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范文7篇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28 23:4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美术教案范文7篇 《美术》教案,供大家参阅。

美术教案范文7篇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通过研究探索,启发学生运用对称的原理,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连续纹样。学习正确折叠纸张,运用简便方法设计纹样,以及运用正确的制作方法。

  3.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使学生感受友情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剪、折、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纸人。

  难点:能用正确的折叠方法折叠纸张,使剪出的纸人连在一起。

  三、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胶水

  (教师)课件、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1.魔术导入,尝试探索

  (1)教: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这个魔术呢先要用剪刀剪一剪,同学们猜猜看我剪的是什么?(剪好后展示,让同学们分析评价)

  教:我剪出了什么?是怎么样变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做(想!)那接下来把书本翻到第18页,看一看书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看懂以后就可以自己拿起桌上的小纸条试着来剪一剪,自己选择题材,时间为5分钟。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

  (2)学生自学,尝试制作,教师巡视。

  2.作品欣赏,汇报交流。展示同学们自己剪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连续纹样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感受拉手纸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1)教: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剪的好朋友手没有拉起来(展示失败和成功的作品比较),老师发现这位小朋友剪的好朋友手都拉起来,你能站起来教教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吗?

  教:那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讲解画和剪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剪好后放在投影仪展示)要让你的魔术成功,两边都要连起来。

  3. 展开想象,激发创意。

  (1)教:那同学们再来看看老师刚刚剪得蝴蝶,现在这个蝴蝶只是单一的一种颜色,好像还不够漂亮,那我们可以怎么样呢?欣赏课件(画一些花纹,图案美化补充)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教:小朋友们,这个魔术是千变万化的,他可以变出许许多多不同的造型,那么你想想看你还能用他变出说明造型?作业要求: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小组长介绍自己小组的作业情况,全班评,教师小结。

  6.课后延伸,启发创新。

  (1)教师出示6个大小、造型相同的单个形象,提问: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好朋友手拉手?

  (2)在学生讨论后,出示利用插接组合连续的范例让学生欣赏。

  (3)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尝试做用其他方法组合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

美术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蔬菜做的印章印画,并能用棉签添画叶、茎部分。

  2、能用印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印画,并对印画产生兴趣。

  3、通过印画来锻炼幼儿小手臂的肌肉发展。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印章(莲藕节、青椒、大蒜、青菜、萝卜)等。

  2、各色水粉颜料、棉签、白纸。

  3、幼儿每人一件工作衣、抹布若干。

  活动重点:

  掌握印画的要求和步骤、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师: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平常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花儿?

  幼儿回想,并自由回答、

  师:你们见过的花儿真漂亮呀!那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录这些漂亮的花儿呢?幼儿发挥想象。

  师:你们真榜!可是我没有这些东西,我只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蔬菜!看看都有些什么呀!

  幼儿一起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蔬菜和水粉颜料来记录你们见过的漂亮花儿!

  2、幼儿自己动手试画。

  3、根据幼儿的作画情况,来讨论作画步骤和要求。

  a、把蔬菜印章放在水粉颜料里蘸一蘸,然后印在纸上。

  b、要记得变换印章和颜色。

  c、要记得用棉签添画花的茎和叶。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作画步骤和要求。

  5、点评:出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评价。

  6、结束:现在我带大家到户外采野花,走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类似的`活动也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美术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美术知识:了解葫芦的有关知识,掌握设计葫芦娃娃的方法。

  2、美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品德教育: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葫芦娃娃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葫芦的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复印纸、剪刀、铅笔、葫芦、作业展示栏、彩色复印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理念

  一、初步探究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讲授新课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用剪纸的方法设计葫芦娃娃。

  (点击课件,播放课题首页)

  (2)创设文化情境,了解葫芦。

  教师: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来和我们一起上这一课,大家欢迎!

  跳跳:嗨,大家好!我是葫芦娃娃,我的名字叫跳跳,谁愿意和我一起玩闯关游戏!

  第一关:你曾在哪里见过葫芦?

  葫芦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有卷须和软毛,叶片呈卵状。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变黄。全国各地都有种植葫芦的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二关:葫芦的用途?

  葫芦的果实嫩时可做蔬菜食用,老熟时可做容器,亦可药用。经过烫烙、绘制、刺绣和加工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呢!

  第三关:跳跳不跳了,这是为什么呢?

  跳跳: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哭吗?因为我没有伙伴跟我玩,你们能给我找几个葫芦娃娃来跟我玩吗?

  教学理念:参与闯关游戏,积极思维。通过开门见山的方法导入新课,交代本课任务,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通过闯关游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

  二、深入探究

  (3)探究学习,学剪葫芦娃娃。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葫芦外形;

  :葫芦的外形是对称的,一般分上下两个园,上面的圆较小,下面的圆较大。

  其次,引导学生推测葫芦娃娃的创作步骤;(播放课件:创作步骤)

  折:采用对折的方法;

  画:画轮廓时,要求要大;

  画五官时,学习用不同的基本纹样表现五官;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基本纹样组合成朵花纹填满葫芦娃的肚子。

  剪:注意安全;

  注意对纸屑的处理。

  教师边演示创作过程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创作。

  (4)引导赏析,开拓视野。

  (点击光盘,播放教师设计制作的葫芦娃娃,供学生欣赏。)

  观察、分析葫芦的外形。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将想法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在范图中找出常用纹样。通过引导发现,使学生了解葫芦的外形;通过教师的启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制作葫芦娃娃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归纳、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评展延伸

  (1)学生作品展示

  (2)电击课件:

  小跳跳:哈!哈!谢谢大家给我叫来这么多的小伙伴,我跟小伙伴玩去喽!再见!

  (3)教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习它有什么用?

  (4)延伸:展示葫芦灯笼。

  教学理念:通过跳跳的话使学生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上所学知识、技法;

  教学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扮美自己的生活。

美术教案范文4

  课 题

  第11课 留住秋天

  共 3 课时 第 3 课时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组合拼贴、涂色拓印等制作方法,能认识、能调配处间色,并在绘画活动中加以运用,体验色彩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秋天的落叶组合拼贴、涂色拓印出新形象,并能在观察与记忆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表现秋天的景物或秋游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与变化,表现出对秋色与自然美的喜爱,同时乐于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美的再创作,陶冶生活情操。

  教学重难 点

  重点: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难点: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

  教法学法

  欣赏感悟、学习新知、尝试练习、自主创作、综合评价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秋游,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呢?好玩吗?怎样才能留住秋游的精彩瞬间呢?

  二、分析画法

  1、欣赏图片,你认为秋游中最有意思的活动是什么?可以画出你和几个同伴一起活动的情景吗?

  2、怎样才能使这幅画让人看出是秋游,而不是春游,或者夏游呢?画秋天的'景色。

  三、画法介绍

  1、画树,示范与范图相结合。

  有以下几种方法:A,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条线来表现层林尽染的秋林。 B,取树干为主的树林局部,突出前面几棵树,再逐层推远。表达密林中秋风落叶的景象。C,画簇拥在一起的红叶树。

  2、树叶、叶丛画法指导。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叶丛的表现方法。

  3、色彩指导:橙,黄等色为主。在色彩的处理上,既要源于自然又要大胆夸张。使秋味更浓,可允许适当强化这种感受,突出秋林的色彩特征。

  4、展示课本图片。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画一幅秋景图。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满,色彩有特征。

  五、作品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

  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学生自主回答:摘茶,摘叶,野餐等。

  2、欣赏陈述自己看法。

  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完成。

  2、学生尝试练习。

  3、分析教材范图了解画树林的层次,进行近大远小的渗透。

  尝试创作,按要求完成作业。

  自评、相互评价。

美术教案范文5

美术教案范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3-4分钟)

  1、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7-8分钟)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屏幕显示图片: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屏幕显示图片:隋展子虔《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4、屏幕显示图片五代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屏幕显示图片:明戴进《风雨归舟图》清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萌芽

  2-隋代时期独立

  3-唐宋时期高峰

  4-元明清时期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通过设疑讨论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电脑平台显示图片: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倪赞《六君子图》。

  3、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提示意境概念)

  (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重点欣赏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富

  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

  1、背景: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2、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提问

  1、你知道雕塑的名字吗?说说有关信息。

  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3、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一)雕塑的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二)雕塑的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三)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教师板书: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

美术教案范文7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刮画的方法。

  2、通过刮画培养学生大胆而细心的素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运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产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小钉子、废圆珠笔芯、小刀、刻刀。

  教师:范画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谈话讨论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范画,请同学们进行比较,它与我们其他的画有什么不同?这种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刮出来的)

  2、那你们想不想学呀?(想)

  二、新授

  1、 教师示范“刮出来的画”的作画步骤:

  1)用油画棒在纸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涂一层也可以涂两层。

  (涂一层单色比较简单,涂得厚,用力就行;涂两层底色,先淡后深,一层盖一层。)

  2)用工具刮画。

  (刮画可轻可重,刮的`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刮画是鼓励学生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人、事、物。可以线条为主,适当刮出块面)

  在构图上,主体部分画得大些,运用遮挡关系,刮出轻重,线条的粗细等,画得多,画得满满的,使画面内容丰富。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及讲评

美术教案范文7篇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3篇(小学美术教学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7篇(小学 美术教案)

实用的小班美术教案3篇 小班美术教案大全

托班美术教案12篇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篇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太空里的植物小学美术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美术《太空里的植物》教案)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人教版)

精选美术教案3篇(《美术》教案)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篇(小学美术教学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