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篇

时间:2024-04-20 15:5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篇,以供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篇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

  朗读和翻译

  3、情感目标

  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

  2.结合预习,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

  三、讲析第一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过:责备。

  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②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

  2.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背诵

  二、讲析第二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

  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

  注意辨析:

  过:是谁之过与? 过错

  过: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

  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

  教师点拨: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

  ②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板书]

  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

  三、讲析第三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

  注意辨析: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安: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

  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一.基础知识掌握

  1、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 颠簸 辅助 B.不稳定 跌倒 辅助

  C.不稳定 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8.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 也 闻 一 以 知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 曰 弗 如 也 吾 与 女 弗 如 也

  ①为短文断句。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 B.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C.交:

  B.忠: D.信:

  ③翻译这则短文。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答案

  1.略

  2.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3.A

  4.D

  5.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对于,介词 ③从,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7.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 ⑷D ⑸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6)B(7)C(8)D(9)D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②A

  9.①A.xǐng B.chuán

  ②A.计谋,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文中的'经典句子。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魏征语录】

  关于良臣与忠臣——“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自学导语】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即比干、屈原的故事。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自学导案】

  第一次,粗读,正音,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

  第二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

  第三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古今异义】

  承天景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则思虚心以纳下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役聪明之耳目

  【词类活用】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则思知止以安人

  宏兹九德则思正身以黜恶

  振之以威怒欲流之远者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安思危

  【实词积累】

  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④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六国论》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⑦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盖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赤壁之战》

  ④盖始者实泛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课堂练习】

  翻译下列选段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意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课外积累】

  借助工具书,结合所学文言文,积累并归纳“盖”字的用法: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3

  一、、重温关于孔子的文学知识

  1、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家。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文集,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宋代朱熹把它与

  、 、 、 合成为四书。

  3、孔子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战,以力服人;主张实行

  ,即用加强的方法以服人,这一点在文中有明显体现。

  4、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二、复习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三大组,各负责一个段落,分段讨论研究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然后交流,注意以下句中的知识点。

  第一段:1、冉有、子路见于孔子曰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3、无乃尔是过与?

  复习: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1

  2

  3

  4、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第二段: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3、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第三段:1、固而近于费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比较: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三、写作技巧鉴赏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说有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和观点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是驳斥揭露别人的错误见解和主张,这是一篇驳论文。请说一说孔子是怎样驳斥冉有和子路的。

  四、拓展应用

  有破就有立,孔子在驳斥学生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在如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你能为官一任,想要造福一方,那么,你会赞同孔子的`观点吗?如果赞同,就用立论的方式说一段话,阐述自己的做法,如果不赞同就用驳论的方式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主张和做法。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4

  一、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一举成名,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时期,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有著名诗集《北方》、《向太阳》等;在延安解放区,写下《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解放后有《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诗集。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

  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

  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在战争年代北方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不幸,正是在这古老而又苦难的国土上,祖先们与自然界、与入侵的异族相搏斗,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传下的“言语”与“姿态”也“永远不会灭亡”,诗人于此汲取了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首诗包括题记在内,可看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题记,交待了本诗的写作缘起;诗的前三节,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第二部分,本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自己深深地热爱和崇敬“悲哀的北国”。

  三、文本研习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

  明确:

  2.读完文章后,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忧郁、悲哀、沉重。

  3.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色彩:灰暗。

  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让我们看到了满目疮痍的祖国、苦难深重的人民。

  4.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那第三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

  5.诗文的1、2、3小节将北方景象渲染得如此冷酷、黑暗,以叙述黑暗现实为主,那第四小节作者主要以什么为主?

  明确:抒情。诗人用了三次重复,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四、课堂小结

  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无论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使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而且,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

  五、作业

  完成《优化方案》相关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5

  一、导人

  孔子作为一名老师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性格温和、循循善诱,是一个翩翩君子的“圣人”形象,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因为这一次孔子发怒了,而对象就是他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季氏将伐颛臾》

  二、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纠正字音、断句

  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齐读全文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对话是在什么情况或者背景下发生的?

  明确:季氏将伐颛臾

  “伐”字怎么解释?解释为明目张胆地攻打,而且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动用“武”力

  “将”字说明什么?“将”字说明这个战争还没开始,即将发生,可以通过劝阻得到制止,如果不去劝说,那么这场战争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时代背景:

  当时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而王室日趋衰败,这种情况到孔子生活的时期一直持续了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历史上被称为“三桓犯上”这其中,季氏的势力最大他之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是贪其土地,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的势力构成威胁当时孔子的徒弟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而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三、文本探讨

  (1)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思考:对于这场仗,孔子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大家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点(治国以礼):

  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②且在邦域之中矣

  ③是社稷之臣也

  资料:论语中就曾经提到“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篇》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颛臾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附属国,而野心勃勃的季氏却想吞并它,这显然违背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礼乐思想孔子能不生气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孔子生气的'态度,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表示推测语气,宾语前置句解释成“恐怕要责备你吧?”要读得温和,缓慢学生朗读

  ②何以伐为?“何……为”表示一种反问语气,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宾语前置句

  ③求!语气强烈

  (3)孔子对冉有三次直呼其名,接下来的两次责备的语气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下面孔子的话,孔子的语气有什么变化,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语气加重,更加急促、强烈、气愤

  ①求!周仁有言……是谁之过与?

  1、指责(责备)的语气

  2、句子有:责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实质上是指责冉有、季路没有做好季氏的家臣

  3、不是直接地训斥从哪里看出来

  孔子引用了周任的话表明只有施展才能了才能担任职务,否则就辞职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很显然“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用盲人遇到危险(危)不去护持,将要跌倒(颠)却不去搀扶,是做相的失职

  用老虎犀牛这些猛兽逃出笼子,龟甲和玉器毁坏在木匣中是看管者的责任

  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作为家臣没有进行劝阻的失职所以这种责备的语气会委婉、含蓄一点

  学生尝试朗读这一段

  ②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读出强烈的痛斥的责备语气“疾”(痛恨、讨厌)注意断句

  学生朗读这一句

  (4)孔子三次责备的语气层层递进,取决于谁的态度?

  明确:冉有冉有的话体现了他害怕责备、推卸责任的特点比如说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为何不说将伐颛臾?学生本身就理亏,怕被孔子责骂,说得委婉一些)

  ②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句话体现了冉有推卸责任,不想被孔子责备

  ③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句话流露了冉有支持攻打颛臾的真实想法,却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本意,实在很虚伪

  根据说话内容,冉有的话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而弟子的语句呢因为是推托之词,所以要稍微缓慢一点,畏畏缩缩

  (5)角色朗读下面,我们根据前面对师徒两人的对话的内容,请同学们揣摩第一段到第三段“为之辞”为止的语气,各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尽量把冉有的推脱语气与孔子愈加气愤的层次感表现出来学生展示朗读

  四、问题探讨

  1、其实啊,孔子面对冉有的执迷不悟如此痛心疾首,是可以理解的,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终于回到鲁国,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半生追求托付给得意门生,冉有非但没有遵守,反而孔子反对武力的主张,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在对话中流露出的这种真性情,使他的儒雅形象更生动外,还增添了几分可爱与真实那么孔子治国安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明确的语句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说明孔子主张对内使人人和平稳定、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要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以德服人(为政以德)

  2、深化思想: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内涵体现:礼让、正名、以身作则

  五、拓展延伸(机动)

  讨论:联系材料,谈谈孔子为政以德主张的具体表现和现实意义

  资料:近些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 .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人们喜欢将他神圣化,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凡人,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他与冉有的对话中的语气,因声求气,从而深刻地体会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也更生动更全面地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形象

  六、作业

  1、背诵“丘也闻……萧墙之内也”语段

  2、写一篇心得,谈谈孔子的思想主张对现实生活的启发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6

  教学目标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补充:::古人有述而不作以及佛经的结集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

  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投影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 (zhuān xū) 虎兕(s)出于柙(xi)

  社稷(j)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 (chuǎn yū) 虎兕(sh)出于柙(xi)

  社稷(s)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颛臾 (zhuān y) 虎兕(s)出于柙(xi)

  社稷(j)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ng)矣

  D 颛臾 (zhuān y) 虎兕(sh)出于柙(ji)

  社稷(s)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

  4.分组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教师放本段录音。

  学生若干名朗读并背诵。

  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板书设计]

  季氏 第一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三条理由

  将伐 孔子

  颛臾 第二次对话:指出两位学生没有尽职尽责 爱国爱民

  [三次 目光深邃

  对话] 第三次对话: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的政治家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

  2.能力目标: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3.情感目标: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关于赋文的知识

  “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其特点是:

  《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铺采摛文:指赋的行貌。注重声韵的和谐和辞藻的华丽。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往往结尾发表议论寄讽喻之意。

  三、介绍作者

  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写了许多怀古诗。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杜牧的《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四、写作背景介绍,了解写作意图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一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五、整体感知

  1.分小组朗读,正音。

  2.概括文章4个自然段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六、研习文本第一段

  1.找一学生读第一段。

  2.学生齐读。

  3.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义,将疑点划出,小组讨论交流,质疑,教师指导,明确重点掌握的词。

  4.段意理解。

  本段可分几层?每层写了什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第一层:开首十二字,交代时代背景,点出地理环境。 “兀” “出”虽是粗笔勾勒,但已显爱憎,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骄纵享乐,几十万劳动者的辛劳与血泪才换得阿房宫“出”。

  第二层:“覆压……流入宫墙。”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宏伟规模。“覆压”言其广,“隔离”言其高。骊山,起伏不断;二川,滔滔不绝,这两句将宫殿趋向、座落地势、规模之大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来。

  第三层:“五步……不知西东。”以大量的对偶、排比等骈句,极力描绘、渲染了阿房宫内楼台殿阁的宏伟、豪华,桥梁复道的奇丽、壮观。“五步” “十步”,写出楼阁之密;廊腰缦回突出曲线美;钩心斗角突出结构美。“盘盘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样楼阁的形状,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漩涡那样纡回。“矗不知乎其几千万落”,掷笔长叹,非笔墨所能尽言。

  第四层:本段最后部分。

  从行文上看,这部分带过渡性质,从建筑写到宫殿中人物的活动,“歌台暖响”等四句既写宫中歌舞之盛,也写出这欢歌狂舞背后隐藏着宫人的无限悲戚。“—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重在写人之感受,亲疏有别,冷暖不均。

  5.学生反复读,尝试背诵。

  七、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段,完成《三维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研读文本第二段

  1.学生读。

  2.学生就字词质疑,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点,明确重点、难点。

  3.段意理解。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体会这些手法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a.过渡:在第—段中,作者从背景、外貌、内景等方面极力铺陈,阿房宫的形象已矗立于眼前,富丽堂皇。在本段中,由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的描绘。

  b.写宫人:“妃嫔媵嫱……三十六年。

  分别从宫人的来源、宫人的生活、宫人的命运几方面进行描写。明星、绿云、腻、烟、雾、雷霆等具体形象的描绘,比喻精彩,想象奇特,又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极写宫女之多,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而她们“尽态极妍”的目的是“望幸”,可是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望幸”与“不得见”,充满了对孤寂痛苦的宫女的同情,更有对暴君的揭露。三、研读第三段

  1.学生朗读

  2.学生疏通段义,质疑,教师点拨,明确重点。

  3.段意理解

  本段可分几层?每层写了什么?体会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体会这些手法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1)描写宫藏:

  “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秦人掠夺之甚。“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有四组对比,六国的珠宝尽入秦宫,但在宫中却视若土石,任意抛洒,有奢侈之心,无爱惜之意,批判锋芒渐露“亦不甚惜”,我们仿佛已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了。然后由描写转入议论。

  (2)“嗟乎”至“用之如泥沙。”

  以常理和反问斥秦统治者只顾个人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3)“使负栋之柱”至“不敢言而敢怒。”

  摆出秦皇罪证,六个排比分句,运用比喻、夸张,紧扣阿房宫,进行强烈的对照描写,绘出秦始皇“劳民伤财”的触目惊心的图画。接下去顺势写出人民“不敢言而敢怒”的局面。民怨积深,“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农民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

  (4)最后用14个字高度概括了秦亡的过程,民众的反抗从“怒”到“叫” “举”“炬”,三个动词,短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速亡。

  四、研读第四段

  1.学生齐读。疏通段义,字词质疑,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2.理解内容。

  历史的回顾,有着现实的用心。最后作者议论,给唐王朝不啻浇了一瓢钻心透骨的冰水。文章突出一个“鉴”字,希望唐统治者以秦为镜,回心转意,更弦易辙。

  3.学生朗读第2、3、4段。

  五、师小结,归纳本文所用艺术表现手法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阿房宫赋》

  杜牧

  宫殿→美人→财宝(收藏)

  ↓

  托物(描写)

  ↓

  (秦)骄奢亡国→ ↓ →(唐)勿蹈覆辙

  言志(议论)

  写作意图:借阿房宫的兴灭,寄托对统治者的讽喻。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8

  一、课题

  《季氏将伐颛臾》

  二、课时

  三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二、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二)能力训练目标

  思维的逻辑性

  (三)德育渗透目标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态度。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树立积极的姿态,作生活的`强者,而不是逃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二)难点对对话体议论文谈话层次的理解

  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把握主旨,然后在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过程中解决文章的重、难点。

  七、学生活动设计

  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集体诵读全文

  3.结合课后练习题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课文第一段

  提问1:文章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什么?

  明确:文章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提问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持什么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有三:

  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不可伐

  二是颛臾在邦城之中,不必伐

  三是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2)分析课文第二段

  提问3:为什么孔子认为季氏的行为是冉有的过错?对此,冉有是如何辩解的?孔子是怎样反驳的?

  明确:孔子认为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对此,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引用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比喻进行反驳,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显然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3)分析课文第三段

  提问4:文章第三段,孔子再次驳斥冉有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请从课文中找出原句作答并加以理解。

  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见,其政治主张是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提问5: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附:板书设计季氏将伐颛臾

  先王封国不可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邦城之中不必伐

  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驳斥冉有引周任之言

  比喻论证冉有非称职之臣

  孔子再驳冉有: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9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理解体会孔子的思辩艺术。

  3、巩固积累实词,理解句式、难句,理解成语。

  教学重点:

  实词的巩固与积累,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

  孔子的思辩艺术,句式的理解。

  教学设想:

  1、因为本文语句艰深,故引导学生借助课下注释梳通文句难解处,教者作点拔甚至延展,师生互动,以师为主骨。内容方面引导学生讨论,教者作点拔引申,以学生为主,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已近未知数,故教者吃透教材,暗设多种方法,为应变准备条件。

  2、练习设计:巩固实词、难句的理解,巩固对孔子思辩艺术的理解。

  3、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的与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我想我们一定能愉快地度过这短暂的时光,希望我们能互相配合。

  课下我已经了解到我们语文已经学习到我们的语文已学习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请问,这是什么散文?[明确:历史散文]今天,我们暂且跨出历史散文的门槛,共同迈入先秦散文的另一殿堂——诸子散文。[请学生将书翻到第69页]在诸子散文中最有影响的是《论语》。初中我们已学过了《〈论语〉六则》,那里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通过《季氏将伐颛臾》这课,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义)

  2、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动荡不安,作为臣子的季氏把持了大权,而颛臾是鲁境内的一个小国,且把赋税等交给鲁王室,季氏想占有它,据为己有。身为孔子弟子的冉有、季路是在季氏门下从事,参与了季氏出征前的准备。本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3、诵读课文

  [学生将课下注释读音标在课文上,注意长句、难句的停顿,准备诵读,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评说示范。

  颛zhuān臾yú兕sì柙xiá椟dú费fèi

  4、词句理解、疏通

  [出示小黑板]

  [教者选择点拔、延伸]

  ①是见(常用义与现在差不多,但对象不用,用现代汉语替换也不一样,拜见、召见、接见、会见、进见等)过

  ②主相国家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无乃……与?→恐怕……吧?(与“得无……乎”对比)

  尔是过→借助“是”字倒装(宾语前置)

  ⑤既来之,则安之:“来”“安”是使动用法,今义不是,古今异义。

  [学生自译,教巡视答疑]

  5、内容分析

  启思:本文共三段,每段皆写孔子针对错误的言行作的批评,请问这三个错误言行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见板书设计二)

  启思:孔子反对颛臾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受先王之封不可伐;已是附庸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说明要遵循“周礼”,不可违礼而动。(见板书设计之二)

  启思:孔子说明冉有、季路应负责任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引用、类比、比喻。(见板书设计之二)另,课下称“小相”是比喻,不明确,实为类比。

  启思:当孔子知道冉有实际上赞成季氏时,当头棒喝:“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便道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理想,以说明冉有的错误,这个政治理想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达到?

  明确:均——财物平均分配

  和——上下能和睦相处

  安——上下相无事

  (学生齐读课下注释对“均”“和”“安”的解释)

  伐颛臾与此背道而驰,孔子反对了。

  6、小结

  孔子以主张“仁”“礼”而著称,“仁”“礼”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似不太被注重了。但据说1999年在德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会上,与会者有一个共识:要想人类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现在,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这与孔子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孔子这些先哲们的思想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吸取其有益的成分,一定能有利于我们自己、我们党、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发展。

  本文是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孔子的思想于一二,我们也初步感受到了其敦厚的风范各简括的语言风格。但窥一斑难知全豹,辨一叶难识金秋。希望学生们课下阅读《论语》这本书。须知,《论语通译》是中学的必读书目。

  7、作业布置

  ⑴课后练习二

  ⑵归纳虚词“而”“于”的用法

  ⑶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文章,赏析孔子的思辨艺术。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

  在学习《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我以“孔子动怒的原因”这样一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从而找到正确答案,那就是:

  其一,孔子治国的理念是“礼义教化”,他曾为此而周游列国,身体力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二,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及季氏伐附庸小国颛臾,是非常不满的;其三,孔子对冉有、季路既否认对季氏伐颛臾的赞同“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又为其侵犯行为寻找借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两面派行为表示愤怒。一句话:孔子面对这种理念受阻,季氏无道,弟子不争气的状况必然要大动肝火。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而且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是学生。这是我在课后的最大感悟。因此,我在充分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之后,对照课前定下的三个标准——扎实(文字)、清晰(文章)、到位(文化),对本堂课进行了反思总结。

  首先是文字落实不够扎实。学生能基本读懂文章大意,但对具体字词等文言知识点的理解就显得较为吃力,这反映在句段翻译的不流畅上。显然,我在文字的落实上做的还不够。我想,或许可以从四方面弥补:一是课前就提供参考译文,二是在文章梳理中强调字词落实,三是课后习题的巩固练习,四是加强朗读和背诵。

  其次是文章解读清晰明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都认为文章梳理的清晰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从关键句“求!无乃尔是过与”入手带动对全文的`理解,问题的层层推进催化思维的运动,同时,整堂课都由一条主线贯穿——孔子为什么态度如此强硬地反对季康子攻打颛臾?或许,这可以成为文言文文章梳理的一个模式。

  最后是文化拓展定位准确。学生在文字落实和文章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提供的课外资料,基本上能把握孔子的政治理想及人物形象,并通过课堂结尾的一系列带有启发式的问题(孔子所竭力维持的等级制度在当今社会仍旧适用吗?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是否有其先进性呢?“修文德以来之”是否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借鉴意义呢?“均无贫”是否等同于“均贫富”?“和”的概念和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有区别吗?),对孔子及《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的书单也成为课外阅读的热门书目。

  我想,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认真思考听讲,课后及时加以记忆,教师及时加以检查这大概就是达到了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了吧!对于所有文言文均可以以此方法加以推广。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篇相关文章: