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案4篇(纸船和风筝 教案)

时间:2024-03-25 17:2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纸船和风筝》教案4篇(纸船和风筝 教案),供大家参阅。

《纸船和风筝》教案4篇(纸船和风筝 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前半段故事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气。

  活动准备:

  1.小棕熊和红松鼠的手偶(或图片)。

  2.教学挂图:《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

  3.故事磁带、录音机。

  4.幼儿已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2。教师出示小棕熊和红松鼠手偶,讲述《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故事的前半段。

  3。教师:故事里有谁?小棕熊和红松鼠住在哪里?他们会做什么事让朋友高兴?

  (二)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故事。

  1。教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结果,谁也不让谁。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不再有漂流的纸船。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俩和好呢?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让小棕熊和红松鼠和好的办法,尝试仿编故事结尾。

  (三)集体欣赏故事结尾。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鼓励幼儿说说:小棕熊和红松鼠后来是怎样和好的?

  2。教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教师小结:两个小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那样大家才能快乐。

  (四)出示教学挂图,带领幼儿完整地欣赏和阅读故事。

  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和教师的身体语言参与讲述故事内容。

  (五)集体完整的欣赏故事录音。

  (六)表演音乐活动“好朋友”。

  随着音乐的节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歌边两两结伴表演《好朋友》”,让幼儿感知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情感。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正方形纸、长方形纸等让幼儿进行折纸船做风筝等活动。

  2.家园共育: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节假日去放风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生成活动,没有教学挂图的。这对于一个刚刚升入大班的幼儿单单倾听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故事的内容,我自制了几张故事图片。在活动中幼儿能从画有风筝和小船的图片上了解故事的内容,从第一张图片中风筝上的49和小船的49,初步了解故事的题目含义。在活动中幼儿能跟着老师的引导从图片上观察到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的发生,在幼儿猜测故事结尾时,幼儿就能根据前面的图片比较的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见图片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能给幼儿的想象提供基础,能激发幼儿想象力、能给幼儿的想象创造空间。

《纸船和风筝》教案2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16个生字。

  ⒉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⒋通过读文,知道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

  设计理念:

  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效率,还能在情境中“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会焕发无穷的活力。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情境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⒉要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必须花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得充分,课文中的形象就鲜活起来,课文中的情感就能流动起来,课文中的语言也会积淀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本节课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的朗读形式:个人读,同桌互读,评价读,品味式读,交流式读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验,读中感受。

  3.力争通过读书实践,能够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感,感受到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故事,边放Flash

  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

  4、揭题《纸船和风筝》

  5、指名读课题,(指导“风筝”的“筝”是读轻声的)

  二、体验角色

  1、请出两个小动物(小松鼠和小熊)

  2、跟小动物打招呼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4、分动物标志

  5、检查是否进入角色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提问:如果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生字你会怎么办?

  2、学生交流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用喜欢的方式认识这些生字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句子

  5、指名读,开小火车,小老师领读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找家让小朋友画出两个小动物的家

  2、过渡(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3、读课文2-7节

  4、随即采访一只小松鼠,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5、出示纸船①你是怎样把这只小船送到小熊家的?请你演一演

  ②你为什么这么演?

  ③理解“漂流”的意思。

  6、采访小熊提问:①小松鼠希望你每天快乐你的心情怎样啊?

  ②找一找文中的一个词语代表你现在的心情。

  ③理解“乐坏了”,指导朗读。

  7、请全体演小熊的`小朋友齐读第四节,比一比哪只小熊乐坏了。

  8、指名读。

  9、采访小松鼠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10、你是怎样把这只风筝送到小熊家的?

  11、小熊希望你每天幸福你的心情怎样啊?

  12、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心情。

  13、学生点评

  14、教师总结:(美丽的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五、拓展活动

  我想小朋友现在一定也很想送一样礼物给你的好朋友,拿出准备的白纸你可以折纸船也可以折其他礼物送给别人。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

  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3、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教课本内容的时候比较仓促,也没有很好的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4、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

《纸船和风筝》教案3

  教材分析

  《风筝和纸船》是一个富有童趣,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故事让幼儿充分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能够说出故事中小棕熊和红松鼠的对话,尝试说出应该怎样处理生活中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3。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棕熊和红松鼠的图片各一个、纸风筝和纸船若干、录音机、磁带、故事背景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感觉怎么样?

  2。依次出示小棕熊和红松鼠的图片、背景图,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小棕熊住在哪里?红松鼠呢?

  它们住的那么远,怎么会成为好朋友呢?它们是怎么做的呢?

  (2)继续讲述故事6—8段,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红松鼠看到风筝上的祝福,心情是怎样的?它会怎样做?

  小棕熊和红松鼠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小结:跟对方说对不起、给朋友送礼物、主动打电话,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幼儿熟悉故事9—11段内容。它们和好了吗?他们是怎样做的?

  小结:红松鼠在纸船上写了“你愿意和我好的话,就放一只风筝吧”,小棕熊放了九只风筝呢!说明小棕熊心里很希望和红松鼠和好。

  3。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情节变化。

  (1)提问:小棕熊和红松鼠是怎样和好的?

  (2)结合生活实际,请幼儿讲一讲:你喜欢小棕熊和红松鼠吗?为什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都喜欢玩些什么?大家一起玩要注意什么呢?

  附:

  风筝和纸船

  红松鼠和小棕熊是很要好的朋友。红松鼠住在山顶上,小棕熊住在山脚下。他们很高兴有一条小溪从红松鼠家出发,沿着山坡流下,正好流到小棕熊的家。于是,他们常在一起玩各种游戏。

  小棕熊会做风筝,他放起一只风筝,风筝一直飘到红松鼠的家门口。

  “早上好,愿快乐和友谊永远伴着你!”红松鼠开门看到小棕熊写在风筝上的祝福,高兴得眯眯笑。他马上折了一只小纸船放进小溪,溪水把小纸船带给了小棕熊。当然,小纸船里也少不了写上一句最美好的祝福的话。

  他们就这么玩着……

  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结果,谁也不让谁。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不再有漂流的纸船。

  小棕熊很难过。他仍然每天做一只风筝,但他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到大树下。他难过了九天,九只风筝挂在了大树下。

  红松鼠也很难过。他仍然每天折一只纸船,但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丢到了屋顶上。他难过了九天,屋顶上丢了九只纸船。

  到第十天的时候,红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想试探一下。他折好纸船,在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您愿意和好的话,那么就请放飞一只风筝吧!”然后,他把纸船放进了小溪……

  啊,九只风筝在天空中飘,九只纸船在小溪里飘,多么美好!

《纸船和风筝》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

  2、知道可以借助图片回忆故事,并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情节。

  3、萌发宽容谅解别人的情感,体验道歉所需要的勇气。

  活动准备:

  1、音乐故事磁带一盘。

  2、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

  师:小朋友,你有风筝吗?你有纸船吗?你有49只风筝盒9只纸船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的前半段。

  二、进一步熟悉前半段故事内容。

  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教师提问:红松鼠和小棕熊住在哪里?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又是怎样让朋友高兴的呢?

  三、根据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情节。

  1、师: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一点小事吵嘴,结果谁也不让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幼儿进一步续编故事结尾。

  2、组织幼儿讨论让他们和好的办法,引导幼儿进一步续编故事的结尾。

  四、师生看图共同欣赏故事结尾,理解故事的含义。

  1、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幼儿自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小结:平时,两个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爱护,那样才是最快乐的一件事。

  五、欣赏配乐朗诵,给幼儿完整的影响,鼓励幼儿跟随教师和磁带一起讲述。

  六、音乐活动:《小帆船》

  师:49只风筝在天上飘,49只纸船在水里游,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乘着《小白船》一起去看望生活在山顶上和山角小的红松鼠和小棕熊家吧!

《纸船和风筝》教案4篇(纸船和风筝 教案)相关文章:

《纸船和风筝》教案5篇(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5篇

玩纸船教案6篇(好玩的纸船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3篇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不沉的纸船》教案3篇(不会沉的小纸船)

《纸船》教案11篇(纸船美术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8篇(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9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11篇)

风筝教案含反思3篇 《风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