,温暖时刻包围。从此,我们要学会多给予身边人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份无私。学会给予、学会付出,而不是学会计较、学会自私。
作为儿媳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儿女的:孝老。对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孝顺。不仅仅要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溃中风住院的时候,她一直以乐观的态度去安慰公公,无微不至的照顾公公让他们对生活恢复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没有打倒她。她仍然坚强的面对一起困难。做好每一件她觉得她该做的事。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为人儿女,在我们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体现的`是不耐烦。在我们远行时,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时常抽空回家陪父母。覃敏同志对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细心照顾、关爱倍加、和睦相处是体现我们中国传统: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要向覃敏同志学习,对父母孝顺,对长辈关爱。
作为母亲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父母的:爱亲。覃敏同志自己背负重任同时,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时常教导女儿,认真学习,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就是最大的进步。女儿叛逆期,她在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并用朋友的方法处理好母女关系,如今女儿念高中,乖巧懂事,跟覃敏犹如好朋友,无话不说。覃敏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很好的榜样了,潜移默化的已经教会她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深刻向学习覃敏同志学习,学习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坚韧不拔。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
学习了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人感动和佩服。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得知:从20xx年,29岁的她就开始照顾30岁的丈夫和4岁的女儿。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一直守护在丈夫身边,期待他能早日康复;十四年如一日,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覃敏同志是一位善良忠贞的'妻子。她为照顾丈夫劳心劳力,日夜守护,每天付出。在她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下,丈夫渐渐康复。她是市人民医院医生护士们公认的最会护理的家属;她是老家乡亲们心中妻子的楷模;她是我们维林人的榜样。
覃敏同志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她为女儿做榜样,用自己的坚强、乐观感染女儿。她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如今女儿乖巧懂事,跟她犹如好友。
覃敏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媳妇。她对公婆很有孝心,在她的尽心付出下,中风住院的公公得以康复出院。当公婆与别人聊起她时,总是毫不掩饰对她的赞赏,连夸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
生活的打磨,让覃敏同志成为一个思想成熟、心态平和的人。她以不抱怨的心态努力生活;她拥有温暖却又淡然、沉静却又自信的气质。
覃敏同志的坚持,以及对丈夫的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真爱令人感动。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女性的善良、忠贞、坚韧和美德,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事迹激励我们学着面对艰难,学着坚强乐观,学着去做生活的强者,学着去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
我相信生活不会辜负这么一位善良的女性,在此我要衷心祝福覃敏同志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日子越过越好。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
在看这个颁奖仪式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清瘦、带着氧气罩的老人,他当时正在指导其他人员在电脑前工作,老伴让他休息,他说要坐着休息,因为他“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最要紧的就是时间”,所以今年5月,在得知自己身患胆管癌,来日无多之后,这位科学家拒绝了可能导致他再也无法坐到办公桌前的延长生命的手术方案,以顽强的意志,奏出了一曲令人震撼的生命绝唱。
在生命的最后3天,他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交待自己手中事关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即使在无意识昏迷中,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些至关重要的文件……把生命的全部光与热献给祖国,直至最后一刻——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一位军人,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最赤诚的奉献。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起他坐在办公桌前的病躯?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位75岁的老人在辞别人世前仍如此步履匆忙?只因为职责所在。
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但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向林俊德院士那样干一行,爱一行,要 “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力求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要想做到这些,敬业是最基本的条件,不敬业又如何谈得上去做呢?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举止稳重等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
再想林院士,他用什么样的沤心沥血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该怎样表达他的敬业呢?记得在评价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自敬方能自尊,敬业方能有成。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员,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向林院士学习,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职责的精神。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
刘旭,男,汉族,1976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旭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xx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后,刘旭主动将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给了受灾家庭。
刘旭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500字)相关文章:
★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12篇(道德模范心得体会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