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莫高窟教案5篇 《莫高窟》教案,以供参考。
莫高窟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学会10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能给各段找出重点词句。
4、流利朗读全文,背诵第4、5自然段。
5、通过《作业本》中的习题,练习相应的语文技巧,如关联词造句、缩写句子、加标点等。
教学准备:敦煌莫高窟视频资料
教学设计流程:
一、视频观赏,入情入境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 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说说看了后,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结合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2、研究这10个生字,哪几个容易念错或写错,用不同的符号注上,如*。自己写几次或念准确。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赞赏的词圈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什么?找出重点词。
(教师板书生字)
三、自学交流
1、请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看看生字念准了没有。
2、谁想当小老师?把你刚才标出的容易出错的生字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指导。评评哪个小老师当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赏的词大声念出来,有同感的举手以示赞同。
4、交流重点词,说说理由,统计支持者,归纳结论。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再读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课文中有的把它画下来,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来说。
五、设计练习,培养能力
1、自己设计一个复习生字的练习题,相互交换做。
2、熟读第4、5自然段,能背诵。
六、播放课件,诱发兴致
1、播放自行制作的课件,内容根据课文定,但只有画面,没有讲解。
2、你觉得老师做的这些画面用来上课给小朋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配上讲解和合适的音乐)
3、老师想请你们大家来给画面配上讲解的声音,课文作为讲解台词。分几个人作介绍。
A、你们看,要请几个人讲?为什么?(明确课文分三段)
B、你愿意讲哪个内容?
C、想想一名好的讲解员或导游必须符合哪几个条件?(或:你对自己的讲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长时间作准备?
E、如果你能比课文中的文字讲得更生动具体,就更了不起,老师支持你!
七、尝试讲解,点拔引导。
1、请准备好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试解
2、指名上台指着画面介绍,师生们作为游客的身份倾听并观赏,然后组织评议。
3、评选最佳讲解员:强调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
(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八、选配音乐,陶冶情感
1、你想,这些画面,我们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
(启发: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依据)
2、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不同器乐演奏的曲段,让同学们听后择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独奏
九、再播课件,激发想象
该课件有讲解有音乐,声情并茂:看看这些塑像和壁画,你想到了什么?
十、课外拓展,练习写作
请同学们课后去观赏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十一、复习字词,尝试背诵(略)
十二、习作交流,组织评议(略)
十三、作业
指导,独立完成(略)
莫高窟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1、同学们,我看见你们的脸上写着两个标点符号:一个是感叹号,一个是问号。写着问号的同学可能想问:“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写着感叹号的同学想说:“我好害怕老师抽我起来答问!”接下来,你们想问什么,尽管说。这时课堂气氛高涨。凝固的场面顿时升化了,老师顺便问:“你们想不想看老师给你们带的礼物,想的孩子请举上小手?”﹙师出示泥人﹚玩过的孩子你能说说自己的创意?你们喜不喜欢绘画?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同时板书课题。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幻灯片﹚
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已有的认识,让陌生的莫高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请孩子们带着好奇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激发学生走进课文。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孩子们在默读课文,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教师随机板板书)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2、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3、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意图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学趣盎然。同时,学生为自己的问题而定学法。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你最想读哪一段内容?﹙教师随机进入﹚
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谁愿意起来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听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
(2)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灯片)
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彩塑的神态,形象具体地感知彩塑的艺术特点。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这段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间蕴于的情感。
(4)对话追问:孩子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请你们追问一下古人,他们当时塑造神态各异的彩塑,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与课文对话,与课文交流,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5)美读感悟:把你自己对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放音乐)
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读,让语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5)想象说话: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赞叹?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灯片)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5、品读了课文,欣赏了莫高窟的壁画,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结晶”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结晶)
意图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欣赏影片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给在做的人怎样介绍莫高窟的艺术?
意图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化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附板书:
14莫高窟
彩塑
壁画
(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结晶
莫高窟教案3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中华文化泱泱五千年,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艺术珍品,你知道哪些?能说说吗?
2、生交流。
3、过渡“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驼铃声,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甘肃、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课件演示)
4、过渡“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曲折旅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它灿烂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沧桑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丽辉煌。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将会经历一次愉快有难忘的文化之旅。
二、新授
1、师:打开课文,读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2、学生简单交流。
3、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概况,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交流:地理位置、形状、名称
4、师:课文中提到了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什么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5、生交流:彩塑、壁画、藏经洞。
6、师:“课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的?”交流。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那就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精妙绝伦的彩塑吧。”
1、学生自己读文并思考,描绘自己最喜欢的一尊彩塑。
2、师生交流相机出示图片读文。
3、过渡“其实,莫高窟的彩塑有各种各样的形象,想不想欣赏一下。”
欣赏的条件用“有……的……”仿照课本上的样子说话,可以说你看到的,也可以说你想到的。
4、生看说。
5、过渡:“这么多的彩塑,每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据说,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而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难怪游客参观后,会发出啧啧赞叹呢?如果你就是游客,就在那么多的'彩塑面前,你会想写什么呢,大家一起来说说!”
6、生说
7、过渡:“同学们欣赏着这一尊尊彩塑,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它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呀,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涌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心情来读一下。”
8、生读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研究莫高窟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莫高窟的艺术载体主要是彩塑和壁画,壁画的图案、色彩是绚丽多资的,它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齐读这一段,注意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如果学生说的是飞天
学生读,出示画面。多读体会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飞天,有很多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可以想见,当时人民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他们载歌载舞,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齐读这段话。
1、注意到省略号了吗?练习说话,根据自己想到的。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2、评价
3、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脑海中飞天美妙的身姿。
过渡:“欣赏了美仑美幻的飞天,我们仿佛自己也成了飞天了,怪不得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中这样写到:我们是飞天,飞天是我们!”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看的每一副画面,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可以遥想当年,这条丝绸之路上敦煌莫高窟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热闹,读这一小节!”
五、过渡:
“干菜我们欣赏了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副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无愧是中国西北的一颗明珠。然而,来到莫高窟,有个地方,我们无法不去提起,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1、它是什么?
2、藏经洞里有些什么东西?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经书复制品。学生欣赏。谈感受。
4、过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到这里寻觅历史文化的足迹,留下了一首首诗、一篇篇文;多少音乐家、舞蹈家到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留下了一首首歌、一段段舞;多少雕塑家到这里拨开尘土将历史的浪漫与班驳深深铭刻。然而,就是这一天,灾难开始了……”
5、此时此刻,你站在藏经洞前,你想说些什么呢?谈感受。
6、带着感情读文。
过渡:“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任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卢浮宫”。
六、作业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敦煌灿烂的文化资源开发大西北,他们在做些什么?课后,请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查一查、去探寻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神韵!
莫高窟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背诵二、三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
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8)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今天,我们将走进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风采。(板书:14.莫高窟)
2.(放有关莫高窟的音像资料)简单介绍:在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3.引发学生思考:欣赏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二、自主识字,了解大意(10)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
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⑵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
三、师生互动,检查情况(7)
1.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师生评议。
3.对于思考题你有什么见解?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情况,师相机
板书:
明珠
智慧结晶
艺术宝库
四、略读一、四段,感知文章结构(10)
1.齐读第一段,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中心句并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再读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默读最后一段用“△”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词,你怎样理解?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老师相机补充。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段。
3.感受艺术的美妙,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重点难点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具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
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学生之间互评。
2.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抓住重点,体会情感(15)
1.教师谈话: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画”两部分来具体描写迷人的莫高窟。首先让我们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⑴齐读课文第二段,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几尊彩塑?
⑵出示图片(欣赏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⑶学生感情朗读。
2.教师谈话: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走进壁画长廊,去欣赏欣赏吧!
⑴出示“飞天图”及资料卡,让学生欣赏并了解。教师讲述:在所有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
⑵引导学生朗读飞天壁画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⑶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在那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怎样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对艺术、对人民的赞叹)感情朗读二、三段。
三、感情读文,感悟中心(8)
1.用“_____”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用“…”勾画出好的词,用“△”标出精彩的段,自己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
2.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莫高窟,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些,你感悟到了吗?把你的感悟讲给大家听听。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0)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更广泛地了解石窟艺术。
3.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板书设计
简介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艺术宝库
莫高窟
彩塑——神态各异
劳动人民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结晶
莫高窟教案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考一考大家。请问: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三大石窟中最负盛名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它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是我国当代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不少外国友人,为了一睹它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了解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老师发现有不少的小朋友遇到了生字拦路虎,你们有什么好处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呢?“问、查、拼……”
3、下面请大家选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认识这些生字。要求读准读通。
4、评议,随机正音。
5、游戏检查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4、交流。
四、练习写字:
学写“创、佛、楼、捕、割、衫、仿”。
1、 自主观察这6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 再仔细观察这6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全班交流。
4、 实践作业: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查找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轻声读文,标画自然段序号,解决不认识的字。
开火车巩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四不”(不可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误一字)
2、读给同桌听、互评
3、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指名说一说。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要提醒同学们在写字时该注意的事宜。
练习写字,写字比赛。要求写正确、写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5、 同桌互评。
6、 小老师范写。
板书设计:
10 莫高窟
问、 查 、猜……
读通 读准 读懂
横平 竖直 方正
莫高窟教案5篇 《莫高窟》教案相关文章:
★ 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干净8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小手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