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4篇(小班社会教案大全10案)

时间:2024-02-20 18:2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4篇(小班社会教案大全10案),以供参阅。

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4篇(小班社会教案大全10案)

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体验轻、响不同的声音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知道自己发出的声音有时需要轻,有时需要响。

  3、尝试在不同的情境中,发出轻、响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园生活已有一段时间。

  2、录有幼儿嘈杂声的磁带、相关图标等。

  活动过程

  1、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轻、响不同的声音,帮助幼儿体验什么时候该用响的声音说话。

  (1)教师创设讲故事的情境,声音越说越轻,体验轻的声音有时会让大家听不清楚。

  (2)幼儿用响亮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体验一个人发言时声音应该响亮。

  2、听录有幼儿嘈杂声的磁带,帮助幼儿体验什么时候该用轻的声音说话。

  (1)播放一段幼儿游戏时发出的嘈杂声。

  (2)体验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应该用轻轻的声音。

  3、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轻,什么时候需要响。

  (1)提问:我们在幼儿园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呢?

  (2)提问:什么时候需要轻?什么时候需要响呢?(幼儿回答,教师摆放图标。)

  4、情景练习,深入体验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声音。

  (1)发出响响的声音:向客人老师问好;学习解放军有精神地走路,用响响的声音喊口令。

  (2)发出轻轻的声音:轻轻地搬椅子;大家一起轻轻地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宝宝睡觉了,大家轻轻地走到活动室门口。

  核心理念:体验

  我班孩子刚入园不久、年龄偏小,对各项活动中的规则理解模模糊糊,有时还混淆不清。常常会出现该轻时不轻,该响时不响的情况。所以,仅从科学的领域体验声音的轻和响,对我班孩子来说没有意义。我尝试从社会领域切入,把握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一个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支架,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声音,从而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班级各项活动规则。对于小班初期的孩子而言,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其体验声音的轻和响呢?我的策略是:

  1、巧用故事,体验什么时候该响。轻的情境是很难人为营造的,我想到了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创设了讲故事的情境,巧妙地抓住孩子想听清故事内容的心理,声音越说越轻,帮助孩子体验轻的声音有时会让大家听不清楚,从而理解一个人发言时声音应该响亮。

  2、听真实的噪音,体验什么时候该轻。倾听一段真实情境中的嘈杂声,引导幼儿谈感受:“你们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听不清楚?”从而体验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应该用轻轻的声音。

  3、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出轻、响不同的声音。教师创设轻、响不同的真实情境,使幼儿有机会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轻、响不同的声音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别人打招呼、喊口令时,声音应该响亮;当别人睡觉、休息时,声音应该轻些,不要影响和打扰别人。

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在混龄班开展大带小的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共同参观公园的环境,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兄弟姐妹互相关爱之情。

  活动过程:

  1、中(5)班、小(1)班幼儿牵手排队来到公园,散步参观公园的环境。

  2、在草地上进行游戏:划小船。

  3、开展一对一捡垃圾活动。

  4、中(5)班、小(1)班幼儿与教师分别留影。

  5、中(5)班、小(1)班幼儿一起留影。

  6、总结谈话:不能摘花草、树叶,不能乱扔垃圾等,要随时保护公园的环境。

  7、幼儿一起手拉手回教室。

  活动中的观察记录:

  案例一:

  我班的顾可莹平时在班里比较内向,不爱与同伴交往,今天,她与姐姐手拉手在马路上走,边说边笑,一直到敬老院,她都是那么开心,笑容挂在脸上,在给爷爷奶奶送礼物时,她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我马上让她去送,她拿着一袋礼物飞快地跑到爷爷奶奶跟前,把礼物送给了爷爷奶奶,在我的提示下,她还和爷爷奶奶唱了一首歌,和爷爷奶奶抱在了一起。

  案例二:

  夏亦成平时在班里是调皮大王,对于要求遵守的常规,他一般都要老师反复督促才能做好,对同伴时常会有一些攻击性行为。今天,在去敬老院的路上,他特别安静,总是紧紧地跟着哥哥,一直到敬老院,在那里,他也显得特别听话,在给爷爷奶奶送完礼物后,孩子们来到了公园,夏亦成总是自觉地跟着哥哥,一起捡树叶,一起拍照,一起玩耍。

  从以上两个案例看出,孩子们喜欢交往活动,而且混龄活动让他们有了一种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交往让他们觉得快乐、自由,孩子们在自主的.交往中,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孩子们逐渐放弃“自我中心”的概念,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着共同分享、关爱他人。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将为幼儿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使幼儿获得交往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⒈认识常见水果,知道其名称。

  ⒉观察水果皮、摸水果猜名称、听指令摸水果的游戏活动,感知水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水果、水果刀、牙签,盘。

  活动过程:

  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它是谁?它就是小叶子娃娃(出示纸偶小叶子娃娃)你们知道小叶子娃娃今天要干什么去吗?以拟人化的手段讲述故事:秋天到了,天气凉爽,小叶子娃娃要去秋游,走着走着来到了一片果树林里,果树上结满了许多果子。有红的、黄的、还有桔黄的,非常好看,看着看着,小叶子忽然闻到一阵很香的味道,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原来是树上的`果实成熟了,是它们发出的香味。小叶子看着树上的这些果子,想和它们交朋友,可是它们又不认识这些果子,不知道这些果子的名字叫什么,小朋友你们认识吗?咱们一起告诉小叶子这些水果的名字。

  ⒊引导幼儿看大屏幕上的各种水果(苹果梨子)说出名称、形状、特征。

  ⒋与幼儿一起举行一个水果品尝会。把水果分别放入盘中,让幼儿用牙签自由品尝,并说出其味道。

  ⒌教育幼儿多吃水果。告诉幼儿水果里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常吃水果对身体有益。

  ⒍秋天水果品种多样

  秋天里还有很多好吃的水果。请幼儿看大屏幕,与幼儿一起告诉小叶子水果的名称。小叶子说:“谢谢小朋友帮我认识了这么的水果,天快黑了我要回家了”。

  ⒎制作水果娃娃

  小朋友小叶子要回家了,我们做一个水果娃娃送给小叶子好不好,一起制作水果娃娃。

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红绿灯,知道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培养交通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标记。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1、引导幼儿看图,观察挂图。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在什么地方呢?

  教师:哦,在马路上,那画面上都有谁在呢?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小结:在马路上,小朋友和大人在一起,他们手拉着手,正在准备过马路呢!

  二、引导幼儿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并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教师:小朋友知道在马路上,谁在指挥行人和车辆走和停呢?

  教师:那除了交警叔叔还有什么呢?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指着红绿灯)

  教师:哦,原来呀,是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呢?

  教师: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交通信号灯,一共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绿色。红色表示请正在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停一停,黄色表示马上就要换成另一种颜色了,而绿色则表示可以通行了。

  三、引导幼儿知道上街时要跟紧大人,初步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街上的车辆非常的多,我们上街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在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上街,过马路的时候要拉紧大人的手,看清交通信号灯过马路。

  四、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老师这里把应该怎么过马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听完后带领幼儿反复念几遍儿歌,最后请幼儿自己试着念一念。

  五、结束活动。

精品小班社会教案范文4篇(小班社会教案大全10案)相关文章:

通用小班教案3篇(小班教案简短实用)

小班预防近视眼健康教案模板6篇(幼儿园小班预防近视健康教案)

中班社会盲人——我们的朋友教案3篇(大班社会盲童朋友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小鸡捉虫3篇(幼儿园小班健康小鸡捉虫)

小班健康小鸡捉虫教案4篇(小班健康小鸡捉虫子)

小班安全上下楼梯知多少教案3篇 安全教育小班教案上下楼梯知多少

小班语言教案:长大了4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大了

小班语言我在长大教案6篇(幼儿园小班我在长大)

小班数学有趣的图形娃娃教案3篇 有趣的图形娃娃活动反思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范文6篇(小班数学教案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