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4篇 端午节语言课大班

时间:2023-03-06 09:0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4篇 端午节语言课大班,供大家参阅。

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4篇 端午节语言课大班

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1

  活动目标: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过端午有一定印象。

  课件准备:《端午节》动画视频;“端午习俗”组图;《过端午》儿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端午节》,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你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和谁有关?

  小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出示组图“端午习俗”,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师也可出示粽子、艾草、香囊、五彩绳、彩蛋等实物)

  ——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你家过端午还有什么其他习俗吗?

  ——图片上的习俗你知道哪些?说说看是什么。

  小结: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配香囊、戴彩绳、挂彩蛋。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过端午》,带领幼儿诵读儿歌。

  ——我们把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编成了一首儿歌,来听听看吧。

  ——跟着老师念一念。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生活区,投放粽叶、糯米、馅料、绳子等,组织幼儿亲手包粽子。

  2.在美工区,投放绘画彩蛋,组织幼儿画彩蛋。

  日常活动

  制作简单的报纸圈,组织幼儿到操场上模仿划龙舟的动作,分组合作协调向前快跑。

  家园共育

  请家长在端午节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感受端午习俗。

  附【儿歌】

  过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音频《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包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大班语言领域有关端午节教案4篇 端午节语言课大班相关文章:

关于大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 大班健康教案大班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3篇(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文具》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篇(大班数学文具盒教案)

《影子的变化》大班教案6篇 影子的变化幼儿园大班

大班健康教案模板3篇 大班健康教案大全集200

大班安全教案5篇(大班安全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3篇(大班美术教案设计意图)

走进传统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3篇(端午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大班科学垃圾分类教案6篇(大班科学垃圾分类优秀教案)

精选大班语言阅读教案3篇(大班阅读教学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