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领域教案7篇

时间:2023-12-12 15:12:55 教案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在玩玩、猜猜、尝尝中与好朋友分享圣诞礼物,将自己的发现和感觉告诉大家。

  2、在活动中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天线宝宝头饰、礼品及盒子、圣诞服饰、磁带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引出礼物

  1、吆,这里有许多天线宝宝,都叫什么名字呀?

  2、看录像《天线宝宝》

  天线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做游戏了。 (放录像)

  看看讲讲:圣诞节快到了小波、拉拉他们会不会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呢?

  小波、拉拉他们都得到了自己的礼物,天线宝宝们,你们想不想得到礼物?

  二、圣诞老人送礼物

  1、与圣诞老人打招呼

  2、感知礼物盒及礼物

  礼物都拿到了,天线宝宝们,看看你的礼物盒是怎么样的?

◆ 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你的盒子宝宝长的怎样?

◆ 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盒是怎么样的?

◆ 天线宝宝们,来摇一摇、听一听盒子里面的是什么声音?

◆ 猜一猜盒子里面是什么东西?

  轻轻的打开盒子,找一找哪里打开最方便。

◆ 说说你拿到的是什么礼物?

◆ 尝尝你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提醒幼儿分享给朋友吃)

  三、与圣诞老人一起跳舞

  1、音乐响起,新年快到了,来我们和圣诞老人一起跳舞了。

  2、与圣诞老人再见。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快乐的新年,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XX”的句式。

  3.让幼儿了解新年的由来,感受新年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新年。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关于诗歌内容的彩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元旦)对呀,再过几天就是元旦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你们喜欢新年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新年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做《新年》,我们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师朗诵诗歌一遍,问:你在诗歌里边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自己在诗歌里听到的东西,畅所欲言)

  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诗歌有没有告诉我们新年是什么?

  提问:

(1)诗歌里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梦,梦到新年到了。坐上飞船到天上去游玩)—教师一步步引导,最后出示挂图。

(2)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谁?(星星、月亮、太阳)—将星星、月亮、太阳的小图贴到大挂图上。

(3)星星说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

  月亮说新年是什么?(糖果玩具)

  太阳说新年是什么?(快乐和进步)—贴上对应的小图。

(4)你们知道什么叫“进步”吗?(进步就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是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有礼貌等等)小朋友们希望新的一年自己有什么进步呢?

  三、学习诗歌朗读

  1.结合挂图,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一遍。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星星、月亮和太阳的话的时候,语气有什么变化,哪个轻一点,哪个重一点?(星星—细声,月亮—大声,太阳—高声)细声,大声和高声有什么不同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集体朗诵,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诵相应的诗句。

  4.分角色朗读:指定三个幼儿来扮演星星、太阳和月亮,教师和其他幼儿念剩下的内容。

  四、掌握诗歌中句式。

(建议:改成创编)

  师:诗歌里面我们问星星、月亮和太阳,他们的回答都是新年,就是什么什么。刚才老师已经问过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新年是怎么样的,现在请你们像诗歌里的星星、月亮和太阳那样告诉老师你们觉得新年是什么好不好?(让幼儿用“新年,就是XX”来回答)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有顺序阅读话面,根据物体外形特征、作用、动作、姿态等,学会用"又….又….的句型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

  2、学习找自己的优点和能干之处。

  活动准备:

  西瓜、苹果图片各一张,幼儿用书《语言》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看图片学习句型。

(1)出示西瓜,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特征,学习用"又….又…"的句型说出西瓜的两种特征:如(西瓜又大又甜),重点强调"又….又…."。

(2)出示苹果,引导幼儿用"又…又…."句型仿编苹果特征。

  2、翻开《语言》第16页,引导幼儿姿势正确地并有顺序地阅读画面,说出画面上人与物的名称。用"又…又…"的句型说出人与物的两种特征或作用及可爱之处。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引导幼儿寻找自己的优点或能干之处及性格特征,用"又….又…"的句式说话,可以请幼儿当场表现自己特长。例如:我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我又活泼又机灵。

  4、师生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又….又…."的句型说以句完整的话。希望每个小朋友找一找自己的优点和能干的地方,做一个有自信的好孩子。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看图欣赏故事,感知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每一个人对快乐的认识,知道并讲述他们的快乐是什么。

  2、通过讨论活动和问卷调查活动,感知不同的快乐,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能边贯地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认真倾听老师介绍调查要求,并按照要求认真完老师布置的调查统计任务。

  活动准备:

  小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森林音乐家》,引出快乐。

  1、师生随着音乐,表演歌曲一遍。

  2、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还有哪些音乐家和快乐的小动物呢?

  3、带领幼儿演唱仿编的歌曲。

  4、教师:森林里有那么多快乐的小动物,那么小朋友你快乐吗?你知道快乐是什么吗?

  二、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

  1、教师:驴子奇奇总是耷拉着耳朵。莎莎问奇奇:“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伤心呢?你没有快乐的事情吗?”“快乐是什么?”奇奇头也不抬地问,“等你们找到快乐的时候,再告诉我吧!”于是,莎莎就出去帮着找快乐,她跟谁找快乐的?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

  三、带领幼儿阅读故事。

  1、教师带领幼儿边看画面边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故事里面有谁?莎莎帮奇奇找什么?

  3、教师:莎莎第一个找到谁?她是怎样问的?鞋匠又是怎样回答的?第二个找到谁?又是怎样对话的?……

  4、教师看图讲述故事,在讲到问句以及答句时,放慢讲述的速度,鼓励幼儿加入讲述。

  5、师生完整地看图讲述。

  四、引导幼儿讨论,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后来,奇奇找到快乐吗?奇奇的快乐是什么呢?

  2、教师:鞋匠的快乐是什么?果园里的阿姨的快乐是什么?老师和医生的快乐又是什么?凶们的快乐一样吗?为什么他们说得不一样?

  3、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快乐是发自自己内心的感受。小朋友你的快乐是什么呢?

  4、鼓励大家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快乐感受。

  五、和幼儿一起看小书,引导幼儿翻阅画面和老师一起快乐地讲述故事《快乐是什么》。

  六、展示《快乐是什么》问卷调查表,介绍调查表的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咨询调查自己家里的人,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还可以请家长在图画旁边的格子里用文字进行记录。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明朗、欢快的节奏。

  2.学习观察周围事物与阳光之间的.关系。

  3.学习用原诗的句型“阳光,在XXXXX”,表达个人经验与想像。

  活动准备:

  1.让幼儿事先观察阳光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2.绘画工具,儿歌录音带。

  3.图片一幅(按诗的内容)。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寻找“阳光”,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教师向幼儿解释“阳光”一词,让幼儿分形在场地四周,找一找阳光,在哪儿?提问:小朋友,你们在哪里找到阳光?

  3.教师请幼儿坐在草地上,出示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幅阳光,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看,阳光,在哪儿?”教师有表情的示范朗诵,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4.教师按诗的句子顺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爬”“笑”“跳”“亮”。

  5.请幼儿将自己对阳光的感受画下来,并依照句子结构说一句话“阳光,在XXXXX”。并钭编得较好的句子串成一首新诗,师生一起朗读欣赏。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魔咒锁的听说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仔细倾听同伴的指令,及时作出反应,提高倾听能力和听说能力。

  3.学会用"xx,xx,xxx"的句型来描述xx锁,并运用到游戏中去。

  活动准备:

  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锁的谜语;儿歌《金锁银锁》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教师出谜语:铁大哥,把门守,客人来,看看走,主人来,就开口。)

  (谜底:锁)

  2.稳固幼儿开锁经验,为玩魔咒锁游戏做铺垫。

  (1)出示锁,请两个小朋友拿钥匙打开。

  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了,请小朋友闭上你们的眼睛,数四下之后再睁开哦!

  幼:呀!锁,还有两把钥匙!

  师:谁愿意上来帮我把锁打开?

  幼儿用一把钥匙打开锁,另一把打不开。

  师:咦?这把钥匙怎么会打不开呢?

  幼:因为它不是这把锁的钥匙。

  (2)总结经验,引出游戏。

  小朋友真聪明,不是这把锁的钥匙就打不开。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说到锁,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做魔咒锁。魔咒锁有很多类,今天我们玩的就是"水果魔咒锁"。

  3.设置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内容。

  (1)老师表演游戏"水果锁"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师:刚才的游戏儿歌里面老师念了什么呀?老师是怎样玩的?

  边提问边交代游戏规则: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其中一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xx锁。"然后,开锁人说:"xx,xx,xxx。"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切开,然后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开锁人讲的不正确,扮锁的幼儿将锁握紧,开锁人就切不开锁,游戏继续进行。

  (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说说游戏的玩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总结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规则)

  (2)教师请两到三名幼儿上台一起玩游戏,念儿歌绕圈走,其他台下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做手势动作。

  (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儿歌内容以及游戏的玩法,教师先扮演开锁人的角色,幼儿扮演锁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通过教师参与角色的形式,可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

  (3)教师请几对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念儿歌可以做动作,注意幼儿发音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随时纠正。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师:刚刚小朋友看了老师表演的游戏,现在呢就让老师当观众看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啦!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一名幼儿当开锁的人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 (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幼儿讲出各种不同的水果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简单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

  5.幼儿自主游戏。

  四把锁,五个幼儿一组,自主地开展游戏2-3遍,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这是幼儿自主游戏、练习按一定规则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放手让幼儿愉快地玩,必要时个别指导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游戏的时间长短视幼儿的兴趣和疲劳程度而定。)

  6.游戏结束,总结。

  小朋友今天玩的高兴吗?下一次我们就玩其他的魔咒锁游戏了,你可以把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跟他们一起玩玩!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皮肤在不同环境、运动前后的变化。

  2、初步了解皮肤的功能,学习保护皮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身体小卫士》

  2、木偶表演《皮皮历险记》,准备木偶"皮皮"、温度计、冷毛巾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皮肤在不同环境中、运动前后的变化。

  (1)、启发幼儿说说在户外操场运动后皮肤的变化。

  教师:皮肤在运动后有哪些变化(如变得红红的、有汗等。)(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有冷气的空调房间,引导幼儿说说皮肤在冷气房间里的变化,如感觉很冷、汗毛都竖起来了等。也能够先去冷的房间,后去锻炼防止感冒。

  (3)、教师总结皮肤在不同环境、运动前后的变化,引导幼儿了解它的`特征。

  2、启发幼儿感知皮肤是人体的"外套",让幼儿学习保护皮肤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皮肤的作用。

  教师:我们全身到处都是皮肤,皮肤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师和幼儿一齐看幼儿用书:《身体小卫士》。透过观看皮肤被烫伤、划破等图片,启发幼儿说说皮肤损伤时的感受,明白皮肤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就像人体的健康外套。

  (3)、引导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保护皮肤的方法。

  3、比较皮肤在身体生病与身体健康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学习简单的处理方法。

  (1)、组织幼儿讨论皮肤在生病时的变化。

  教师:我们发烧时皮肤会发生什么变化(如:皮肤很红、身体很烫等)(2)、教师和幼儿看木偶表演:《皮皮历险记》。

  教师:当小朋友发烧的时候,感觉皮肤是怎样的当小朋友身体健康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

  (3)、教师总结:皮肤能够调节人体的体温,皮肤在发烧时和身体健康时会不同。

  (4)、引导幼儿讨论简单的保护皮肤的方法:当发现皮肤有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高数成人;在成人帮忙下使用温度计,了解身体的温度;发热时用湿毛巾冷敷,尽量去医院等。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10篇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11篇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9篇

狼来了中班语言领域教案4篇(中班语言活动《狼来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