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时间:2023-03-18 12:5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供大家品鉴。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1

  内容: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P58-59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意义。

  2、在通过学生活动中,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学习难点:对法则的理解

  学习过程

  1.学习准备

  1.叙述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

  2.计算

(1)(-a2b)?(2ab)3=

(2)(-2x2y)2?(-xy)-(-xy)3?(-x2)

  3、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合作探究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问题:一个施工队修筑一条路面宽为nm的公路,第一天修筑am长,第二天修筑长bm,第三天修筑长cm,3天工修筑路面的面积是多少?

  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算法一:3天共修筑路面的总长为(a+b+c)m,因为路面的宽为bm,所以3

  天共修筑路面m2.

  算法二:先分别计算每天修筑路面的面积,然后相加,则3天修路面m2.

  因此,有=。

  3.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4.你能尝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吗?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例3计算:

(1)(-2x)(-x2?x+1)(2)a(a2+a)-a2(a-2)

  2、练一练

(1)5x(3x+4)(2)(5a2?a+1)(-3a)

(3)x(x2+3)+x2(x-3)-3x(x2?x-1)

(4)(?a)(-2ab)+3a(ab-b-1))

(三)学习

  对照学习目标,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收获?有什么疑惑?

(四)自我测试

  1、教科书P59练习3,结合解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几何意义。

  2、判断题

(1)-2a(3a-4b)=-6a2-8ab( )

(2)(3x2-xy-1)?x=x3-x2y-x( )

(3)m2-(1-m)=m2--m( )

  3、已知ab2=-1,-ab(a2b3-ab3-b)的值等于()

  A.-1B.0C.1D.无法确定

  4、计算(20__贺州中考)

(-2a)?(a3-1)=

  5、(3m)2(m2+mn-n2)=

(五)应用拓展

  1、计算

(1)2a(9a2-2a+3)-(3a2)?(2a-1)

(2)x(x-3)+2x(x-3)=3(x2-1)

  2、若一个梯形的上底长(4m+3n)cm,下底长(2m+n)cm,高为3m2ncm,求此梯形的面积。

  3、一块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地砖,因需要被裁掉一块2cm宽的长条,为剩下部分面积是多少?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2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提问、探索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健名称和功能。

  2、了解计算器的形状、款式、功能不同的基础上,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诸方面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是如今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带的计算器,结合教学目标自学课本,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中认识计算器,学会基本操作方法,并在应用中感受到计算器带来的方便,体会到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准备: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的计算器,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吗?我昨天也去了超市,并选购了好多东西,可是,要到付款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我就带了1000元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这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算一算)

  师:怎么才能又准确又快地算也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计算器)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计算器?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

(1)师:你了解计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板书:面板、显示器、键盘)

  键盘里有哪些键?(板书: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

  这个点是什么意思?(点出开机、关机、删除)

(2)请一生介绍自己的计算器(实物投影)

② 小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③展示文曲星、商务通

(3)师:文曲星、商务通的主要功能不是计算,但它们也有计算功能,可以作为计算器来使用。

  2、过渡指出: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象开机按?关机按?

  3、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1)师:大家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试试!准备好了吗?(请你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

(2)小黑板出示:

  75+47= 24×7.6= 6.28-0.95=

(3)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这三题的。

(4)指名学生上演示(实物投影)

(5)问:6.28-0.95的操作有不一样的吗?

  用新方法操作,学生齐操作。

(6)师:通过计算这三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

(7)小黑板出示:0.092÷1.15×25

  问:计算这题, 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可以吗?

  为什么?(因为这题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8)看谁算的最快,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演示

  问: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结束:辨证看待计算器的使用。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深刻理解正数和负数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理。

  3.进一步理解0的特殊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熟练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分小组派代表,注意数学语言规范。

  1.认真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某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注明是,单位是毫米,这样标注表示零件直径的标准尺寸是毫米,加工要求直径可以是毫米,最小可以是毫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带有“一”的数是负数;B、0℃表示没有温度;

  C、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也可以看作是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正、负数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特别是数0。

  讲授新课:

  例1.仔细找一找,找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甲队胜5场;零下6度;向南走50米;运进粮食40吨;乙队负4场;零上10度;向北走20米;支出1000元;收入3500元。

  例2(1)一个月内,小明的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__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__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例3.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小数),哪些是负分数(小数)?

  例4.小红从阿地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记作+3千米,接着她又向西走3千米,那么小红距阿地多少千米?

  复习巩固:练习:课本P6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3、6、7、8题。

  活动与探究:

  海边的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米,附近的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米,海里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米处,现以海边堤岸为基准,将其记为0米,那么附近建筑物及潜水艇的高度各应如何表示?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3篇

新学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本3篇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3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大全

七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3篇 7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人教八上数学教案模板6篇(八上数学教案人教版)

备课教案模板六年级数学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备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猫》教案优秀5篇 猫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七年级

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人教版范文3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

数学计算器教案3篇 计算器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