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时间:2024-04-15 20:0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念儿歌。

  2、欢参加装扮活动,体验装扮的乐趣。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欣赏过儿歌。

  材料准备:娃娃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包《娃娃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如果你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二、观察感受。

  1、情境表演:娃娃不见了。

  2、交流讨论:娃娃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

  三、欣赏儿歌《娃娃不见了》。

  1、教师朗诵第一编后提问:

  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布娃娃?

  你听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布娃娃丢了)(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语句)

  2、听赏第二遍后提问:

  布娃娃丢了后怎么办呢?(解释——到处找)

  最后怎么样了?(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语句)

  四、学习儿歌。

  1、跟随教师念儿歌。

  2、分组、集体念儿歌。

  五、尝试体验。

  请幼儿作妈妈,带着娃娃去公园玩,将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并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

  六、延伸活动。

  1、说说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图片上的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2、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找出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为娃娃的身体涂色。

  附儿歌:

  我有一个布娃娃,大大的'眼睛黑头发,

  我到公园去玩耍,丢了我的布娃娃,

  我哭我哭我大声地哭,呜呜哇,呜呜哇;

  我找我找我到处找,找到我的布娃娃;

  我笑我笑我大声地笑,哈哈哈,哈哈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的活泼与动感。

  2、能手眼协调地跟着音乐做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这些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绳子钓起的自制大蚊子一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当夏天来到的.时候,你们最怕什么?(蚊子)

  (2)蚊子真可恶,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打蚊子吧。

  2、学习不同方位的打蚊子动作

  (l)出示道具蚊子,教师提起蚊子道具,不断地变换方位,幼儿追拍蚊子

  (2)教师提验幼儿拍打蚊子的动作,全体幼儿练习拍打蚊子的动作

  (3)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拍打蚊子的动作。

  3、创编搔痒痒动作

  (l)师:我被蚊子叮到了,好痒啊,怎么办呢?(搔痒痒)

  (2)请一幼儿帮老师搔痒痒,老师指出自己很多地方都被叮到了,请幼儿帮他在不同搔痒。(幼儿一边搽药,教师一边用儿歌和音乐清唱导入)

  (3)请幼儿找到自己好朋友,做互相搔痒痒动作。

  (4)师:搔了痒痒还是痒啊,怎么办呢?(搽药)

  (5)请幼儿做互相搽药的动作。

  (6)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完整进行搔痒痒一擦药的游戏

  4、完整进行蚊子舞游戏

  1、用儿歌辅助幼儿记忆动作顺序:附儿歌

  打蚊子儿歌

  嗡。。。。。。啪,嗡。。。。。。啪。

  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

  打不到蚊子,真生气

  小小蚊子,真淘气

  好痒,抓一抓,好痒,抓一抓,

  上面(啪),下面(啪)

  这边(啪),那边(啪)

  小蚊子最爱跑来跑去,

  擦一擦药睡觉去。

  2、动作建议:

  动作要求:一句儿歌按一个8拍的节奏进行。

  (1)嗡。。。。。。啪,嗡。。。。。。啪。

  “嗡”时左手叉腰,右手食指在耳朵旁绕圈圈,“啪”的时候拍蚊子,看一看;换右手叉腰,左手食指在耳朵旁绕圈圈,“啪”的时候拍蚊子,看一看

  (2)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1234”食指在空中点4-F,“打蚊子”在空中做打蚊子动作。“4321”食指在空中点4下,“打蚊子”在空中做打蚊子动作。

  (3)打不到蚊子,真生气“打不到蚊子”双手在胸前摇手,“真生气”小手放在两旁,扭动身体

  (4)小小蚊子,真淘气

  “小蚊子”食指向前伸出点;“真淘气”小手放在两旁,扭动身体

  (5)好痒,抓一抓,好痒,抓一抓,

  (“好痒”食指点再痒痒的地方;“抓一抓”做抓痒痒动作)

  (6)上面(啪),下面(啪)

  “上面”食指向上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下面”食指向地下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

  (7)这边(啪),那边(啪)“这边”食指向右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那边”食指向左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

  (8)小蚊子最爱跑来跑去,左手和右手食指在空中绕圈圈

  (9)擦一擦药,睡觉去。

  “擦一擦药”做擦药动作;“睡觉去”双手合掌敖耳朵旁做睡觉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声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3.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和伴奏,努力与集体相一致。

  二、活动准备:

  1.苹果树一棵。

  2.已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

  三、活动过程:

  1.在歌曲《秋天》音乐的伴奏下,做小树叶飞舞进教室。

  2.学唱新歌。

  (1)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摘苹果的动作。

  (2)在音乐伴奏下,老师边朗诵歌词,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3)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念歌词,并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4)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练习过程中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前奏,并努力与大家的歌声一致。

  3.放声唱与默唱交替。

  (1)边唱歌曲边拍手。

  (2)不唱歌曲,在乐曲的伴奏下拍手。

  (3)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时用拍手表示。

  4.创编新歌词。

  (1)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颜色、形状和其他有关特征。

  (2)老师帮助幼儿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5.即兴歌表演。

  (1)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并让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还可以组织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表达快乐的心情。

  (2)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四、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苹果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又易记。苹果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果,对于苹果也比较了解,孩子们也都喜欢吃。本周我们的主题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们对水果有浓厚的兴趣。 整个活动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投入,活动氛围好。只有教师和幼儿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会发现很多乐趣,并不只是让孩子学会唱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五、活动照片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2、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

  幼儿已会听“大灰狼”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

  A:1313∣5 —∣5353∣ 1—‖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1234∣5— ∣ 5432∣ 1 —‖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猫怎样叫呀?喵 呜喵 呜喵呜!

  2、听音乐游戏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

  B——低沉缓慢的旋律:

  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

  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

  “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

  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

  “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

  (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

  (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C:妈妈和乖乖怎样?

  (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

  2、歌表演

  (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

  “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

  (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

  3、亲子游戏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

  “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

  4、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

  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

  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去室外游戏——活动结束

  “太阳公公也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去太阳公公那吧。”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1、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2、引导幼儿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活动流程:

  律动进场——集体舞——学编歌曲——集体律动——退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动物园里会唱歌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个新本领,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母鸭带小鸭》这首歌曲中来唱。待一会在你们编得时候先讲你编得小动物是谁?它是怎么唱歌的?它会干什么?

  1、幼儿示范编(请一幼儿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幼儿)。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幼儿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小班教案6篇

小班语言冬天教案12篇

小班教案甜津津的河水4篇

小班语言你是我的朋友教案6篇

精品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

小班综合教案:爱吃水果的牛5篇

小班主题教案:糖果12篇

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3篇

小班社会活动笑脸娃娃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