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3篇(高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0 04:1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3篇(高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以供借鉴。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3篇(高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探索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研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二)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基本不等式以及推导证明过程。

  课后作业:

  思考如何用三角函数单调性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其中(单位:)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算法为:

  输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

  否则;

  输出行李的重量和运费.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成立(或称条件为“真”)时执行,否则执行.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

  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和之一,不可能既执行,又执

  行,但或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

  两个退出点.

  3.思考:教材第7页图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层抽样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二、学生活动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构数学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三种抽样方法对照表:

  类别

  共同点

  各自特点

  相互联系

  适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

  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

  系统抽样

  将总体均分成几个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在第一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

  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

  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3.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确定比例: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1)分层抽样中,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学组到学校检查工作,临时在每个班各抽调2人参加座谈;

②某班期中考试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现欲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和学;

③某班元旦聚会,要产生两名“幸运者”.

  对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例2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2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中所示:

  很喜爱

  喜爱

  一般

  不喜爱

  2435

  4567

  3926

  1072

  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应怎样进行抽样?

  解:抽取人数与总的比是60∶12000=1∶200,

  则各层抽取的人数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层人数分别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层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的人

  数分别为12,23,20,5.

  说明:各层的抽取数之和应等于样本容量,对于不能取整数的情况,取其近似值.

(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某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分析:(1)总体容量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分层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2.三种抽样方法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模板3篇(高中优秀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八年级数学教案6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3篇 高中数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例文3篇(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对号入座大班数学教案3篇 大班数学活动对号入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范文3篇 二年级量一量比一比课堂实录

有关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范文3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00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7篇 高中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

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