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2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案,以供参阅。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利用其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确定单位,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找出单位。
2、(1)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2)说说你是怎样思考和解答的?
(3)学生分析教师板演线段图。
3、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动一下。分析解答。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问:这两道题有没有相同的条件?(有,都已知吃了这袋大米的不同的地方在哪儿?(前者已知一袋大米的重量,求还剩的重量,后者已知还剩的重量,求这袋米的重量。)
(3)我们把这道题也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应从哪个条件入手找单位
(4)谁来分析这个条件?
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板演线段图。
(5)上道题是已知单位1的重量,求还剩的重量,这道题呢?谁能把条件和问题标在图上?
生在黑板上画出。
(6)对比两道题的线段图说一说是怎样变化的。(条件和问题互相转化了。)
(7)无论谁为条件,谁为问题,题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变了吗?(没变)
(8)说一说上题在解答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总重量-它
(9)现在买来大米的重量是未知的,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方程)
(10)试着在练习本上列方程解答。
(11)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①生口述:
答:买来大米40千克。
②买来的重量还剩几分之几=还剩的重量。
③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解答,你认为这两道题实际上什么相同。
数量关系相同。
④解答方法相同吗?为什么?
解答方法不同。单位已知,可根据数量关系用算术方法解答;单位未知,可用x代替,运用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⑤出示例7。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画图分析解答。
a、从这个条件可以看出题中是几个数量相比?
两个数量相比。
追问:哪两个?
四月份实际烧煤量和四月份计划烧煤量。
我们应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为什么?
把原计划烧煤量看作单位。因为和它相比,以它为标准,所以把它看作单位。
②画图时我们要用两条线段表示两个数量,先画谁呢?
先画原计划烧煤吨数。
下一步画什么?
实际烧煤吨数。
指名回答:把计划烧煤量看作单位,平均分成9份,实际比计划节约的.烧煤量相当于这样的1份,即节约的烧煤量占计划烧煤量。
这两条线段谁为已知?谁为未知?
③指图提问:计划烧煤量与实际烧煤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计划烧煤吨数-节约吨数=实际烧煤吨数。
计划烧煤吨数未知怎么办?
设计划烧煤吨数为x,用方程解答。
④试做在练习本上。
⑤反馈:说说你的解答方法及依据。
a、学生独立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b、反馈提问
c、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依据的等量关系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例6、例7与前边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数量间的等量关系相同,解答方法不同。
(四)巩固反馈。
(1)课本第74页1题。
(2)根据列式补充条件。
(五)布置作业。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以后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利用百分数进行利息的计算,同时让学生学会解决储蓄的有关问题,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在五年级的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运用方程解决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本节课是利用百分数计算利息,与已有知识联系紧密,难度不大,易于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与储蓄有关的术语的含义。
2、经历通过模拟实践、合作交流,探索利息的计算公式,并应用公式计算利息,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储蓄的意义及作用。
难点:掌握利息和税后利息的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3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52页~53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按比例分配)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 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
3、课件演示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请学生板演)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 20×2=40(平方米)
方法二、3+2=5 100× =60(平方米)
100×=40(平方米)
……
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 :2
……
6、练习:
如果你来分配这100平方米的保管区给六(1)班和六(2)班你准备按这样的比来分配,并把两个班保管区的面积算出来。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7、出示:学校新买来315本新书,要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怎样分配才合理呢?
(1)小组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最后统一到按照各班人数进行分配比较合理。
(2)增加条件:六(1)班34人,六(2)班36人,六(3)班35人。
(3)问:3154本书按照人数分配,就是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呢?
(4)学生独立解答。
(5)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8、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按比例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三、开放运用,体验成功
小明九月份共用去零花钱30元,具体用途及分配情况见下表:
零花钱30元
买学习用品
买零食
玩游戏机
1
3
6
?
?
?
1.你能算出小明的各项支出是多少元吗?
2.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安排这30元零花钱?能用表格展示出来吗?
1、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表格,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和计算钱数的方法。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并能掌握检验方法。
2、根据题意,能画线段图分析图意。
3、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数学,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过渡引入
1、根据题意,判断谁是单位1,并写出各题的数量关系。
(1)故事书本的2/5等于连环画的本数。
(2)梨重量的7/8是840千克。
(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3 。
2、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这两组算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课知识有联系,通过学习,为学习新知作过渡。]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我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根据题意与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根据题意,启发学生: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
体重× 4/5 =体内水分重量
师引导: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该怎样求?能不能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式,设未知数χ,再列方程求出?
(4)学生尝试练习方程解答,个别板演,教师点评。
(1)解:设这个儿童体重χ千克
(2)算术法:28÷4/5 χ× 4/5=28 χ=28÷4/5
χ=35答:这个儿童体重35千克。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 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7
教材分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男孩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教材中的算一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安排,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学生明确了“增产百分之几”的意思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增产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二、百分数的应用
1、 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 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 班内交流
方法一: 7 - 5.6 = 1.4(吨)
1.4 ÷ 5.6
= 0.25
= 25%
方法二: 7 ÷ 5.6
= 1.25
= 125%
125% - 100% = 25%
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 ,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61 - 2.25) ÷ 2.25
= 0.36 ÷ 2.25
= 0.16
=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说自己感触很深。这节课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观整个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在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较好。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
3、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自我介绍
同学们,首先,老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阳城县蟒河镇。大家听说过蟒河吗?去过吗?十一长假老师欢迎大家到蟒河去,到时老师可以做你们的免费导游,好吗?我叫王宏亮,希望大家在课堂上的发言像老师的名字一样宏亮。
2、同学们,请大家环顾一下教室,有什么感觉?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课前,老师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天到会的老师共有90人,其中男教师50人,女教师40人。有这么多领导老师光临我校,首先,我们应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他们来首先是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关心、指导我们的学习。他们直面要听六年级的课,而且点名
要听六(1)班的数学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听说六(1)班同学个个都是敢于发问、善于思考、反应敏捷、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好学生。因此,请大家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亮出自己的真正水平。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复习分数的应用(板书:分数的应用复习课)
三、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老师相机板书)
2、小组评价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真是名不虚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大家不仅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而且能熟练的解答出来。大家都是未来的爱因斯坦。下面请同学们再看黑板,老师又摘录了两个条件,并且标上了序号。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两个条件,自己补充合适的问题(提示:其他条件可以当作问题,如已知男教师人数可求女教师人数)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并列出式子,能行吗?请大家试一试,做在答题卡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一起交流。
3、学生编题,列式,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4、全班交流。
师:现在我们全班交流一下,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交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我们的'思维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交流过程略)
5、小结评价
同学们说得真是太精彩了,一下子编出了这么多应用题,而且每一道应用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实际上大家已经概括出了分数应用题的各个类型。小明也听说大家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他有两道难题想请大家来帮忙。
四、实际应用
1、小明说:我去年十岁,体重60千克,今年上半年体重增加了1/10。经过暑假减肥,我的体重终于减轻了1/10。同学们,我现在与去年相比是变重还是变轻了呢?
A、大家先来猜一猜。
B、请大家验证一下,迅速算一算就知道了。
C、学生计算交流。
D、小结:很好!看来小明减肥确实有效果,但是效果还不太明显。因此,大家想对小明说些什么呢?
2、小明说,他爸爸开了一个商店。同时购回两种不同价格的衣服,但都以相同的价钱48元卖出。其中一件赚了1/5,另一件赔了1/5。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这两件衣服合起
来,是赔了还是赚了?还是不赔也不赚?
A、学生交流讨论。
B、全班交流。
C、小结:看来数学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学好了数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复习了各类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大家能够做到一题多问,一题多编,一题多解。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大家能够这样坚持长期的训练,头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聪明,未来的科学家将会在我们六(1)班中诞生!
板书设计:
分数的应用复习课
①男教师有50人 ②女教师有40人
③男教师比女教师多1/4④女教师比男教师少1/5选择条件 所求问题 解决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9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
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⑵、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 ,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
(1)卖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x-36=20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1+)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结
1、今天学习了两道应用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小黑板、课前请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测试百米跑步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整理和练习。
二、基本练习
1、根据下面的条件,说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徒弟的3倍少18个。
(2)一堆黄沙运走了30车后还剩下16吨。
(3)一条围巾的价钱比一副手套价钱的2倍多25元。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学校舞蹈队有x人,歌咏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歌咏队有( )人;舞蹈队和歌咏队一共有( )人,歌咏队比舞蹈队多( )人。
(2)踢毽的和跳绳的每组都是x人,踢毽的有5组,跳绳的有8组。踢毽的有( )人,跳绳的有( )人;踢毽的比跳绳的少( )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 )人。
三、练习与应用
1、求x的值
(1)三角形面积275cm。 (2)长方形周长9m。
第(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列方程的依据以及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第(2)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方程。交流时师随机板书不同的方程,并让学生说清列方程的依据。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2x+1.5×2=9 (x+1.5)×2=9 x+1.5=9÷2
问:这几个方程哪些你会解了?请你说说应怎样解?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注意个别辅导。)
交流完后,让学生解自己所列的方程,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理解的'方程来解。
指名3位学生分别板演。再集体交流。
2、第6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3、第8题
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大约是一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百米赛跑速度的3倍,大约比这名运动员每秒多跑20米。这名运动员每秒大约跑多少米?这只猎豹呢?
先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体育课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是每秒多少米?
再让学生解答问题,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想。
四、思考题
盒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红球和白球。每次取出6个红球和4个白球,取了若干次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一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原来有红球多少个?
学生读题后可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取了若干次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
再让学生列方程解答。交流时说说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些什么收获呢?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1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有效情境,自然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分橘子的方法,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不公平,而按照学生人数的比来分橘子比较合理,将学生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节课,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探讨中来。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和活动的空间。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橘子,鼓励他们实际分配,并做好分配的`记录,使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有了上面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进行分配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的空间。在学生探究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后,组织他们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信息。(课件出示)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提出问题。
把这些橘子分给1班和2班,怎样分合理?
3、讨论分配方案。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分法。
(1)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预设
生1:可以每个班各分一半。
生2: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配。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班的人数不一样,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而根据两个班人数的比3∶2来分比较合理。
4、引入课题。
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为后面的动手操作、分析推导解题方法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初探新知。
要把这筐橘子按3∶2分给1班和2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分?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
1、小组交流后学生动手分配。
引导学生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
2、记录分配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基础。
3、各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分法。
引导学生不断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
4、在这次分小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感受。
(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是3∶2)
设计意图:在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另外,学生不断地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不断地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2
学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作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二、新课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评价
(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
(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显示课题,齐读)
2、计算电费
(1)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会儿,刚巧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电费的清单。原来,“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60元。”(显示)王叔叔想看小明这个小主人合不合格,就问小明:“你们家上个月交了多少元电费?”
(a)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
(b)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2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案相关文章:
★ 小班数学游戏认识大小和长短教案3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游戏教案《认识长短》)
★ 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
★ 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案9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按abc规律排序教案
★ 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