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教案7篇

时间:2024-04-11 09:4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茶文化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茶文化教案7篇

茶文化教案1

  “感受茶文化”综合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茶园

  内容与要求

  1.幼儿认识茶树,了解其生长环境。

  2.初步理解清新、愉快等词汇。

  3.能连续步行30分钟,发展身体耐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少量点心、水果。教师事先联系参观地点及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1.出发前提出参观要求及注意事项,并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及衣着是否合适,提醒幼儿入厕。

  2.下车后,鼓励幼儿坚持走到目的地,密切注意步行途中的情况。

  3.组织幼儿观察茶树的各个部分,并感受茶园空气的清新。

  4.收集茶树的各部分,供制作标本用。

  5.休息时让幼儿充分交往,享受互相帮助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参观后谈话。

  2.师生共同制作茶树标本,陈列在自然角。

  3.幼儿画一幅“参观茶园”的图画,然后布置画展。

  活动二欣赏故事《神农和茶叶》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茶叶发现的过程

  2.初步知道茶叶在健身、烹饪、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3.知道茶叶是中国人发现的,是中国的特产,它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活动准备

  幼儿、教师每人一杯茶水;《神农和茶叶》的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谁先发现了茶叶?茶叶是怎么来的?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欣赏故事《神农和茶叶》。

  3.提问:神农是谁?他是怎样发现茶叶的?

  4.师生边听故事边品茶,感受茶水解渴的作用,体验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心情。

  活动延伸

  幼儿欣赏有关品茗的文章,教师介绍茶道,以及茶叶在健身、烹饪、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活动三认识茶的类别

  内容与要求

  1.利用各种感官感知红茶、绿茶、花茶在色、香、味方面不同特征。

  2.学习词汇:香、涩、浓香、花香、清香。

  活动准备

  收集三类茶叶的典型代表;开水一壶;人手一把勺子;每组3只碗,碗中分别放着三种茶叶。

  活动过程

  1.看看、闻闻,感知三类茶叶的不同特征,并掌握相应的名称。

  红茶:呈咖啡色,有浓香。

  花茶:有花瓣掺在茶中,有种花香。

  绿花:呈深绿色,有淡淡的'清香。

  2.看泡茶:教师往每只碗中注入开水,幼儿观察茶叶色、形的变化。

  3.品茶:用勺子细细品茶后描述三种不同的茶香。

  4.做“猜一猜”游戏。依次请一名

  幼儿蒙上眼,给他喝一种茶,让他说出这是什么茶。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口渴时,泡一些茶水让其饮用,进一步感受茶水的解渴作用,巩固对红茶、绿茶、花茶的认识。

  2.提供另三类茶:紧压茶、白茶、乌龙茶,丰富幼儿对茶叶类别的认识。(参照《中国茶文化、酒文化辞典》)

  3.提供一些名茶,让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碧螺春成卷曲状;龙井呈柳叶状;雨花茶呈松针状……

  活动四看录像“茶叶的生产”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

  2.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回答有关茶叶的问题。

  活动准备

  教师平时注意收集幼儿有关茶叶的问题;录像片《茶叶的生产》。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茶树上的叶子和茶叶不一样?为什么茶叶有各种形状?引导幼儿从录像片中找答案。

  2.完整看一遍录像,讨论提出的问题。

  3.分镜头观看并提问。

  镜头一:茶树发芽、茶园灌溉,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

  镜头二:人们分别在晴天、雨天采茶。提问:阿姨是怎样采茶的?(模仿动作)人们为什么在雨天坚持采茶?(抢时间采下春天的嫩芽,一两天后嫩芽就会长大)

  镜头三:人工炒茶。提问:阿姨在做什么?这是什么?(电炒锅)是怎样炒菜的?茶叶有什么变化?

  镜头四:机器炒茶。提问:这是什么?(机器)机器是如何炒茶的?

  镜头五:茶展。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名茶吗?为什么中国的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4.再完整看录像,鼓励幼儿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作记录。

  活动五实物讲述(茶具)

  内容与要求

  1.欣赏茶具的工艺美,学习有序地讲述事物的外形特征。

  2.提高幼儿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3.学习使用恰当的形容词。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形状和质地的茶具,布置“茶具展览”。

  活动过程

  1.参观茶具展览。

  2.自由讲述:我看见的茶具。引导幼儿用“细致”、“精美”等形容词来赞美茶具。

  3.启发幼儿有序地描述:名称—质地—色彩—外形—使用方法—赞美的话。

  4.请幼儿担当导游,介绍各种茶具。

  活动六手工制作茶具

  内容与要求

  1.利用泥工、图形拼帖、纸工、绘画等多种方法制作茶具。

  2.能耐心、细致地制作,并富有创造性。

  活动准备

  准备四组材料:各色油泥,绘画用具,几体图形、浆糊,方形纸。

  活动过程

  1.撤去实物茶具展览,鼓励幼儿自己制作或画出茶具参加展览。

  2.介绍四组不同的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制作(绘画)茶具。

  3.幼儿制作,教师鼓励有创造性的幼儿,并随时适当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象。

  4.幼儿布置自制茶具展览。

  活动延伸

  美工角提供废旧物、插塑等材料,让幼儿继续制作多种多样的茶具。

  活动七学习“采茶舞”

  内容与要求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轻松愉快的气氛。

  2.学习手眼协调、合上音乐的节奏做采茶动作。

  活动准备

  一幅较大的茶园图。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采茶舞曲》,并随节奏拍手,初步感受轻松愉快的气氛。

  2.教师出示茶园图,启发幼儿手眼协调做采茶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轻松、愉快。

  3.听音乐学做动作,启发幼儿在不同方位采茶,如上下、前后。

  4.请部分做得好的幼儿表演,其余幼儿跟着学。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采茶舞,提醒幼儿注意随着音乐节奏,快慢交替地采茶。如有个别幼儿不会做,教师可手把手教他。

  6.幼儿找好朋友共同跳采茶舞。

  活动延伸

  音乐角提供“采茶舞曲”的音乐、小蓝子,让幼儿自由创编采茶舞。

  活动八品茗会

  内容与要求

  1.幼儿在品茗、表演等活动中表现对茶文化的感受。

  2.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茶叶若干。4~6人一套茶具。幼儿自己准备表演节目。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茶叶是中国的特产,它有许多作用,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

  2.教师示范沏茶、品茶的过程:先“温器”(往茶壶内倒入少量热水,涮一下后依次倒入各个小杯中再倒掉,目的是驱走壶内和杯内的寒气,使茶叶充分泡开),再“洗茶”(在壶中放入适量茶叶后冲泡一分钟成头道茶,将头道茶依次倒入小杯中再倒掉,目的是洗去茶叶上的灰尘或除去头道茶产生的沫),最后品茶,二道茶是茶香最纯最浓的,所以品茶应品二道茶和三道茶。

  3.教师帮助幼儿沏茶,幼儿品茶。

  4.听《采茶舞曲》,幼儿分小组表演。

茶文化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叶的名称、特征和在生活中的用处,能分辨茶的味道和颜色。

  2、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3、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

  了解茶叶的特征和种类,尝试自己动手泡茶。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从家里带来茶叶,并向父母请教茶叶的名称,尽多了解相关知识,将幼儿带来的茶叶布置成茶叶展览。

  2、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类茶叶、茶壶、茶具、开水、一次性纸杯若干。

  3、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区分茶叶的特征和种类

  1、你们在哪里见过茶?你和爸爸妈妈喜欢喝茶吗?这边有个小小的茶叶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看。

  2、幼儿听音乐进入小茶室。

  你刚才看见了什么茶叶,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

  (1)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茶叶品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2)谁知道盛产茶叶的地方有哪些?

  小结:茶叶有很多很多的种类,如红茶、绿茶、花茶、保健茶等,他们的名字、形状、颜色、味道也不相同。但是每一种茶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品茶的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生产茶叶的国家。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

  二、讲一讲,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1、出示挂图,教师提问:你知道茶叶从哪里来吗?树上采下来的茶叶就可以泡茶喝了吗?制作茶叶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完整欣赏)

  2、启发讨论: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铁观音的制作过程,有很多环节,但是不是所有的茶叶都这样?你还知道什么不一样的制作方法?

  三、泡一泡,感受中国茶文化。

  1、提问:你喝过茶叶泡的茶吗?是什么味道的呢?喝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泡茶需要哪些茶具?你看过茶艺表演吗?请你说出泡茶的程序。

  2、教师讲解示范泡功夫茶的过程和要求,幼儿观看。

  教师:我们中国是茶叶大国,我们对喝茶、泡茶是很有讲究的。今天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看看我是怎么泡功夫茶的。

  3、请幼儿品茶。

  启发交流:请你说出刚才你品到的是哪一种茶叶,它长得什么样?当你喝到嘴里的时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是什么味道的?

  4、幼儿尝试泡茶。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泡杯茶?请到展览台上自己挑选一种茶叶,泡上开水。

  (1)几个人一组,选择好自己想要品尝的茶。

  (2)幼儿泡茶,教师指导。

  (3)幼儿间相互品相或向老师敬茶。

  四、说一说,拓展有关茶叶的经验。

  1、请幼儿投票选出最喜欢喝的茶,将结果记在统计表上,看看哪一种茶最受欢迎。

  2、请幼儿说出自己家乡的茶文化。

  五、跳一跳,感受采茶的乐趣。

  师幼共同表演律动《采茶》

茶文化教案3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二、新授

  (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日本、国)

  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

  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

茶文化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种茶的历史、茶叶的分类、茶具知识、茶的故事等。

  2.通过交流,了解一些浅显的茶文化知识。

  3.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重点:

  茶艺表演

  难点:

  感受茶道中的茶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之为重要,由此可见。去年暑假我们走进了日照茶园,了解了日照茶的历史、种植、成分、功效,还体验了亲手炒制。

  我们也借助日照茶茶园之行,开始进行关于茶文化的系列研究。根据之前的任务分工,有:茶史、茶具、茶艺等6个小组进行研究。今天剪一缕春光,沐一段茶香,开始我们的汇报展示。

  二、小组汇报

  (一)茶史

  预设1

  神农氏:神农氏就是炎帝,我们是炎黄子孙。从老祖宗开始变开始吃茶,历史久远!这里我提到吃茶,因为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就是经烹煮后吃下的。

  预设2

  锦绣茶祖,3200~3500年树龄,六人合抱,才能勉强抱过来。比孔子还大700岁,比秦始皇大100岁。古茶树,不是中国独有,但是历史却最久远。

  20xx年,这棵古茶树共制得茶叶499克,拍卖价高达40万,贵的有道理,喝的是千年茶文化。

  预设3

  宋,斗茶,在达官贵族,文人墨客之间兴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宋徽宗就是个赏茶鉴茶的高手。由上而下,蔚然成风,万人空巷看斗茶。

  预设4

  团茶:故名思意,就是制成团状,印上龙凤,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25克小团龙茶市价二两黄金,请分8人喝,按现在的金价2400多元。所以喝团茶是地位的象征,这就是一种茶文化。后来平民老百姓出身的朱元璋,看不惯这种习俗就开始大力推行散茶。这就让茶接地气了,这也是一种文化。

  (二)茶类

  预设1

  红茶:红茶以普洱为贵。展示普洱饼。也有成团状,1955年清理故宫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人头普洱团茶。价值连城,茶中极品。

  预设2

  红茶:溥仪对老舍说过,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普洱是我们王室的.象征,是显贵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文化。

  预设3

  请各位大德,认一认,这是什么茶。认茶、送茶。

  (三)茶具

  预设1

  茶壶价值。一个小小的茶壶被赋予浓浓的文化气息。它集制壶大师的手工打造、名人的篆刻、题字、作画、名窑的烧制,已经成为一件艺术品,这就是一种文化。20xx年拍卖的松树葡萄茶具九千两百万。

  茶托、茶杯、茶盖(准备好)寓意天大地大人最大。这就是一种文化。

  预设2

  日本铁壶。茶道是在唐朝时才传入日本。日本人茶道申遗纯属无稽之谈。再说中国很少把一种技能称之为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中国早就抛弃器物,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光这些日本就望尘莫及。

  (四)茶礼

  预设:关于“三”的文化内涵,如: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三才者,天地人;这就是文化!

  (五)茶事

  预设:

  李白斗酒诗百篇,既然茶被称为君子之饮,为什么不喝茶呢?

  茶经历了烹茶——加上调料的团茶——清饮的历程,还原了茶的本色,就像做人,不需要过多的粉饰,就要做个本色的人。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人,喝茶,就是对茶文化最好的推广!

  (六)茶艺

  提前准备:

  茶艺表演物品准备:古筝、古琴、茶艺器具、表演者候场、书法作品现场书写、桌子四张、热水。

  开场白:

  喝茶讲究环境:

  其一,须和什么人喝,今天鸿儒咸集,群贤毕至,适合喝茶。

  其二,古人喝茶讲究在什么地方喝,或者松间竹下,或者依山傍水,今天我们在这漂亮的大礼堂有藐天地之感,适合喝茶。

  其三,须有雅乐相伴。另外还需墨香。

  请四位小名士助兴,茶艺表演开始。

  预设1:

  凤凰三点头,说“三”的意义。

  三个杯子:茶三酒四,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预设2:

  敬奉香茶——给台下会品之人。说说喝茶体会。

  提示:

  品三口:一品,解渴;二品,茶的味道、品质;三品,茶的艺术,品得人生。

茶文化教案5

  设计意图: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

  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仪态端庄,先客后主等。

  4、体验泡茶,品茶的快乐。

  活动准备

  茶具,各种茶叶,茶袋,VCD短篇,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茶袋。。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师:“现在请小朋打开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茶叶,你认识吗?”

  师:“如果你不认识没有关系,现在去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们。”

  1.播放幻灯片。

  2.请小朋友再次观察茶叶,你认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吗?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碧螺春,梅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毛尖,蓝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龙井,绿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普洱茶,黄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铁观音。

  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饮茶是最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

  1.播放短片。

  2.教师小结:“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对,中国是第一个开始饮茶的国家,我们把饮茶看作是优雅,美的享受。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的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你们作为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感觉啊?”

  二、了解茶的用途及功效。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喝过茶吗?好喝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

  “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喝茶吗?喝茶有哪些好处?”

  “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还有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三、了解茶艺。

  1.教师示范茶艺表演,请幼儿观赏。

  师:“茶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你们现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泡制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

  2.在茶艺表演中渗透文明礼仪,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绍茶具名称。

  (2)温杯。

  (3)泡茶。

  (4)品茶。

  3.请幼儿给老师奉茶,。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第二道茶是味道最香甜,最好的。今天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就把这最好喝的茶献给他们好不好?”

  四、幼儿自主操作泡茶品茶,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自己茶袋里的茶是什么味道?现在请小朋友泡一下自己茶袋里的茶并品一品?”

  六、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家后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泡制一道茶,消除他们一天的劳累。

  活动反思与建议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茶文化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认识茶叶并观察泡茶叶时茶叶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2、通过课件,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3、通过故事,使幼儿知道中国是第一个发现茶叶可以泡水喝的国家,激发幼儿对祖国的自豪感。

  4、教育幼儿从小懂礼貌。

  重点领域:

  科学、社会活动方式:集体、小组

  活动准备:

  1、课件

  2、茶叶、玻璃杯、茶具、磁带、表格、信封。

  活动过程:

  一、用魔术形式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运用嗅觉,触觉认识茶叶。

  1、魔术:信封出物。

  2、提问:猜猜老师变出的`是什么?讨论:用什么办法来判断?

  3、请幼儿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

  4、记录下没泡前茶叶的形状。

  二、通过看课件,使幼儿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1、介绍茶具及用途。

  2、泡功夫茶的步骤。

  3、介绍几种名茶。

  4、品茶:(1)教师泡茶(2)幼儿听故事《茶叶的故事》(3)请客人品茶。

  5、记录结果:没泡过的茶叶 泡过的茶叶 相同不同

  要求:可以画,可以写字也可以用拼音代替。

  三、结束:

  1、教师小结

  2、提问:关于茶叶,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请幼儿查找资料并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

  [评析]《茶文化》一活动,教师能够抓住生活中的教育素材,运用幼儿多种感官交互使用的办法,通过观、议、品、记等几个过程让幼儿初步了解到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高涨,气氛活跃,取得了预期效果。

茶文化教案7

  【设计意图】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目的.要求】

  1. 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 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材料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 .各色茶叶 .杯子 .碟子 .水. 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 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 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

  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 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 形状)

  2. 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 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

茶文化教案7篇相关文章:

优中班教案6篇

集合大班科学教案3篇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3篇

爱莲说教案范文7篇

传统文化教案11篇

实用的科学教案4品3篇

中班教案模板6篇

大班科学恐龙世界教案3篇

大班科学教案9用6篇

中班六一儿童节教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