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报告精彩演讲稿(师德演讲题目)

时间:2022-02-03 04:58:54 演讲稿

师心以德明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云中圣贤的教诲如黄钟大吕一般,千年来不断地警示着教师的心,昭示着老师的重要性。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应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等。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直接体现;师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本。师心应以德明,心里应清清楚楚地把师德作为至高无上的道。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师心以德明须有博爱之心。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爱,是一种包容的博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条件较差,但他们眼底流露出的对成功的渴望,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看着他们故作张狂的样子以及流露出的怯怯的渴望,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也促使我把一腔热情奉献在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因上职业学校而走出贫困!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自尊心强,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教师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要一起分享、庆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进而影响社会。在讲台上,成为学生眼中的百科全书;生活上成为学生心中的鲜红的太阳,让学生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收获技能的同时收获人格,收获人生,收获希望,收获理想!我教的2004级机电班有个学生叫宁xx,初中学习非常好,但是家庭条件非常不好。来到职业学校后,他曾经很迷茫很困惑,我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从生活上关心他、鼓励他并为他争取到了减免学费和困难生活补助。最终他考上了一所很好的专科学校。他拿到5000元的国家奖学金给我打电话说:谢谢您老师!学生真挚而简单话语让我心里一片透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工作的方向在哪里!

师心以德明应视责任为美德。师德最大的德就是责任,教师从家长手里接过来也就意味着把责任也接了过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种种诱惑涌入校园时,教师应坚守自我,牢记“教师”的称号,讲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全面发展,群策群力;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殚精竭虑;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学到技术,甘愿付出时间与精力!献身职教,亦无怨无悔。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教师担负着树人的责任,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所以教师应该视责任为美德,严于律己坚守三尺讲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毕生的心血,换取祖国的栋梁成荫成林。

师心以德明,德也是一种奉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园丁”“蜡烛”“绿荫”“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把整个心灵都奉献给孩子吧!他们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每一个都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材的,你们的眼里、心里都要装着孩子……”毋庸置疑,奉献已经成为评价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很重要的标准,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的奉献精神,才能让自己的心明白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倘若没有这种甘于平凡、满腔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是永远不能明晓自己的心,这样就会陷入困惑不安与焦虑中。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辈子追求的就应该是这种红烛精神,因为奉献是教师的天职!现在,我们的大部分老师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殚精竭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获得了学生及世人的敬仰。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争名逐利,眼光狭小,心胸狭窄,只讲索取,整日盯着的只是自己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没有大局意识,没有奉献精神,缺失责任心,一旦自己利益受损,不惜哭、闹、上访,全然不顾人民教师的形象。可以想象,当一个教师丧失了基本形象与威信的时候,当一个教师沉醉于一己私利之中的时候,当一个教师胸怀狭小的时候,这样的教师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这样的教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师心以德明关键在于知行统一。让我们牢记爱心与责任,在中职教学中践行。携泰山之灵气,在三尺讲台抒写如火的青春,用责任与奉献成就学生的技能之路,铸职教之辉煌!

师德报告精彩演讲稿(师德演讲题目)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