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3篇(文明礼仪家长寄语)

时间:2023-06-06 16:16:00 演讲稿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3篇(文明礼仪家长寄语),供大家品鉴。

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3篇(文明礼仪家长寄语)

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1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的礼仪教育,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时期文明礼仪培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孩子具体要懂得多少礼仪知识和做到多少礼仪行为,而是培养他遵循文明礼仪的习惯。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我们大多数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却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等到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没有教育好孩子,幼儿园正好为我们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配合幼儿园,来把礼仪教育做的更好。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家长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和榜样

  孩子除了上幼儿园,每天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因为现在的时期孩子的模仿性是最强的时期。例如:这几个周幼儿园发给孩子的就餐礼仪,生活礼仪等等,其实上面的每一条都是我们家长知道的,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次,所以趁着这次机会,我陪着孩子一块儿把每一项礼仪每天都边说边做,不但让她复习了礼仪知识,我们大人也真正的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比我们家长自己不做专门让孩子自己做效果好很多。

  二、对孩子不当言行应及时纠正

  有时候孩子的言行欠妥,他本身并不知道,如不及时予以纠正,他下次还会如此。例如有一次我带孩子去一家店买东西,她着急出去玩儿,于是开门后也不管门怎么样了,手一松门“轰”的一声关上了,当时我就把孩子叫了回来,告诉他这样做很不礼貌,也容易把人家的店门给损坏了,告诉她以后应该开门后手扶门轻轻的关上,并让他对店员阿姨说了对不起。这样下次再开门他就会记住应该怎样关门。孩子每一个错误,家长都应该明确的指出来,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她也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做。比孩子犯了错误,你批评一顿,打骂一次有效的多。有时候不方便当场纠正的,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帮孩子纠正言行的不妥。

  三、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一种习惯,不是一下子、一句话就能形成的,要慢慢的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自觉性。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他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做得好,应该及时表扬,我个人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让孩子形成良性的循环。如果一次孩子做不好就又批评又打骂,那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抵触心里,所以下次他还会犯错,或者他怕犯错而更加小心,却更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往小处说,目前能够使孩子交际能力更强、学习更顺利,往大处讲,将来能够减少他要做出一番事业时遇到的人为阻力。以上的孩子礼仪教育方面的认识未必正确,当作交流,欢迎指正。

  一下我说说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1、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

  2、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早上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2

  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作为礼仪老师,我主要就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和大家谈一谈。

  首先,礼仪作为高一年级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做一名懂礼仪,知荣辱的现代文明人。

  礼仪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加强现代礼仪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个人的风采和魅力,更加和谐愉快地和他人相处。

  礼仪教学总共时长为高一一学年,每周一课时,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形象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公共礼仪、职场礼仪和涉外礼仪。当前,很多学生欠缺礼仪观念和习惯。一般来说,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不是家长没有"说教"过,"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也都知道;但多是因为平时在家里或外出时,仅是口头叮嘱,孩子没有很好地实践,而造成缺乏行为训练,也未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习惯。若是从深层原因来分析,我们更不能勿视下列问题:

  1、独生子女的通病:被长辈宠惯、溺爱的独生子女,往往得到的爱太多、太容易,当他们做出不礼貌言行举止时,不仅未能及时矫正,有的反被成人当作"乐子",而造成了"

  负面强化"作用。于是,日积月累,不良行为习惯渐渐成为痼疾、通病,难以改变。

  2、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孩子的分数、升学,父母可以大发雷霆,老师也会言辞激烈,导致成人榜样失范;为了上名校可以不择手段,金钱开路,哪里还顾得上礼仪、规矩!

  3、思想观念的毛病:在网络普及,信息多元化的开放社会,孩子不分善恶;盲目崇拜,扭曲错误认识却比比皆是,并行进不良效仿。

  4、行为习惯的心病:孩子若是从小未受到成人的尊重,便也不懂得尊重别人,就易导致人格上自卑或自暴自弃;这样的"心病"是导致意志薄弱、情感淡漠、行为失控的根源。

  礼仪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把礼仪运用于现实生活,为职校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服务。既然这样,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就应该注意把所学知识用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为此,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举行了第一届校园文明礼仪操大赛,礼仪操比赛旨在将文明礼仪规范动作,落实到实处,强化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学们在历时两个多月的训练中,克服了训练时间紧张,训练场地缺乏,天气环境恶劣等因素,积极训练,配合老师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在比赛中展示出了本班级的风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的教学工作内容主要为对学生的校园文明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的教育教学。教导学生将所学用于现实生活,注重思想教育。 古人云:“观小节可以知大体。”一个人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情况下,凡事必须行之有礼才能让人尊重,使人敬服,从而为自己安身立命打下坚实的基础。见了长辈能以长者之礼尊之,见了父辈能以亲善父母之礼敬之,见了小辈能以看待自身孩子的眼光爱之。真正作到处处有礼有节,谦恭有礼而适度,那么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顺畅了。 因此,我会常常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回到家主动帮父母干点家务,懂得向父母嘘寒问暖。出门时严格按照所学的礼仪,对人以礼相待。凡事忍让一下,达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境界是对人知礼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蛮横无理,轻视他人则是个人修养低下的写照。

  然而礼仪习惯的形成不仅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运用,是需要我们一生遵守并实践,所以建议父母们平时可做如下的努力: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孩子,无论从语言上还是行动上,家长都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这样不但使孩子仿有所学,还能树立家长的威信,使其说教更有力在家里将说话的声调适当放低,多谈心、

  多沟通;甚至听音乐、看电视时也千万要在中等音量以下,这有利于稳定情绪,也避免噪声妨碍邻居。

  2、环境宜熏陶,语境留烙印。家人、亲子之间,一定要自然地多说礼貌用语;进孩子的房间要敲门,查看孩子的物品等,也要得到孩子允许;家里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参与决策。

  3、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于孩子符合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时表扬、肯定,例如生活自理,主动打招呼、问候,热情助人,关心集体和同学等,都要给予正面强化。

  4、对待不讲文明礼貌的人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能以牙还牙,而是对这种人进行开导,让文明的言行去感染别人,从而形成一种人人以文明为荣的良好风气。

  5、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误

  孩子有了错误经过教育改正后,有时也会出现反复行为,家长不能因此而抱失望态度,也不要采取打击挖苦的态度,比如说:“你就这个样了,怎么教育也没用。”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利于家长今后的施教。要持久的采取正面态度,多鼓励、多表扬、抓反复、反复抓,只要耐心教育,孩子是会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

  总之,家长要把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当成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耐心培养,使孩子从小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此句灵活采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现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古今教育家、学者非常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对于人一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幼儿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成德”。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以政教处为依托,少先大队和各班中队为主阵地,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生前呼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论证,转变办学思想,明确办学重点,统一了办学思路。一致认为,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健康的人生的基础是建立在良好行为习惯之上,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都依赖良好习惯的培养,抓住了习惯培养这一条主线,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主管德育和教学校长任副组长,以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品德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等为组员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与实施,评估与奖励等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指挥畅通,运转协调。保障养成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将养成教育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有成效。

  要求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前提是得让他们知道要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哪些习惯是好的。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背诵活动。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以及校办公室的领导入班逐人检查,落实《守则》和《规范》的背诵情况。通过背诵,学生明确了要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更知道了已有的行为习惯哪些是好的,需要坚持;哪些是坏的,需要改正。

  抓养成教育的关键是抓行为教育。我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中队辅导员都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讲礼貌的文明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全校上下一致行动起来,通过举行各班主题班会、全校演讲比赛,促进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报栏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向榜样看齐。

  抓了一段时间,学校的养成教育初见成效:在自习课时间,你走进校园,学校中央挺立的的皂荚树静悄悄的,操场上盛开的白玉兰静悄悄的,花坛里的花花草草也静悄悄的;走进教室,伴着舒缓悦耳的音乐,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画画,有的练字……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耳边除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昔日的嘈杂、争吵再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和谐的校园啊!在课间,学生们或在花坛之间,或在绿树之下散步、谈心、读书;或在操场上、球场上跳绳、踢毽子、拍巴掌、跳皮筋儿……昔日的追逐、打闹已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有序的校园啊!两人相撞,怒目相向的没有了,诚恳的道歉、真切的问候多了;校园教室,随手扔纸的没有了,俯身捡纸的多了;师生见面,形同陌路的没有了,互相亲切的问候、甜美的微笑多了;花坛之中,损花折树的没有了,浇水、施肥、除草的多了……这是多么文明的校园啊!看着这些动人的情景,我们喜在眼里,美在心头,这都是养成教育结出的硕果啊!

  抓养成教育的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要求全校师生都作长远打算。教师,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师生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师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决定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基本素质程度,决定整个民族素质优劣的大事。我们作为教育者,肩负着社会赋予我们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重任,必将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严抓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相信,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文明之花一定绽放在美丽的校园!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家长文明礼仪演讲稿3篇(文明礼仪家长寄语)相关文章:

幼儿园家长代表演讲稿12篇 幼儿园家长代表发言稿简短精要

文明礼仪演讲稿模板7篇(文明礼仪演讲稿模板怎么写)

实用的文明礼仪演讲稿模板5篇(文明礼仪演讲稿优秀范文)

中学生弘扬礼仪演讲稿3篇(中学生文明礼仪演讲)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12篇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

家长会家长演讲稿:我和儿子学习成长2篇(我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会感受)

文明礼仪实践心得体会3篇(文明礼仪实践心得体会作文)

教师节家长代表演讲稿范文3篇 教师节家长代表演讲稿范文怎么写

关于文明礼仪演讲稿模板6篇 演讲稿文明礼仪左右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范文12篇(《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