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导游词共6篇(河南省安阳殷墟导游欢迎词)

时间:2022-06-11 16:02:25 欢迎词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安阳殷墟导游词共6篇(河南省安阳殷墟导游欢迎词),供大家参考。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6篇(河南省安阳殷墟导游欢迎词)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1

  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篇1:安阳殷墟导游词】

  安阳殷墟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这里相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胡新帅,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小帅或者帅导,感觉怎么顺口就怎么叫吧!不过呢我建议大家叫我帅导,这是以前的游客送我的称号,我很喜欢,同时呢我也希望送大家一段很帅的旅游行程。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位驾驶经验很丰富、驾驶技术很娴熟的司机,所以,安全问题大家尽可放心,直观尽情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吧。

  我们都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刻。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殷墟博物院位于安阳市西北公里小屯村附近,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遗址。自商代后期盘庚迁殷至商纣灭亡历经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纣后,逐渐荒废,因而称为“殷墟”。

  它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200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的概况。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

  一。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安阳。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当然,作为一个卖国贼的袁世凯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但毕竟是一个文物景点。另外,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字和文物考证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绎,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

  朋友们,殷墟已经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另外,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a1234,我的手机号的码是我的手机号码是。。。下午三点我们在停车场集合。最后提醒大家的是,从进入景区的那刻起,我们就是这里的观光者和守护者,在注意好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请大家保护好环境。你我的一点一滴,塑造美好的心情。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沿途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是景点讲解。

  游客朋友们,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殷墟博物院的大门,它是由北京著名的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仿照甲骨文“门”字的写法而建,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也是人类早期画的雏形,显示了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庄严大方,古色古香。

  殷墟之所以闻名于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青铜器、甲骨文和都城。您看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真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1939年出土的,高米,长1,1米,宽米,重875公斤,司是禁忌的意思,母是指母亲,戊是人名。整个意思就是商王文丁纪念他的母亲。大家可能会想到这么大的青铜器是怎么铸造的呢?据说呀,这大鼎的铸造非常的

  困难,在当时需要130人同时施工才可以完成。更让人惊奇的是该青铜器中金属的比例和现代比例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当时的冶铁技术是多么的高超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多么的智慧了。

  它最初只是一口猪肉用的锅,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我们都知道有个典故叫做问鼎中原。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庄王见了前来慰问的王孙满就问:“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德义,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周室虽衰,但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问。问鼎中原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好了,游客朋友们,继续往前走,现在大殿陈列的就是甲骨文了,所谓甲骨文,就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一片甲骨惊天下,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地上,当年的村名挖出一些骨片,但不知道是什么就给扔掉了。后来一个剃头匠,他在给别人剃头时经常划破头皮出血,因为没钱买药,就把骨片磨碎涂在伤口上,竟然发现可以止血,便知道这是一种中药,唤作龙骨,之后就开始卖到药店。因为当时药店只收不带字的龙骨,所以农民就把字挂掉再卖。幸好有些带字的甲骨文被卖到京津两地,才被王懿荣发现,这才确定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妇好墓,妇好是我国第一位女将军,她带兵打仗,很多男性将领都听她指挥。大家请看这么多的随葬品简直是一个商代文物博物馆。可能有游客问,为什么妇好墓保存的这么完整呢?原来呀,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宠妃,又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她死后武丁非常的悲痛,就破例将她安葬在宫殿区内。这样她的墓葬才保存的这么完整,为后世的考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旅游行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上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很期待再次和你们合作。再见!

  各位评委老师,红旗渠景点讲解到此结束,请点评,谢谢!

  【篇2:殷墟导游词】

  殷墟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参观完司母戊大方鼎之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防殷大殿,大殿现在陈列着甲骨文。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唤作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把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王懿荣(1845—1900年)祖籍福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1899年秋,他得了疟疾,京城一位深谙药性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王懿荣发现中药里竟然有龙骨。他便让家人把药渣留下研究。王懿荣发现龙骨上有许多刻画的小道道,他把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板!他小心地擦去龟板上的泥土,刻画的道道更加清晰了。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弄明白了上古之人是怎样占卜的。毫无疑问,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板!他吩咐家人到北京各个大药房,专拣带字的龙骨买下。他从骨头片上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读出了上古社会的许多湮没已久的秘密。

  正因为王懿荣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

  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代占卜用的材料主要是龟腹甲(少量为龟背甲)和牛胛骨,卜用甲骨均需经过整治。整治时先将龟腹、背甲锯开,去掉腹甲外沿,背甲则从中剖开,锯去首尾两端,呈鞋底形。削锯后去掉鳞片,将正反两面打磨平整。肩胛骨则要先切去一部分骨臼,再切去突出的臼角并削平骨脊,最後将正反面打磨光滑。占卜前在甲骨背面(少数牛胛的正面)施以钻凿,凿窠为长槽状或枣核状,每个凿窠内侧钻一圆钻窠。占卜时,用燃炽的木枝烧炙凿钻处,在甲骨的正面即出现“卜”字形裂纹。钻处裂纹称兆枝,凿处裂纹称兆干。占卜即视此卜纹判断吉凶。占卜後,将所卜问事项刻记在甲骨之上。

  了解完甲骨文的知识之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殿陈列展示的甲骨文吧!

  【篇3:殷墟导游词】

  殷墟景区导游讲解词

  殷墟是商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都

  城之一。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

  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建都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商朝时这片土地称作北蒙,

  公元前的1300年,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的奄(今曲

  阜)迁到了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在此建都255年,历经8代12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这里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上世纪末由中国多家权威机构举办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

  发现”的评选中,安阳殷墟名列榜首。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系列景点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

  馆、殷墟王陵遗址、羑里城等。

  为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关于商朝的起源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我国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帝帝喾的王妃简狄,一天和

  两个使女在河边沐浴,突然天上飞来一只美丽的玄鸟,这是一种吉祥

  鸟。这只美丽的玄鸟在简狄身边飞来飞去,产下一枚鸟卵,简狄出于

  好奇拣起这枚鸟卵,吃了下去,不久就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

  叫“契”。“契”长大后,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分封在商地。

  从契以后传了14代到成汤,成汤灭夏建商,建立了商国,使商 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继夏以后第二个统一的奴隶制大国。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始建于1987年,原名殷墟博物苑,在殷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更名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安阳殷墟是1961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景区,近期这里正在向国家新设立的5a级景区标准冲击。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博物馆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前身是1987年建的殷墟博物苑,它的大门是根据甲骨文的“门”字设计建造的,整扇大门由3个甲骨文中的“门”字组成,门两侧的浮雕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的,这是中国最早的龙的形象之一。

  进入园区,正前便是著名的司母戊大鼎的仿制品,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于1939年出土于武官村王陵遗址。原件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鼎最初的作用是用来烹煮食物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到夏商周的时候已经成为权力的象征。

  从1899年发现至今,甲骨文共发现15万片左右,其中有三次重 大的发现:分别是1936年yh127甲骨堆积坑、1973年h17甲骨堆积坑、1991年花园庄h3甲骨堆积坑。这些甲骨片上记载了商代的天文、地理、军事、政治、手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内容,为我们研究商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甲骨文的单字目前发现近5000字,已释读并由学界公认的有1500个字,甲骨文已“六书”齐备,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指事六种功能。以象形、会意、形声字为主,比如您看到的“日”、“月”、“云”、“雨”、“水”、“火”,正是商朝人用双眼观察大自然的事物体现在文字上。

  从1928年到1937年6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科学发掘。发掘总面积为余平方米,在殷墟范围内发掘出宫殿宗庙、王陵、手工作坊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数以万计的甲骨片、青铜器、玉石器、陶器。为研究殷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价值。参和发掘的学者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他们是中国考古界的领军人物,首开先例在殷墟进行野外考古发掘。所以说,殷墟的考古发掘,是中国考古学者的摇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野外考古工作者。

  处于地下的殷墟博物馆既不影响殷墟的整体景观,又突出了一个青铜器鼎的轮廓,这个结构高于地面3米,整个博物馆的俯视形状是模仿了甲骨文洹河的洹字。

  殷墟博物馆的建设模式在我国是独创的,她独特的地方在于,这个博物馆的建筑由安阳市人民政府出资,500多件国家级文物由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供,而且展示手段非常先进。

  司母戊鼎堪称国之瑰宝。它本身是个方形鼎,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戊死后,她儿子为纪念她铸造的。反映了商朝的一种家族关系,一种人情,最重要的它反映了一种社会本质。司母戊鼎重875公斤,其中含有%的铜、%锡,不到3%的铅。鼎耳有裂纹,说明这个耳朵是后来安上去的。鼎足下部也是有很多疤痕,很不协调,显然是后来铸造的。这只鼎这么大,它们当时是扣过来浇铸的,商人当时把模和范做好后,如果一锅一锅往里浇铸的话,中间会存在一个时间差,会形成“冷隔”。学者们推测,他们当时首先先算好浇铸鼎所需要用的铜液的数量,然后在地上挖了个坑和多条地沟,把地沟先加温到900度左右的时候一起往地沟浇铸,这样铜液在浇铸的时候热量并不损耗。

  全国有许多碑林,但殷墟的碑林却和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形状的甲骨文碑刻。

  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学家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形状放大而刻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及商代文化、军事、农业、天象、田猎、鬼神崇拜等,内容非常丰富。有“甲骨之王”美称的一片甲骨,文字多达125个字,记载了大将沚眉和两个方国即土方和工方的战争。

  甲骨文长廊位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西北侧,长廊长度近200米,共书写了560多个甲骨文字。按照文字的不同特点,长廊分为人体、人体器官、人体行为、自然四个部分,展板上除了甲骨文的本体 字和写意书法字以外,还附加一些简要的诗句说明,这些释义或集甲骨学者诸家之言,或写一家之说,而甲骨文字字体或象形,或会意,或形、声兼备,识读化难为易,很受大众欢迎。

  妇好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她是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这位国王有三个妻子,但是非常宠爱妇好,因为妇好能文能武,经常率兵出征,在甲骨文里记载她率兵最多的一次是人。由于

  过度操劳国事,在中年就病故了,国王破例把她葬在宫殿区中。许多人都没有料想到宫殿区内有墓葬出现,所以这个墓葬没有被盗过,保存的非常完好,随葬品有1928件。

  上个世纪末发现的洹北商城遗址之上,发掘出一座夏商周三代考古前所未见的、建筑面积超过北京故宫一倍多的巨大宫殿遗址。“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模式,开创了中国高台建筑的先河,规划有序的建筑布局,堪称中国都市建设的滥觞!区别于希腊、罗马的石材建筑,中国商代的建筑大多就地取材,使用黄土和木材,所以直到现在大学里的建筑系还称之为土木建筑系或土木工程系。在殷墟考古现场,到处可以看到建筑夯土的遗迹,宫殿区最厚的夯土层达3米之多。老子说:“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积土成为积德的象征,登高则象征上进。

  殷墟王陵遗址作为华夏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遗址,它被国际古迹专家、学者赞誉为“第二个古埃及”,其价值可和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王陵遗址和洹水南岸的宫殿宗庙遗址一样,不仅是殷墟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这里发现了13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2

  安阳殷墟沿途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即是缘分!首先我代表我们河南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何或何导。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拥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精湛,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轻松游玩了。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解决。在此,我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赴殷商古都安阳游览,上午参观殷墟博物院,下午参观马家大院,中午在安阳宾馆品尝当地美食,在美景与美食中领略殷商文化的浪漫与恢弘。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3个半小时后抵达安阳。接下来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安阳的概况。

  安阳是河南省的北大门,位于晋冀鲁豫交界处,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漳河、洹河、淇河、卫河在安阳环绕流过,历为兵家瞩目之地。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周易》的发祥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长期稳定的都城。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已发掘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历史上着名的文王演周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1960年3月,在安阳小南海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命为“小南海文化”。在安阳北部的后岗,层次分明的叠压着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龙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

  古老的安阳有“三根”:一是“文字之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除了甲骨文字以外全部都湮灭了,只有甲骨文字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二是“文化之根”。五经之首的《易经》就发祥于安阳的羑(you)里城。《易经》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理以及它的神秘色彩,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三是“民族之根”。三皇五帝之中就有颛顼(zhuanxu)、啻喾(diku)两位圣贤在我们安阳建都,至今还有他们的王陵——二帝陵。

  朋友们,殷墟博物院马上就要到了,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殷墟博物院的情况。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也就是今天的曲阜,迁到“殷”,现在的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殷墟博物院”就是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起来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200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景区的停车场。下车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蓝白相间的宇通车,车牌号是豫A,我们的导游旗是黄色的,我的手机号是。好了,朋友们,现在就请您关好门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起去领略安阳殷墟的神奇魅力吧!

  安阳殷墟景点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殷墟博物馆的外观。殷墟博物馆坐落在洹河岸旁,是一座地下博物馆。这样的设计符合现在世界上遗址保护的理念,同时尽可能地与整个殷墟遗址景观相协调。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商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心高出地面3米的青铜结构,象一只巨大的青铜鼎,代表着商代是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鼎盛时期。馆内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目前这里是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进入殷墟博物院内部。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殷墟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着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照甲骨文“门”的写法而建。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额苑名是由着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色古香。这扇大门已成为殷墟景区着名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而大门两侧的两个金黄色浮雕图案,是根据1796年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珏的形状仿制而成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

  朋友们,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这件青铜器是着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殷都以冶铜工业最为着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势向亿万人展示了手工业的“绝活”。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米,长米,宽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属于国宝级别。其中铜、铅锡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了妇好墓享堂广场。首先映入您眼帘的这尊雕像就是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妇好。它高约米,由汉白玉雕塑而成,生动的再现了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善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我国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多人,不少男性都归她指挥。妇好有一次率军征伐巴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大的宫廷祭祀,在王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自己处理国家大事的宫殿区里,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了地宫二层,这里就是妇好墓。妇好墓南北长米,东西宽4米,墓底距地面深米,随葬品出土1928件,分6层葬于墓内。妇好墓是一座未被盗过的殷代王室墓,随葬品出土极为丰富,其中出土青铜器468件,总重量达1600多公斤。墓最底层发掘有黑红相间的漆皮,推测应为妇好棺材的位置,左右两侧摆放是6700多海贝和755件玉器,随葬的755件玉器。每一件都称得上巧夺天工,这些玉雕不仅工艺精巧而且生动活泼,形神兼备,堪称商代玉器的精品,显示出当时造型艺术与琢玉技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这些玉大部分还来自辽宁、新疆等地。

  好了,各位游客,安阳殷墟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3

  安阳殷墟导游词

  篇1

  各位旅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在的欢乐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安阳!我是你们的地接导游员小祁,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的。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也希望各位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行程中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殷墟,殷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安阳城西北公里的小屯村一带,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古称\"北蒙\",又名\"殷\"。公元前14世纪,商王从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迁都到殷,直至纣灭亡,在此共传8代12王,经历了273年。此处出土的刻字甲骨于1899年首先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从1928年发掘到现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并已大体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区,周围分布着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庄西北冈和武官村北地为中心,是王陵区,分布着居住址、墓葬和祭祀坑。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殷墟,位于我们正前的是一口大鼎,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安阳武官村西北冈由村民挖出,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村民重又将大鼎掩埋起来。此鼎于1946年运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1959年运至北京,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为一巨型青铜器,通高米,长米,宽米,重达875公斤。鼎体周围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蟠绕,四角为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3字。该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仅见的。

  我们往西北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女大将军妇好。这是妇好的墓地 ,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4米,深8米。出土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贝6800多枚。其中铜铙、铜镜、玉雕人像、玉雕动物、象牙杯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从出土的青铜器上不少铸有\"妇好\"铭文的情况分析,墓主人当为妇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曾率兵征夷方,讨土方,伐西羌,一次率兵可达1万多人,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

  各位游客,下面是我们的自由时间,请大家尽情的游玩吧,半个小时后,我们甲骨文区见面。感谢大家的配合,最后祝大家旅行玩的愉快。

  篇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安阳殷墟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的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好了,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郑州距离安阳 公里,车程大约3个半小时,接下来,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河南古称”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全省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9869万,分XX个省辖市,下辖XX个县和XX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四面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主要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洛阳、开封、郑州、安阳。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例如:军事名人苏秦、李斯、吉鸿昌、杨靖宇;科技名人范缜、滑寿;文学艺人曹操、张择端等。

  常言道:”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河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同时还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等大拳种的发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术之乡和功夫之乡的美誉。

  现在我们的车已渐渐驶入了安阳境内,安阳是河南省的北大门,位于晋冀鲁豫交界处,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达 万。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漳河、洹河、淇河,卫河在安阳环绕流过,历为兵家瞩目之地。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1960年3月,在安阳小南海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命为”小南海文化“。在安阳北部的后岗,层次分明的叠压着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龙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由此可以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中华民族的栖息之地。

  谈话间,我们的车已经抵达景区的停车场,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随同我下车。

  安阳殷墟——景点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两岸,它以小屯村为中心长约公里,宽约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遗址。商代后期盘庚迁殷至纣灭亡历经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纣后,逐渐荒废,因而称为”殷墟“。

  殷墟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XX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进苑的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着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门“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额苑名由着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此苑门和仿殷大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了古都安阳的象征。

  殷墟之所以闻名于世有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铜器。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一片甲骨惊天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它起初一直被当地人唤作”龙骨“,作为一种止血的中药不断地进行收集、刮字然后向药店出售。后来有些带字的龙骨被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的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极大,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挖掘是从1928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8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1937年卢沟桥事变使之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其中最着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总共有片,上面记载了商朝的天象、历法、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其次我们再介绍一下青铜器。殷都以冶铜工业最为着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势向亿万人展示了手工业的”绝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米,长米,宽.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其中铜、铅锡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内还有其它的观光景点——甲骨文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着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扬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XX个,它不仅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的战争,而且还记载了天气情况,准确的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土的过程,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4

  安阳殷墟导游词精选

  安阳殷墟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安阳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洪。首先,我代表天马旅行社感谢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务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正所谓“我选择,我喜欢!”希望大家虽然出门行万里,也能感觉到家的温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三好司机”向大家问好!我们的司机姓刘,他可是位长相好,脾气好,而且技术一流好的司机,有他的娴熟驾驶,这一路上我们肯定会玩的放心,玩的开心! 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话说:“相聚即是缘分”,能与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闲娱乐之旅是我的荣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关系,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导游,我的手机号是,有事您说话,洪导一定尽全力满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为使各位在安阳期间能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我现在将安阳的历史及殷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自秦始皇筑安阳县以来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虽为地级市,却是国家确定的甲级开放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殷墟,在XX年7月13日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安阳旅游十分丰富,既有宝贵的人文旅游,又有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以殷墟博物院为主线的殷墟文化游和以岳飞庙、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线的传统教育旅游构成了安阳特色文化旅游。安阳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小南海风景区、珍珠泉风景区、林虑山等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独具特色的航空运动基地,英气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势而深得跳伞滑翔运动爱好者的青睐。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景观。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此,历经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说他经历了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后,这片土地渐渐荒废,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意思是商超都城殷的废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苑”。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具体的有关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知识,我将在景区为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好了,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景区也到了,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管好车窗,排队下车,有小孩的游客请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这里集合,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开始今天的殷墟之游。

  现场导游

  步入殷墟博物苑,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座特别的门,它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仿甲骨文“门”字的写法而建造的,是我国最原始的大门之一,门框雕刻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苑门庄严大方,古色古香,古风古韵,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玦,犹如显示我们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后面的仿殷宫殿建筑,已成为古都安阳的标志。

  现在让我们步入景区,进一步了解殷墟。当世界上许多民族还处于石器时代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它的真品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米,长米,宽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它是殷王祖庚,为祭祀母亲,下令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铸造成的。司母戊鼎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代表了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起初,鼎只是一种煮肉的炊具,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演变成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的建筑模式使得整个大殿宏伟庄严。大殿里陈列着我们引以为傲的甲骨文,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在这片时代以农耕为主业的土地上,人们过着简朴而悠闲的乡村生活,但是,这个叫小屯村的地方注定会出现波澜,一切都源于人们在劳动时挖到的碎片,在北京城的中药铺里,这些碎片被取名为“龙骨”。直道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从药铺买来的龙骨上发现了神秘的符号,精通古文字的他敏感的意识到这些文字出于自己的祖先之手。小屯村渐渐的热闹起来,曾经脸颊的龙骨变得昂贵起来,直道1928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现代考古挖掘,考古学家们在1928至1936年期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甲骨文的发现,从此揭开了“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序幕,标志着历史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时代。下面大家请看展柜,这是著名的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村北的一个窑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总共片,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农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这个甲骨坑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最后,让我们参观一下著名的女将军——妇好的陵墓吧。墓中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190件,其中,有“妇好”字样的有109件,由此可以推出墓主人就是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又是一位女将军,她曾经和丈夫一起统帅大军,驰骋沙场,由于战功显著,甚至还获得了自己的封地,而武丁对她的恩爱也超过了其他妻子。面前的这个建筑就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妇好墓深米,这里出土的随葬品共计1928件,其中青铜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以及石器、象牙制品、陶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览会。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要多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我想大家还意犹未尽吧,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游览,拍照留念。景区游人较多,请注意物品安全,不过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时间,我们一个小时后,在景区门口准时集合登车,车牌号是豫A,为一辆蓝色大巴车。祝大家玩的愉快,谢谢!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5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将殷商王朝所创造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传递给观众,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下面是学识网的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个愿望叫常出去转转,我仅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大家到河南来转转,各位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敝姓张,是大家在河南省内的地接导游员,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十分稳重的先生是我们本次旅游的安全保障员,司机张师傅,张师傅驾驶技术纯熟,对我省内的路况了如指掌,用我们河南话说就是“张师傅,中!”所以请大家放心的观光旅游,享受我们河南的大好河山。今天,能够前来为大家服务,我和张师傅都感到十分的荣幸,也请大家不要拘谨,有什么需要遇到任何问题尽管来问我们,我们叮当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只有您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的开心,才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那么,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收获一段美好的记忆。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现在是早上7点,我们出发前往安阳殷墟博物院,中午我们留在安阳市用餐,下午两点钟我们将会返程回郑州,以方便您按时踏上归途。

  我们的旅游车走走京珠高速途径新乡、鹤壁等市约行驶三个小时就会到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安阳殷墟博物院。此刻您看向四周,看到的是繁华的郑州市区,说道我的家乡郑州啊,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则称为管城,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郑州市区县的名称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如:管城区。到了隋文帝天皇三年,才有了沿用至今的“郑州”这个称呼。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使郑州广为人知,瞧,窗外这座绿顶双塔就是郑州市为纪念此次罢工而修建的,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二七塔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但它俨然成为了郑州市的地标式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形成了郑州市最庞大最繁华的商业圈,看清晨的阳光刚刚洒下,人群已经是川流不息,就可以猜到,郑州的发展从未让人失望过,它已经成为了中部崛起的引领者,不断创造历史,改写着人们对河南的印象。

  不知不觉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入新乡原阳。原阳大米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有一首儿歌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这首儿歌是这样唱的“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13层”,这玲珑塔就在原阳县境内。大家可能都国外有一个比萨斜塔,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中国也有一个斜塔,那就是玲珑塔。玲珑塔始建与宋朝初年,玲珑塔中轴线并不是与地面垂直,而是与垂直线成13度的夹角,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塔向东北方向倾斜,好象随时会倒塌一样,其实,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历史。因其结构严谨科学,至今巍然屹立。塔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楼阁式砖塔,造型美观,是宋代寺院建筑的佳作。

  车过鹤壁,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安阳境内。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长期稳定的都城。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已发掘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历史上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古老的安阳有“三根”:一是“文字之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除了甲骨文字以外全部都湮灭了,只有甲骨文字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二是“文化之根”。五经之首的《易经》,就发祥于安阳的羑(you)里城。《易经》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理,以及它的神秘色彩,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三是“民族

  之根”。三皇五帝之中,就有颛顼(zhuanxu)、啻喾(diku)两位圣贤在安阳建都,至今还有他们的王陵二帝陵。

  我们的旅游车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目的地安阳殷墟博物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概况,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挖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的“奄”迁到了“殷”,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所以就叫“殷墟”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景区之内,下车之前,希望大家认真听我讲一下我们的要求,首先,我们要文明参观,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片垃圾,其次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离队,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记准我们的集合时间,好了各位朋友,请您关好车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请记住我们的停车位置及我们车牌号豫AA9005我的导游旗是白色的,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一起参观——以一片甲骨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博物院。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殷墟博物院内部,殷墟博物院犹如一座展现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殷墟博物院闻名于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请大家移步换景,随我来一一体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进苑这座大门,它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宏勋教授专门设计的,整座大门庄严大方,朱彩雕墨,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透着几分宁静与庄严、沉默与矜持。

  如果说青铜器是使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因素,那么第三个因素就是都城了,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在商城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朝拜议事的重要场所,这座建筑是采用“茅茨土阶,四重阿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使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辉煌。

  请大家往前方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记载量最大的青铜器,它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米、长米、直径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重大的器物,浇注起来特别的困难,可见当时我国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用作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殿去欣赏一下陈列在里面的甲骨文吧,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因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记载了当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历法和祭祀等各种活动,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甲骨文被我们当代人重新认识以前,人们把可有珍贵文字的骨片当做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蚊香来用,有的甚至那他来垫桌子,塞墙角。当我们脚下这块土地还是农田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从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人们一直把他当做一种可以止血的药材——龙骨。知道1899年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先生生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刻有奇怪的刻画,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龙骨”上的刻画是商代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人称为是“甲骨文之父”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妇好墓,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地,面前的这个建筑就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妇好生前的飒爽英姿。妇好是武丁的妻子,她能文擅武,深受武定宠爱,她曾多次参与国家政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最多一次带了多人,不少的男性将军都归她指挥。还有一次他率兵征战,由于他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打好伏击,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宫廷祭祀活动,在王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武丁而去。武丁非常沉痛,为了纪念她,破例将其葬在宫殿内,并墓圹上精修享堂,并附有大批随葬品,在这些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了壁龛里的尺骨,这就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隶社会的缩影。大家可以顺梯而下,到复原后的墓圹参观。

  朋友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讲解至此就结束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去探寻自己感兴趣的景点,但是请大家务必注意自己的安全,切记下车前的提醒,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大家不要忘记时间,谢谢大家。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6

  安阳殷墟景点导游词3篇

  安阳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殷,在长达255年间,这里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灭之后,这里沦为废墟,称“殷墟”。下面是 带来的安阳殷墟景点导游词,欢迎查看。

  安阳殷墟景点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上午好,欢迎到安阳参观游览,这里是千年帝都,是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祥地,是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著名的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都曾发生在这里。今天,这片美丽的土地伸开双臂欢迎你们的到来。首先感谢大家对安阳中旅的信任,其次我也很荣幸能够陪的大家一同出游,我叫***,大家叫我小*就可以拉,这边开车的是*师傅,今天由我们为大家服务,如果各问位有什么要求呢就尽管吩咐,我们会尽量满足大家,在此呢,小*就先祝愿大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希望安阳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伴随着阳光的升起,我们的按捺以内感一日游也开始了,多少年来,安阳以其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到安阳视察,并对古都的的发展给予厚望!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处,

  1 辖五县市四区,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是豫北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早在3300年前,商王盘庚迁都“小屯”一带,这里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着稳定疆域,长期定居的国都。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写诗称赞:“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其后,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曾在此建都,时达380年。

  安阳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苑,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的青铜器“司母戊”大鼎都出土与此。还有岳飞庙,天宁寺塔,修定寺塔,小南海石窟等历史古迹,有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国际跳伞滑翔基地;;林滤山,海鸥于太行大峡谷,五龙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而且有高跷、旱船、龙灯等民间绝技,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等风味小吃,还有红旗渠香烟等知名品牌! 安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而且是河南的重工业基地,相信勤劳的安阳人民在****、******的带领下,一定能把安阳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灿烂辉煌!; 那么在安阳丰富的文化 瑰宝中,殷墟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殷,在长达255年间,这里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灭之后,这里沦为废墟,称“殷墟”。

  这片充满神秘色彩、思古幽情的土地,让一个古老的朝代从传说中走出,也把我们带进了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之中,然而数千年的

  2 繁华早已烟消云灭,曾有学者叹道:“不看殷墟是个遗憾,

  3

安阳殷墟导游词共6篇(河南省安阳殷墟导游欢迎词)相关文章:

安阳殷墟导游词(安阳殷墟讲解词)


相关热词搜索:安阳殷墟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