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范例

时间:2023-12-26 09:4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范例,供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范例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2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2、3页。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认识”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以及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圆的认识、用圆规画圆、设计图案、扇形的初步认识。《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对这一内容的具体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本版本进一步明确了观察、操作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数学活动,强化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活动性。

  从单元安排看,本教材把圆的认识和画圆安排了3课时,更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的建构思想:重视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并在经历图形认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

  2.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并对周围环境中与圆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体验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掌握圆的特征。

  2.认识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直尺、三角板、圆形物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的脸是圆圆的,长长的、还是方方的?其实呀,老师更喜欢圆圆的脸,快来找一找,咱们班的同学中,谁的脸是圆圆的?圆圆的脸透着可爱,圆圆的眼睛闪烁着智慧,可爱的孩子们,老师喜欢你们!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虽然我们彼此还不太熟悉,但是老师相信,咱们一定能够很好地配合,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有信心吗?

  二、教师引领,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大家的脸上找到了圆,那除了圆圆的脸以外,咱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呢?

  预设:钟面、硬币……

  出示幻灯片(圆形物体)

  正如同学们所说,钟面上有圆,硬币上有圆,车轮上、茶叶桶上还有圆,可以说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索圆的奥秘。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描圆

  要想认识圆,那咱们得想办法先得到一个圆。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得到一个圆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说说,你打算怎样得到一个圆?

  预设

  生:我想绕硬币的边画圆。

  生:我想利用尺上的圆洞画圆。……

  同学们果然勤于动脑善于动手,老师真的为大家高兴。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动手,在老师为你准备的操作纸上画出一个圆,然后把它剪下来。

  3.探索圆曲线图形的特点

  摸摸你的圆的边,想想看它与我们以往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师相机引导,得出圆是封闭的曲线图形。

  板书:曲线图形。

  4.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直径、半径以及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①出示幻灯片。

  ②生操作,然后交流,引出圆心定义,并把圆心标在圆上。

  在一个圆中,我们把折痕相交的点叫做圆心,其实除了圆心外,圆还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认真阅读书中的文字。

  出示自读提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③师生交流,认识半径、直径及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预设

  A.认识半径

  半径定义及字母表示。

  师注意引导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两条半径,并思考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为什么?

  师生交流,得出同一圆里有无数条半径。

  B.认识直径

  直径定义及字母表示。

  生交流过程中,师引导明确

  ⑴圆的直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通过圆心,二是两端都在圆上。

  ⑵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两条半径,并思考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直径,为什么?

  师生交流,得出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

  C.探索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出示幻灯片:测量你圆中的半径和直径长度,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比较至少三条半径和三条直径的长。

  生交流得出:同一个圆里,半径长度相等,直径长度也都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师板书即d=2r或r=

  5.知识的梳理

  出示课件: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而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即d=2r或r=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咱们学习了这么多圆的知识,那么大家敢随我去《圆的王国历险园》去逛一逛吗?

  出示幻灯片。

  1.直径半径抢答馆。

  2.爱心救助站。

  3.巧手测量坊。

  四、回顾知识、感受圆的魅力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回顾知识)

  师:一位希腊的数学家说过:“圆是最完美的图形“。最后,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和魅力吧!出示课件。

  五、作业

  幻灯片:为什么井盖是圆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伸出手来,共同为这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 13=3 0+0+0=0 03=0

  教学反思: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范例相关文章:

小学的作文300字精华15篇

小学老师工作计划9篇(12月工作计划小学老师)

小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实用3篇 小学生 英语 自我介绍

小学六年级优秀日记5篇(六年级如何写好日记)

小学期中考试总结4篇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4篇(四年级班主任德育计划上学期)

小学优秀日记11篇

小学优秀日记12篇

小学教师培训计划8篇(小学教师网上培训学习计划)

小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模板3篇 小学老师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