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3篇 教学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2-09-20 10:56: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3篇 教学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3篇 教学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

  10月27日和28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举办的“教育新视野?第八届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到多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讲座,其中查、吴、何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受益良多,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关注学情的识字写字课

  查执教的《敕勒歌》是一节定位于识字写字的课堂教学,采用随文识字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偏旁发挥想象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理解字义;写字教学注重习惯培养,通过示范指导书写教给学生写字规律(高低、宽窄、穿插);教师重视朗读指导,由读正确到理解读,再到展开想象角色体验读,学生的朗读水平逐步提高。

  査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基于:基于学情,基于汉字特点,基于生活经验;每节课要保证10分钟的写字时间,提笔即练字,要求端正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低年级每课要求识记的生字比较多,如果每个字都采用统一的模式教学,会显得单调枯燥,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査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无论是识字还是写字的教学,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卡点”重点指导,采用多种识字方法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如:

  “见”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阴山”联系生活,使学生明白它是一座山的名字;“穹庐”由偏旁联想词义;“似”通过组词理解字义。对于写字教学,査老师指出示范是最好的指导,注重示范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做到的。

  二、追求精确的习作指导课

  吴执教的《苹果脱险记》是一节想象作文指导课,吴老师在讲座中提出教什么是技术,怎么一步一步教是艺术,老师教得怎么样是价值。首先,教什么?吴老师以想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想象作文不再是以想象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其次,是怎么一步一步教的?对于范文,教师没有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在不断发现总结并归纳出写作的三要素:想象符合物性;情节一波三折;细节从容应对,为学生搭建了写作的支架。最后,教得怎么样?想象作文不再是天马行空,物性是它的灵魂,而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细节描写是它的血肉,有了精确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一个小苹果在孩子们的笔下活了。习作评价没有批注好词佳句、分析结构,而是采用学生读,大家根据表格评星的形式落实到每个要求的完成情况,使学生通过比对发现不足,操作性强。

  三、讲究真实的口语交际课

  何执教的《商量》是一节口语交际课,课堂上教师像是在和学生聊天,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老师完全忘记自己是在讲课,根本是在跟学生一起学习,瞬时指出学生发言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需要大家效仿的地方,立刻指出、修整或是引领。在不留痕迹的引导中,学生在一点一点进步,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商量的方法,还有商量的态度,看似简单的“商量”二字,教师却赋予了做人的态度,使教学真正服务于生活。学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展现的是真实与自然的交际。

  何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三种现象:不教,似乎还会说;教了,就不好好说;教后,变得不会说,这些现象的确是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何老师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口语交际踩中了这两个雷区:一是交际中“身份”的丢失,没有身份即丢失了交际对象和情境,只有明确交际中的“身份”,编排活动中的“状况”,放归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才有话可说,才能好好说。二是交际困难预计不足,交际的目的不在于成功,培养协调力才是核心。何老师的讲座刷新了我对口语交际的认识,真实与自然的交际才是最精彩的课堂。

  总之,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2

  回首这两天的教学观摩学习,颇有感受啊。作为一个大二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真的是很多,终于见识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形。我发现作为一名老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更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大二的师范生,刚好又赶上时间教学的推广,感觉挑战更大。对于实践教学,大家都处于摸索探究阶段,教学需要加上实践,还算挺有难度的,但于此同时,我看到了许多前辈教师丰富资深的经验以及他们对实践教学的应对能力。通过两天的教学观摩,我得到一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备课与课堂驾驭

  1、两天下来,我觉得备课和听课尤为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以前学的基本上是纯理论的知识,只知道学生是主体,但如何落实呢?我发现要好好思考课堂导入,好的课题导入,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而好的课堂导入,则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做充分的备课工作,想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否被学生接受。要上好一堂课,需要备好充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令学生获益匪浅,例如因为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备好了课,知道自己上课的每一个过程,促使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而且同学们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对知识领悟的很快,掌握也很牢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我在这两天见习中听过几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他们总是把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出来,循序渐进的,一切都好象是水到渠成的,但我觉得要我做到这个程度,是非常有难度的,这还需要一直努力学习和思考。课堂上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尤其是在中学课堂上,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堂上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老师应该有极大的包容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想我要努力学习前人的经验,培养自己的包容力和课堂驾驭力。

  除此之外,闲时我也经常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老师们都非常热情帮我解答,获益匪浅,从中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积极吸取老师们的一切先进教学理念,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为自己将来的教学提供更好的经验平台。

  二、上课内容的准备

  1、要注意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观摩课充分体现突出了这一特点。如:将复习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为课的伊始注入“兴奋剂”。

  2、要使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生物问题,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见习过程中,我很好的感受到了叶老师先让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探索实践,探究本质—理论上验证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明白方法,能够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移多不少和公式法。

  3、要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我也想要成为一个和蔼可亲让学生尊重喜爱我并喜爱我的课堂的老师,听了叶老师的课让我深受启发,叶老师的语言“孩子们”、“宝贝们”、“真聪明”、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的教学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以至于快下课的时候叶老师的课堂氛围也还是非常活跃的,这是非常之难得的。这说明叶老师别致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心,学生真的想跟随老师一起在课堂上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三、上好课的注意事项

  1、老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案,针对课堂上临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对教案作部分改变,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好的效果。课堂是变化的,对于如何驾驭课堂,还是我的一个重点学习领悟。

  2、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即开始、中心和结尾三部分,要自始至终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于此同时,还要注意与学生们做好充分的课堂互动。

  3、及时辅导和批改作业,辅导不仅是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也要指导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习潜力。通过批改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学习上的错误。通过批改作业,也可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因材施教。

  4、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要有好的普通话,如果一个老师连普通话都将不好,那怎么服得了学生,这一点,在老教师中有所表现。讲课要生动,幽默点,别让学生觉得无聊。

  总之,经过短短几天的观摩学习,我受益匪浅,深深地认识到:要努力积累经验,因为一堂好课,其内在的神在于教师本身精湛的学科涵养,以及将其自然转化为教学影响力的智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基础教学技能,补充完善自己,努力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新时期的教学工作给我们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适应它,才能挑起这个重担,才能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3

  这是我第三次有幸能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语文观摩课,和20xx年20xx年相比,我的感触更深刻了,如果说那时的窦桂梅、靳家彦、贾志敏、王崧舟等著名特级教师给我下的印象只是专家在讲课。那么今天随着我做教师的教龄增长,我才深深明白为什么他们才能成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因为他们才可以称的上是有魅力的老师,他们的课才可称的上是经典的语文课。

  这个周末去北京共听了六位老师的语文课,其中就有著名的王崧舟校长和薛法根校长,其余四位也都是全国优秀的语文教师,每位教师授课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向老师们展示的都是完整的一课(含一、二课时的教学)。他们独具匠心的处理教材的能力,成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游刃有余引导能力令听我叹为观止。一位位魅力教师的风采,一堂堂经典课堂的展示,一场场精彩报告的新理念,无不让我赞叹和折服。

  几节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扎实,没有花架子,连多媒体课件都极为精简,有的是对词语、句子、语言表达、篇章结构以及朗读的扎实教学和训练,有的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平等交流。真正做到了与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让语文教学走向了体验和表达,上成一节纯粹的语文课,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几节课我都感觉是老师与学生在聊天谈话,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引导都是那样不着痕迹,那样水到渠成,让听着全无在上课的感觉而是随着老师走进了文章,走进了作者。几位老师都是那样的风趣,让课堂充斥着笑声,让孩子们感受着快乐,享受着课堂,孩子们在老师轻松的教学中,慢慢从最初的紧张到放松再到快乐,思维的火花不断的在课堂上碰撞。

  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有罗才军、陈金龙老师以及薛法根、王崧舟校长的课堂教学。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4

  20xx年x月x日,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天,让我体会了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理念:那就是“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观摩”。我们观摩了蓬江区优秀教师、陈国柱老师的课例《打电话》;还观摩了全国优秀教师、数学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黄爱华老师的课例《方程的意义》和现场互动活动。太动人心弦了!张爱华他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以下是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精彩。

  黄老师用了一个讲故事的形式串通了一节课,引入了本节课的大问题:意义;怎样列出来的;怎样用。然后每个问题都详略得当地解决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风趣幽默的语调,生动精练、吊人胃口的讲解,巧妙地使用媒体和黑板,多增加生活实际事件。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张爱华老师创设了现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融入了情景中,在情景中轻松地学习;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与要求。名师都广泛地使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这生命化教育问题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优化,直指教学内容本质,蕴含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现在上课更加注重备课,确定这节课的三个问题:这节课学习什么?这个问题怎么学习?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就是这个教学的基本设计。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以“大问题”为导向,分享中优化,提炼中延伸。这课堂教学步骤是:建立关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概括,问题延伸。

  通过一整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5

  我有幸观摩了优秀教师的开放课,听后我收获颇丰,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行们交流一下。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吃透”教材,还充分地了解学生。她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的发展观。

  2.教学过程精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董秀坤老师讲的三年级数学课《认识分数》的板书,板书中的“把”、“平均分”、“其中每一份”这些字是不变的,而中间的字随着课堂的进行逐渐变换,层层深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3.学生自主学习

  不管是哪节课,老师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老师的一年级语文《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课,整堂课轻松、自然。她那富有亲和力的声音,那亲切而温柔的姿态,就连每个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心情舒畅。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以师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点是让课堂成为平等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放权给孩子,同时给孩子热情的鼓励。田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偶尔回答错时的安慰和鼓励,孩子答对时的慷慨奖励,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我觉得孩子们能在这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应该是种享受,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作精美的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得到广泛的使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用到了多媒体课件。无论是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巩固练习等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真真实实地辅助了整节课的教学。

  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进修学校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6

  今天,在学校多媒体上了一节语文课,感受很多。我认为,公开观摩课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这种被广为推崇的教师培训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在青年教师的眼里,观摩课设计得近乎完美,让观摩的教师们大快朵颐,有谁注意到课上学生的眼睛里掠过的一丝茫然呢?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无可厚非。有的观摩课上热热闹闹,学生们忙着“已知结果的探究”或“不知所以然的探究”,这种时空的自主让课堂活动远离了教学目标;有的观摩课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们忙于招架,纯粹的现代化却远离了人性化……观摩课结束时,专家点评:教法新颖、灵活,顺应新课程要求,符合新课改方向等等,诸美誉让参加观摩的教师们不得不深刻反省自己以往的教学,唯恐有什么新教法学不到手,回去以后用不上。观摩课的引领方向出现了偏差。

  我们应反思一下:备课须“备学生”,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方法?除了教法之外,观摩课还有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只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一种表象,我们要真正学习的是主讲教师的授课艺术、治学精神乃至师者风范;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专家的课也有瑕疵,发现他们的不足,对自己来说也是大的收获。

  现代科技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使图、影、音并茂,抽象的可变得具体,表面上看来,教育变得很容易,学生普遍乐于接受CAI,观摩课成了许多教师大开眼界的机会。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单元、不同的班级、同班级的不同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要。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即使我们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也不能“唯多媒体”。关键是我们的思想,首先要吸纳课程的真正内涵。另外,我们可在“实际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师生齐发动,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学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一个输液瓶、一根吸管就可完成验证大气压存在、微小形变、小喷泉、凸透镜成像等小实验。如果真正把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熟悉的场景、常见的现象引入课堂,同样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也能使科学知识的价值显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观摩课的组织者、主讲者、观摩者从实际、实在、实用考虑,不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才能告别作秀和炒作,其价值才会得以体现。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7

  本次活动聆听了、等五位当下极具影响力的特级教师的精品课,目睹了七位全国第二届小学青年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老师的精彩课堂,同时听取了福建省普教室黄国才老师的《核心素养下的好试题与好教学》,xx老师的《好课的秘密》等精彩讲座。两天半的时间,徜徉在一节节赏心悦目的课堂,聆听大师高瞻远瞩、旁征博引的诠释,一股股绵甜醇厚的佳酿不断丰盈心灵的酒杯。下面谈谈我感受最深的两点。

  一、课前互动各具特色,彰显教师智慧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如此,对于彼此不熟悉的师生,课前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这十二节课中老师们一个个趣横生的课前互动,让他们的好课锦上添花,妙不可言妙。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是这样进行课前互动的:让学生判断“我是来自厦门滨北小学的老师”“我今年26岁”“我是一位很爱读书的人”“我很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四句话是真还是假?并说明理由。在学生说明理由时相机引导孩子们要细心观察,认真倾听,用心领会。这样不仅与学生拉近了距离,还不动声色地交给了学习的方法。

  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杨坤老师则设计了“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让四位同学上台,其中一位是大家推荐的班上最具表演天赋的同学,让该同学根据画面比划动作,再让另一位同学猜猜是谁,其中三幅图分别为“孙悟空”“天线宝宝”“吓死宝宝噜”,这些都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人物和语言,学生搞笑的模仿动作,离奇的猜测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随即再出现一张杨老师腾空跃起的照片,让孩子们猜他那时的心里活动,孩子们思维开始活跃,很巧妙地为后面根据严监生的两个指头揣摩其心理活动做铺垫。

  再如来自重庆的落应华老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采用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分别出示了“严监生”“王熙凤”“诸葛亮”“《桥》的主人公”,指名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看似随意的聊天中,通过聊小说,渗透学习方法;聊情节,概括主要内容;聊环境,揣摩人物心理。

  短短的几分钟中,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快速地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带着满满的自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悄悄地进入课堂,无不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二、教材处理巧妙合理,彰显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表现是以深入地钻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重要前提的。本次活动中的名师们在处理教材方面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师执教《剪枝的学问》,他的教学简单朴实、幽默睿智。简单到从头到尾没有一张幻灯片,只有一本书,一根粉笔。他的课又是如此丰厚,从新课导入到感知内容,再到品味语言,最后朗读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在践行着“让成长看得见”。

  课的伊始,听写字词方法非常有意思,如听写“蛋”,他说“鸡蛋”“鸭蛋”“脸蛋”,什么蛋不能吃,再如听写“成熟”一词,他说了三个带成熟的句子:桃子成熟了;小伙子做事常丢三落四,不成熟;中国的电子技术很成熟。接着指导书写“蛋”,引导理解“成熟”,最后小结:要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生字要会读、会写、会理解。

  接着感知课文内容,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我几次到晚大伯家的桃园”自读课文,划出表示时间的词,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朗读三个时间词,同时引导学生明白表示时间的词不仅可以用春、夏、秋、冬,还可以用别的词语,如夏天还可以说“暑假”“荷花开了”“烈日炎炎的一天”…… ?然后思考“我每次到王大伯家分别看到了什么”,划出关键词“忙着剪枝”“红云片片”“挂满”,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看见。最后让学生把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很快就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他又相机小结:概括主要内容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准确地概括。

  品味语言这一环节,薛老师紧紧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进行教学,用“我看到王大伯剪桃枝,心想

  ”“我看到满树的桃子,心想 ”揣摩“我”的心理,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随着看到的景物发生变化。接着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说话训练,昨天听到有一个特级教师来给你们上课,你

  当你看到我时,;课上到这,在学生充分发言后,老师又相机小结:读课文不但要知道写了什么还要读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写文章不但要写作什么,还要善于表达我们的心理活动。

  在指导朗读方面,薛老师抓得很到位,指名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时,一孩子起初读得结结巴巴,一点都不流利,薛老师让他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一遍提点小建议,再让他读,直到他把句子读通顺,读出那种着急之情,差不多花了五分钟。当初我有些疑惑,为何短短的一段话,在一个孩子身上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值得吗?在他后来的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他说要让孩子成长看得,每堂课至少要在一个孩子身上花五分钟。每节课都这样做,一段时间下来就能让全班孩子都得到老师一对一的辅导。想想也确实有道理。

  而xx省南昌市南京路小学的杨舸校长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将教学重难点定位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联读”的方法阅读课文,通过“发现相同”——“同中求异”——“发现不同”——“异中求同”等环节实现对课文全方位各层面以及课内外的联读,感悟廉颇在国家大义前“机智勇敢”的形象,整个教学体现了由“教学生读”到“带学生读”再到“学生自读”这样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扎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再如重庆市的落应华老师在《穷人》一课教学时则采用追问故事情节的方法,故事开始之后,接下来会怎样?然后呢?最后呢?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初读小说,带着好奇心追问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二、再读小说,带着探究心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这一环节通过品读环境描写,探究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品读心理描写,探究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三、三读小说,带着疑惑走进作家及其生活的年代,追问穷人命运。

  他们把课文教材作为载体,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潜心会文,感悟语言,最终学会运用语言,正如薛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培养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

  总之,这次活动中每位专家、名师们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适应语文教学的新发展。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8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这次婺源教育新视野第八届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各位名师在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让我深受启发。

  在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査晓红老师《敕勒歌》授课过程,当学生对“敕勒”一次不理解时,査老师一首优美的《56个民族》将学生带入民族欢聚的情景,由此推断出敕勒是一个民族,让学生记忆深刻,对课文理解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査老师的识字教学也是灵活多样,有组词方式、甲骨文和想象的方式,尤其是以甲骨文解释“穹庐”一词,“穴”和“广”均与房屋室内有关,所以学生能够很快理解穹庐的意思。而“苍茫”是让学生想象,并没有以图片展示,学生的想象可以自由自在,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苍茫世界。在课程结尾时,査老师动情地讲述了敕勒歌的故事,孩子们唏嘘不已。老师又以动听的歌声《敕勒歌》款款收尾,我看见学生们沉醉其中,都忍不住自己唱了起来,最后读起来时自然也是富有深情。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是我从査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的体会。

  其次,让孩子们去“展示自己”。在课堂上,老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何捷老师的《口语交际:商量》中,几乎所有的场景何老师都是让孩子们来表演的。上课时,孩子们都希望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功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最后,引领孩子去读书。在张祖庆老师的作文教学中《穿越写作:<5月35日>》,张老师不仅自己声情并茂地读,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一直孩子们读自己的作品时也是有声有色。在吴勇老师的《苹果脱险记》中,吴老师诙谐幽默,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也是享受,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巧妙串联,是我受益匪浅。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会努力进步,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也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9

  20xx年6月14日,我有幸到江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观摩”。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观摩了蓬江区优秀教师、蓬江区教育指导团成员、蓬江区名师工作室学员陈国柱老师的课例《打电话》;还观摩了全国优秀教师、数学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黄爱华老师的课例《方程的意义》和现场互动活动。

  陈老师和黄老师精彩的课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特别是是黄爱华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以下是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与要求。

  二、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黄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调、生动精练、吊人胃口的讲解,非常值得我学习,他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几乎不受下面几百位老师观摩的影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在是妙!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0

  18日至19日,我有幸去第十二中学参加了xx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汲取不少教学经验。 在这2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等5位教师的展示课。感觉受益匪浅。牛献礼老师的沉稳,徐卫国老师的从容,张冬梅老师的和蔼可亲,杨丽、韩东两老师优秀的教学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共观摩了8节课,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有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四年级《轴对称图形》、四年级《平均数》、五年级《打电话》五年级《和的奇偶性》三年级《认识面积》等不同内容的几节课,徐卫国老师,给我们展现了“圆的认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虽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徐老师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依据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徐老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冬梅老师的两节课,一节是三年级的“射线、直线和角”、另一节是五年级的“和的奇偶性”。两节课同样体现了她“亲和数学亲和学”的教学主张。让学生在亲和的氛围中亲和地亲和地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张冬梅认为,“亲和数学”一定要“亲和学”。“亲和学”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学会“数学思考”。

  张冬梅在课堂上凭借语言的魅力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操作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精神自由。她总是“伪装”成无知的孩童,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求解、验证活动中。因此,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的思维碰撞,当有了新发现时,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当中。这就是“亲和数学”的魅力。

  现在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 ?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另外,印象较深的是老师们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活动,各位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远不止这些,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我将借这次机会,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1

  在这两天内, 我观摩了六位名师的示范课,使我受益匪浅。六位老师不同的教学授课风格和特点、不同的设计思路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他们对教材透彻的理解、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灵活的教法方法,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同时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让我顿时茅塞顿开。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徐长青老师《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一副扑克牌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大胆放手,整节课都由学生自主探究分扑克牌的过程,老师只是在一边引导和总结。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过难的题目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简单的题目没有意义。徐老师利用扑克牌的分发引出分数,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新旧知识相互联系,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这节课,我看到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学会思考?

  房昔梅老师指出,核心素养是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和未来挑战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要学数学?什么时候用数学?一个有追求,爱钻研,会思考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数学的思考。这节课最让我醍醐灌顶。她并不像洪老师那样的温柔似水,儒雅的外表下也不缺对数学的热情,对问题的洞悉。?

  她以生活动画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估算,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更让学生知道了数学就在身边,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数学。房老师良好自身素质,独特的价值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并且把这种思考的习惯、方法教给学生的老师。

  三、教学要与时俱进

  钱守旺老师指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即不是在书斋中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要像钱老师一样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融于生活,让学生喜欢数学。

  通过本次培训,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一定努力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多元化的教学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2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半时间,内容却是丰富多采,包括演示课、讲座、教师互动三个板块。名师们以他们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语言、诙谐有趣的神态、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深深地折服了与会的一千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每位名师都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放大。学生则是积极参与、沉浸课堂,听说读写,样样拿手。我不禁感叹:语文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丽!听课回来,重新审视自已的课堂,我觉得我也应该在平常的课堂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课标精神,让我们平常的家常课也生动、有趣起来!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第一、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语文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薛法根老师在《好课的秘密》讲座说:“语文教学要走教学的正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语文教学要培养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的确,本次演示的十三节课,不管是绘本教学、口语交际还是作文指导与课文内容教学,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语言文字的动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王文丽老师展示的《祖父的园子》,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充分地品。像“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些能充分体现萧红作品语言特色的句子,王老师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细细揣摩品味,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然后让孩子充分的说句式相似的句子,如:祖父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祖父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写相似的句子。如:让孩子们仿写“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孩子们就写出了“树结果了,就像在聚会似的。花谢了,就像睡着了似的。树绿了,就像穿上了新衣似的。玉米长高了,就像在跟谁比长个似的。蝉叫了,就像在发牢骚似人……”王老师扎扎实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让学生会说会写。

  第二、不同体裁、不同类型、不同教法

  语文应该教出文体与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文本的体裁、类型,如散文侧重情感的感悟,诗歌侧重于语言的美感与韵律感,而小说则侧重于情节和人物形象,绘本的教学则侧重于引导想像与训练说话。如《咚咚咚,是谁呀》是则绘本故事,这就需关注绘本故事的特点,用好绘本,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让他们充分地说。林莘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出示了五幅图,都先出示遮住一大部分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发挥想像,猜猜它是谁。然后又让孩子们用“我觉得它是谁,因为……”的句式同桌小声说,再小组汇报。在此基础上出示绘本内容,指导孩子读,然后再让他们仿照句式写。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没有一项落下,非常符合绘本的特点。再如骆应华老师执教的《穷人》,骆老师整堂课抓住小说的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骆老师先让学生找出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横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竖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惶恐的不断加深。从而得出:环境描写,映照人物的内心;心理描写,直击人物内心。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秘密,这就是托尔斯泰式的心理描写。洛老师整堂课也牢牢地抓住小说的两大要素来教学。

  第三、指导朗读、层次分明、方式多样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朗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老师对文本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全国著名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剪枝的学问》一课在读这方面尤为突出。薛老师整堂课甚至没用多媒体,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语文书,引导孩子有问题从书中去找答案,不理解了从书中去读。他的口头语是:“看书、看书、看书!”并美其名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剪枝的学问》这一课堂,薛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我”几次去王大伯家,圈出“去年冬天的一天”、“春天到了”、“夏季”这些表示时间的词,然后让他们说在这些时间里,“我”看见了什么?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就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细读文章,边读边圈出心理活动的词,指导学生了解“着急地问”要读得语气急、声音大、语调往上扬。还指导学生分清叙述语和角色语,让学生读出不同年龄角色不同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叙述语要读得娓娓道来的感觉。薛老师反复引导朗读,有序地引导熟读成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薛老师指导朗读在一个学生身上花了五分钟,并让大家一起目睹了这孩子朗读能力的飞跃进步。薛老师说,每天至少要花五到八分钟在一位学生身上,每天抓一位学生,一年下来,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指导。薛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听薛老师的语文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的课堂开放而有序,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得那么主动、生动,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感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自始至终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第四、风格各异、细心聆听、锤炼提升

  聆听课堂,印象深刻,因为每个执教的老师都形成自身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王文丽老师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薛法根老师讲究回归语文本质,林莘老师进行静悄悄地课堂革命,张维娜和陈金龙老师用学生活动体验来指导学生写作,何捷和欧义赐老师用绘本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王梁贤和冯巍老师则把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我在感喟名师在课堂中的那份沉稳,那份大气外,也为他们背后的付出深深感动。在享受他们辉煌的同时,我想,更应学习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对于语文教学的执着,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走得更远!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3

  20xx年10月20日至21日,我很幸运参加了第二十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的小学数学的观摩会,有幸聆听到刘延革、蔡宏圣、唐彩斌、张冬梅、强震球、朱德江、徐斌等几位名师的讲课,让我近距离地真实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他们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触动着我的心弦。专家们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一个个质朴真实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水平、娴熟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多方位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魅力。课堂上独特的教学设计、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我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这两天的培训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学习数学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下面我就以我印象最深的几点展开我在此次观摩会上的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这次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每堂课都很接地气,没有了作秀。教师放低了身份,与孩子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很实在,很和谐。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就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如强震球老师,他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这两课,这位老师的名字很有意思,强大的强震动的震皮球的球。他在课前与学生这样交流,他说:“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看到我的名字你们想到了什么?”这个时候学生开始众说纷纭,其中有个孩子说:“我在想这个老师是不是强大到震动了地球”。在学生们一片笑声中,老师赶紧走去和学生握握手说:“谢谢你这么看的起我。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孩子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从想象开始。”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天真的孩子与幽默的老师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聚焦核心。

  我很有幸聆听了刘延革老师的《简单的数据分析》,在课的开始,通过猜测,班内3位同学的生活方式,引出数据,进而引出数据分析;先是出示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依据身高数据分析三位同学的生活方式;随后又出示了体重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将问题进行拓展,应用数据分析,进行决策、预测、判断的练习。

  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随后的拓展,都把握住“数据分析”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这种数据分析,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统计图上,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统计图背后的信息提取出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是这节课,我觉得所有的统计教学都应以“数据分析”为核心。数据分析是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数据分析的过程不只是计算和画图,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将蕴含在数据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帮助解决问题。

  虽然两天的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已经结束了,但名师数学教学的风采与魅力给予我极大的感受跟启发。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需要学习和实践还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去认真探究,细心琢磨,在自我反思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有效之路。

关于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3篇 教学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