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母鸡教案3篇(小学语文《母鸡》教案)

时间:2023-10-16 14:4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母鸡教案3篇(小学语文《母鸡》教案),供大家参阅。

语文母鸡教案3篇(小学语文《母鸡》教案)

语文母鸡教案1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热爱,知道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准备:

  课件 《劳动最光荣》多媒体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组织

  1、师播放《劳动最光荣》的多媒体课件:

  (1)生听歌曲跟唱;

  (2)会唱的齐唱;

  2、过渡导入:

  师:孩子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生:要靠劳动来创造。

  (1)师:是呀!劳动最光荣!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一位劳动小能手一起去劳动吧!(出示小母鸡图片,认读“小母鸡”)

  (2)师:“小母鸡做了什么劳动啊?”

  生:“种稻子!”

  师:“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集中巩固识字

  1、师:想听《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要先创关(认读生字)

  2、齐读、抢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三、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边听边思考——小母鸡想种稻子,它种了吗?它请了谁帮忙?

  2、汇报

  (1)师:种了吗?从哪知道的?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2)师:请了谁帮忙?他们是怎么说的?

  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读(指名扮演角色)

  (3)师:小鸭子愿意帮助小母鸡吗?它为什么不愿意呢?

  指名读小鸭子说的.话、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女生:小母鸡

  男生:小鸭子

  师: 叙述

  3、师:禾苗一天天长高了,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求:思考小母鸡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交流、汇报

  (3)分角色朗读

  男生:小母鸡

  女生:小猫

  师: 叙述

  4、师:到了秋天,稻子终于熟了,这回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要求:思考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汇报、交流

  (3)分角色朗读

  2、4、6组:小猪

  1、3、5组:小母鸡

  师: 叙述

  5、师:最后小母鸡把稻子打成了米,做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接下来它又做了什么呢?

  (1)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汇报:A、送给小鸭、小猫、小猪

  B、它们三个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低下头、羞红了脸、说:“明年我们要跟你一起种稻子!”)

  6、分角色朗读课文

  2、4、6组:小母鸡

  1、3、5组:小鸭、小猫、小猪

  师: 叙述

  7、师播放课件动画。

  要求:边看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四、写字

  教学反思:

  中心主题:劳动很光荣,但劳动很辛苦。“太辛苦”并不是它不想去做,而是嫌劳动辛苦。教学中,过渡语连接比较好,保持了整体性。但对课文的钻研还不够深,如何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呢?

语文母鸡教案2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体会课文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突破方法:找出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突破方法:从描写母鸡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教学法

  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今天我们学的是哪一篇课文?(没举手的后悔了吧!)齐读课题。这篇课文谁写的?(你举手真快!)(老舍)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还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快打开67页看看吧。

  二、学习课文

  (一)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

  1、请同学们不发出声音,快速浏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找出两句表示老舍对母鸡情感态度的话来。

  一向讨厌

  学生汇报,板书 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这两句话?同学们齐读一次。

  不敢再讨厌

  请你们根据老舍先生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快速地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2、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要分到第二大段,有什么理由?这一段是两种不同情感的过渡,叫过渡段,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所以分在第二大段。

  3、第一句话中的“一向”是什么意思?(一直、一直以来)

  “一向”说明作者讨厌母鸡的时间长,读时要重读。

  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话。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先请大家默读1-2自然段,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

  没结没完

  2、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如怨如诉

  发了狂

  3、老舍先生观察母鸡十分细致,写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都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听到母鸡没结没完的叫声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如怨如诉的叫声十分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发了狂的叫声再也受不了啦。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分三种叫声层层递进指导朗读(厌烦、再厌烦点、十分厌烦)。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是一次次加深,所以说“我”一向讨厌母鸡。

  (三)学习第二部分

  1、为什么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

  课文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是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大家自由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为什么说母亲是伟大的,作者为什么称母鸡为母亲呢?为什么说母亲就是英雄?……)贴出中心段。

  2、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前面4-7自然段中的一些感人的具体事例。

  (1)我们先学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悄悄拿起笔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思考你划的词或句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负责、勇敢)

  (2)“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会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戒吗?可母鸡却立刻警戒起来,这说明了什么?

  “立刻警戒”用拟人的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活灵活现。它是怎么警戒起来的?

  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我们就试着通过母鸡警戒的动作读出它的认真负责来)。谁愿意来试试?

  (3)小结学法:读 划 思 说 读

  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怎么学习第四自然段?首先,老师请大家(读),在读的同时,老师还要求大家(划),接着(思考)你划出的句子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再跟同桌(说),最后再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4)请同学们就按照这种学习该当,从5、6、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开始自学。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①品读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朗读提示:吃了食的小鸡雏身体有什么变化?看到小鸡圆圆的肚子,母鸡欣慰地笑了,可是它自己的身体却怎么样了?(消廋)它为什么会消廋许多呢?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板书:慈爱)

  是呀,母鸡的心里只装着小鸡雏们,为了小鸡雏的健康成长,它自己却消廋了许多。这一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读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读小鸡雏的变化,心情(高兴),读母鸡的变化,要带着心疼和敬佩的语气去读。指名读,齐读。

  ②读一读,比一比

  它若伏在地上,有的鸡雏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是有了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母鸡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它什么情况下一声不哼,什么情况下放声啼叫?小鸡啄,母鸡会疼吗?母鸡为什么会一声也不哼?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慈爱)夜间有了一点动静,他为什么放声啼叫,而且那么尖锐,那么凄惨?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负责、勇敢、辛苦)

  作者用对比的写法写了母鸡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它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男女生比赛读。

  3、学完了母鸡带养小鸡雏的一些感人事例,你知道母鸡为什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呢?你知道母亲为什么是英雄吗?

  是的,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英雄。(齐读)跟老师读: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让我们带着对这只母鸡的无比尊重与赞美再读这几句话。(齐读)

  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证明它当之无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英雄。(板书:母亲)难怪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个时候,作者对母鸡只是不再讨厌吗?作者对母鸡还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喜欢上了母鸡,而且无比地尊重这只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亲),让我们带着无比尊重的敬意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三、拓展延伸

  1、学了《母鸡》一课,你想到了谁?(学生说)你想到了妈妈关心你的哪一件事

  2、小鸡雏们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回家说给妈妈听吧!

  板书设计:

  没结没完

  一向讨厌 如怨如诉

  发了狂

  18 母鸡 负责 母亲

  不敢再讨厌 慈爱 (伟大)

  勇敢

  辛苦

语文母鸡教案3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4、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难点:初步体会两篇文章写法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引入:

  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回家是认真读了书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的.?

  二、 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2、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4、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5、由开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那作者写《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那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讨论。

  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句:

  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板 书

  猫——古怪、可爱 (围绕中心句写)

  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

  (突出特点)

语文母鸡教案3篇(小学语文《母鸡》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3篇 课文《母鸡》教案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3篇 母鸡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