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模板4篇(小学美术教案格式模板),以供借鉴。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1
"使学生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学中的两个基础理念。前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应有的态度和价值观,控制基础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的毕生发展奠定美术素养。后者请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施展美术教导的特有魅力,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魔幻的色彩》的教学方案就是根据以上理念来达到"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力,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崇高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这一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的。
教学方法:
艺术课标"中指出:艺术学习只有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这次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魔幻的色彩》,是一节色彩基础知识课。学生对于颜色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平时经常在生活学习当中广泛地接触颜色,考虑到色彩本身有它的独特的魅力,本节课我设计出"以兴趣为动力,以实践为路径,以审美为目标"的教学方案, 我特意用了游戏法、动手实践法、自主探索教学法,这样可以更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又能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环境中,感知知识,撑握知识,并从中发现知识的兴味性和生活性,从而使他们终生受用。并且更重要的是在本课中我突出运用了引导学生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并在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调色盘、笔、装水的杯子等。
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彩色纸、吸管等。
课堂教学过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清朝时有一个大臣经常向皇帝进柬,指出他的不足,这让皇帝很没有面子。有一天,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想治一治这位大臣,皇帝对大臣说:你能用三种颜色画出一条美丽的彩虹吗?大家知道彩虹是有七种颜色组成,(哪七种颜色?)只用三种颜色怎么能画出来呢?皇帝正在暗自得意,谁知大臣三下五出二就把一条七色彩虹]画了出来。这下皇帝傻眼了。] 同学们知道大臣是选用哪三种颜色怎样画出了彩虹?学习完这节课你们就有答案了。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教学新知
1、魔术表演:看我变变变。
师:出示红、黄、蓝三色"饮料"。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三种饮料的色彩吗
生:认识
师:请说出色彩的名称。
生:红色、黄色、蓝色。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个魔术的名称就叫变变变。请大家仔细视察,老师是怎样来变的。(将红色"饮料"和黄色"饮料"各倒一半到另一个瓶子里摇匀,)看着瓶子中饮料色彩的转变,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
问:这瓶饮料的色彩有什么变更?是怎样变出来的?
生:变成了鲜橙多的色彩。是用红色和黄色混杂在一起变出来的。
师:同学们真聪慧。
2动手实践亲自感受。
师:老师刚才是用红色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下面请同学们用红色和蓝色、黄色和蓝色看变成什么颜色?并观察一下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生:红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变成绿色。(小组活动得出结论)
学生说出新色彩的名称及调色的方法,教师板书。
红 黄=橙
黄 蓝=绿
蓝 红=紫
讨论:为什么每个人调出的橙色、绿色、紫色不一样?
结论:原来是用的颜料分量不一样。形成色彩的差异。
教师演示:分三次倒入同一种颜色,让学生观察变化,并说一说为什么,讲解大由浅到深的变化。
结论:原来是用的颜料分量不一样。形成色彩的差异。
布置小组活动实践:分组调一调:红橙、黄橙、红紫、蓝紫、黄绿、蓝绿,组长上前汇报结果
师:对!因为红色、黄色、蓝色本事高强,可以调出很多的色彩,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用两种原色调出色彩叫间色,如我们看到的橙色、绿色、紫色。又称为三间色。
3考考你
1、学生闭上眼睛休息,教师提问:红 黄=?黄 ?=绿,学生抢答。
2、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在谁手,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三)、 拓展创造空间
1、在生活有许多魔幻的颜色,看看摄影师们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来的图片。(出示生活图片)
2、欣赏美术书上的画,看到这些画你联想到什么?在生活中能找到这些色彩吗?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然后教师通过"画一画"用演示颜色在纸上流动产生的魔幻变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让颜色在纸面上发生变化?"学生通过"画一画"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调色时颜色在纸面上发生的变化。
3、提出练习要求
作业:将原色,间色任意画在画面上,展开你的想象力,看看它们像什么?
学生讨论创作,教师辅导。
4、展示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叫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
5、小结:在生活还有许多魔幻的颜色,平时要多注意留心观察,我们还能创作出更漂亮的作品。请同学们收拾好东西,检查自己的地面有无垃圾,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2
第1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效果好吗?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3课 五彩树
一、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二、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册教材中的三课陶艺是属于“造型表现”课,是向学生简要介绍陶艺知识,通过作品欣赏、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泥性、了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柔软的泥土经过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面对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的承认,而是在与火、土、水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像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认知领域:了解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操作领域:感受泥性,并用三种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陶艺作品成品若干。
学具:每小组黏土10—20斤,制陶工具。
课时:3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第一课时)
通过用手或用膝盖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性,并导入新课。
●教学新授: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陶艺作坊,通过观察民间陶艺人制陶过程和同民间陶艺人的交谈,让学生初步了解制陶方法。
①练泥。②制胚,方法有两大种:手工成型、轮制成型。③施釉。给阴干的胚体上釉水(视作品情况而定,此步也可省略。)④烧制。分为装窑、烧窑和出窑三步。
●作业形式:小组合作。要求:用自己喜欢的陶艺成型制作方法制作比较大型的陶艺作品,作品题材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或器物特,同一小组制作的作品最好是一个系列的。
●作业展示:说说做陶的感受;谈谈自己作品的创意;评评别人作品的可取之处。
制陶工具:
手动转台:
将塑制作品放置转台,可多角度修正或观赏。
木拍子:
可将泥块拍打成泥板。
修刀;
裁切泥块、刻画形体的工具。
刮刀:
用于刮去形体内或外多余的泥,使形体器壁较薄,便于烧制。
泥塑刀:
用于粘贴泥块或修正形体用。
水壶:
可调节泥块的水份。
其他工具:
擦布、毛笔等,用于清洁桌面和上釉等用。
三、学习建议:
●是否初步掌握了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等制陶基本方法?
●能否尝试运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
●能否用语言或文字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进行合理评述?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2、 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3、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一幅贴近生活的招贴画。
教学准备:
1、 教师收集一些优秀作品和范作。
2、 学生准备各项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揭题。
1、 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展示电影海报)
2、 看完后,这些作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 你还看过什么样的'海报?(欣赏图片)
4、 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看到它们?
5、 揭示课题:其实,海报也叫做招贴画。它一般贴在人口流动较多,较快的地方,用来吸引别人的一种设计。这就是今天学习内容《招贴设计》。(板书课题)
二、 探究、发现。
1、 你觉得招贴设计是用什么“招引大家”?
(1) 小组讨论、汇报。(板书)
3、 对比发现:观察,比一比,哪张作品更好?
运用设计。
1、 生活中什么地方需要用到了招贴设计?
校园里也经常出现把一种信息传递给大家,如文艺演出、运动会、展览会、各类活动通知等。
2、 示范。
(1) 假如学校下周要举行美术作业展,想想怎么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2) 四人小组交流。
(3) 示范。
3、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设计。
以校园生活为题设计一张招贴画。
7、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价。
1、 展示作业,说说自己的创意。
2、 评评别人的作品,提提意见。
3、 教师评价。
四、课后拓展。
可以继续完善你们的作业,让它变得更棒。
五、收拾与整理。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4篇(小学美术教案格式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