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3篇

时间:2022-10-05 10:12:13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3篇,供大家参阅。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3篇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1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陈超英同志用自己的忠诚,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她用自己的公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好领导;她用自己的原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一心为公的好员工。一个杰出的工作者,一个亲下的领导者,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工作生活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艰苦的磨练!

  她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妥善接受这份财富,用这份财富给社会创作更多的财富;她留下一面旗帜,我们应当接过这面旗,高举在祖国的蓝天下;她留下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应当在这座丰碑下,时刻反省自己,激励自我。

  她的信念,忠诚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陈超英同志在中建五局工作了一辈子,无论公司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离不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份忠诚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她没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公司。三次远离祖国远离亲人与朋友(慰问刚果项目),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为中建五局海外市场的做大做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前往大连长兴岛的引水项目时,宁愿坐慢车也不等第二天飞机,为的只是能早点到达项目,早些解决那里的困难。在舒适的诱惑下她经受住了考验。在各种艰苦环境与诱惑下能经受住考验,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

  她大公无私,把公司和企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公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陈超英同志在工作中分管过房改、物业,手里掌握上千套住房分配权,但没有为自己拿过一套房;她长期主管组织人事,协管人力资源,但从未为自己的家人、朋友安排过一分工作。从2003年以来她没有休过一天假,在北京开会或办事时只能在深夜才回到80岁的老母亲家住一宿。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公司发展而努力,因公殉职也是在慰问职工家属、凌晨1点返回单位的路上。

  她坚守原则,是非分明的品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陈超英同志在工作中从来没有为家人或朋友介绍过一个工程业务。她没有在人情面前迷失自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她走得正,做的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在处理棘手问题是也能雷厉风行。在1998年至2000年间面对离岗员工开着私家车来公司领工资的现象,她苦口婆心劝他们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对于执迷不悟者坚决辞退。为公司减轻不少负担,也赢得困难职工对公司的理解,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不小作用。但她也并非没有人情,她也无时无刻关心同事,为他们争取政策允许的利益,安排好生活,并在企业好转时及时让大家回来工作,享受企业发展的果实。

  陈书记的一生向我们诉说了什么是纯粹的贡献,什么是生命的升华,教会了我们如何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人生的质感!

  陈书记,一路走好!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2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用信念铸造忠诚,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用公心涵养情操,她是一名好的领导;用原则砺炼品格,她是企业的好员工;今天,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感慨万千。一名杰出的工作者,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通过普通生活中一件件平凡的事而锻炼出来的,背后的辛酸,艰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到。我们学习就要学习这种成功背后的故事,学习这种抛去光环下的平凡中的伟大。通过查阅学习更多有关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的资料,深切感悟到她的思想信念和非凡的人生观——“人只要有一种精神,就会不知疲倦,永不停歇。而这种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永远充满激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凡是都能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你就一定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学习陈超英,找回我们需要的时代精神。

“大姐主席”陈超英应当是这个时代工会主席,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主席的样本,她用点点滴滴的小事填满了人和人之间日渐疏远的心灵空隙。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看到了这个物质社会、信息社会、商业社会被掩藏已久的时代精神。

——信仰。因为没有信仰,人生没有方向,精神缺乏支柱,很多人感到精神空虚,生活颓废。所以,“休闲文化”盛行,“黄、赌、毒”死灰复燃,官场腐败前赴后继……陈超英不同,员工描述:走路带风,高跟鞋踩得咔咔作响,鲜艳的裙子飘起,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这一定是陈姐来了”。因为心中有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有对企业美好前景的期盼,有对职工群众强烈的责任感,她对生活、对工作永远充满激情。陈超英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中建五局土木公司人力资源部统计,在担任工会主席的8年里,陈超英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在外边跑;2010年,她去外地出差一共185天,“常常是今天还在云南边陲的工地上,明天又去了福建长乐机场快速通道的隧道里,再过一天又到了大连长兴岛的引水项目。”与陈超英共事过的同事,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新进员工,都知道陈姐爱美,并且全身上下由内至外散发出一种气场。她经常说:“身为企业的领导成员,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带给人一种精神上和感官上的美。”

——执着。从事工会工作24年,无论企业处在困境还是蓬勃发展时,陈超英始终和职工群众在一起,竭尽全力,默默无闻地为职工做着“小事”,也在职工记忆深处日复一日地播撒温暖。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她本有机会脱离“苦海”,调到北京工作,但她毅然选择了坚守,这份执着,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尤为难得。因为执着,她可以为资料中一个错字返工到天明;因为执着,她可以放弃舒适的宾馆连夜翻过塌方地段赶往项目工地把温暖及时送到职工们心坎里;因为执着,她可以把自家的全部家当拿出来帮助公司和职工渡过难关;因为执着,在那些很多人“来不及、顾不上、看不见、做不到”的地方,她痴心而专注地发挥作用,“永远停不下来”。

——诚信。在陈超英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一诺千金”。凡是对职工的承诺,她没有不兑现的。职工遗属生活困难,她帮扶到底;困难救助物资不够发,她千方百计筹集;青年职工住房困难,她主动帮忙协调……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改革矛盾最尖锐的时候,发展遇到问题的时候,陈超英都在,她从不逃避,以至于公司的职工都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只要陈超英在,他们心里就踏实;只要陈超英承诺,他们就认可。

——关爱。陈超英曾说:“工会干部要做到有一个婆婆的嘴,一颗妈妈的心,要勤跑腿。如此以来你才能得到职工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才能为企业的稳定保驾护航。”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公司每个人生日她都记得,不管是谁过生日,准能在当天收到她发来的祝福短信;职工家里的大事小情,陈超英总是第一个知道,又第一个送上关怀和帮助。爱企业、爱职工、爱家人,爱事业、爱生活,因为心中有大爱,陈超英的情感世界常常细腻得如微风拂面,走到哪里,她就把关爱和温暖带到哪里;心中有大爱,她就能忘我付出,把对他人的付出当成人生最大的快乐。陈超英来了成了许多员工的“节日”,而家人和亲友也对她的工作格外支持。——勤奋。面对企业困难,她不言放弃,百折不挠、忍辱负重,努力积极的开展工作,以春风般的态度温暖了职工,以心贴心的沟通感化了职工,赢得了“群众贴心人”的赞誉。企业扭亏脱困、进入健康发展阶段以后,陈超英更是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她一方面利用工会这个平台积极参与生产经营,抓劳动竞赛、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甚至超越党群岗位主动出击抓市场拓展,2011年承接了25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任务。另一方面,她发挥女性党群干部工作细腻、善解人意的特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不同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008年,一名管理骨干在长沙营盘路项目即将竣工时被调往福建某工程,这名骨干以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为由不愿离开长沙并准备辞职。陈超英多次上门做工作,并就近为孩子联系了学校,让他十分感动:“陈姐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从安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她锲而不舍的工作,留住了大量骨干人才,塑造了她在年轻职工心中“书记大姐”、“书记阿姨”的亲切形象。

——无私。她秉持一贯的实事求是作风,把有利于企业发展、不愧对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的天平一边是公平公正的信义,一边是公心公义的无私,讲团结、讲付出、讲诚信,不争名、不夺利、不越位,做到了领导放心、同事信赖、群众满意。自2003年以来,她与三届领导班子成员共事,留下的共同印象是:她讲话办事不捎带个人感情、不夹带一己私利。因此,不管哪一届班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习惯找她沟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总是找她牵头,上级要求的关键性工作总是在她的有力配合下完成。作为公司主要领导,陈超英坚持执政为民、用权为公。她分管过房改、物业,手里掌握上千套住房分配权,但没有为自己分过一套房,哪怕是一间中午临时休息的过渡房,殉职前一直住在15公里以外、一套爱人单位分配的建了十多年的80平米公寓房。她长期主管组织人事、协管人力资源,两个亲妹妹失业十多年,几个侄儿大学毕业到外地打工,但她坚守给自己立的规矩,没有给任何亲人在单位安排过工作。她是公司工程分包与材料设备招投标监督小组组长,但从不为任何亲朋介绍工程业务、联系材料供应,曾经数次婉言拒绝了老同学提出的分包工程要求。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是陈超英的无欲无私,她才能问心无愧勇敢的面对人们。她的工作充满快乐,如她说的那样—“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她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妥善接受这份财富,用这份财富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她留下了一面旗帜,我们应当接过这面旗帜,高举在祖国的蓝天下;她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应当在这座丰碑下,时刻反省自己,激励自我。这就是陈超英的非凡所在,这就是需要我们学习的高贵品质,让我们通过陈超英的先进事迹对我们的心灵进行一次洗礼,褪去奢华浮躁,踏实进取,让我们用平凡的每一天去成就非凡的一生!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3

  与群众亲如一家、情同鱼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合格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修养。陈超英,作为一名从修理工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的党群工作者,她与职工群众有着与生俱来的鱼水情深,时刻把解决职工的具体问题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改善党群关系的最好方式。在陈超英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爱群众的美德,体现了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真挚情感。陈超英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对企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公司员工的满怀深情,集中展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范。

  一个人能否被后来人记住,不是看他做了多大的官,而是看他做了多少事,做了什么事。53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陈超英却用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传递着真情大爱。在接待职工来访时,一杯热茶,一脸真诚的微笑,一腔热情的沟通;在办理职工来信时,认真阅读,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意见;在接听职工热线电话时,仔细倾听,详尽登记,耐心解答咨询或分类处理等。正是这一件件鲜活的小事,使职工群众的心和她紧密相连,她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大姐主席”,她的“小事精神”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容。

  陈超英始终把员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金沙江边悬崖绝壁上的水绥公路项目,有她奋勇的脚步;节假日还在奋战施工的工地现场,有她鼓励的微笑;离退休职工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她慷慨的解囊。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XX 年6 月13 日,陈超英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职工群众自发以各种形式悼念她,1000 多人从各地赶来长沙送别她,称赞她是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大姐书记”,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在这热烈的场面、亲切的称呼中,我们感受到了职工群众对陈超英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的眷恋。这一切,源于她35 年的工作历程,一贯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坚定,为企业发展的忘我工作,和为职工群众的排忧解难。

“做群众的贴心人”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在宗旨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操守上的基本标准。在“十二五”规划起航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应带好头,起好步,掌好舵。以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陈超英同志的感人事迹为动力,从自身做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材料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