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案3篇 树之歌教案设计

时间:2024-01-16 12:5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树之歌》教案3篇 树之歌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树之歌》教案3篇 树之歌教案设计

《树之歌》教案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的归类识字儿歌,儿歌共4句话,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的特征。儿歌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二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把识字和朗读指导有机结合。文中的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直观展示了树木的特点,教学可以依据二年级学生图文学习的特点,用好插图,帮助学生读懂儿歌。

  本课要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8个,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写字经验基础上,重点指导木字旁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相互协调。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能背诵课文第一、二句。

  3.会写“杨、枫、松、杉、桂”5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无线同屏器、树的图片、树名卡片、实物投影仪

  2.学具准备:四人小组一套树的图片和树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聊树,揭示课题

  1.(出示照片:西湖边的柳树、校园中的树)认一认照片中的树,聊聊怎么认出来的`。

  2.(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圈找树名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拿好课本,做好读书姿势,听老师读儿歌;也可以轻轻地跟老师一起读。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自己读儿歌,既要把句子读正确,还要一边读一边把树的名字圈出来。

  3.自读反馈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句指导读正确。

  (2)学生汇报圈出的树名,教师根据汇报,在课件中标出树名。

  预设1没有找全树名。请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课件中补圈树名。

  预设2圈画的树名不同。如:有的学生圈“梧桐”,有的圈“梧桐树”。

  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时,用手机拍下不同的圈法并通过同屏器显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停顿来判断。圈“梧桐”更合适。

  4.认读树名

  (1)同桌互读、互评。注意读准树名里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逐个认读树名。适时出示本地不常见的树的图片;通过图片辨认,知道“松柏”指松树和柏树。

  5.齐读儿歌

  (三)发现规律,巧记生字1.出示本课带有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杉、桂、桦”,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发现都是木字旁的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木字旁”表示字意和树木有关系。这是形旁表意。

  预设2发现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梳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右半边字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如“桐、枫、杉”,随机“彡”字源讲解;另一种情况是右半部分的读音和生字读音相近,如“梧、柏、桦、松”。小结:这些字右半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有的一样,有的相近。像这样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的字叫--形声字。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生字,很方便。2.运用形声字的规律,猜猜其他树名。出示:橡树、樟树、石榴树。学生尝试认读树名。

  (四)据文找树,读懂第一、二句儿歌

  1.出示树名:杨树。请学生从学具大信封里找出杨树的图片,并交流找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在“高”字下面画上波浪线,这就是杨树的特点)理解“杨树高”。

  2.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找到有关的信息,读懂树的特点。

  (1)学生自读第一、二句儿歌,找到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用波浪线做记号。

  (2)据文找树摆学具:小组合作,根据找到的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从学具小信封里取出树名,和大信封里的图片对应摆放。(同时,邀请一组学生到黑板前面板演)

  (3)各小组对照黑板,检查是否摆放得一样,说说这样摆的理由。随机理解:“壮”、“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随机指导朗读:读出树的特点(可以加上动作、师生对读)。随文识字:“掌、装”(“掌”和“装”也是形声字,通过给“掌”和“装”组词找朋友,帮助识记)。

  (4)尝试背诵第一、二句课文(提示:可以看着黑板上的图片来背诵)。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游戏:生字大转盘。(播放根据《课堂作业本》第4题制作的游戏转盘,学生再次认读带有“木字旁”的生字。)2.指导书写5个生字:“杨、枫、松、杉、桂”

  (1)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交流书写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出:5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右半部分都有笔画与木字旁有穿插。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笔画穿插最多的“杨”的书写。

  (3)学生练写:自主观察余下4个生字有穿插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书写5个生字。注意:笔画正确、左窄右宽、笔画有穿插。

  3.展示学生的书写,引导学生评价。

  4.二次书写。学生对照“笔画正确、左窄右宽、笔画有穿插”的要求自我评价、打星。

《树之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杨桐、松、柏、棉、枫、杉、桂、梧、桦9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棉、杉、桂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讲解杨、棉、枫三个字的书写。

  2、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课后读一读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交流句意。

  2、组织学生诵读句子,背诵句子。

  3、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特点,引出课题“树之歌”。

  学生观察交流:这三句话都与“树”相关,板题,齐读课题“树之歌”。

  【设计意图】

  通过引用与课题相关的名句,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树,并圈出11种树的名字。

  2、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同桌合作学习,认读11种树的名字,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10个词语。

  4、在课件中放大11个词语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引导学生利用交流识字方法得到的小树练习组词、造句。(学生读出小树上的字,组词、造句。例如,杨杨树小区门口有一棵杨树。)

  6、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a、重点正音:“杉”是翘舌音,“松”是平舌音,“桦”与“华”的字音区别开,要读四声。b、这10个词语中的生字都是木字旁的.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集中识字。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元化识字,比如用肢体部位“手掌”帮助识记“掌”,用字理识字法记住“杉”,用对比识字法区别“桂”与“挂”,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枫”“桐”,用编字谜的方法识记“松”,一个老公公靠在树上。)

  7、利用“字族文”识字的方法集中识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利用字族文识字的方法集中识字,或者鼓励学生多元化识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识字能力。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杨、桐、枫、松、柏、棉、杉、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重点指导“杉”的书写。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木字旁的书写要点和左窄右宽的书写要领。

  4、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书写,并巡视指导。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的生字和识字的方法。

  2、布置作业:课文中的11种树各有怎样的特点?课后继续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树之歌》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杨”字

  2、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出现的树木名称。

  3、根据树木的特点能在插图中找到每一种树。

  教学重难点:

  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出现的树木名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歌

  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树的儿歌。板书课题树之歌

  1、看老师写课题

  2、谁想变成一棵小树读读课题?

  一、学习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ppt

  2、生自读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有了拼音的帮助难不倒我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读儿歌,敢接受挑战吗?

  二、出示自读提示

  1、用小手捂住拼音读儿歌,看谁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依然能读正确。

  2、检查评价

  过渡: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刚才我们读儿歌用上了眼睛和嘴巴,这次再用心读好吗?

  三、读文提示

  默读儿歌:边读边用心思考,圈出儿歌中出现的数目名称。

  1、生边默读边圈。

  2、谁能按顺序说出儿歌中出现的树?

  A指导写“杨”。

  B生描一写二

  C生继续说完剩下的树木名称,完成板书。期间,告诉孩子们松柏是两种树,桦树有白桦。

  3、仔细观察这些树名,其中藏着许多像“杨”这样的字呢?

  A出示ppt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B继续出示ppt,这样的树还有很多,你们猜猜他们都是什么树?

  C我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又认识了一些树,如果想知道这些树长得什么样赶紧和爸爸妈妈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吧!

  四、做游戏

  1、接读游戏

  老师读树名,学生读树的特点。

  2、问读游戏

  ()高?()壮?

  3、看屏幕读

  五、找树

  1、刚才我们熟记了树名,知道了每种树的特点,但文中的'插图都是什么树,你们知道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耳朵找到每一种呢?生答(找特点)

  2、老师举例子:比如我读杨树高,我就知道高高的是杨树,那么我就在图中找最高的那一棵!

  3、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读一二句话看谁能把这两句话中的树找到,找到一种就在树木的旁边标上树木的名称。

  找到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水杉

  4.读三四句话看谁能把剩下的树找到?

  过渡:刚才我们根据树木的特点找到了11种树,下面谁能把这些树木的特点读出来?

  A指导读

  B拍手读

  C随音乐读

  六、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出示ppt

  1自读

  对照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树,还为他编写了儿歌。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树等着我们去认识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认识树木,记得写下他们的名字哦!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

  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

  银杏水杉

  金桂

《树之歌》教案3篇 树之歌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四年级语文教案3篇(鸟的天堂课文教案设计)

《桂花雨》教案11篇 桂花雨教案详细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10篇(免费下载二年级体育教案)

小班社会大家来抱抱教案3篇 幼儿园小班我们来抱抱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12篇(黄山奇松优秀教案)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3篇(科学活动教案详案)

大班社会文化春节教案3篇(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春节教案)

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 中班美术教案40案

比尾巴教案9篇

关于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3篇 幼儿园健康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