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通用6篇 中班艺术教案

时间:2024-03-07 09:4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通用6篇 中班艺术教案,以供参考。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6篇 中班艺术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

  活动目标  1、观察水的冷热对泡茶的影响。  2、能清楚的表达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茶叶、一壶冷水、一壶热水、茶壶两个、一次性纸杯(每人两个)  2、冷热水泡茶对比表。

  活动流程  讨论:喝过什么样的茶?  实验:分别用冷、热水泡茶。  统计:比较冷、热水泡茶的不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多种感官地运用了使他们的探索更加立体化,在对比统计中这些结果变的更具体了。  幼儿们在活动中达到了自主学习与自由交流,在一次次的对比中,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对冷、热水泡茶的不同感受。他们观察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说热的好喝;有的说冷的好喝;有的说热茶是苦的`;有的说热茶有点香;有的说凉的好喝,凉的甜;还有的说茶被热水烫开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但他们都第一时间清楚的表达恶劣自己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2

  活动准备

  电教设备:投影仪、电脑。

  制作树叶标本过程的录像和做好的树叶标本若干。

  到户外观赏落叶,并捡回自己喜欢的各种落叶,要求树叶完整、平整。

  制作标本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抹布、较厚的旧书(幼儿自带)、皱纹纸。

  活动目标

  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材料。

  感受树叶的'多样与美丽,对植物产生探究的兴趣。

  知道制作树叶标本的前期准备过程:采集、清洁与干燥,初步了解树叶标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观赏树叶标本的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

  2.教师:小朋友都喜欢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捡回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树叶。老师也很喜欢各种美丽的小树叶,你们看这些都是老师喜欢的落叶,它们好看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欣赏树叶标本,了解制作标本的意义。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标本与落叶的区别。

  教师:这些树叶和小朋友刚捡回来的树叶一样吗?这些树叶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树叶标本)

  2.幼儿观赏树叶标本。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树叶标本:你们见过树叶标本吗?在哪里见过?

  (2)教师:为什么有人要采集树叶做标本?标本有什么用?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标本就像照片一样,它能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许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树叶标本不会枯掉、也不会腐烂,因此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三、播放录像,让幼儿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简单方法。

  1.让幼儿猜猜、说说制作树叶标本的方法。

  2.观看录像,教师肯定幼儿的已有经验。

  3.重点讨论制作树叶标本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树叶,为制作树叶标本做准备。

  引导幼儿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树叶标本的初步工作:选择完整、平整的树叶—用抹布清洁树叶—用皱纹纸干燥树叶—用较厚的旧书夹压树叶。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活动区提供各种树叶标本,供幼儿认识。

  日常渗透:带领幼儿定期为树叶换皱纹纸,待观察若干天树叶完全干燥后,就可进行标本制作。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3

  活动目标

  1、感知面粉的特性。

  2、初步学会和面,能将干面粉变成面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各种面点模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

  引导语:(出示面粉)咦,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吹一吹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2、集体交流,了解面粉的特性。

  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粉状的`、轻的。

  二、观看教师示范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重点观察水和面粉的比例。

  1、讨论制作面团的方法。

  引导语:面粉 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做面包、馒头前要先把干面粉变成什么呢?(面团)怎样把干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让幼儿猜测哪份面团做出来的面食最好吃。

  3、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4、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提出操作要求:①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②要及时揉捏面团。③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④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经验交流。

  4、制作小点心,感受成功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4

  活动背景:最近我们要求

  幼儿在双休日中和家长共同收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为开展新主题的开展作一些准备。今天是主题活动的第一天,幼儿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肯定急于展示一下,于是我们开展这一活动,便于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

  活动目标:

  1、 互相交流有关昆虫的资料,萌发对昆虫的探究兴趣。

  2、 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我们的关系。

  材料与工具:

  幼儿收集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

  过程设计:

  一、 师提问,引出讨论的主题:

  你们收集到哪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二、 请幼儿自由发表各自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教师作适当的记录。

  三、 展示资料,幼儿互相参观并交流有关昆虫的话题。

  小结:幼儿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昆虫的奥秘。

  反思:

  幼儿第一天开展有关于昆虫的知识讨论,兴趣非常浓厚,个别幼儿带来的书籍中介绍的昆虫的知识也较为丰富详尽,可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截取有针对性的昆虫开展探索与讨论!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5

  活动目标:

 让小朋友在活动小认识摩擦力.初步了解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

 培养小朋友对摩擦力的兴趣,发展动手能力。

  难点:

 操作技能的掌握。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积木、瓶子、笔、拔河绳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活动让小朋友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1)让小朋友用手搓桌面,用脚搓地面,然后说说感觉?(有一种力阻碍磨擦即摩擦力)

  (2)再让小朋友扫地,擦黑板,擦玻璃,了解扫帚与地面问、板擦与黑板间、布与玻璃之间也存在摩擦力。

  2.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辆同样的小汽车在相向斜画的积木上往下滑,其中两个斜面上分别铺有一块毛巾,一块手帕,让小朋友看看想想哪辆汽车走得最快,哪辆汽车走得最慢,说说为什么?(铺有毛巾的斜面上的汽车走的最慢,因为毛巾最粗糙摩擦力大。斜面上铺有手帕的汽车走得最快,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1)拧紧的瓶盖打不开怎么办?引导小朋友回忆用肥皂洗手滑溜的感觉.尝试用肥皂水把瓶子打开,因肥皂水可减少摩擦力。

  (2)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自行车链子转动不灵活怎么办?(给幼儿提供石蜡、柴油让小朋友尝试,用减少摩擦力来解决问题?)

  (3)你手中的钢笔怎样才不易被别人拔出?爬杆时怎样爬的`快?(让小朋友亲自体验活动,从中得出答案:用力握紧(或夹紧、可以增大摩擦力):

  (4)在地板坎教室里走路易打滑怎么办?(穿上带花纹的鞋子,加大摩擦力)

  (5)下雨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马路上行走,怎样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可以在路上放些木屑、煤灰和黄沙,加大摩擦力)

  活动结束:

  把材料放入操作区便于小朋友继续操作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6

  设计思路:

  昆虫世界充满了奥秘,各种昆虫长相各异、奇特,昆虫的卵生性使它的生长过程充满神秘。美美和丑丑就是毛毛虫变蝴蝶的两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形象,毛毛虫怎么变蝴蝶这一问题引发了孩子探索昆虫的欲望。因此,我便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活动带领幼儿进入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关注、体验蝴蝶的生活、探索蝴蝶成长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认识蝴蝶并初步了解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2、借助故事比较美美和丑丑不同外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活动重难点:了解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图示。

  经验准备:学会儿歌《我想变成一直蝴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1、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色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2、那你们见过哪些蝴蝶呀?

  3、我们小朋友见过那么多蝴蝶,我们在仔细的看一看蝴蝶到底长的怎么样?

  4、这只蝴蝶长的漂亮吗?所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美美”

  5、美美长的那么漂亮,它除了有美丽的翅膀,还有什么

  6、小结:蝴蝶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有两对翅膀,六只脚。只要有这些特征的我们都说它是昆虫。

  二、认识美美和丑丑,观察比较不同的外形特征。

  有一天,蝴蝶美美飞呀飞呀来到了花园里。遇到了毛毛虫。

  1、蝴蝶美美在公园里遇到了谁呀?(毛毛虫)

  2、毛毛虫和蝴蝶长的一样吗?长的哪里不一样?

  3、所以毛毛虫也有一个名字叫丑丑。

  3、运用故事,引出蜜蜂的话

  4、幼儿讨论:美美是不是丑丑变的呢?让幼儿猜测!

  三、观看录像,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1、胡老师今天准备了一段录像,请你们仔细的看一看,蝴蝶是不是毛毛虫变的?

  2、请幼儿说说丑丑是不是美美小时候的样子。

  3、丑丑是怎样变成美美的?

  4、梳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图,卵——毛毛虫——蛹——蝴蝶

  5、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小朋友,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吧!

  幼儿扮演毛毛虫,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四、拓展教育

  1、昆虫世界里还有哪些动物也和毛毛虫和蝴蝶一样,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了的不一样?

  2、幼儿继续探索,各种途径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蝴蝶的基本特征,同时,让幼儿欣赏蝴蝶的美丽来与后面环节毛毛虫的丑形成对比埋下伏笔。

  鼓励幼儿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观看PPT蝴蝶的生长让幼儿了解先是小小的虫卵,然后变成毛毛虫,再后来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

  通过我想变成蝴蝶这一环节,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巩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6篇 中班艺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最奇妙的蛋》12篇 最奇妙的蛋中班语言

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2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20细)

实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3篇(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六一儿童节教案10篇 中班六一儿童节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5篇 中班健康教案

中班语言同行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同行》)

合集大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

大班科学教案5篇 科学区教案大班

中班语言西瓜船教案3篇(西瓜船中班讲述活动)

中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吃西瓜3篇(幼儿园中班语言老鼠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