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12篇 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15:2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12篇 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以供借鉴。

小班科学教案12篇 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西瓜的外形特征。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并喜欢吃西瓜。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习惯

  2、课件:图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儿品尝)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西瓜。

  (1)教师:小朋友,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吃些什么来防暑降温呢?

  (让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2)教师:西瓜就是一种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吃西瓜举起小手让老师看看。

  2、观察、认识西瓜。

  (1)西瓜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西瓜

  (2)请幼儿观察、讲述西瓜的外形。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西瓜是椭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

  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猜测后,出示图片。

  3、引导幼儿了解无籽西瓜

  (1)出示图片:有籽西瓜,无籽西瓜的切面。

  请幼儿观察后说出,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

  (有籽,无籽)

  (2)教师: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尝西瓜

  (1)你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小结: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还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儿通过品尝,感受西瓜的味道。

  5、画西瓜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无籽西瓜,

  还品尝了甜甜的大西瓜,现在,我们来画一个大西瓜好不好?

  (2)幼儿涂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绿色或浅绿色,西瓜瓤用红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活动自然结束。

  小班常识活动:轻和响

  一. 活动目标

  1. 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 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 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二. 活动准备

  1. 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 “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 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三. 活动过程

  1. 引题。教师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2. 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①教师摇一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

  ② 教师摇一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③ 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④ 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一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⑤ 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分别打开四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⑥ 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一摇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 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感知轻和响。

  ① 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② 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一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一边。

  ③ 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④ 教师检查,纠正。

  4. 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① 听音乐一遍,区分响的一段和轻的一段。

  ② 幼儿和教师一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一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一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小班科学教案2

  一、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

  1、播放声音-树林里的鸟-蝉(知了)-打雷-下雨

  2、提问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个声音?

  (3)夏天里,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3、教师小结: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嗡嗡嗡的蚊子叫声,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二、探索、创造声音

  1、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教师: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教师: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

  3、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

  教师:你选了什么东西?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

  4、教师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比如,用手拍铁盒,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

  用拳头敲铁盒,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

  真是很神奇哟!

  5、幼儿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提问:你选择了什么东西把它发出了什么声音?

  这种声音像什么?

  启发幼儿大胆联想-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

  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东西普普通通,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自然真是奇妙。

  只要我们多留意:多看、多听、多想,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三、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

  1、教师:有一篇好听的散文叫《夏天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边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边朗读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四、音乐之声1、教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吧,每热选一样东西,一起来模仿里面的声音。

  2、教师小结:我们用敲、拍、吹、搓、拉等许多方法让一些不会动的东西发出有趣的声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动听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乐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还藏着许多奇妙的、好听的声音呢。

  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附: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池塘边,美丽的荷花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翩翩起舞。红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丛中欢快地唱歌。忽然,一片乌云从远处飘来。你听,滴答滴答,渐淅沥沥,下小雨了!再听——轰隆轰隆。轰隆轰隆,雷公公也打起鼓来了!雨越下越大,哗哗哗。哗哗哗……不一会儿,天空亮起来,乌云不见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里,荷花和绿叶像刚洗过澡,更加清新美丽。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叽叽叽、喳喳喳,是小鸟在歌唱。大家用歌声欢唱:夏天真美丽!

小班科学教案3

  设计背景

  秋天挂图 、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活动准备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活动过程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教学反思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小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红、黄 、蓝、绿四种颜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能在活动中感受色彩的美。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片若干,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盒子。

  2、自制PPT。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

  2、放映PPT:各种颜色的图片。(包括水果,植物,动物)

  3、游戏活动《买车票》。老师解说游戏规则,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根据颜色放进盒子里。

  4 作业:根据今天学习的颜色,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科学教案5

  教材简析:

  秋天丰富而多彩,她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随着秋意的临近,气温的下降和树叶的飘落给我们带来了秋的消息,而这些消息非常易于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追逐着翩翩飞舞的落叶,高兴的心情易于言表。丰富多彩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想象、探索、发现和表达的广阔空间,秋叶飘落的动感与幼儿跃动的心灵产生了天然的契合。摇曳飘落、多姿多彩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我们同幼儿一起进入落叶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现...... 在幼儿简单了解了树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感知树叶的大小,能够正确区分树叶的大小,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与小,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幼儿身体及智能的发展。

  目标预设:

  1、感知树叶的大小,能够正确区分树叶的大小。

  2、尝试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大与小。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树叶的大小,能够正确区分树叶的大小。

  难点:尝试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大与小。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活动中主要采用游戏和动作表演来感受树叶的大和小。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表现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使幼儿亲身体验大与小,这样加深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设计思路: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树叶”这一活动。通过“捡树叶”让幼儿知道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会落下,在幼儿简单了解了树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小树叶找妈妈感受到大和小的概念,并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幼儿身体及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捡落叶

  1.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对,秋天到了,天气渐冷了,风爷爷吹落了许多树叶宝宝。

  2.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树林里去捡落叶,你们高兴吗?”

  “那就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教师带着幼儿在布置好的场景中捡落叶。

  3. 请幼儿说一说你捡到的是什么树的叶子,觉得它们像什么?(如像小鱼、像手等等)

  二、树叶宝宝找妈妈

  1、“小朋友听是谁在哭啊,好像哭声是从小朋友的小椅子下传来的,我们来找一找”(教师事先在小朋友椅子下放好大树叶和小树叶)“是谁在哭啊?”(是树叶宝宝在哭)你们手里现在有几个树叶宝宝?看看这两个树叶宝宝一样大吗?(不是,一个大,一个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你怎么知道的?(幼儿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师问道:“咦,你们为什么要哭呀?”播放录音机,“我们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了”大树叶和小树叶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所以伤心地哭了,我们来帮他们找妈妈吧!3、“树叶宝宝你在哪里呀”播放树妈妈找树叶宝宝的声音。是谁在找树叶宝宝?原来是树妈妈在找他们的宝宝。让幼儿比较两位树妈妈有什么不同,(一位树妈妈大,一位树妈妈小)你怎么知道的?(幼儿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4、大树叶宝宝和小树叶宝宝看见有两个树妈妈又哭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的妈妈。师:“小朋友,你觉得哪个是大树叶宝宝的妈妈,哪个是小树叶宝宝的妈妈呀?”

  5、请你帮帮树妈妈和树宝宝,把树叶宝宝送回去。幼儿操作,把大树叶贴到大树妈妈的身上,小树叶贴到小树妈妈的身上。教师巡回指导。

  三、模仿大树叶,小树叶

  1、师:宝宝,我们认识了大树叶和小树叶,老师要来变个魔术,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老师变的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

  2、老师做两个动作:一个是两臂张开,两脚分开,另一个是屈膝下蹲,埋头两手抱膝。

  师:你们猜出来了吗?哪个是大树叶,哪个是小树叶?为什么?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3、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除了这两个动作,你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大树叶和小树叶?幼儿听魔术棒的指挥变成大树叶或者小树叶。

  四、随音乐表演树叶飘落

  1、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树叶飘落的样子。

  2、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一起表演树叶飘落的样子。

小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水在口味上所发生的变化。

  2.愿意思考并积极探索常见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3.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每人1小杯水,1块方糖。

  2.用于搅拌的汤匙。

  活动过程:

  1. 观察方糖溶解过程,引起兴趣。

  教师:桌上有什么?糖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把糖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幼儿大胆猜测)。

  先让幼儿品尝一下水,明确水是没有甜味的,然后让幼儿将方糖放入水中,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幼儿自由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2.师幼讨论方糖溶解的现象。

  教师:你们刚才看到方糖放到里怎么样了?

  教师:方糖真的没有了吗?猜一猜,它到哪里去了?

  教师:水应该是什么味道的?让幼儿再次尝一尝水的.味道。

  3.教师联系其他溶解现象,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除了糖。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像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呢?

  教师:这些饮料是什么?拿出各种事先冲好的各种饮料,引导幼儿猜测。

  每组幼儿自由选择一种饮料粉末进行尝试。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颗粒状的饮料,溶化时水的颜色变化状况。

小班科学教案7

  活动一:捡落叶、玩落叶(略)

  活动二:树叶分类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法给树叶分类。

  2、能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树叶数份。

  2、每人两个篓子。

  3、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什么?

  2、枯叶、绿叶数份

  3、积木、白纸等操作材料。

  4、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学习词:枯叶、绿叶)

  3、猜一猜,叶子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水?

  (1)介绍记录表,教师交待如何记录。

  (2)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二、幼儿进行实验,探索绿叶里的水。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儿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幼儿交流: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绿叶里有水,枯叶里没有水?

  3、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反思: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小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常见的鸡蛋、鸭蛋、鹌鹑蛋,比较它们不同的外部特点和内部结构。

  2、了解除鸡、鸭、鹅外其他会生蛋的动物。

  3、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熟的鸡蛋、鸭蛋、鹌鹑蛋幼儿人手一份;鸡、鸭、鹅图片;干湿小毛巾幼儿人手一份;贴有鸡、鸭、鹌鹑的小筐三个;蛋壳画和彩绘蛋壳玩具;教师手里生、熟鸡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个盖着布的篮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教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回答后,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一摸,再说说是什么。(此环节容易吸引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摸一摸也能让幼儿初步感知蛋的外形特征。)

  2、让幼儿感知鸡蛋、鸭蛋、鹌鹑蛋的不同外形特征。

  教师:“你们喜欢这些蛋宝宝吗?那请你把这些蛋宝宝领回你们的.家吧。”

  幼儿每人上来取一枚蛋,放在事先铺好的小毛巾相互观察比较。

  1)你知道这些蛋宝宝叫什么名字?

  2)和你们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蛋宝宝是一样么?

  3)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由于有照顾蛋宝宝的经验,孩子取放蛋宝宝都很仔细,放在毛巾上更增加了蛋宝宝的稳固性,幼儿学习兴致高,能够较好地发现蛋的大小、颜色不同等外形特征)

  3、游戏“送蛋宝宝回家”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蛋宝宝的爸爸妈妈是谁吗?”幼儿回答后,出示鸡、鸭、鹌鹑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理解。

  2)教师:“蛋宝宝和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它们爸爸妈妈想它们了,请小朋友们把你的蛋宝宝送回家吧。”

  3)幼儿把各自的蛋分别送到对应的贴有鸡、鸭、鹌鹑图片的小筐里。

  (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生蛋概念的认识,同时也起到帮助幼儿进行分类的作用。)

  4、认识蛋的内部结构。

  1)想知道蛋宝宝里面有什么秘密吗?怎样才能打开蛋宝宝呢?

  2)教师敲开一个生鸡蛋,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蛋宝宝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认识蛋青和蛋黄。

  3)过渡:蛋宝宝里面是不是都有蛋青和蛋黄,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剥熟鸡蛋(剥之前提醒幼儿用湿毛巾擦手,把剥完的蛋皮放在空盘中,保持卫生。)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蛋青、蛋黄哪里去了?这个蛋和刚才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蛋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在渗透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生活技能)

  5、教师:“小朋友知道了鸡、鸭、鹌鹑会生蛋宝宝,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会生蛋宝宝?”

  教师用多媒体帮助幼儿了解其他会生蛋的动物。如乌龟、天鹅、蜥蜴、蛇、鸟等等。

  (这是个活动的知识拓展和延伸,旨在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探索)

  6、教师出示蛋壳画和彩绘蛋壳玩具:“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作出更好看的蛋壳玩具,好不好?”幼儿自由欣赏蛋壳玩具,活动结束。(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自然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延伸:

  幼儿用绘画、粘贴的形式装饰蛋宝宝。

小班科学教案9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瓶子若干,瓶口套有气球(如图所示),课件。

  幼儿记录纸人手一份,哭脸和笑脸娃娃若干,教师记录纸,记号笔。

  操作音乐、集中音乐。

  活动目标

  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通过猜测、探索得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在小瓶中吹气球的兴趣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气球。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吹气球呀?

  幼:想。

  2.分别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并将吹大的气球固定住。

  师:请你来试试。气球怎么样了?

  幼:变大了。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

  幼:我是用力吹的。

  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用力,才能吹得大大的。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小瓶子,将气球塞进瓶子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气球装进瓶子里,还能吹得大大的吗?

  幼:能。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纸,来认识一下,瓶子代表什么?问号呢?小手呢?

  师:好,猜测能吹大的小朋友举手,用什么来表示能吹大呢?

  幼:打钩。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测,到底能不能吹大,还要验证一下。请你轻轻地从背后的口袋里拿出装好气球的瓶子,试一试。

  4.幼儿自由在座位上吹气球。

  5.师幼讨论。

  师:成功了吗?那“小手”标记下面怎么记录?

  幼:打叉。

  小结:原来,光靠猜测不一定正确,还要动手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环节中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调动幼儿已知经验,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为下一环节感悟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探索用大小不一的四种瓶子吹气球

  1.根据幼儿需要,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猜一猜、试一试。儿童

  师:为什么一开始这两个气球能吹大,现在不行了呢?

  幼:没用力。

  幼:瓶子太小了。

  师:那我再给你们几个大的瓶子,猜猜能不能吹大。

  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记录好了,轮到你们要去实验了。请小朋友记住:一个小朋友有一个筐,里面有四个瓶子,每个瓶子都试一试,听到音乐就回到座位上。听清楚了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师幼讨论,教师指名幼儿说说有没有成功。

  小结:原来,能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什么关系。

  (评析:《纲要》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原来,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寻找成功的秘密

  1.激发幼儿成功的欲望。

  师:两次都没成功,你们失望吗?别急,老师这里有好办法。

  2.出示幼儿记录纸,交代要求。

  师:这是你们的记录纸,我再请你们去实验一下上面的这四个瓶子。记录纸的背后有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如果哪个瓶中的气球吹大了,就在旁边贴上笑脸娃娃,如果没成功就贴上哭脸娃娃,好玩吗?

  在实验之前,我有三个小要求:①还是每个瓶子都试一下;②认真做好记录;③如果成功了,别忘了找一找瓶子宝宝身上有什么秘密(四个瓶子中的一个身上有洞,并贴有标志)。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原来,瓶子的身上有洞就可以把气球吹大。

  (评析:两次尝试下来,激起了幼儿“怎么还是不能成功”的思考及“我还要试”的渴望,教师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赋予幼儿探索的信心,再次让他们尝试。观察法是科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观察瓶子身上的秘密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习惯。)

  四、总结提升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原因,教师总结科学道理。儿童

  师:为什么气球放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起来呢?我们来听听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吧。

  原来,这里藏着一个科学道理呢,因为瓶子里装满了空气,吹气球的时候慢慢变大的气球就把瓶子里的空气从小洞里挤出去了,没有洞的瓶子里的空气排不出去,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2.寻找日常生活里与此有关的发明。

  师:科学家们还根据这个科学道理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用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播放PPT:打气筒、吸盘、针筒等)

  总结:今天,我们用开小洞的方法成功地在瓶子里吹大了气球。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吸管,把它竖在瓶子里,再吹气球,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我们回教室去试一试吧。

  (评析:此环节通过幼儿自由说说原因、“电脑小博士来告诉你”,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也生动形象地帮助幼儿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幼儿体验了发现的乐趣,还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使科学活动不再枯燥。此外,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此次活动有了很好的拓展,也让幼儿明白:科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最后,教师给幼儿抛出一个问题,能不能在放了吸管的瓶子里吹气球,通过这个问题与活动延伸自然衔接。)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将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幼儿进一步尝试、探索、发现。

  家园共育:带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空气压力的科学小道理。

小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缓慢均匀的.力气吹。

  3、喜欢吹泡泡活动,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盆泡泡水,一块毛巾。

  2.操作1:瓶盖,积木(木质,镂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测验证表。

  3、操作2:夹子,漏勺,雪花片,积木,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贝们,欢迎来到泡泡王国。

  (二)共同探讨,个别示范。

  教师: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们会吹泡泡吗?是怎么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与验证。

  1、猜测。

  教师:泡泡王国的国王呀最喜欢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里有一些东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觉得它可以吹出来么?

  2、验证猜想,提出注意事项。

  (四)第二次操作,尝试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师:泡泡国王可开心啦,他还请那你们帮个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找了很多有洞的东西,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3、观看泡泡秀。

小班科学教案11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有些物体会沉,有些物 体会浮,初步 感知沉浮现象。

  2、制作简单的能够漂浮的小船,交流制作的体会。

  活动准备:

  大水盆、水。大大小小的玩具船、玩具车、塑料杯、没有盖的盒、石头、笔等。

  硬纸盒、泡沫板、三角形彩色纸、牙签,以及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车,请幼儿放在水中,观察玩具车在水中的情况。(下沉。)

  2. 出示玩具船,请幼儿放在水中,观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况。(飘浮。)

  3. 向幼儿提问:

  把玩具车和玩具船放在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车和船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

  船像什么?

  4. 出示塑料杯、没有盖的盒、石头、笔等,请幼儿放在水中,看看哪些东西像船一样浮在水面。

  5. 老师示范利用纸盒等材料做玩具船:

  在纸盒中央贴一小块泡沫板;

  用牙签穿过彩色纸;

  把牙签插在泡沫板上。

  6. 请幼儿尝试自己做小船。

  7. 请幼儿尝试放小船,看看小船能否浮起来。

  活动评价

  能初步判断哪些物体可以浮上来或沉下去。

  能制作简单的能够漂浮的`玩具船。

  活动建议:

  教师在组织本活动时尽量更多地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随时捕捉孩子的新信息,以便生成新的活动。

  将此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鼓励幼儿探索家中各种物品的沉浮情况,并把新发现带到幼儿园,和同伴、老师分享。

  活动适合在暖和的时间或地方进行。

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区分生蛋与熟蛋。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判断、了解生蛋熟蛋及结构。

  活动准备:

  1、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生鸡蛋、熟鸡蛋。

  2、人手一只鸡蛋。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看看摸摸说说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说说蛋的形状及猜猜生蛋与熟蛋。

  教师:两个蛋宝宝长的一模一样我们怎么来区分它们呢?

  二、试一试

  1、引发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的愿望。

  教师:用小手摇一摇。

  2、用手摇一摇及用旋转的方式知道蛋的生熟。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尝试。

  4、归纳小结。(请幼儿回答,教师验证鸡蛋的生熟)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活动延伸:

  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小班科学教案12篇 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4篇(科学活动教案详案)

《牛奶》小班教案9篇(小班牛奶动画教案)

小班体育教案范文5篇 小班体育类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鸭子找朋友》

小班安全教案范文4篇(小班小班安全教案)

大班科学树教案12篇(以树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小班社会课教案12篇(社会 小班教案)

小班体育教案模板4篇(小班体育类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桌2篇(幼儿园大班神奇的纸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