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8篇 mysql数据库课本微课版,以供参考。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1
数据库上机实习
数 据 库 课 程 设 计
题目 《数据库》课程设计
学号 姓名 马伟华 班级 电气102 指导老师 刘秀敏
1
数据库上机实习
目录
一 、概述??????????????????????3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4 课程设计环境???????????????4
二、创建数据库???????????????????4 创建一个空数据库?????????????5 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存放数据库文件??????6
三、创建数据表???????????????????6 数据库之间关系??????????????7 数据库的值列表??????????????8 通过导入方式创建表????????????9 向表输入数据???????????????10
四、数据库的实现?????????????????11
五、作业截图???????????????????13
六、收获与心得体会????????????????15
2
数据库上机实习
一 、概述
按照教学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数据库上机的实习,这次的数据库实习课程主要是学习microsoft acce 2003的一些操作流程,对于acce 2003 这个软件,我以前很是陌生,不过经过了这次的实习,对它已经不再陌生了,自己跟着教学计划也制作了几个数据表格总体来说,acce 2003 是一个令数据的管理成为一个很简单的软件,大大方便了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就这次的实习报告,我会详细的介绍一下acce 2003 的一些相关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流程,算是对自己这次实习的一个总结吧。
数据库,顾名思义:数据的仓库。当使用者需要保存的数据量不是很大时,我们可以直接将数据写到一个文件中,比如一个文本文件或二进制文件。但当数据量很大,而且我们需要实时查询和整理时直接操纵文本文件或二进制文件,将使工作变得以异常的复杂。
数据库,可以替使用者管理数据,使用者只需使用相关的命令(如SQL查询语言),就能和数据库进行“通话”,让数据库执行我们想要的操作。比如:新增数据(插入)、更改数据(更新)、删除数据检索数据(查询)等等。我们不再需要自己去设计数据是怎么被存储和提取的,这一切都交给数据库去做。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Acce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桌面关系据库管系统(RDBMS,即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Office系列应用软件之一。它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提供了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把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界面设计、报表生成等操作规范化;为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也使得普通用户不必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的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数据库软件的操作来简化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管理工作,这就是我们实习的目的, 是十分必要的。
Microsoft Acce应用实验是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基础实验范畴,是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数据库、数据表建立、查询以及窗体的方法,从而具
3
数据库上机实习
有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环境
Acce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
(1)存储方式单一Acce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以上对象都存放在后缀为(.mdb)的数据库文件种,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2 ) 面向对象Acce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对象化,将数据库管理的各种功能封装在各类对象中。它将一个应用系统当作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对每个对象它都定义一组方法和属性,以定义该对象的行为和外国,用户还可以按需要给对象扩展方法和属性。通过对象的方法、属性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开发工作。同时,这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应用程序更为简便。
(3)界面友好、易操作Acce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是风格与Windows完全一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二、创建数据库
创建一个空数据库
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用于存放自己的数据库文件
4
数据库上机实习
5
数据库上机实习
上图就是一些建立数据库所需要的一些步骤,首先在自己的电脑相应的硬盘中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再在Microfost Acce中打开空数据库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新的文件。
三、创建数据表
在打开的空数据表中可以创立一些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和内容同时需要规定一些自己所需要的格式和方式,一边与自己以后可以方便的找到。对于每一种数据都有不同的格式和限制,所以对于每一行的数据都有自己的方式去调整。下面就告诉了我们所需要对相应文本内容进行的调整和制作:其中文本是文字的格式,日期应该有日期的格式,这就需要我们按自己的需要。
6
数据库上机实习
数据库之间关系
每个数据库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对学校来说,每个学生的学号、成绩、班级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如何能把这些关系同一方便的安排在一个数据库之中你这就需要数据库之间的关系的功能。他可以方便的让你理解各个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和内容。首先建立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图通过关系的确立就可以明细的 找到几个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其次通过数据的链接关系找出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应关系。
数据库的值列表
数据库的值列表就是在每一个数据库的类型中,它所包含 的所有的情况的综合。特别是对于统计性别的时候,如果有了数据库的值列表,就会省事很多。应为数据库的值列表就是直接列出的所有情况,你可以直接相应的栏目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那种情况行。
7
数据库上机实习
通过导入方式创建表
导入表的格式也是有好多种,比如说Excel,或者直接就是一Acce文件,所以说导入表可以让我们更直观更提前的了解这个数据表的内容,不用再一个一个的翻看,可以给我们剩下好多浏览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这个表有一个 整体的印象。
8
数据库上机实习
向表输入数据
如下图向表输入数据
查阅字段的数据来源于表
以下将从另一表中提取数据作为本表字段的数据,例如,grade表的课程号数据不是由用户键入,而是从课程表的课程号中去提取,因为你的课程表数据已经被键入,如图
9
数据库上机实习
从另一表中提取数据作为本表字段的数据的方法是:在【Education】数据库窗口,单击【对象】栏下面的【表】,在对象列表框,选择grade,在工具栏,单击【设计】,弹出【grade:表:】 表的设计视图。在【课程号】字段的【数据类型】下拉列表,单击【查阅向导】,如下图
弹出下图所示【查阅向导】对话框之一,在选项组的按钮中,选择【使查阅列在表或查询中查阅数值】,单击【下一步】,
弹出下图所示查阅向导对话框之二,在【请选择为查阅列提供数值的表或查询】栏中,选择course,即选择课程表作为数据来源
10
数据库上机实习
单击【下一步】,弹出下图所示查阅向导对话框之三,其中,选定字段为课程号,课程名.
单击【下一步】,弹出下图所示查阅向导对话框之四,其中,值列表的内容被显示
11
数据库上机实习
单击【下一步】, 单击【下一步】,得到图下图所示查阅向导对话框之五, 里是为查阅列指定标签,在课程号,课程名两个中,选择课程号,
单击【完成】按钮,弹出下图查阅向导对话框之七,其中,问到,是否保存,单击【是】按钮,
完成创建值列表之后,我们看效果,打开【grade:表】表的数据表视图,即:在Acce菜单,单击视图数据表视图,其课程号的数据,不需要用户键入数据,只需在值列表中选择数据即可。
从中,单击【照片】字段所在的单元格,再单击Acce菜单中的【插入】→【对象】即可。
12
数据库上机实习
通过链接外部数据创建表
打开【Education】数据库窗口,单击【对象】栏下的【表】,单击【新建】按钮,在【新建表】对话框中,单击【链接表】, 如下图
四、数据库的实现
数据库是相当方便的的一种工具,他就是在你不想一步步去查找相应数据所在地的时候,用数据来源就最方便了。特别是在统计学生成绩单的时候,学号与成绩、姓名三个数据之间统一成相应的关系来源,这样,在寻找学生学号的时候就直接会有起相应的成绩和专业 等相关的数据,这样就会更加具体的去了解这个同学。同时在最后面的相片一栏中还可以附送上一些照片,这样就相当于一个小小的个人简历了,老师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简历就可以评估这个同学。
13
数据库上机实习
上面的图示就很明确的展示了数据来源的关键作用,当你找到学生的学号时,他相对应的姓名呀,专业呀都一起显示出来,这就很方便就可以了解这个同学。
五、作业截图
14
数据库上机实习
六﹑个人总结及感想
数据库上机实习是一次技能的补充练习,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方式,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从中获取一些不同的收获,其实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种提高,有理论知识层面的、有实际操作领域的,都是一种提高,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相信我们在经过各种各样的实习的历练之后,我们在以后面对社会或者生活中的难题时,应该不会只是迷茫,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最大的收获,获得一种处事的思维方法,比其他任何的收获都重要,更有价值。
首先通过这个数据库的课程设计让我又了解了一种关于数据整理的一个软件,因为以前学习的只是一些像Word、Excel等这样的小软件,刚开始以为自己对这种比较有难度的程序有点抵触,因为像这种课程设计听着就让我觉得有点难度。但是经过这几节课的联系和了解,我更加知道学习这种数据库的好处,它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数据的整理和提取,还把数据进行了良好的分类,和综合的处理。通过数据库可以随心所欲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和资料相关的一系列方面的东西。同时,数据库还是一个方便的办公软件,也提倡大家把他良好的运用到生活中。
15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2
任务引入 [4分钟]
请同学们回忆在设计关系时定义了哪些主键? 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浏览相关资料
有的关系中的某些字段是需要参考另外一个关系中的主键,
布置任务 [4分钟] 任务实施 [45分钟]
相关知识 [34分钟]
怎样在MySQL中实现这些?
任务:正确设置相关表的主键、外键等约束,部分实现表的数据完整性。
实施步骤:
1.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经商讨后,进一步明确需在表中实现的数据完整性。
2.小组成员先尝试实现主键约束;再尝试实现外键约束、UNQUE约束、CHECK约束、默认值等。 3.学生访问参考网址,自行搜索所需资料:
……
4.在实现过程中,教师提示引导同学们参考教材,最后整理设计结果并形成文件,上交到指定位置。 相关知识
二、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就是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MySQL通过各种约束、默认值、规则等数据库对象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1.约束
(1)PRIMARY KEY约束
表的一列或多列称为表的主键,通过它可强制表的实体完整性。
教师引导
学生分组
学生讨论
主键是在创建表时进行创建的,添加到表中还没有创建主键 约束的数据表中,一个表只能有一个PRIMARY KEY约束。如 果已经创建了一个PRIMARY KEY约束,则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或删除。在一个表中,不能有两行包含相同的主键值。不能在主键内的任何列中输入NULL值。
(2)FOREIGN KEY约束
FOREIGN KEY约束标识表之间的关系,用于强制参照完整性,为表中一列或者多列数据提供参照完整性。
FOREIGN KEY作为表定义的一部分在创建表时创建。如果FOREIGN KEY约束与另一个表(或同一表)已有的PRIMARY KEY约束或UNQUE约束相关联,则可向现有表添加FOREIGN KEY约束。一个表可以有多个FOREIGN KEY约束。可以对已有的FOREIGN KEY约束进行修改或删除。
(3)UNQUE约束
实施实体完整性。确保在非主键列中不输入重复的值。想要强制一列或多列组合的唯一性时使用该约束而不是PRIMARY KEY约束,可以对一个表声明多个UNIQUE约束,且允许NULL值。
(4)CHECK约束
CHECK约束通过限制用户输入的值来加强域完整性。它指定应用于列中输入的所有值的布乐搜索条件,拒绝所有不取值为TRUE的值。可以为每列指定多个CHECK约束。
(5)列约束和表约束
约束可以是列约束和表约束。列约束被定为列定义的一部分,并且仅适用于那个列,表约束的声明与列的定义无关,可以适用于表中一个以上的列。当一个约束中必须包含一个以上的列时,必须使用表约束。
2.默认值
在设计表结构时可根据需要为某列设置默认值,也可以创建默认值对象并绑定到某一列。
小结 [3分钟]
本次课我们了解了B2C网站应该具有的会员在线订购功能及流程,并且设计了结构合理的数据表,存储相关信息。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3
创建数据库
计算机组
余金光
一.教学重点 1.数据库的创建方法 2.退出数据库 二.教学难点
打开数据库的方法和退出关闭数据库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和acce数据库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认识acce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入新课
结合上面的视频内容,分析acce在示例中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进而引申出acce数据库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创建数据库。
3.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通过PPT的播放,让学生直观了解数据库的创建方法: 1.“文件”>>“新建”>>“空数据”、“根据现有文件”、“本机上的模板”、“office online模板...”
2.数据库的打开和关闭 由于新创建的数据库文件在退出acce2003前默认是打开的,使用其他的数据库文件或新建数据库已关闭的,需要打开数据库文件。
通过过媒体演示,让学生观看具体的创建和打开关闭方法。并根据教师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学生机进行实际演练,对在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六.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和退出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同学们能够直观形象的对该课程的知识具备了初步和认识和简单的操作能力,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课下要多加思考其他与数据库创建有关的内容,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4
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案
一、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流程; 2)培养学生实际规划开发项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要求
运用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开发工具制作一个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所设计的管理系统应包含输入输出、查询统计、插入、删除、报表及数据备份等基本功能。题目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根据所学的软件软件工程和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组学生人数一般3-5人。分组按成绩好差、能力强弱搭配的原则,每个小组由1名组长负责安排和协调组员的任务。
四、课程设计开发环境
数据库设计环境及程序设计语言可以自选。
五、课程设计参考教材
《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 王珊 编著,高等教育版社, 《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 刘强编著,高等教育版社,
六、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时间为18周,每周2节课,学分1分,第18周提交设计文档及源代码。
七、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学生所完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文档和程序设计结果,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八、附录
1、附录1 设计文档参考格式
2、附录2 设计参考题目
1 数据库课程设计
1、附录1 设计文档参考格式 1) 封面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人事薪资管理系统的设计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2 数据库课程设计
2) 文档格式
(1)、概述
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 (2)、需求分析
问题陈述、需完成的功能及实现目标。完成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3)、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抽象,设计各局部E-R图、合成总体E-R图。
(4)、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具体RDBMS转换E-R图为相应关系,生成逻辑结构,优化数据模型,建立子模式。
(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根据具体RDBMS ,确定关系模式存取方法和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6)、数据库的实施及维护
载入数据,调试应用程序,数据库试运行,系统参数调整及优化。
(7)、总结
写出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心得,领会数据库理论与软件开发实践的关系。有哪些收获,软件还需要哪些改进。
3 数据库课程设计
2、附录2 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题目一:人事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信息、职称等。 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对于转出、辞职、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员工基本信息表;
员工婚姻情况表,反映员工的配偶信息;
员工学历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学历、专业、毕业时间、学校、外语情况等; 企业工作岗位表; 企业部门信息表。
题目二:工资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员工每个工种基本工资的设定
加班津贴管理,根据加班时间和类型给予不同的加班津贴;
按照不同工种的基本工资情况、员工的考勤情况产生员工的每月的月工资;
员工年终奖金的生成,员工的年终奖金计算公式=(员工本年度的工资总和+津贴的总和)/12;
企业工资报表。能够查询单个员工的工资情况、每个部门的工资情况、按月的工资统计,并能够打印;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员工考勤情况表;
员工工种情况表,反映员工的工种、等级,基本工资等信息;
员工津贴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加班时间,加班类别、加班天数、津贴情况等; 员工基本信息表 员工月工资表。
题目三:能源管理收费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用户的单位、部门、姓名、联系电话、住址 用户水、电、气数据的录入(每个月的数据的录入); 水、电、气价格的管理 工号的管理
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用户基本信息表;
水、电、气单价表及历史记录表等
4 数据库课程设计
工号及权限表
题目四:校园小商品交易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包含三类用户:管理员、商品发布者、普通用户、访客。
向管理员提供以下功能:自身密码修改,其他用户添加删除,用户信息修改、统计。商品信息添加、修改、删除、查找、统计。
向商品发布者提供以下功能:注册、登陆、注销、自身密码修改、自身信息修改。商品信息发布,自身商品信息统计。查找浏览其他商品。
向一般用户提供以下功能:商品浏览、查找、获知商家联系方式,定购商品。 向访客提供以下功能:商品浏览、查找、获知商家联系方式。
题目五:实验选课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实验选课系统分为教师,学生及系统管理员三类用户,学生的功能包括选课,查寻实验信息等,教师的功能包括考勤,学生实验成绩录入,查寻实验信息等。管理员的功能包括新建教师,学生账户,设定实验课程信息(设定实验时间,地点,任课教师)。
管理员可对教师,学生及实验课程信息进行修改;教师可对任课的考勤,成绩进行修改;学生可以对自己选修的课程重选,退选。
管理员可删除教师,学生及实验课程信息。 教师可查询所任课程的学生名单,实验时间,考勤及实验成绩,并可按成绩分数段进行统计;学生可查寻所学课程的实验时间,教师名单;管理员具有全系统的查寻功能。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教师,学生信息表:名字,密码等; 课程信息表,课程名,学时等;
实验室信息表;
课程选修信息表,谁选了什么课程,谁任课,什么时间,地点;
题目六: 员工薪资管理
1、背景资料:
某单位现有1000名员工,其中有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该单位下设4个科室,即经理室、财务科、技术科和销售科。
工资由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和奖励工资构成,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工资中扣除。 每个员工的基本资料有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和职业(如经理、工程师、销售员等)。 每月个人的最高工资不超过3000元。工资按月发放,实际发放的工资金额为工资减去扣除。 2.设计要求:
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
设计E-R图。
实现按照科室录入个人的基本资料、工资和扣除金额的数据。 计算个人的实际发放工资。
按科室、职业分类统计人数和工资金额。 实现分类查询。
能够删除辞职人员的数据。 开发工具不限。
5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七: 产品库存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产品入库管理,可以填写入库单,确认产品入库; 产品出库管理,可以填写出库单,确认出库; 借出管理,凭借条借出,然后能够还库;
初始库存设置,设置库存的初始值,库存的上下警戒限; 可以进行盘库,反映每月、年的库存情况;
可以查询产品入库情况、出库情况、当前库存情况,可以按出库单、入库单,产品、时间进行查询;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库存情况表; 出库单表; 入库单表; 出库台帐;
入库台帐;
借条信息表,反映,借出人,借出时间,借出产品,借出数量,还库时间等。
题目八:图书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图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图书的书名、出版号、价格、分类、作者、简介、出版社、出版日期、编号、数量等。
图书各种信息的修改与更新;
对于入库、借出、归还、报废、丢失等信息的记录、;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图书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本图书按书名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借出归还状态查询、按作者查询、按出版社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分类、数量、价格等统计图书信息;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图书基本信息表;
图书分类表、出版社分类表等 图书状态表、图书运行记录表 工作人员表
题目九: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实现功能
编辑功能:添加商品、删除商品、修改商品信息。
在销售过程中根据商品单价和销售量进行销售金额的计算。
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确定销售状态,如: (1)、如果销售量和库存量的比值大于某一数值,则提示“旺销”信息。
(2)、如果比值小于某一值,则给出“销售不畅”的信息。
根据销售情况作出判断,如果销售不畅则按一定的计算公式降价,并给出新的价格。 根据销售金额,利用计算公式进行销售利润的计算。
查询功能:根据商品名、旺销商品、销售不畅商品等信息进行查询。 按商品单价、销售量、销售金额进行排序。
6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十: 仪器仪表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新的仪器仪表信息的录入;
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 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统计、按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统计等;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仪器仪表基本信息表;
仪器仪表情况表,反映仪器仪表目前状态信息; 企业工作岗位表; 企业部门信息表。
厂家仪器仪表信息表.
题目十一: 仓库设备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新的设备信息的录入;
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设备信息的修改; 对报废设备信息的删除;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设备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设备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设备等)统计、按设备基本信息的统计等;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设备基本信息表;
设备情况表,反映设备目前状态信息; 企业工作岗位表; 企业部门信息表。 厂家设备信息表.
题目十二:仓库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各种商品信息的输入,包括商品的价格,类别,名称,编号,生产日期,保证期,所属公司等信息。
各种商品信息的修改;
对于已售商品信息的删除;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商品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商品的订单号,价格,类别,所属公司等信息进行查询;
7 数据库课程设计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商品基本信息表,包括商品的价格,类别,名称,编号,生产日期,保证期,所属公司等信息;
商品订单管理表,包括订单的创建时间,总价格,付款情况等; 商品类别表;
商品所属公司信息表。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5
1 《网络数据库》教案
第一讲
课题:
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题,使学生掌握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分别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正确安装WEB服务器,了解WEB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教学内容:
相对于PHP,安装IIS或者PWS是很容易的。IIS(WinNT平台下)和PWS(Win9X平台下)属同一事物,是ASP的开发平台、运行后台,也是服务器的运行软件。关于IIS的安装,在ASP教程的前部分有简要介绍。
首先,强烈推荐Windows2000服务器版。在安装系统的时候,默认的设置中,Win2000服务器版已经安装了IIS。最近推出的Win2003服务器版,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因为服务器追求的是速度。在我用过的5种系统中:Win9
8、Win2000专业版、Win2000服务器版、WinXP、Win2003服务器版,Win2000服务器版运行速度是最快的,IIS响应时间非常短;WinXP最慢。
安装IIS或PWS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设置虚拟目录。如果没有虚拟目录,网页将无法访问。
Win2000专业版安装IIS很顺利,WinXP用户安装IIS比较麻烦。本文将分5个部分来详细介绍:
如何安装IIS? 如何安装IIS?
如何设置虚拟目录、如何卸载IIS? 4.如何设置默认文档?
如何安装PWS,PWS如何设置虚拟目录?
注意:如果IIS在使用当中遇到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专题。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修复或者重装系统,因为系统的dll动态链接文件,或其它驱动程序,往往会被破坏。
如何安装IIS?
Win2000的IIS是版,是ASP的开发平台。安装方法是,插入Win2000或WinXp安装盘,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然后出现下图,把第一项IIS打上勾就可以了:
- 1口、理解虚拟目录与发布目录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 如何使用IIS?(设置虚拟目录) 你需要建立虚拟目录,特别注意:Win2000专业 比如我的计算机名叫“zic”,我的D盘有“我的作品”这个文件夹,给它命名为zp,设虚拟目录后就可用 或localhost代替。设虚拟目录的方法是: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选择“Internet 服务管理器”,展开后在“默认 Web 站点”(或默认网站)点鼠标右键,选择“新建→虚拟目录”,别名写zp,目录找到D:我的作品,把“执行、写入、浏览”等都打上勾。
关于中文,要注意的是,在资源管理器里,你的主页根目录可以用中文(例如“D:我的作品”),但是根目录的内容或者往下一级,也就是你的主页文件夹、文件名,都不可以用中文,否则无法显示。 然后你就可以用 zic/zp/
localhost/zp/ /zp/ zic/zp/ localhost/zp/ 二 如何设置默认文档?
建议你把文件夹的默认文档设为,以后浏览这个文件夹就方便了。例如D:我的作品这个文件只要用 Web 站点”,可看到刚建立的zp,在zp上点鼠标右键→属性,选择“文档”,让“启用默认文档”打上勾,把它原有的3项删除,你添加上就可以了。·关于默认文档,你可以添加多个默认文档,越靠上的越优先。例如:
- 34库的日志信息。每个数据库都必须至少有一个事务日志文件。
第四讲
课题:
SQL命令
(二)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可以熟练使用SQL数据定义语言完成数据库的建立与删除、数据表的建立与删除、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数据视图的建立与删除。 教学内容:
1、数据库的创建
【例1】用T-SQL语句创建[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 on (name = 教学成绩管理, filename =\\'e:\\\\教学成绩.mdf\\', size = 3, filegrowth = 10%) log on (name = 教学成绩管理_log, filename =\\'e:\\\\教学成绩_\\', size = 5, filegrowth = 10%)
【例2】用简便方法创建test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est
2、数据库的修改
【例3】在[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中增加数据文件[教学管理_dat]。
Alter database 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 add file ( name = 教学管理_dat, filename=\\'e:\\\\sql\\\\教学管理_\\', size=5mb, filegrowth=1mb) 【例4】修改[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次要数据文件[教学管理_dat]的初始大小为10MB。
Alter database 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
- 6 - modify file ( name = 教学管理_dat, size=10mb) 【例5】删除[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中数据文件[教学管理_dat]。
Alter database 教学成绩管理数据库 remove file 教学管理_dat
3、数据库的删除 【例6】删除[演示]数据库. Drop Database演示
第五讲
课题:
利用HTML标记语言编制数据采集网页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可以掌握HTML标记语言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 HTML标记介绍: (1)文件结构标记
HTML文档结构如下所示:
HTML文档主体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6
Acce数据库教案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与数据的概念
2、了解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技术 [重点、难点]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课时数]1 [教学内容] 信息、能源和材料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为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
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称为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
一、信息与数据
1.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主要特征:
(1)信息传递需要物质载体,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要消耗能量。 (2)信息可以感知。
(3)信息可以存储、压缩、加工、传递、共享、扩散、再生和增值。 2.数据:是将现实世界中的种信息记录下来的符号,其意义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是信息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数据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与信息紧密相关。信息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有关事物的知识,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二者不可分离又有一定区别。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据与信息的含义及相关关系,同时介绍了数据处理的发展阶段,学生学习情况良好。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据库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2.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3.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重点、难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课时数]1 [教学内容]
一、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以数据模型的进展作为主要的依据和标志。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代数据库是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 (2)第二代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3)第三代数据库系统为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1.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库发展的影响 2.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 3.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的研究
三、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DBS(Data Base System)是一个采用数据库技术,具有管理数据库功能,则硬件、软件、数据库及各类人员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
1.数据库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放于计算机外在储器中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它反映了数据本身和数据间的联系。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 Base Managemnet System)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维护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是数据库与用户间的界面。
3.应用程序
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各种处理的程序,通常由用户编写和使用。 4.计算机软件
各种高级语言处理程序、应用开发工具软件等。 5.各类人员
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等。 6.计算机硬件
包括CPU、内存、显示器、磁盘、磁带及其外部设备等。
四、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是数据库系统区别于文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库系统技术先进性的体现。
2.面向全组织的数据结构化
数据不再从属于特定的应用,按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成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
3.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特征是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而存在,数据与程序相互独立,互不依赖,不因一方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极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设计与维护的工作量。
4.可控数据冗余度
可控冗余度是数据库系统区别于文件系统的重要特点。数据共享、结构化和数据独立性的优点可使数据存储不必重复,不仅可以节省存储空间,而且从根本上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5.统一数据控制功能 (1)数据安性控制 (2)数据完整性控制 (3)并发控制 (4)数据恢复 [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数据库的发展史,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还有数据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特点,学生学习情况一般。
三、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教学目标] 1.理解数据的组织 2.理解数据模型
[重点、难点]关系型、层次型、网状及面向对象型模型 [课时数] 2 [教学内容]
一、数据组织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层次如下: 1.数据项(Field)
又称字段,用于描述褓的一个属性,是数据库的基本存储单位。一般属性名称作项名,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等等。
2.记录(Record)
又称结点(Node)。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用于描述一个对象。 3.文件(File) 由若干个记录组成。 4.数据库(Data Base) 由逻辑相关文件组成。
二、数据模型
数据库的组织形式称为数据模型,它决定了数据之间联系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数据库的性能。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决定着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数据库系统使用的主要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及面向对象模型。
四、关系数据库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 2.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系统及其产品 [重点、难点]ACCESS数据库的特点 [课时数] 1 [教学内容]
一、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 1.数据库产品种类繁多 2.采用SQL语言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通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操作语言。它可查询、定义、操纵和控制数据库。
3.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支持新的数据类型和操作,支持抽象数据类型和用户定义类型的可扩展能力,能存储和处理复杂对象。支持多介质数据处理存储多媒体数据,提供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及工具。
4.提供良好的图形界面和窗口
5.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和分布式处理 6.提供新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关系型数据系统的发展,以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众多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学生对这类计算机内容了解不多。
第二章
Acce 2010概述
一、Acce 2010窗口 [教学目标] 1.了解Acce的基本情况 2.了解Acce的启动与退出方法 3.掌握Acce2010的窗口设置 [重点、难点]窗口各菜单的操作 [课时数]1 [教学内容]
一、Acce2010概述
Acce2010数据库可以包含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以及数据访问页的快捷方式 ,是一些关于某个特定主题目的的数据和对象的集合。与传统的桌面数据库不同,Acce数据库的文件类型单一,使用.mdb文件管理所有的信息。这种数据库集成性的优化文件结构还包括了它的支持对象,其中链接表及数据访问页对象页对应的HTML文件,是存储在.mdb文件之外的,但它们与实际存储在.mdb文件中的其他对象一样,都直接通过统一的数据库窗口进行处理。
二、启动与退出Acce2010 1.启动 启动步骤:
步骤1:打开计算机,启动系统。
步骤2:单击左下角的“开始”按钮,移动鼠标指针到“程序”项上,程序子菜单出现,其界面与Windows其他应用程序相似。
2.退出
完成工作要退出Acce,可以单击屏幕右上角的“×”按钮,也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还可以双击屏幕左上角的控制符号,都能够退出Acce。
三、Acce2010的窗口
启动Acce2010,将出现主窗口如下图所示,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数据库子窗口、工作区和状态栏组成。
标题栏:主窗口的标题栏固定不变,左端有一个钥匙的图标。 菜单栏:包含7个菜单,分别“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工具”“窗口”和“帮助”,第个菜单选项中都汇集了相关的命令,可完成相关的操作。 工具栏:是一些图标按钮集,每一个按钮都代表了一个命令,可完成相关的操作。
工作区:窗口中呈灰色的大部分区域。 状态栏:用于显示系统信息。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介绍了ACCESS2010的基本情况,以及启动与退出的方法,同时还有窗口内容的介绍,学生对Windows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能很快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2.掌握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方法 [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操作 [课时数]2 [教学内容] 库与表的建立是数据库系统最基本的操作。
一、建立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建立一个空数据库然后向其中添加数据表等数据库对象,另一种是使用“数据库向导”,先选择一种数据库类型然后通过一次操作为其添加需要的对象。一般选择建立一个空数据库。
1.启动时建立空数据库
启动时在Acce主窗口下“数据库子窗口”内“新建数据库”中选择“空Acce数据库”,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选择存储位置和文件名“教学”后单击“创建”按钮,建立空数据库完毕。
2.使用“新建”命令建立空数据库 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或“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出现“新建”对话框。
在“常用”选项卡中选择“数据库”,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选择存储位置和文件名单击“创建”按钮,建立空数据库完毕。
二、打开与关闭数据库
步骤1:单击菜单栏“文件”按钮,移动鼠标指针到“打开”项上,出现“打开”对话框,
步骤2:选择“教学”数据库,单击“打开”按钮,弹出“教学”数据库。
2.关闭数据库
关闭数据库可以单击数据库子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也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选项。
第三章
Acce数据表
一、创建数据表 [教学目标] 1.掌握建立表结构的方法 2.掌握输入数据的方法
[重点、难点]使用设计器建立表结构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表的创建包括建立表结构和输入数据。
一、建立表结构
建立表结构可以使用“数据表视图”、“设计视图”和“表向导”三种方法。使用“数据表视图”的方法比较简单,使用“设计视图”的方法最有效,使用“表向导”的方法最快捷。
1.使用“数据表视图” 步骤1:打开“教学”数据库,在“数据库”子窗口中选定“表”这一对象,单击“新建”按钮,出现“新建表”对话框。
步骤2:选择数据表视图,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一个空数据表。 步骤3;双击字段1,输入字段名。
步骤4:选择“文件”菜单中“保存”命令或单击工具栏内“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步骤5:在“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表名。
步骤6:单击“是”按钮,将产生一个自动编号字段,作为主键字,相关则不建立该字段。
2.使用设计视图 步骤1:打开空数据库。
步骤2:在“教学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然后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
表的“设计视图”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字段输入区,从左向右分别为字段选择、字段名称列、数据类型列和说明。下半部分是字段属性区,在字段属性区可以设置字段的属性值,用户也可以使用默认值。
步骤3:建立表结构。依次输入字段名,选择类型即可。全部定义完之后,单击第一个字段的字段选定器,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主关键字”按钮,给数据表定义一个主关键字。
步骤4:单击“保存”。 3.使用“表向导”
步骤1:打开数据库,双击使用向导创建表
步骤2:在示例表中选择“学生”示例表,选择字段。 步骤3:单击下一步,出现“表向导”第二个对话框。
步骤4:在“请指定表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表名“学籍”,单击下一步。
步骤5:单击下一步,出现第四个对话框,选择一项 步骤六:单击完成即可。
二、输入数据
表结构建立后,数据表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具体的数据资料,通常利用“数据表视图“向表中输入数据,
1.利用“数据表视图”输入数据。 步骤1:双击打开学生表
步骤2:从第一个空心记录的第一个字段开始输入数据。 2.利用窗体添加数据
(1)参照使用“表向导”建立表结构
三、设置字段属性
表中的字段属性表示字段所具有的特征。 1.设置字段大小
通过“字段大小”属性,可以设置字段大小。字段大小属性适用于数据类型为“文本”或“数据”的字段。
2.设置格式
格式属性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显示方式 3.设置默认值 4.设置有效性规则
有效性规则能够检查错误的输入或者不符合逻辑的输入,防止非法的数据输入到表中。表形式以及设置目的随字段的数据类型不同而不同。“文本”型字段可以设置输入的个数不能超过某个值,“数字”型字段可以让系统只接受一定范围内的数据。“日期/时间”型字段可以将数据限制在一定的月份或年份以内。
5.使用输入掩码
“掩码”是用户为输入的数据定义的格式。输入数据时,要求格式标准一致。
(1)文本型、日期型、数字型和货币型可以使用输入掩码。 (2)掩码表达式由分号“;”分隔的三部分组成。 (3)标记定义字符用于掩码表达式,作用如下 : 字符
0 9 说明
数字(0 到 9,必选项;不允许使用加号〔+〕和减号〔-〕) 。 数字或空格(非必选项;不允许使用加号和减号)。 #
l ? A a & C ., : ; - /
>
! 数字或空格(非必选项;空白将转换为空格,允许使用加号和减号)。
字母(A 到 Z,必选项)。 字母(A 到 Z,可选项)。 字母或数字(必选项)。 字母或数字(可选项)。 任一字符或空格(必选项)。 任一字符或空格(可选项)。
十进制占位符和千位、日期、和时间分隔符。(实际使用的字符取决于 Windows“控制面板”的“区域设置”中指定的区域设置。 使其后所有的字符转换为小写。
使其后所有的字符转换为大写。 输入掩码从右到左显示,输入至掩码的字符一般都是从左向右的。可以在输入掩码的任意位置包含叹号。 \\\\ 使其后的字符显示为原义字符。可用于将该表中的任何字符显示为原义字符(例如, \\\\A 显示为 A )。
[课堂练习] 1.打开“成绩”表,使用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设置“学号”字段为6位数字,设置“编号”字段为3位数字,设置“成绩”字段为0~100之内的数值。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以操作为主,让学生学会表的相关操作,特别是字段属性的设置,学生接受能力较差,教学进教较为缓慢,总体成绩还好。
二、操作表 [教学目标] 1.掌握表的编辑 2.掌握表格式的调整
[重点、难点]隐藏和显示列,冻结列 [课时数]2 [教学内容]
一、表的编辑 1.添加记录
双击打开数据表,单击工具栏“新记录”按钮,将光标移到新记录上输入所需数据即可。
2.删除记录
双击打数据表,单击工具栏上的“删除记录”按钮,出现提示框,选择“是”将删除记录,选择“否”则不删除,选择“取消”则取消操作。
3.修改数据
修改数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数据表视图内将光标定位到要修改的数据项中即可直接修改,完成后单击保存即可。
4.复制数据 打开数据表,将鼠标指针指向要复制数据的开始位置最左边,在鼠标指针变成十字时拖动鼠标到结束位置,选中相应字段中的数据,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后,单击要复制到的位置,再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即可。
二、表格式的调整 1.调整行高和列宽 (1)调整行高
打开数据表,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行高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行高数值即可。注意改变任意一行的行高后,整个表的行高都得到同样的修改。
(2)调整列宽
打开数据表,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列宽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列宽的数据即可。
2.隐藏列和显示列 (1)隐藏不需要的列
打开数据表,单击某个字段的选择器,然后选择格式菜单下的隐藏列命令,即可隐藏不需要显示的列。
(2)显示隐藏的列。
打开数据表,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取消隐藏列”选项,这里屏幕上出现“撤消隐藏列”对话框,选中要显示的列名,即可。
(3)冻结列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上机为主,要求学生要掌握表的编辑方法,学生掌握情况良
三、建立表间关系 [教学目标] 1.掌握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2.掌握表关系建立的方法 3.掌握表关系的维护 [重点、难点]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多表关系的含义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一、表的关系 1.表的关系
每个表都是数据库中独立的部分,本身具有很多功能,每个表又不是完全孤立的,表与表之间可以存在相互的联系。
2.表的关系类型 (1)一对一的关系
如果表A中的一个记录与表B中的一个记录相匹配,且表B中的一个记录也与表A中的记录相匹配,则两表为一对一关系
(2)一对多关系
如果表A中的一个记录与表B中的多个记录相匹配,且表B中的一个记录与表A的一个记录相匹配,则两表为一对多关系。一对多关系是最常用的关系,在一对多的关系中,“一”方的表称为主表,“多”方的表称为相关表。
(3)多对多的关系
如果表A中的多个记录对应表B中的多个记录,且表B中的多个记录同样对应于表A中的多个记录相应,则两表为多对多关系。
二、建立表关系 2.建立表的关系 步骤:
单工具栏上的关系按钮,打开关系窗口
单击工具栏上的显示表按钮,打开显示表对话框: 然后添加要建立关系的表。
关闭显示表,在关系窗口中拖动要建立关系的字段到另一表内,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检查是否正确,正确点击创建即可建立关系。
2.维护表的关系 可以删除、修改表的关系 ,方法是首先关闭所有打开的表,再单工具栏上的“关系”按钮,显示“关系”窗口。
(1)删除表的关系
单击要删除关系的边线,然后按“delete”键,出现对话框询问是否要删除关系,点是删除,否则不删除
(2)修改表的关系
双击要修改关系的连线,这时出现“编辑关系”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作修改即可。
(3)删除、修改表的关系。
右击关系的连线,出现提示对话框,在该框内可修改或删除关系。
第四章
查询
一、查询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查询的分类
2.掌握字面值、常量与变量的含义 3.掌握表达式的类型与运算符 4.了解常用的函数 [重点、难点] 1.操作查询与选择查询的区别以及特点 2.字面值、常量与变量的区别 3.字符运算 4.常用的函数应用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根据对数据表的操作方式不同,查询主要分为两大类:选择查询和操作查询。 选择查询又分简单查询和高级选择查询,高级选择查询包括计算查询、交叉表查询、重复项查询、不匹配项查询等。
操作查询主要用于更新源表中的数据。操作查询包括: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和删除查询四种。操作查询多数建立在选择查询的基础上,如果找不到记录,就无法对它们执行如更新、删除等一类的高级操作。
一、字面值、常量和变量 1.字面值
字面值是指系统中使用的值与显示的值完全相同,即通常所说的常数。 日期型数据要用#号括起来,字符串的字面值要用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
2.常量
常量代表固定不变的数值或字符串。 (1)符号常量:用Const语句说明的量
(2)固有常量:系统定义作为操作参数和函数值的常量。 (3)系统定义常量:True、False和Null Null表示未知数据,它与零值数据如数值“0”或字符串空是有所不同的。
3.变量
变量是命名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以改变的数据。 变量名以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变量的字符个数不能超过255个字符,不能包含标点符号、空格和类型声明字符。
变量类型:布尔、字节、整型、长整型、货币、单精度、双精度、日期、变长字符串、字长字符串、对象、变异类型。
二、表达式
用运算符将字面值、常量、变量、函数以及字段名、控件和属性等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表达式。
1.算术表达式 ^、*、/、\\\\、mod、+、-等七种 2.关系表达式
关系运算用于比较两个表达式,结果为一个逻辑值。、>=、=、3.连接表达式
连接运算用于连接多个字符串,结果为一个字符串。 (1)& :强制两个表达式作字符串连接
(2)+ :连接两上字符串,“+”号两端的类型必须一致。 4.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用于对表达式进行真、假判断。 (1)And:有假为假,全真为真 (2)or:有真为真,全假为假 (3)not:真为假,假为真 5.准则
准则是运算符、常量、字段值、函数及字段名和属性等的任意组合,可以计算出一个结果,建立带条件的查询时经常使用准则。
要注意的是,在准则中字段名必须用方括号括起来,数据的类型应与对应字段定义的类型相符合,否则会出现数据类型不匹配的错误。
准则有两种: (1)简单准则 (2)复杂准则
In:指定一个字段值的列表
Is:指定一个值是否为Null或not Null Like:指定一个字符串以一个或多个字符起始 ?可表示任意一个字符,*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
Between:指定一个字段值的范围,起止点之间用and 连接。
三、常用函数 1.数值函数 求绝对值:abs(数值表达式) 取整:int(数值表达式) 删除小数:fix(数值表达式) 求平方根:sqr(数值表达式) 符号函数:sgn(数值表达式) 对数函数:log(数值表达式) 指数函数:exp(数值表达式) 2.字符函数
ASCII码值转换为字符:chr(算术式) 截取左子串:left(字串,算术式) 截取右子串:right(字串,算术式) 求子串长度:len(字串) 生成空格:space(算术式) 数值变字符:str(算术式)
取子串:mid(字串,算式1,算式2) 3.日期时间函数 系统日期:date() 系统时间:time() 求日期年值:year(日期表达式) 求日期月值:month(日期表达式) 求日期日值:day(日期表达式) 求小时值:hour(时间表达式) 求分值:minute(时间表达式 求秒值:sec(时间表达式) 系统日期和时间:now() 4.统计函数
求和:sum(字符串表达式) 求平均:avg(字符串表达式) 统计记录个数:count(字符串表达式) 求最大值:max(字符串表达式) 求最小值:min(字符串表达式)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查询的概念及分类,同时对查询中出现的表达式作了详细介绍,这节内容为本章的理论基础,学生掌握情况还不够理想。
二、创建查询 [教学目标] 掌握利用向导创建简单查询的方法 掌握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简单查询的步骤 掌握查看查询结果的方法
[重点、难点]实际应用、定义查询准则 [课时数]4 [教学内容] 向导创建
创建查询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向导来创建 步骤:
在数据库中选择查询对象,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查询”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从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查询的表,从可用字段中选择要查询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单击下一步,出现为查询设定名称对话框。单击完成即可。 设计视图创建
简单查询向导简单易用,但功能较弱,利用“设计视图”创建简单查询:
一、为查询选择表
二、添加字段
添加字段的方法很多,双击字段列表框中的字段名称,或将字段直接拖动到设计网格中,或在设计网格的“字段”行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均可。 在字段列表框中有一个星号(*)代表所有字段。 1.插入字段 2.更改字段排列顺序 3.删除字段
4.为字段命名显示标题
三、设定查询准则 查询准则就是一个表达式
例:查询1982年出生的学生,具体内容见下图
四、设定字段排序与显示
五、观察查询结果
可单击工具栏中的“视图”切换按钮或“运行”按钮来进行观察。
六、查询的保存、关闭、删除、更名。
三、创建高级选择查询 [教学目标] 1.掌握参数查询的方法 2.掌握计算查询的方法 3.掌握总计查询的方法 4.掌握交叉表查询的方法 [重点、难点]上机实际操作 [课时数]4 [教学内容]
一、参数查询
在查询过程中想随时更改查询条件,可以利用参数查询。 例如查询出生年份,其中的未知参加用[ ]。 运行时:
输入参数值后才会显示结果:
二、计算机查询
将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年龄列出。 表达式为: 结果为:
三、总计查询
总计查询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分组字段和总计字段
四、交叉表查询
交叉表查询常用于汇总特定表中的数据,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需要三个要素:行标题,列标题,值。
四、创建操作查询 [教学目标] 1.掌握创建更新查询的方法 2.掌握追加查询的方法 3.掌握删除查询的方法 4.掌握生成表查询的方法 [重点、难点]操作应用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操作查询主要用于在数据库中快速地更改、插入、创建或删除数据。操作查询是建立在选择查询的基础上的。操作查询会更新表中的数据。为了确保数据安全避免被错误更新,有必要在更新前先备份表。
一、更新查询
例如,将成绩表中所有的数学成绩加2分 步骤:先建立一个简单选择查询
在查询菜单中选择更新查询,设计网格中出现“更新”行,在“成绩”的更新行里输入[成绩]+2 保存查询,运行查询后就可以更新表的内容。
二、追加查询
追加查询一般用于从源表中查询记录并追加到目标表中去,也常用于将两个表合并。 步骤:建立一个简单选择查询,用业指定源表数据,以便加到目标表中去
在查询菜单中选择追加查询,出现追加对话框,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目标表名点确定。执行该查询后就可将源表中的数据加入的目标表中去。
注意:
(1)如果源表和目标表中的字段名称不相同时,在设计网格“字段”行指定源表中的字段,在“追加到”行里指定目标表中的字段,只要这两个字段的数据类型一致,则可输入数据。
(2)在全字段追加的情况下,如果源表中的字段数目少于目标表,则追回后目标表中未指定的字段为空值
(3)在全字段追加的情况下,如果源表中的字段数目比目标表多,则多余的字段会被忽略。
三、删除查询
对于单记录或有限几个记录的删除当然可以直接操作数据表来进行,但对于要删除符合一定条件的记录,还可以使用删除查询来提高效率。
步骤:建立一个不匹配项的选择查询,然后在查询菜单中选择“删除查询”,此时设计网络中出现“删除”行,双击要删除的字段名即可。
运行查询,点击是即可删除记录。
四、生成表查询
Acce运行查询时,根据表中所选记录生成动态记录集,该数据集是建立在源表基础上的,不以数据库文件的方式保存,当查询所得的数据需要与他人交流时,而源表很庞大以至不适于直接复制,此时可以采用生成表查询完成工作。
步骤:打开选择查询
在菜单“查询”中单击“生成表查询”,弹出“生成表”对话框,输入新生的表的名称。
单击确定,返回设计视图,单击运行按钮,出现确认对话框 点是生成新表,点否不成生。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以操作为主,主要讲述了四个操作查询的操作方法,相对来说本节课的内容较简单,学生操作情况良好。
第五章
窗体
[教学目标] 1.了解窗体的类型、组成及功能。 2.掌握窗体的各种创建方法。 3.掌握窗体中控件的使用和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创建窗体 2.常用控件的使用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1、窗体概述
窗体作为输入和输出的界面,提供了灵活的查看和编辑数据的方法。Acce2010提供了7种类型的窗体,分别是纵栏式窗体、表格式窗体、数据表窗体、主/子窗体、图表窗体、数据透视表窗体和数据透视图窗体。
2、创建窗体 1)、自动创建窗体
2)、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
使用窗体向导可以按照向导的提示,输入窗体的相关信息,一步一步万创窗体的设计工作。
3、窗体视图
Acce 2010的窗体有3种视图,分别为“窗体”视图、“布局”视图和“设计”视图。 窗体”视图:它是用得最多的窗体,也是窗体的工作视图,该视图用来显示数据表中的记录。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查看、添加和修改数据,也可以设计美观人性化的用户界面。
“布局”视图:界面和“窗体”视图几乎一样,区别仅在于里面各个控件的位置可以移动,可以对现有的各个控件进行重新布局,但不能像“设计”视图那样添加控件。
“设计”视图:多用来设计和修改窗体的结构、美化窗体等。可以利用右边的“属性表”窗格设置该窗体和窗体中控件的各种属性。
4、创建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的表,它可以按设定的方式进行计算,如求和与计数等。所进行的计算与数据在数据透视表中的排列有关。
下面以“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学生表”为数据源,建立一个数据透视表窗体,在表中能够分类显示各班级学生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打开已经建立的“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打开“学生表”。 ② 单击功能区“创建”选项卡下“窗体”组中的“其他窗体”下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数据透视表”命令,进入数据透视表“设计视图”。
④ 选择要作为数据透视表行、列的字段,本例要在透视表的左边列中显示学生来自的各个地区,上边行中显示各个班级的名称,中间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性别信息。因此操作过程为:选择“籍贯”字段,然后在下面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行区域”选项,然后单击“添加到”按钮,将“籍贯”添加到数据透视表中,或者直接将“籍贯”字段拖到“行区域” 。
⑤ 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班级”字段添加到“列区域”,将“学号”“姓名”和“性别”字段添加到“明细数据”中。
⑥ 在学生信息表中,只有“学号”字段是唯一的(如果姓名没有同名的,也是唯一的),因此用“学号”字段进行统计汇总,将“学号”字段添加到“数据区域”,得到统计信息。 ⑦ 由于要以“学号”来统计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故在“学号”字段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动计算”→“计数”命令。
⑧ Acce提供了“显示/隐藏”组来控制各种信息的显示,本例中单击“显示/隐藏”组中的“隐藏详细信息”按钮或者单击字段旁的“-”符号,可以隐藏字段的明细信息以方便查看汇总信息(单击“+”符号可显示明细数据),为进一步方便查看,可在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右击“汇总”下拉列表中的“学号(2)的计数”选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⑨ 将上述的数据透视表命名为“学生各地分布情况”数据透视表,完成数据透视表窗体的创建。
5、创建数据透视图
在本节中,同样以“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学生表”为数据源,建立一个数据透视图窗体,在图中以分布直方图的形式统计各班级学生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本例中要在数据透视图的下方显示全国各个地区,统计的信息为学生人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打开已经建立的“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打开“学生表”。 ② 单击功能区“创建”选项卡下“窗体”组中的“其他窗体”下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数据透视图”命令,进入数据透视表“设计视图” 。
③ 在弹出的“图表字段列表”窗口中选择要作为透视图分类的字段,选择“籍贯”字段,再选择下拉列表框中的“分类区域”,然后单击“添加到”按钮,将“籍贯”添加到数据透视图中,或者直接将“籍贯”字段拖到“分类区域”中。
④ 使用同样的方法,将“学号”字段添加到“数据区域”中。 ⑤ 这样就显示了统计内容,在数据透视图中,直观地显示了学生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将“班级”字段添加到右边的“系列区域”中,分类统计各个班级学生的分布情况。 ⑥ 关闭“图表字段列表”窗口,单击“拖放区域”按钮隐藏拖放区域,得到完整的统计视图。
第六章
报表
[教学目标] 1.掌握各类报表的建立、分组方法; [教学重点] 1.报表的分组
2.报表的明细与汇总及布局 [教学难点] 依据关系所创建多表报表中的分组和另外选取分组字段; 报表中对所有记录的数值进行统计的方法;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报表概述
报表主要用来对数据表中的数据以各种格式输出(如分组后进行汇总统计、是否显示明细记录等)及对整个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在报表页脚处添加统计计算字段,如计数、求和、求平均等)。
添加统计计算字段的方法——将文本框加在“报表页脚”下面,并在文本框中添加公式,如:
计 数: =count ( [ 学号 ] ) 求 和: = sum ( [ 成绩 ] ) 求平均: = avg ( [ 成绩 ] ) 最大值: = max ( [ 成绩 ] ) 最小值: = min ( [ 成绩 ] ) 小数点位数的设置:在字段上点鼠标右键——属性。
2、创建报表 在Acce中有4种方式创建报表:利用自动报表功能创建、利用报表向导创建、利用设计视图创建和将窗体转换为报表。和窗体的操作类似,可以先利用自动报表功能或报表向导创建出报表,然后在报表设计视图中对其作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这样可以提高创建报表的速度。
自动报表是以纵栏式的格式把数据源中的记录逐条罗列出来,它是创建报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创建的报表太粗糙了,通常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但可以在设计视图中对其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使用自动创建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利用自动报表功能创建报表虽然快捷,但格式单调。另一种常用的创建报表的快捷方法是利用自动创建报表向导创建报表。利用向导可以创建出纵栏式和表格式两种类型的报表。纵栏式报表是把每个字段单独列在一行上显示出来,由两列组成,左边一列显示字段的标题,右边一列显示字段的数据值。而表格式报表跟数据表十分相似,由行和列组成,每行显示一条记录。
利用自动报表功能创建“产品”的普通报表,具体的操作是,选择【报表】对象后,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报表】对话框,选择【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或【自动创建报表:表格式】,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或查询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利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报表中常常包含很多的数据,对于数据的布局也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利用前面的两种方法自动创建虽然快捷方便,但是格式单调;另一方面如果完全依赖手工设定每一个控件则会非常的繁琐。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则能够避免这些不足,是创建报表最主要的方式。
通过使用向导,可以快速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表。使用【标签向导】可以创建邮件标签,使用【图表向导】可以创建图表,使用【报表向导】可以创建标准报表。使用向导创建,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对话框,输入自己的需求,再由系统自动完成报表的设计。如果生成的报表还不够理想,还可以通过设计视图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在Acce 2002中报表有3种视图:设计视图、打印预览视图和版面预览视图。打印预览视图按照报表打印的样式来显示报表,可用来查看报表的打印效果;版面预览视图用来查看报表的版面设置,其中只包含报表中的部分数据,所以运行速度要比打印预览快。
设计视图用来创建或修改报表,通常用来弥补报表向导的不足,如要修改报表向导建立的报表,就可以进入该报表的设计视图中进行修改。
3、报表编辑
报表创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由于需求的改变而要作适当的变化,这时候就可以对原来保存的报表进行编辑和修改。报表的编辑必须在报表的设计视图中进行,具体的包括对数据的排序与分组、添加分页符和页码、日期和时间、对报表的属性进行设置、添加线条和报表徽标等。通过编辑,可以设计出功能更强大、外观更和谐的报表。
在创建报表时,往往要将相同类型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使得报表的信息更加清晰明了。这就要在报表中对记录进行排序与分组,只有对记录进行了排序与分组,才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而这也是报表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4、在报表中添加日期和时间,步骤如下:
在报表设计视图中,单击功能区【设计】选项卡下【页眉/页脚】组中的【日期与时间】按钮。
在【日期与时间】对话框中,选择日期和时间格式,单击【确定】按钮。
如果有报表页眉节,则在报表页眉中添加日期和时间文本框,否则添加在主体节。文本框中的内容分别是【=Date()】和【Time()】。
5、在报表中添加页码步骤如下: 操作步骤如下: 在报表设计视图中,单击功能区【设计】选项卡下【页眉/页脚】组中的【页码】按钮。
在【页码】对话框中选择页码的格式、位置和对齐方式,单击【确定】按钮。
在页面页眉或页面页脚节中添加页码文本框,其内容是【=“第”&[Page]&“页”】。
第七章
宏
[教学目标]
1、了解宏的概念
2、了解宏的基本操作 [重点、难点] 宏的创建与运行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1、宏概述
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了Acce数据库中的基本操作,如表、查询、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等对象的使用。利用这些对象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系统的操作,但是要让用户在数据库应用环境中进行工作还是不现实的。
因为,这要求用户也必须熟悉Acce的操作,而且,让用户在一个开放的数据库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导致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的意外问题。所以,通常会创建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库的最终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界面方便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在Acce中,要实现这样的功能,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宏”。
宏是用来自动执行任务的一个或一组操作命令,其中每个操作命令能实现特定的功能。可以创建一个宏用以执行某个特定的操作,或者创建一个宏组用以执行一系列操作,比如打印某张报表、打开某个窗体等。使用宏,将多个操作集合在一起,就可以自动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宏和表、查询、窗体等一样也是Acce 2010中数据库的对象之一。
宏的操作非常简便,只需要利用几个宏操作即可将已创建的数据库对象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多种任务。比如每次打开一个数据库时,需要执行一个查询,然后打印一个报表,就可以创建一个宏来自动完成这个任务。Acce 2010中定义了很多宏操作,这些宏操作可以完成相关功能。
宏操作几乎涵盖了数据库管理的全部细节,所以常常用宏来实现对一个Acc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界面管理。
2、创建宏
建立宏的目的是利用宏作一系列的工作,因此建立的宏通常不会只包含一个动作,这就要求在创建之前仔细考虑所涉及的每个步骤。具体而言,创建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在窗体中加入宏
宏是用于实现某些功能的一个或一组操作的集合,执行宏就是执行命令,所以可以在窗体中加入宏,这就相当于在窗体中加入某条命令操作。
4、宏的调试和运行 宏的调试
在设计好宏以后,可能需要检验所设计的宏是否符合要求,这时可以对宏进行调试。Acce 2010可以采用宏的单步执行,即每次只执行一个操作,以此观察宏的流程和每一步操作的结果。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来完成宏的调试。
下面对前面创建的宏“付费总额查询宏”进行调试,具体步骤如下。 (1)进入要调试宏“付费总额查询宏”的设计视图。 (2)单击工具栏上的【单步】按钮,使其处于选中状态。
(3)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系统弹出【单步执行宏】对话框运行宏 在Acce 2010中可以直接运行某个宏,也可以运行宏组中的宏、另一个宏或事件过程中的宏,还可以为响应窗体、报表的控件所发生的事件而运行宏。
事件是指由对象识别的操作,如鼠标单击或按键,可为这些操作定义响应,事件可能由用户操作或Visual Basic语句引发,或者由系统触发。事件过程是指为响应用户或程序代码启动的事件或系统触发的事件而自动执行的过程。
5、宏组的建立 宏组的建立
宏组即为共同存储在一个宏名下的相关宏的集合。该集合通常只作为一个宏引用。如果要将几个相关的宏组织在一个位置,而不是分别对它们进行追踪,可以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宏组。通常将功能相关或相近的宏组织在一起,构成宏组,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对宏进行管理,对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也更简单。
第八章
模块和VBA编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模块的概念
2、了解VBA编程的环境
3、掌握VBA编程的步骤 [重点、难点] VBA编程的步骤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1、VBA概述
VBA是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的简写,是一种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可以用VBA来开发软件产品,来满足某些方面的需要。VBA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应用程序控制,反过来,它又可以增强该应用程序的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VBA是融入Acce 2000应用程序中的解释器,解释并执行用户编写的程序指令。在介绍VBA之前,先来看看VBA和VB(Visual Basic)有什么不同。VBA是基于VB发展而来的,它们具有相似的语言结构;在VBA编辑器提供的工具和编辑环境与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系统的开发环境是一样的。
但是,使用VBA进行的程序设计,保存在Office 2000文件内,无法脱离Office 2000应用程序的环境而独立运行。Visual Basic则提供了更多更强大的高级开发工具,可以创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程序,还可以为其他程序创建组件。例如,为Office开发内嵌的可执行程序(.exe文件)。另一方面,VBA弥补了VB的不足,它支持组件对象模型(COM)和它自身的COM外接程序体系结构,而且VBA有良好的兼容性。
2、VBA编程环境
在Office中提供的VBA开发界面称为VBE(Visual Basic Editor),它以微软中Visual Basic编程环境的布局为基础,提供了集成的开发环境。所有Office应用程序都支持Visual Basic编程环境,而且其编程接口都是相同的,可以使用该编辑器创建过程,也可编辑已有的过程。
在Acce中,可以有多种方式打开VBE窗口。切换到模块对象窗口,单击【新建】按钮,或打开一个己存在的模块,都会打开VBE窗口,在VBE窗口中,除常规的菜单栏、工具栏外,还有工程管理器窗口、属性窗口、代码窗口。还可以通过视图菜单显示对象窗口、对象浏览器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和监视窗口。
3.Acce的对象模型
Acce提供了一个对象模型,它可以将数据库功能与自定义的解决方案集成。通过使用Acce对象模型,可以实现对事件编程,创建Acce窗体和报表以及设置引用。对象模型提供对象,Acce内部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对象。
(1)对象 VBA与传统语言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它是面向对象的。对象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核心。事实上,窗体和控件都是对象,数据库也是对象,对象到处都存在。一旦理解如何引用应用程序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就能够使用对象及其特性来建立自己的解决方案。对象是为了管理数据和代码的方便而提出的。事实上,在VBA中,对象是封装数据和代码的客体。它是代码和数据的组合,可将它看作单元。每个对象由类来定义。
在Acce 2000中有很多对象。例如,菜单栏、工具栏、窗体等。对象具有属性、方法和事件。下面通过简单示例分别介绍属性的定义、设置和返回值。
① 属性
属性是一个对象的特性,它定义了对象的特征,诸如大小、颜色或屏幕位置,或某一方面的行为,如对象是否激活或可见。可以通过修改对象的属性值来改变对象的特性。若要设置属性值则在对象的引用后面加上一个复合句,它是由属性名加上等号(=)以及新的属性值所组成的。
② 方法
方法指的是对象能执行的动作。方法是一些系统封装起来的通用过程和函数,以方便用户的调用,对象方法的调用格式为
[对象.]方法 [参数名表] 用得最多的是DoCmd对象的一些方法;使用DoCmd对象的方法可以在VBA中运行Acce的操作,如执行打开窗体(OpenForm)、关闭窗体(Close)、指定数据库对象(SelectObject)等。
③ 事件
事件是一个对象可以辨认的动作,如C1ick(单击)、DbC1ick(双击)等,系统为每个对象预先定义好了一系列的事件,当在对象上发生了事件后,应用程序就要处理这个事件,而处理的步骤就是事件过程。
当用户对一个对象发出一个动作时,可能同时在该对象上发生多个事件,例如单击鼠标,同时发生了C1ick、MouseDown和MouseUp事件。编写程序时,并不要求对这些事件都进行代码编写,只需对感兴趣的事件过程编码,没有编码的为空事件过程,系统将不处理该事件过程。
4.数据类型 (1)数据类型
VBA支持数值型、字符串型、日期型、布尔型、对象型、变体型和用户自定义型等几种数据类型。
(2)变量 ① 变量
变量是内存中用于存储值的临时存储区域。在使用变量之前,必须先声明它,声明通知VBA使用它的名字和数据类型。
变量名必须以字母字符开头,在同一范围内必须是惟一的,不能超过 255 个字符。可以给变量指定任何名字,但在VBA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变量名必须以字符开头,其最大长度为255。
变量名不能包含下列字符:+、—、/、*、!、、.、@、$、&等。
变量名不能包含空格,但是可以包含下划线。 ② 声明变量
声明变量有两个作用,一是指定变量的类型,二是指定变量的适用范围(应用程序中可以引用变量的作用域)。在VBA应用程序中,使用变量前可以不对变量进行明确声明,系统会默认它为Variant数据类型,即隐式声明变量。
隐式声明虽然方便,但它可能会在程序代码中导致严重的错误,而且Variant数据类型比其他数据类型所占的内存要多。对初学者来说,为了调试程序的方便,—般对使用的变量都要进行声明,即显式声明。
(3)常量
常量在程序执行期间,它的值总是保持固定。常量可以是数字、字符串,也可以是其他值。每个应用程序都包含一组常量,用户也可以定义新常量。一旦定义了常量,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它。VBA支持两种类型的常量,即内置常量和用户定义的常量。
每个应用程序都包含预定义的内置常量,而且给这些常量赋了值。在VBA的对象浏览器中,显示了为个别对象库提供的常量列表,这些常量可与应用程序的对象、方法和属性—起使用。为了避免不同对象中同名常量的混淆,在引用时可使用2个小写字母前缀,即限定在哪个对象库中。
5.程序语句
VBA中的语句是执行具体操作的指令,每个语句以Enter结束。程序语句是VBA关键字、属性、函数、运算符以及VBE可识别指令符号的任意组合。
书写程序语句时必须遵循的构造规则称为语法。缺省情况下,在输入语句的过程中,VBA将自动对输入的内容进行语法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将弹出一个信息框提示出错的原因,VBA还会约定对语句进行简单的格式化处理。
与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一样,VBA也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VBA包含赋值语句、If语句、SelectCase语句、Do…Loop语句、For…Next语句、Fox Each…Next语句。While…Wend语句、Exit语句和GoTo语句 。
6.数组
数组是连续可索引的具有相同内在数据类型的元素所成的集合,数组中的每一元素具有惟一索引号。更改其中一个元素并不会影响其他元素。
数组并不是一种数据类型,而是一组相同类型的变量集合。在程序中使用数组的最大好处是用一个数组名代表逻辑上相关的一批数据,用下标表示该数组中的各个元素。数组元素的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1[,下标2…]) 下标表示顺序号,每个数组有一个惟一的顺序号,下标不能超出数组声明时的上、下界范围。一个下标,表示一维数组,如S(5);多个下标,表示多维数组,如St(2,2);VBA支持的最大维数为60。
7、创建VBA模块 模块的定义
模块是将VBA代码的声明、语句和过程作为一个单元进行保存的集合,是基本语言的一种数据库对象,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都可以在模块中进行引用。
利用模块可以创建自定义函数、子程序以及事件过程等,以便完成复杂的计算功能。使用模块可以代替宏,并可以执行标准宏所不能执行的功能。
Acce模块有两个基本类型:类模块和标准模块。模块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可以是一个Function过程或一个Sub过程。
(1)类模块
窗体和报表模块都是类模块,而且它们各自与某一窗体或报表相关联。窗体和报表模块通常都含有事件过程,该过程用于响应窗体或报表中的事件。可以使用事件过程来控制窗体或报表的行为,以及它们对用户操作的响应。
为窗体或报表创建第一个事件过程时,Microsoft Acce将自动创建与之关联的窗体或报表模块。如果要查看窗体或报表的模块,请单击窗体或报表【设计】视图中工具栏上的【代码】。
(2)标准模块
标准模块包含的是通用过程和常用过程,它们不与任何对象相关联,并且可以在数据库中的任何位置运行。单击【数据库】窗口中【对象】下的【模块】,可以查看数据库中标准模块的列表,如果要查看某标准模块,双击相应模块即可。
模块的创建
在Acce中可以创建标准模块、类模块和过程,选择数据库窗口中的【模块】选项卡,单击数据库窗口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弹出【Microsoft Visual Basic】窗口,选择【插入】|【过程】、【模块】和【类模块】命令,即可添加相应的模块。 过程的创建
可以在类模块中创建过程,也可以在标准模块中创建过程。 过程是包含VBA代码的基本单位,可以完成一系列指定的操作,由计算的语句和方法组成,通常分为Sub过程、Function过程和Property过程。
其中,Sub过程是最通用的过程类型,也称之为命令宏,可以传送参数和使用参数来调用它,但不返回任何值;Function过程也称自定义函数过程,其运行方式与使用程序的内置函数一样,即通过调用Function过程获得函数的返回值;Property过程能够处理对象的属性。
Sub过程又可分为事件过程和通用过程,使用事件过程可以完成基于事件的任务,例如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过程、窗体的Load事件过程等;通用过程可以完成各种应用程序的共用任务,也可完成特定于某个应用程序的任务。
变量的作用域
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包含多个模块,模块又是由过程组成的,每个过程中都含有变量,不同过程中的变量是否能通用取决于变量的作用范围。一个变量可被访问的范围就称为变量的作用域。
(1)变量的作用域
变量的作用域取决于声明该变量的位置及方式。根据变量的作用域的大小,可将变量分为局部变量、模块级变量和全局变量。
在过程内用Dim语句声明的变量为局部变量,它只能在本过程中使用,其他过程不可访问。当声明它的过程停止运行时,该变量将不再存在。
模块级变量也称私有变量,它是“通用声明”段中用Dim语句或Private语句声明的变量。模块级变量只能由它所在模块内的过程访问,而其他模块的过程是不能访问它的。
在模块开头的“通用声明”段中,使用Public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为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可以由它所在项目内的所有过程和模块访问 。
(2)静态变量 除了使用Public、Private和Dim关键字外,VBA还提供了Static关键字,用以声明静态变量。静态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保留变量的值,也就是每次调用过程时,用Static说明的变量都会保持原来的值,而用Dim说明的变量,每次调用过程时都会重新初始化。
用Static说明的形式如下: Static变量名[As类型] Static Sub 过程名[(参数列表)] Static Function([参数列表])[As类型] 若在过程前加Static,表示该过程内的局部变量都是静态变量。 用Static说明的形式如下: Static变量名[As类型] Static Sub 过程名[(参数列表)] Static Function([参数列表])[As类型] 若在过程前加Static,表示该过程内的局部变量都是静态变量。 8数据访问对象
通常,所有应用程序都会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数据库访问是指连接到数据库、检索数据库中的信息以及处理信息。数据访问对象是分层组织的,其结构如图8-12所示。其中BEngine对象为Acce的根对象,主要用于为数据库引擎设置系统范围的参数,也可以用于设置默认的工作空间。
引用数据库对象
Acce中的对象大多数都有父子关系,根据有无父对象的标准,可分为根对象和子对象。在利用对象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时,根对象是Acce内部支持的,不需要声明就可以使用。
对于大多数的子对象来说,不仅需要声明对象的类型,还要用Set语句进行赋值,甚至在声明对象之前还需引用相应的对象库。
(1)引用对象库 对象库就是文件,它能够提供可用对象的信息。当启动应用程序时,VBA会自动加载该应用程序的所需对象库。如果想从其他应用程序中访问这些对象,可以添加和删除对象库。
要添加对象库,选择【工具】|【引用】命令,即会显示引用对话框如果要引用DAO对象库,可选中【Microsoft Object Library】。另外,还可以在此对话框中更改引用对象库的优先级。
当打开VBA时,系统会加载使用VBA所必需的对象库。这些库有助于使用VBA和宿主应用程序的用户窗体,因此不要轻易更改VBE中已加载的对象库。
(2)定义对象变量
声明对象类型的变量与声明普通变量一样,既可以使用Dim,也可以使用关键字Public、Private。但给对象变量赋值与普通变量的赋值是不同的。
如果定义一个名为MyFile的Database对象,则不能直接使用“=”进行赋值,而应在赋值语句的前面添加一个关键字Set,
2.操作DAO对象
DAO(Data Acce Object)是表示数据库结构及其数据的对象库。使用DAO对象,可以操作本地和远程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对象。
访问对象库中的数据库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 声明对象变量。 ② 建立工作空间会话。 ③ 打开数据库。 ④ 打开记录集。 (1)Database对象
Database对象是数据库最直接的管理者,大多数的管理工作都由它完成,例如建表、创建查询、执行查询、修改表中数据等。一个Database对象对应于一个数据库,它的属性大多数是只读属性。
(2)Recordset对象 在数据库编程中,对于记录的操作基本上是由Recordset对象来完成的。一个Recordset对象可以是数据库中的一组记录,也可以是整个数据表或者表的一部分。
Acce支持3种类型的记录集,即DB_OPEN_TABLE(表集)、DB_OPEN_DNASET(动态集)、DB_OPEN_SNAPSHOT(静态集)。表集包含数据表中所有记录,对数据表中的数据所进行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直接更新数据。
动态集可以包含来自于一个或多个表中记录的集合,对这种类型的记录集所进行的各种操作都先在内存中进行,以提高运行速度。以静态集打开的数据表或由查询返回的数据仅能读取而不能更改,主要适用于查询工作。
第九章
数据库的安全措施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据库加密的方法
2、了解数据库的打包操作 [重点、难点] 数据库加密的方法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1、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
够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2、设置数据库密码
在计算机系统中,常常会使用密码来确保文件或数据的安全。密码是用来限制对计算机系统和敏感文件进行访问的安全方法。它有多种用途。
在Acce 2010中可以使用3种类型的密码。所选的密码保护类型将决定用户对数据库及其中所含对象的访问级别。
(1)数据库密码 (2)用户级安全密码 (3)VBA密码
在使用数据库密码保护数据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数据库密码的字母有大小写之分。
如果丢失或忘记了密码,将不能恢复,也将无法打开数据库。 如果要复制数据库,请不要使用数据库密码。
如果已定义数据库的用户级安全机制而对数据库不具有“管理员”权限,则不能设置数据库密码。而且,数据库密码是除用户级安全机制外另行定义的。如果已定义了用户级安全机制,则任何基于用户级安全机制权限的限制将保持有效。
如果在数据访问页中保存密码,而密码是以未加密的格式保存在页中的。页的用户将能够看到密码。恶意用户可以访问这些信息,因此会降低数据源的安全性,所以要慎重使用。
3用户级安全机制
要设置用户、组的权限,必须先创建一个工作组来记录所有的设置。在Acce中,有一个用于记录工作组中用户信息的文件称为工作组信息文件,它是Acce 在启动时读取的包含工作组中用户信息的文件,该信息包括用户的账户名、密码,以及所属的组。Acce 2002默认的工作组记录在文件中。
建立用户与组的信息后,就需要对用户与组的权限作进一步的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授权规则,使得开发的数据库更加安全 。
在权限设置时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如果设置过高,则会对数据库的安全造成威胁;反之,很可能用户就无法完成预期的工作。
Acce中直接授予用户账户的权限称为显式权限。隐式权限是作为组成员继承组的权限,即是组所具有的权限被传递给了组中的账户,数据库的使用者所能享有的权限视账户显式权限与隐式权限的最小限制而定。
4、管理安全机制 数据库在不断的增删数据库对象过程中会出现碎片,而压缩数据库文件实际上是重新组织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可以去除碎片,使Acce重新安排数据,收回磁盘空间,从而达到优化数据库性能的作用。
在对数据库文件压缩之前,Acce 2010会对文件进行错误检查,一旦检测到数据库损坏,就会要求修复数据库。修复数据库文件可以修复数据库中的表、窗体、报表或模块的损坏以及打开特定报表、窗体或模块所需的信息。
5、拆分数据库
当把已经完成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共享给网络上的其他用户时,要想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时,用户必须要把所需要的表、窗体、查询、报表、宏等数据库对象都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样很不方便。
数据库拆分可以把数据库应用系统一分为二,将数据部分放在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而前端的操作界面(如窗体和报表等)放在每一个想使用这个数据库应用的计算机上,这样用户在自己的机器上操纵界面,而数据库服务器负责传输数据,就构成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应用。拆分后,在前端数据库窗口的表对象中,每个表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小箭头,如说明这些表是链接到后端数据库的,这里的表只是一个空壳,里面没有任何的数据,当打开这些表时.Acce会自动的链接到后端数据库上,取回数据。而在后端数据库中,只有一些表,而其他数据库对象都放在前端数据库中。
第 十 章
Acce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例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数据库系统功能设计 [课时数]3 [教学内容]
1、系统方案设计与需求分析 在开发应用程序之前,应该首先进行系统分析,要明确用户需求,以及为满足用户需求应用程序应达到的标准。用户需求包括:功能、性能、环境、可靠性、安全保密、用户界面、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开发应用程序的可行性,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用户使用可行性等。只有通过缜密的系统分析,才能决定一个应用程序能否开发。
例如,要开发一个教学管理系统。首先通过调查明确以下的问题:该学校是否需要这样的一个管理系统,是否已经存在类似的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若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是否节约了人力、物力及其他方面的效益(经济性分析),负责选课管理的教务工作人员是否具有操作常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开发这样一个管理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等。
2、系统设计
分为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三个方面进行。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实际的调研,应用程序应具有以下功能:
教师信息管理,可以管理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工资、职称、教研室等教师
信息;学生信息管理,可以管理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和班级编号等学生信息;课程信息管理,可以管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和学时等课程信息。安全管理:在数据库系统中设置系统登录模块,是维持系统安全性的最简单方法,在任何数据库系统中,该模块都是必需的。
数据库设计:
找到将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全部信息后,需要创建一个清单,包含所有信息数据化后的数据类型和属性。将所有的数据以合理的方式排列在数据库的不同表中,即数据库结构设计。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主要包括3方面:设计软件构件之间的接口;设计模块和其他非用户的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面;设计用户和计算机间的界面。
Theo Mandel创造了3条黄金原则:置用户于控制之下;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一致。
用户操作控制具体原则是以不强迫用户进入不必要的或不希望的动作的方式来定义交互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3、系统设置与运行
在Acce 2010中设置自动启动窗体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通过Acce设置和通过AutoExec宏。
1.通过Acce设置自动启动窗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启动Acce 2010,打开“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 ② 选择“文件”→“选项”命令。
③ 弹出“Acce选项”对话框,选择左侧的“当前数据库”选项,对当前的数据库进行设置。
④ 在“应用程序标题”文本框中输入该系统的名称“教学管理系统”。在“显示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想要启动数据库时启动的窗体,本例中选择“登录窗体”作为自启动的窗体。
⑤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提示重新启动数据库的对话框,提示重新启动数据库后即可完成设置。
2.通过AutoExec宏设置自动启动窗体
通过编写一个自动打开窗体的宏,也可以打开设定的窗体,并且可以利用宏中的各种选项,完成更加完善的设置。
上述已完成系统的所有设计和设置,现在运行教学管理系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双击“教学管理系统.accdb”数据库文件。 ② 系统弹出“登录”对话框。
③ 在“请输入密码”文本框中输入“”,单击“确定”按钮。 ④ 弹出“欢迎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切换面板。
⑤ 单击切换面板中的选项,即可进入相应的信息管理界面,查看相应的信息。单击“退出”按钮,则退出该系统。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7
第一章 绪论
内容概述
阐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主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ER方法,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结构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本章目标
本章讲解的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是学习后续各个章节的基础。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掌握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对于如何通过ER方法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要做到能够举一反三的程度。
难点:本章的难点是需要掌握数据库领域大量的基本概念。有些概念一开始接触会感到比较抽象,但不要紧,随着学习的逐渐推进,在后续章节中,这些抽象的概念会逐渐变得清晰具体起来。此外,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内容概述
系统地讲解关系数据库的重要概念,并着重对关系模型进行讲解。关系模型包括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以及关系完整性约束三个组成部分。讲解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从具体到抽象,先讲解实际的语言ALPHA(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和QBE(域关系演算语言),然后讲解抽象的元组关系演算。 本章目标
掌握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牢固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为学习后面关系数据库系统打好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需要举一反三的是:关系代数(包括抽象的语言及具体的语言);关系代数中的各种运算(包括并、交、差、选择、投影、连接、除、及广义笛卡尔积等)、元组关系演算语言ALPHA及域关系演算语言QBE等,能够使用这些语言完成各种数据操纵。
难点:由于关系代数较为抽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学习。同时,要注意把握由具体语言到抽象语言的原则,即通过对具体语言如ALPHA和QBE的学习过渡到对抽象的关系演算的把握。
实验内容
实验1 学习安装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熟悉对DBMS的安装,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内容概述
详细介绍关系数据库语言SQL。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内容十分丰富,功能非常强大。因为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SQL来实现的,因此讲解SQL的同时要进一步讲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本章目标 牢固掌握SQL,达到举一反三的掌握SQL的功能。同时通过实践,体会面向过程的语言和SQL的区别和优点。体会关系数据库系统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良好环境,减轻用户负担,提高用户生产率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重点,第3章又是重点中的重点。要熟练正确的使用SQL完成对数据库的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操作。在使用具体的SQL时,能有意识地和关系代数、关系演算等语言进行比较,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
难点:用SQL语言正确完成复杂查询,掌握SQL语言强大的查询功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练习,要在安装好的数据库系统上进行实际操作,检查你的答案,你查询的结果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熟练程度。
实验内容
实验2 在安装好的数据库系统下创建数据库、创建表、创建索引;使用SQL对数据库进行各类查询操作(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和更新操作(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练习数据定义操作,包括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及删除;索引的创建和删除;视图的创建和删除。对视图的查询,更新(注意更新的条件)。完成书后作业的SQL练习
第四章 数据库安全性
内容概述
介绍计算机以及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进展。详细讲解数据库安全性问题和实现技术。RDBMS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有多种,本章讲解最重要的存取控制技术、视图技术和审计技术。讲解存取控制机制中用户权限的授权与回收,合法权限检查。数据库角色的概念和定义等。 本章目标
掌握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牢固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用SQL中的GRANT 语句和 REVOKE 语句来实现数据库的实现自主存取控制功能。使用SQL中CREATE ROLE语句创建角色,用GRANT 语句给角色授权。掌握视图机制在数据库安全保护中的作用。
难点:强制存取控制(MAC)机制中确定主体能否存取客体的存取规则,同学们要理解并掌握存取规则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实验内容
实验3 在安装好的数据库系统下对已经建立的数据库创建用户、角色、视图;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包括:授权和权力回收。操作完成后看看已授权的用户是否真正具有授予的数据操作的权力了;权力收回操作之后的用户是否确实丧失了收回的数据操作的权力。本实验可以分小组完成。例如,用户A登录、建表、建视图等,授权一些数据操作权限用户B,然后用户B登录,检查是否具有授予的数据操作权限。也可以一个人建2个用户来完成。
第五章 数据库完整性
内容概述
详细讲解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包括,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的区别和联系,RDBMS的数据库完整性实现机制,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己定义的完整性约束的定义机制、完整性检查机制和违背完整性约束条件时RDBMS采取的预防措施。触发器的概念和在数据库完整性检查中的应用。 本章目标
掌握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掌握用SQL语言定义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DBMS完整性控制机制的三个方面,即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检查和违约反应。需要举一反三的:用SQL语言定义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定义每个模式的主码;定义参照完整性;定义与应用有关的完整性。
难点:RDBMS如何实现完整性的策略,即当操作违反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时,RDBMS如何进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与有效。其中比较复杂的是参照完整性的实现机制。
实验内容
实验4 在安装好的数据库系统下对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三类完整性、CHECK短语、CONSTRAIN子句、触发器)。进行违约操作,用实验证实,当操作违反了完整性约束条件时,系统是如何进行违约处理的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内容概述
详细讲解关系数据理论,主要是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包括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数据依赖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概念;码、候选码、外码的概念;多值依赖的概念),范式的概念、1NF、2NF、3NF、BCNF、4NF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数据依赖的Armstrong公理系统。本章内容分为基本要求部分(《概论》)和高级部分(《概论》)。前者是计算机大学本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后者是研究生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 本章目标
关系数据理论既是关系数据库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理论指南和有力工具。要掌握规范化理论和优化数据库模式设计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一个\\\"不好\\\"的数据库模式。什么是模式的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规范化理论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数据依赖的基本概念,范式的概念,从1NF到4NF的定义,规范化的含义和作用。需要举一反三的:四个范式的理解与应用,各个级别范式中存在的问题(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和解决方法。
难点:能够根据应用语义,完整地写出关系模式的数据依赖集合,并能根据数据依赖分析某一个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各个级别范式的关系及其证明。
本章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要通过具体例子和习题练习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内容概述
讲解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技术。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数据字典的内容,数据库设计各个阶段的设计目标、具体设计内容、设计描述、设计方法等。本章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可以少讲,让学生多读书并进行实践。
本章目标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和数据库设计在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技术和方法,设计符合应用需求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库设计步骤和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设计方法。特别是数据库概念结构的设计和逻辑结构的设计,这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牢固掌握用E-R图来表示概念模型的方法,掌握E-R图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难点: 技术上的难点是E-R图的设计和数据模型的优化,包括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能力,提取实体、属性、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正确划分实体与属性的能力。如何把第6章关系数据理论与本章结合,用关系数据理论指导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真正的难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学们一般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应用领域的知识。而数据库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对应用环境、专业业务有具体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具体领域要求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要在完成本章习题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大作业。体会这些要点,从而真正掌握本章讲解的知识、方法和技术。
课程大作业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
在某个RDBMS产品上,选择合适的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为某个部门或单位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实践,掌握本章介绍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要求5~6位同学组成一个开发小组,每位同学承担不同角色(例如:项目管理员、DBA、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开发员、系统测试员)。具体要求:
* 给出数据库设计各个阶段的详细设计报告;
* 写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说明;
* 提交运行的系统;
* 写出收获和体会,包括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的设想与建议;
每个小组进行60分钟的报告和答辩,讲解设计方案,演示系统运行,汇报分工与合作情况
第八章 数据库编程 内容概述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中常常使用编程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操纵。本章讲解这些编程技术涉及的概念和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嵌入式SQL、游标的概念;SQL的过程化扩展PL/SQL和存储过程;使用ODBC设计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方法。
因为JDBC编程、OLEDB编程与ODBC编程的思路基本相同,限于篇幅本章就不讲解JDBC和OLEDB编程,学生可以通过上机实验了解这些技术。本章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可以少讲,让学生多读书并进行实践。
本章目标
掌握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各种编程方法,具有正确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SQL编程技术可以有效克服SQL实现复杂应用方面的不足,提高应用系统和RDBMS间的互操作性。掌握嵌入SQL中游标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PL/SQL和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语句语法和用法。了解使用ODBC开发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掌握ODBC API和ODBC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流程。
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在实际安装的RDBMS上通过编程的方式开发应用程序,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能够使用ODBC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使设计的应用系统可移植性好,并且能同时访问不同的数据库,共享数据资源。
实验内容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给出了4个实验,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中部分实验让学生完成。具体实验要求请参见教科书。 实验
5通过嵌入式SQL访问数据库 实验6
使用PL/SQL编写存储过程访问数据库 实验7
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
实验8
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注:因为JDBC编程与ODBC编程的思路基本相同,限于篇幅本章没有讲解JDBC,同学可以自学,也可以参考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库系统概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 中的课程实验)。
第九章 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
内容概述
通过实例讲解关系数据库查询优化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讲解RDBMS的查询处理步骤,即查询分析、查询检查、查询优化和查询执行;查询优化的基本概念,查询优化包括代数优化和物理优化;代数优化是指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物理优化则是指存取路径和底层操作算法的选择,所以先讲解实现查询操作的主要算法,主要是选择操作和连接操作的主要算法思想,然后讲解关系代数表达式等价变换规则,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物理优化方法(基于启发式规则的存取路径选择优化,操作算法的执行代价估算方法,基于代价的优化方法)。
本章目标
本章并不要求学生掌握RDBMS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的内部实现技术,因此没有详细讲解技术细节。
本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RDBMS查询处理的基本步骤,查询优化的概念、基本方法和技术,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利用查询优化技术提高查询效率和系统性能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关系数据库查询优化的重要性。掌握查询处理各个步骤的主要功能。能够把SQL语句转换成查询树,对查询树进行代数优化,转换成优化的查询树。掌握物理优化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运用本章学习的查询优化知识,对于比较复杂的查询,尤其是涉及连接和嵌套的查询,写出适合RDBMS自动优化的SQL语句。对于RDBMS不能优化的查询需要重写查询语句,进行手工调整以优化性能。不要把优化的任务全部放在RDBMS上。
实验内容
实验9 查询优化 通过本章实验,了解你安装使用的RDBMS的查询优化方法和查询计划表示,能够利用它分析查询语句的实际执行方案和查询代价,进而通过建立索引或者修改SQL语句来降低查询代价,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标。
具体实验内容:
1 对单表查询
例如以下的查询(可以自己给出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20 ; 2.连接查询,普通的两表连接查询或多表连接查询
3.嵌套查询,自己写几个带有子查询的例子,主要考虑带有IN和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包括相关子查询和不相关子查询。也可以使用《数据库系统概论》书上列举的例子。
对以上各种查询,通过建立索引或者删除索引(单表查询语句)、修改连接顺序(连接查询语句)、重写SQL语句即查询重写(嵌套查询);比较不同查询计划执行的性能差异,达到降低查询代价,优化性能的目标。
第十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内容概述
事务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恢复技术和并发控制技术。因为事务是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所以首先讲解事务的基本概念和事务的ACID性质。
本章讲解数据库恢复技术。包括数据库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数据库恢复中最经常使用的技术—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讲解日志文件的内容及作用,登记日志文件所要遵循的原则,针对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等不同故障的恢复策略和恢复方法。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数据库镜像功能。
本章目标
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和事务的ACID性质。了解数据库恢复技术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掌握恢复数据库的策略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和事务的ACID性质。要掌握数据库故障恢复的策略和方法。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是数据备份,它貌似简单,实际却很复杂。数据库的事务管理策略(不仅有数据库恢复策略,还有并发控制策略)和DBMS缓冲区管理策略、事务一致性级别密切相关,同学们要在学习完这些知识后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提升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掌握日志文件的使用,系统故障、介质故障的恢复方法。对于刚刚学习数据库的学生来讲并不体会数据库故障恢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则必须正确了解所用的DBMS产品提供的恢复技术和恢复方法,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机制正确制定系统的恢复策略,以保证数据库系统7*24小时正确运行。保证数据库系统在遇到故障时能及时恢复正常运行,提高抗故障抗灾难的能力。
实验内容
在安装好的数据库系统下对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人为地制造事务内部故障和系统故障,检查系统是否进行了恢复。
第十一章 并发控制
内容概述 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来协调并发用户的并发操作以保证并发事务的隔离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本章讨论数据库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技术。包括封锁技术、封锁协议、活锁和死锁的概念、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冲突可串行化调度、两段锁协议、封锁的粒度、意向锁。
本章目标
了解的数据库并发控制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牢固掌握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并发操作产生的数据不一致性(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的确切含义。封锁协议与数据一致性的关系;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概念。
难点:两段锁协议与串行性的关系、与死锁的关系。具有意向锁的多粒度封锁方法的封锁过程。
本章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可以通过对实例的学习和习题的练习来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8
第知识目标:
1讲 查询(1)
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简单查询的建立方法等。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询的作用和建立方法 简单查询的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设定查询准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SQL基本命令
一、简介
1、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数据库查询语言。
2、SQL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二、基本语句
SELECT [TOP N [PERCENT]] [DISTINCT] [INTO ]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认识查询
一、查询的功能
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
二、查询的类型
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生成表、更新、删除、追加)、SQL查询 、数值与数值运算
一、常量:表示一个固定的、不变的量。P255 表
1、数字型:100、-、0、+20
2、文本型:“ABCD”、“张三”、“计算机”、“1234”
3、日期/时间型:#2005/10/20# #10:25:30# #2005-10-10 13:25:20#
4、布尔型:True、False
二、变量:表示一个随时可变的量,表示为一个名字。
1、内存变量:
2、字段变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三、表达式与运算符
1、数值表达式:+、-、*、/、\\\\、^、()、Mod
2、字符表达式:+
3、日期/时间表达式:+、-
4、关系表达式:=、、>、>=、 5、逻辑表达式:Not、And、Or
6、特殊运算符:IN、BETWEEN、LIKE、IS NULL、IS NOT NULL
四、函数
1、数值函数:ABS、INT、SQR、SGN 2
2、字符函数:SPACE、STRING、LEFT、RIGHT、LEN、LTRIM、RTRIM、TRIM、MID
3、日期时间函数:DATE()、DAY()、MONTH()、YEAR()、WEEKDAY()、HOUR()
4、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 、创建选择查询
一、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
1、使用查询向导:[查询] ; ;简单查询向导 或[查询] ;
2、使用设计视图:[查询] ; ;设计视图 或[查询] ;
3、运行查询:双击查询
4、修改查询:在设计视图中修改、编辑SQL语句
二、创建带条件的查询 WHERE、AND、OR、NOT
三、结果排序
ORDER BY 字段名 [DESC] 列在前面的记录:TOP N
四、多表查询:超联接查询 内部联接:INNER JOIN 左联接:LEFT JOIN 右联接:RIGHT JOIN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2讲 查询(2)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掌握查询中如何进行计算。 掌握一定的函数。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查询中计算 掌握常用函数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计算得到自己希望的查询,以及掌握常用函数是重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一、了解查询计算功能
预定义计算:SUM、AVG、COUNT、MAX、MIN 用户自定义计算:各种表达式
二、自定义计算
三、总计查询
1、添加计算字段:
2、分组总计查询:GROUP BY
3、新字段命名: AS
4、用新字段设置查询条件:HAVING 逻辑表达式 、创建交叉表查询
一、认识交叉表查询 行标题、列标题、值、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创建交叉表查询
1、单一表交叉查询:向导、设计器
2、多表交叉查询:设计器 、创建参数查询
由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后,再进行查询
一、单参数查询:准则中输入[XXXXXX]
二、多参数查询:多字段准则中输入[XXXXXX] 、创建操作查询
一、生成表查询 SELECT * INTO 表名
二、删除查询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三、更新查询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表达式 WHERE 条件
四、追加查询
INSERT INTO 表名 SELECT…… 课后小结:
第3讲 查询(3)
知识目标: 学会创建SQL查询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2. 创建SQL查询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准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建SQL查询
一、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准则
二、创建SQL查询 、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一、运行已创建的查询
二、编辑查询中的字段
三、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
四、调整查询的列宽
五、排序查询的结果 、试题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4讲 窗体(1)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窗体的作用 掌握窗体的建立方法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窗体的2种建立方法 学会使用窗体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自己需要的窗体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7 、认识窗体
1、窗体是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
2、窗体的作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或命令,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修改数据。
3、窗体中的两类信息:提示信息、数据信息。
一、窗体的组成与结构——节
1、主 体 节:显示数据信息和安放控件。
2、窗体页眉:显示窗体的标题、使用说明……
3、窗体页脚:显示对所有记录都要显示的内容、使用命令的操作……
4、页面页眉:打印时的页头信息。
5、页面页脚:打印时的页脚信息。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三课时:
二、窗体的类型
1、纵栏式窗体:P141——图
2、表格式窗体:P141——图
3、数据表窗体:P141——图
4、主/子窗体:P142——图
5、图表窗体:P142——图
6、数据透视表窗体:P143——图
三、窗体的视图
设计视图、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 、创建窗体
一、自动创建窗体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自动创建窗体:纵栏式|自动创建窗体:表格式|自动创建窗体:数据表 ;确定
二、使用窗体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窗体向导 或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单一表窗体
一对多窗体:子窗体、链接窗体
三、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数据透视表向导 数据透视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四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五课时:
四、使用图表向导
数据库窗口 ;窗体 ; ;新建窗体对话框 ;选择一个表或视图 ;图表向导 图表的调整与设置 第六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七课时: 、自定义窗体
一、工具箱的使用
工具箱的打开与关闭、工具箱的移动与锁定
二、窗体、控件与控件的使用
1、窗体:页眉/页脚的设置、大小的调整……
2、标签控件:用于显示说明性文本,不显示字段或表达式的数值。
3、文本框控件:用于输入或编辑字段数据。分为结合型(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得所需内容)、非结合型(不链接到某一字段,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或接收用户输入数据)、计算型(显示表达式的结果)
4、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是/否”、“真/假”、“On/Off”的值
5、选项组控件:多个复选框或选项按钮的组合。
6、列表框与组合框:值取自某固定内容的数据。
7、命令按钮:执行某项操作或某些操作
8、选项卡:将窗体分成多页
9、图像:
三、窗体和控件属性
属性决定窗体或控件的结构和外观特性、窗体和控件都有各自的属性。 利用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或双击某一对象,可打开属性窗口进行设置。
1、常用格式属性:
控件格式属性:标题、字体、字形、字号、对齐方式、颜色…… 窗体格式属性:大小、边框、颜色、特殊效果…… 第八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第九课时:
2、常用的数据属性
控件数据属性:数据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 窗体数据属性:记录源、排序依据、允许编辑、数据入口……
3、常用的其他属性 ***名称***、
控件其他属性:状态栏文字、自动TAB键、控件提示文本…… 窗体其他属性:独占方式、弹出方式、循环……
四、窗体和控件的事件
1、键盘事件:键按下、键释放、击键
2、鼠标事件:单击、双击、鼠标按下、鼠标移动、鼠标释放
3、对象事件:获得焦点、失去焦点、更新前、更新后、更改
4、窗口事件:打开、关闭、加载
5、操作事件:删除、插入前、插入后、成为当前、不在列表中、确认删除前、确认删除后 第十课时:练习
10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第5讲 窗体(2)
知识目标:
学会窗体的美化和设计 技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的互相帮助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和修改窗体格式 教学难点: 选中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和工具: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化窗体
一、自动套用格式
二、窗体的属性
三、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四、格式调整: 对齐方式 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请学生将练习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作业上交教师机。 课后小结:
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8篇 mysql数据库课本微课版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数据库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