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优选6篇 幼儿园优秀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08 19:3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优选6篇 幼儿园优秀小班教案,供大家参阅。

小班教案优选6篇 幼儿园优秀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优选1

  活动目标:

  老师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幼儿能正确辨别沉浮现象,认识“ ↓ ”“ ↑ ”标记。乐于参与科学小实验,培养探索精神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钥匙、弹珠、之类的可以沉的东西。

  2.泡沫、乒乓球之类的可以浮的东西。

  3.盆子、水。

  4.沉、浮标记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介绍材料的名称。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玩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2.幼儿操作并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现象。

  (1)“这些好玩的东西好几天没有洗澡了,我们来帮它们洗洗澡吧!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3.介绍“沉”“浮”概念。

  (1)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将幼儿说的物体放在盆里,一起观察物体的沉浮。

  (2)“我们把钥匙、弹珠、之类的东西沉在水底的现象叫“沉”.我们把泡沫、乒乓球之类的东西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叫“浮”。

  4.认识“ ↓ ” “ ↑ ”标记。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更好玩的游戏,但是得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照片,看看都有什么?它是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的?

  (2)“沉”我们可以用“ ↓”表示,表示它沉在水里。

  “浮”我们可以用“ ↑ ”表示它浮在水面上。

  (3)幼儿自己选择照片,把它贴在相应的`标记下。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玩这么多,知道了沉和浮,我们把像钥匙、弹珠之类的东西沉在水底的现象叫做“沉”,我们把泡沫、乒乓球之类的东西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叫做“浮”,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玩一玩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小班教案优选2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区分公鸡与母鸡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公鸡、母鸡图片各一张、小鸡图片、鸡蛋一个

  公鸡头饰、母鸡头饰、小鸡头饰(10只)五种颜色的毛毛虫若干条,数字卡1--10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

  2、教师:我们一起听一听这是谁的叫声?(放录音:小鸡的叫声)

  3、教师出示小鸡图片,教师模仿小鸡说话:小朋友们好,我来看一看,教室里都有谁呀?哦,有小朋友,老师,还有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我的爸爸妈妈在哪呢?请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

  二、认识公鸡、母鸡,区分公鸡、母鸡的不同

  1、出示公鸡、母鸡的图片:小朋友们看一看,哪只是小鸡的爸爸,它叫什么名字?哪只是小鸡的妈妈,叫什么名字?

  2、公鸡的头上有什么?母鸡头上有没有?(谁的鸡冠大?);公鸡身上有什么?母鸡身上有没有?公鸡的羽毛长的怎么样?谁的羽毛漂亮?

  3、公鸡的身体后面有什么?母鸡有没有?公鸡的尾巴长得怎么样?谁的'尾巴长得大?

  4、公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本领?

  母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本领?(若幼儿说不出,出示鸡蛋让幼儿看看)

  三、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1、小朋友们谁知道,小鸡是谁生的呀?(谁是小鸡的妈妈)

  2、小鸡是怎样出生的呢?(请幼儿回答)

  3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解说。

  四、游戏:捉小虫。

  1、“今天小鸡的一家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请它们吃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喜欢吃的食物(米 小虫),“现在就请小朋友来学小鸡,老师来做鸡妈妈,大家一起去草地上捉毛毛虫吧!”(要求幼儿一个跟一个排好队,捉虫子时要做到不争不抢)。

  2、请幼儿将捉到的小虫按颜色分类,将小虫放在相同颜色的碟子里。

  3、给每个碟子里的小虫送数字宝宝。

  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小鸡的一家都很开心,因为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而且还给它们捉到那么多好吃的虫子,小鸡说呀,要把小虫都带回家去吃呢。小鸡它们要回家啦,那我们就给它们表演一个节目送它们好吗?”

  2、律动:大公鸡、大母鸡、小小鸡。

小班教案优选3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转变为蝴蝶的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

  掌握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化过程。

  活动难点:

  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过程,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

  活动准备:

  蝴蝶成长的ppt课件、蝴蝶成长的视频、蝴蝶成长的图片、音乐《蝴蝶》和《毛毛虫变蝴蝶》、蝴蝶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说谜语,幼儿猜谜。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彩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自在。

  2、出示蝴蝶图片师幼一起做律动《蝴蝶》。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教师小结。

  二、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

  1、以美美和丑丑的故事引入,请幼儿猜想丑丑的愿望会实现吗?

  2、观看蝴蝶成长的视频,完整的欣赏蝴蝶的成长过程。

  3、播放课件,请幼儿回忆蝴蝶成长的的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1)卵:蝴蝶首先做了什么?学一学卵的样子。

  (2)毛毛虫: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呢?学一学卵怎么变成毛毛虫的。(会吃树叶)

  (3)蛹:毛毛虫长大后会做什么事呢?怎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学一学蛹的样子(吐丝,在里面变成蝴蝶)

  4、教师请幼儿操作蝴蝶成长过程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幼儿记忆。

  5、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三、活动延伸

  1、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2、播放音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出教室。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小班教案优选4

  活动目标:

  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若干篮;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利用木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明明想请小朋友玩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明明为什么难过地哭了?妈妈对他说什么?

  2、引导幼儿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幼儿操作《谁做得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该把笑脸给谁?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送回家又什么好处?

  4、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活动延伸: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在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幼儿学会分类、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幼儿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收拾玩具的习惯,还节省了老师的时间,让老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老师要尽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幼儿得到锻炼和提高。

小班教案优选5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了解气球的大小变化原理。

  2.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状态。

  3. 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气球二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题。

  1.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气球喜欢吃气。

  2.律动《气球舞》。通过观看气球飞舞的各种样子,引导幼儿表现气球在吃饱气后的各种状态。

  二、模仿游戏《气球睡觉了》。

  1.观看、讨论气球放气时的形态变化,引导幼儿说一说“气球宝宝转转转,然后躺下休息了。”

  2.模仿气球放气的状态。幼儿和教师一起随着音乐表演,重点引导幼儿表现气球转转转,躺在地上休息的情景。

  三、律动《快乐的气球宝宝》

  “现在让我们来变成气球宝宝一起做游戏吧!”幼儿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游戏。

小班教案优选6

  活动目标:

  1.讲讲做做玩玩,学习穿袜子的正确方法。

  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能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愿。

  3.使幼儿养成自己事情能够自己做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教师与幼儿脚上穿一只袜子。

  2.场地上放着每个幼儿的另一只袜子(打乱散在地上)。

  3.场地上放好幼儿的座位。

  活动过程:

  一:帮助袜子找朋友

  1.进场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带幼儿进活动室,一起做小脚游戏。

  小脚丫,小脚丫,点点头,摇摇头,拍一拍,搓一搓,脚尖碰一碰,脚跟碰一碰。

  2.咦,你们的脚上怎么只有一只袜子

  引出帮袜子找朋友。

  老师提出找袜子要求:在找以前要先看看,和你自己脚上的袜子比一比,要找到最合适的朋友。

  3.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1)“你帮你的袜子找到朋友了吗?那我们来看看袜子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它们两个是好朋友?”大,考吧.幼,师,网(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一双袜子就是一模一样的在一起,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3)“为什么要两只两只做好朋友?”

  小结:让幼儿知道人有两只脚,两只叫一双。

  二:学习穿袜子

  1.幼儿先自己尝试穿袜子,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

  2.请个别穿得不对的幼儿到前面,教师和幼儿一起寻找原因,用儿歌小结示范穿袜子的`正确方法:拿起袜子瞧一瞧,找到袜跟别弄错,袜跟朝着下面放,小脚用力往里钻,脚趾钻到最前面,脚跟放到袜跟上,我的小脚真舒服。

  3.幼儿再穿一次,提醒幼儿边念儿歌,边练习。

  教师教育幼儿以后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在幼儿园午睡时袜子脱下来要放好,把它放在一起,睡醒了要自己穿。

  4.游戏:碰一碰

  师:“小朋友们真棒!给我们的袜子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去找个朋友做做游戏吧!”

  三:游戏结束

  1.教师总结。

  2.带幼儿出场。

  教学反思:

  1: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讲解穿脱袜子底过程细致,静动结合,既关注整体也不忽略个体,让幼儿再帮带中学习本领。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开始环节如果让幼儿先观察各式各样的花袜子引出幼儿对袜子的喜爱之情引出活动目标比较好,爱美之心,幼儿比成人更胜一筹,练习过程如果能增添一些优美的音乐效果会更好。

小班教案优选6篇 幼儿园优秀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7【5篇】

幼儿园小班识字教案11篇(幼儿园小班字卡识字教案)

幼儿园小班识字教案12篇(幼儿园小班运动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迎春花开了》3篇 小班数学迎春花开了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教案范文6篇 小班美术教案详案

小班新年好教案5篇 小班新年好完整版

小班语言游戏教案11篇 角色游戏小班教案

艺术活动小班元旦舞蹈教案12篇 小班元旦舞蹈表演

橡皮膏小熊小班教案7篇 小班健康《橡皮膏小熊》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